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英语教学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大学英语课程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基础课,其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这里所指的综合应用能力不仅包括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还包括社会文化能力和文化素养,即能够了解母语与目标语文化的差异。而词汇是语言的基本要素,是语言大系统赖以存在的支柱。没有这一支柱,任何的应用能力都是空谈。同时,母语与目标语文化上的差异在词汇层次上体现得最为突出,涉及面亦是最为广泛。
词义、语言与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
1.文化的定义
英国人类学家泰勒(Edward Tylor)是最先提出文化定义的学者。他在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一书中说:“所谓文化和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他所强调的是精神和观念形态方面的文化。荷兰学者Geert Hofstede在他的《文化与组织》一书中把文化区分为第一种文化和第二种文化。他认为在大多数的西方语言中“culture”通常的意思是“文明”“教养”,特别是指在教育、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教养。这是狭义的文化,有时被称为“大写C的Culture(Culture with a big C)”。而第二种文化是指人民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行为准则、社会组织、相互关系等,即把文化看作一系列的特征,有时被称为“小写c的culture(culture with a small c)”。
2.语言和文化
语言和文化,二者既密切联系又互相区别。语言是一种文化,而且是最初始的文化,但只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文化的一个方面。反过来说,语言,包括语言的使用方式在内,也不能超越文化而独立存在,不能脱离一个民族而流传下来。语言决定一个民族生活面貌和风俗习惯的信念体系。正因为语言和文化有着这样一种特别紧密的关系,人们通常把语言称作文化的载体,喻之为反映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
3.词义与文化
就语言要素与文化的关系而言,语音与文化的关系最不密切,语法次之,关系最为密切、反映最为直接的是词汇。而研究词汇与文化之间关系的最好切入点就是从词义入手。
英国学者Geoffrey Leech(利奇)在《语义学》一书中提出,语义学可以分为七种类型,即概念意义、内涵意义、风格意义、感情意义、联想意义、搭配意义及主题意义。概念意义是语言交际中表达的最基本的意义,没有概念意义就无法进行语言交际。内涵意义是附加在概念意义上的意义,它可以因人而异,因年龄而异,也可以因不同的社会、国家或时代而异。因此,一些学者所研究的词汇的伴随意义以及民族文化意义大致上可以归入词的内涵意义。而将一部分富有浓厚的目标语文化的词汇挑选出来给予特别的研究与对比,无疑会对英语教学,尤其是培养学生的目标语社会文化能力大有裨益。
词义的文化内涵意义对比
美国语言学家拉多(R·Lado)早在1957年出版的《跨文化的语言学》一书中曾专门列出一章谈如何进行文化对比的问题。他指出,每种文化中构成模式的定型行为单位都有它的形式(form),意义(meaning)和分布(distribution)。它们形成文化对比的三个层次,但三者并不孤立地存在。这里的“分布”不仅指词语可能出现的环境,而且指它们在实际语境中的使用。因此,文化对比可以通过形式、意义和分布三者的关系进行:(1)同一形式,不同意义;(2)同一意义,不同形态;(3)同一形态,同一意义,不同分布。遗憾的是,这一富有启发意义的文化对比思想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应有的反响。后来,利奇(G.Leech)在1974年出版的《语义学》书中提到词义的七种类型,其中的概念意义和内涵意义对我们研究词汇的文化对比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笔者将拉多的文化对比法与利奇所划分的词汇的概念意义和内涵意义相结合,提出词义的文化对比可能出现的以下四种情况:
(1)英语的词汇和汉语的对应词汇概念意义相同,内涵意义相同或大致相同;
(2)英语的词汇和汉语的对应词汇概念意义相同,内涵意义不同或截然相反;
(3)英语的词汇和汉语的对应词汇概念意义相同,但只在一种语言中有文化内涵;
(4)词汇缺项,一种语言无法被另一种语言所确切地译出。
1.英语的词汇和汉语的对应词汇概念意义相同,内涵意义相同或大致相同
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属于这种情况的词汇的数量比较少。同时,由于词汇概念和内涵意义都相同,在语言表达和词语的含义转换时,不会产生“文化休克”现象,即由于不懂某个词汇的特定文化内涵而导致误用、错用或理解上的偏颇。
英语中的“fox”与汉语中的“狐狸”不仅概念意义相同,内涵意义也相同,都包括了“狡猾”这层意思。“pig”与“猪”在概念上都指同一种动物。“pig”在英语中用于指人时具有“肮脏”“贪婪”“令人讨厌”之意,而“猪”在汉语中也有“肮脏”“懒惰”和“贪吃”的意思。再如,“swan”与“天鹅”在各自的语言中都具有“优雅”和“高贵”等内涵意义。
2.英语的词汇和汉语的对应词汇概念意义相同,内涵意义不同或截然相反
这种情况可以细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一语言的内涵意义和另一语言的内涵意义截然相反,第二类是一语言的内涵意义大于或小于另一语言的内涵意义。
首先,我们进行第一类词汇对比。
英语中“dog”与汉语中的“狗”尽管概念意义相同,同指一种动物,但是在西方文化中,“dog”(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因此西方人对于食狗肉十分反感。“dog”在英语中有时含有贬义,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属于中性或含褒义。在成语“treat someone like a dog”(虐待某人)中“dog”含贬义。但在“a lucky dog”(幸运儿)和“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时。)中,“dog”都属于中性或含褒义。在汉语中,“狗”一般具有贬义,这从汉语中以“狗”为喻体的成语、谚语中就可以看出。例如:“狗急跳墙”“狗仗人势”“狼心狗肺”“狗血喷头”“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等。
在欧洲的民间传说中,“bat”(蝙蝠)是一种邪恶的动物,总是与罪恶和黑暗势力联系在一起,特别是“vampire bat”(吸血蝙蝠),提起来就令人恐惧。英语成语中的一些说法也说明了人们对于“bat”的不好联想,如:“as blind as a bat”, “crazy as a bat”等。如果说某人“batty”,意思是指他有些反常。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由于“蝠”与“福”同音,蝙蝠被认为是吉祥的动物,在年画上常有蝙蝠出现,如五只蝙蝠飞入大门,取“五福临门”的之意。
在英语中“owl”是一种表示智慧的鸟,成语“as wise as an owl”就是把人比喻成像猫头鹰一样聪明、智慧。但是汉语中“猫头鹰”的形象与“owl”在英语中的形象大不相同,这是因为在汉族广大地区,猫头鹰与前兆迷信有关。由于猫头鹰在夜间活动,鸣声凄厉,因此人们把它的叫声与死人相联系,说猫头鹰“叫孝”,要是在树林中听见了猫头鹰的叫声,就预示家里可能会有人死掉。
下面我们进行第二类的词汇对比:一语言的内涵意义大于或小于另一语言的内涵意义。
在英语中,“intellectual”指致力于思维方面问题,特别是文学和艺术方面问题研究的人,即致力于研究、思考和推论的人,尤其是致力于和深奥、抽象的理论问题有关的研究、思考和推论的人。由此,衍生出该词用来指喜欢从事空洞的理论探讨,而解决实际问题时却束手无策之人的这一层贬义。在通常情况下,“intellectuals”不包括中、小学教师、医生、工程师、律师、报社记者等。而在汉语中“知识分子”的范畴要宽泛得多,泛指“有一定科学文化知识的脑力劳动者,如科技工作者、文艺工作者、教师、医生等。”
3.英语的词汇和汉语的对应词汇概念意义相同,但只在一种语言中有文化内涵
在西方文化中,“13”被认为是不祥的数字,因为这一数字与犹大出卖耶稣,耶稣受难相联系。人们通常避开“13”这个数字,在选择出游日时尤其避开“13”号星期五,订婚、结婚也避开“13”号。有的饭店不设“13”层,没有“13”号房间等等。而在中国文化传统中,“13”不具有这样不祥的含义。但在近几年,由于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有些人也认为“13”是个不吉利的数字。
在中国文化中,梅、兰、竹、菊被誉为花木中的四君子,人们常用它们比喻高雅、纯洁的人格,象征正直、坚贞、廉洁、淡泊名利的高贵品格。而与之对应的英语词汇“plum blossom”“orchid”、“bamboo”和“chrysanthemum”只是一些植物的名称,并不具有汉语词汇所包含的丰富文化内涵。
4.词汇缺项,一种语言无法被另一种语言所确切地译出
英语中有一些词汇很难译成确切的中文。最突出的例词是“privacy”,译为“隐私”“秘密”或者“私事”都不能把其涵盖的完整意思表达出来,大概是缘于东西方文化在价值观念和传统上的差异。我们对于“privacy”不像西方人那么重视,因此也就没有一个词能涵盖它所表示的全部意思。
汉语中难找到妥当的英语对应词的情况也很多,尤其是涉及我国政治生活的词语,有些是极难翻译的。如;我们常说的“精神文明”一词就颇难翻译。有人译为“spiritual civilization”,似乎是忠实了原文,但绝大部分英语国家的人士实际上仍不懂它到底是指什么意思。
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研究词汇的文化内涵,并结合对比法,将其运用到实际英语词汇教学中,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了解目标语文化对目标语学习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敏感度,必将是培养学生文化素养,提高其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
词义、语言与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
1.文化的定义
英国人类学家泰勒(Edward Tylor)是最先提出文化定义的学者。他在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一书中说:“所谓文化和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他所强调的是精神和观念形态方面的文化。荷兰学者Geert Hofstede在他的《文化与组织》一书中把文化区分为第一种文化和第二种文化。他认为在大多数的西方语言中“culture”通常的意思是“文明”“教养”,特别是指在教育、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教养。这是狭义的文化,有时被称为“大写C的Culture(Culture with a big C)”。而第二种文化是指人民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行为准则、社会组织、相互关系等,即把文化看作一系列的特征,有时被称为“小写c的culture(culture with a small c)”。
2.语言和文化
语言和文化,二者既密切联系又互相区别。语言是一种文化,而且是最初始的文化,但只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文化的一个方面。反过来说,语言,包括语言的使用方式在内,也不能超越文化而独立存在,不能脱离一个民族而流传下来。语言决定一个民族生活面貌和风俗习惯的信念体系。正因为语言和文化有着这样一种特别紧密的关系,人们通常把语言称作文化的载体,喻之为反映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
3.词义与文化
就语言要素与文化的关系而言,语音与文化的关系最不密切,语法次之,关系最为密切、反映最为直接的是词汇。而研究词汇与文化之间关系的最好切入点就是从词义入手。
英国学者Geoffrey Leech(利奇)在《语义学》一书中提出,语义学可以分为七种类型,即概念意义、内涵意义、风格意义、感情意义、联想意义、搭配意义及主题意义。概念意义是语言交际中表达的最基本的意义,没有概念意义就无法进行语言交际。内涵意义是附加在概念意义上的意义,它可以因人而异,因年龄而异,也可以因不同的社会、国家或时代而异。因此,一些学者所研究的词汇的伴随意义以及民族文化意义大致上可以归入词的内涵意义。而将一部分富有浓厚的目标语文化的词汇挑选出来给予特别的研究与对比,无疑会对英语教学,尤其是培养学生的目标语社会文化能力大有裨益。
词义的文化内涵意义对比
美国语言学家拉多(R·Lado)早在1957年出版的《跨文化的语言学》一书中曾专门列出一章谈如何进行文化对比的问题。他指出,每种文化中构成模式的定型行为单位都有它的形式(form),意义(meaning)和分布(distribution)。它们形成文化对比的三个层次,但三者并不孤立地存在。这里的“分布”不仅指词语可能出现的环境,而且指它们在实际语境中的使用。因此,文化对比可以通过形式、意义和分布三者的关系进行:(1)同一形式,不同意义;(2)同一意义,不同形态;(3)同一形态,同一意义,不同分布。遗憾的是,这一富有启发意义的文化对比思想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应有的反响。后来,利奇(G.Leech)在1974年出版的《语义学》书中提到词义的七种类型,其中的概念意义和内涵意义对我们研究词汇的文化对比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笔者将拉多的文化对比法与利奇所划分的词汇的概念意义和内涵意义相结合,提出词义的文化对比可能出现的以下四种情况:
(1)英语的词汇和汉语的对应词汇概念意义相同,内涵意义相同或大致相同;
(2)英语的词汇和汉语的对应词汇概念意义相同,内涵意义不同或截然相反;
(3)英语的词汇和汉语的对应词汇概念意义相同,但只在一种语言中有文化内涵;
(4)词汇缺项,一种语言无法被另一种语言所确切地译出。
1.英语的词汇和汉语的对应词汇概念意义相同,内涵意义相同或大致相同
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属于这种情况的词汇的数量比较少。同时,由于词汇概念和内涵意义都相同,在语言表达和词语的含义转换时,不会产生“文化休克”现象,即由于不懂某个词汇的特定文化内涵而导致误用、错用或理解上的偏颇。
英语中的“fox”与汉语中的“狐狸”不仅概念意义相同,内涵意义也相同,都包括了“狡猾”这层意思。“pig”与“猪”在概念上都指同一种动物。“pig”在英语中用于指人时具有“肮脏”“贪婪”“令人讨厌”之意,而“猪”在汉语中也有“肮脏”“懒惰”和“贪吃”的意思。再如,“swan”与“天鹅”在各自的语言中都具有“优雅”和“高贵”等内涵意义。
2.英语的词汇和汉语的对应词汇概念意义相同,内涵意义不同或截然相反
这种情况可以细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一语言的内涵意义和另一语言的内涵意义截然相反,第二类是一语言的内涵意义大于或小于另一语言的内涵意义。
首先,我们进行第一类词汇对比。
英语中“dog”与汉语中的“狗”尽管概念意义相同,同指一种动物,但是在西方文化中,“dog”(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因此西方人对于食狗肉十分反感。“dog”在英语中有时含有贬义,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属于中性或含褒义。在成语“treat someone like a dog”(虐待某人)中“dog”含贬义。但在“a lucky dog”(幸运儿)和“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时。)中,“dog”都属于中性或含褒义。在汉语中,“狗”一般具有贬义,这从汉语中以“狗”为喻体的成语、谚语中就可以看出。例如:“狗急跳墙”“狗仗人势”“狼心狗肺”“狗血喷头”“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等。
在欧洲的民间传说中,“bat”(蝙蝠)是一种邪恶的动物,总是与罪恶和黑暗势力联系在一起,特别是“vampire bat”(吸血蝙蝠),提起来就令人恐惧。英语成语中的一些说法也说明了人们对于“bat”的不好联想,如:“as blind as a bat”, “crazy as a bat”等。如果说某人“batty”,意思是指他有些反常。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由于“蝠”与“福”同音,蝙蝠被认为是吉祥的动物,在年画上常有蝙蝠出现,如五只蝙蝠飞入大门,取“五福临门”的之意。
在英语中“owl”是一种表示智慧的鸟,成语“as wise as an owl”就是把人比喻成像猫头鹰一样聪明、智慧。但是汉语中“猫头鹰”的形象与“owl”在英语中的形象大不相同,这是因为在汉族广大地区,猫头鹰与前兆迷信有关。由于猫头鹰在夜间活动,鸣声凄厉,因此人们把它的叫声与死人相联系,说猫头鹰“叫孝”,要是在树林中听见了猫头鹰的叫声,就预示家里可能会有人死掉。
下面我们进行第二类的词汇对比:一语言的内涵意义大于或小于另一语言的内涵意义。
在英语中,“intellectual”指致力于思维方面问题,特别是文学和艺术方面问题研究的人,即致力于研究、思考和推论的人,尤其是致力于和深奥、抽象的理论问题有关的研究、思考和推论的人。由此,衍生出该词用来指喜欢从事空洞的理论探讨,而解决实际问题时却束手无策之人的这一层贬义。在通常情况下,“intellectuals”不包括中、小学教师、医生、工程师、律师、报社记者等。而在汉语中“知识分子”的范畴要宽泛得多,泛指“有一定科学文化知识的脑力劳动者,如科技工作者、文艺工作者、教师、医生等。”
3.英语的词汇和汉语的对应词汇概念意义相同,但只在一种语言中有文化内涵
在西方文化中,“13”被认为是不祥的数字,因为这一数字与犹大出卖耶稣,耶稣受难相联系。人们通常避开“13”这个数字,在选择出游日时尤其避开“13”号星期五,订婚、结婚也避开“13”号。有的饭店不设“13”层,没有“13”号房间等等。而在中国文化传统中,“13”不具有这样不祥的含义。但在近几年,由于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有些人也认为“13”是个不吉利的数字。
在中国文化中,梅、兰、竹、菊被誉为花木中的四君子,人们常用它们比喻高雅、纯洁的人格,象征正直、坚贞、廉洁、淡泊名利的高贵品格。而与之对应的英语词汇“plum blossom”“orchid”、“bamboo”和“chrysanthemum”只是一些植物的名称,并不具有汉语词汇所包含的丰富文化内涵。
4.词汇缺项,一种语言无法被另一种语言所确切地译出
英语中有一些词汇很难译成确切的中文。最突出的例词是“privacy”,译为“隐私”“秘密”或者“私事”都不能把其涵盖的完整意思表达出来,大概是缘于东西方文化在价值观念和传统上的差异。我们对于“privacy”不像西方人那么重视,因此也就没有一个词能涵盖它所表示的全部意思。
汉语中难找到妥当的英语对应词的情况也很多,尤其是涉及我国政治生活的词语,有些是极难翻译的。如;我们常说的“精神文明”一词就颇难翻译。有人译为“spiritual civilization”,似乎是忠实了原文,但绝大部分英语国家的人士实际上仍不懂它到底是指什么意思。
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研究词汇的文化内涵,并结合对比法,将其运用到实际英语词汇教学中,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了解目标语文化对目标语学习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敏感度,必将是培养学生文化素养,提高其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