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飞行环境建模的UAV地面撞击风险研究

来源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q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人机(UAV)的任务工况与环境场景对飞行安全影响极大,为研究不同飞行环境对UAV地面撞击风险的影响,需要分析不同运行工况下的UAV地面撞击事故的边界条件。首先分析影响UAV运行安全的飞行环境因素,考虑不同任务场景的地面人口密度和遮蔽物保护能力,并引入环境影响因子,用以分析不同环境场景的气象、地理和通信等要素;然后以每飞行小时地面撞击事故伤亡人数为评价指标,建立UAV地面撞击事故评估模型;最后计算不同UAV在多种任务场景和环境场景工况下的风险参数,并加以对比。结果表明:飞行环境中的气象、地形和通信等
其他文献
To explore the problem of distance transformations while obstacles existing,this paper presents an obstacle-avoiding Euclidean distance transform method based on cellular automata. This research took
期刊
对自然资源统一登记工作进行分析,总结测绘地理信息支撑技术在其中运用的价值。旨在通过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的使用,完善自然资源统一登记的处理方案,提高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的处理效率,为相关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在无基准图的无人机返航过程中,实时图和航路点的景象匹配是无人机返航成功的关键。为提高景象匹配的实时性和鲁棒性,提出了基于加速分割检测特征(FAST)角点检测和快速视网膜关键点(FREAK)描述符的无人机景象匹配算法。首先,针对FAST角点检测方法的无尺度不变性、特征点数量冗余的缺点进行了改进;接着,对FREAK二进制描述符进行简化,以提高匹配速度;然后,采用K近邻比值法和RANSAC方法进行特征的
期刊
川藏公路邦达至林芝段泥石流十分发育,灾害频发,严重影响公路通行安全。通过遥感及现场调查,研究分析了泥石流的分布规律、环境背景及激发因子。研究区域泥石流类型主要为暴雨型泥石流、冰水混合型泥石流和冰湖溃决型泥石流三大类,地形、构造运动、地层岩性等环境背景及降雨诱发因子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泥石流的规模及分布。
期刊
数字高速是智慧高速的基础,在大力发展交通强国建设的时代背景下,杭州绕城西复线具有桥隧比高、多路网交织、都市绕城复杂交通等特点,也是交通运输部批复的第一批新一代国家交通控制网与智慧公路试点项目。从高速公路基础设施数字化概念入手,着重探讨基础设施数字化数据内容、技术手段及建设方法,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数字高速实践路径。
期刊
在西南山区机场建设工程中,由于山地起伏的地势,势必会遇到高填方边坡,而在高填方边坡的变形监测中,边坡的深部位移监测是监测填筑体内部变形情况的重要手段。测斜仪是监测高填方边坡深部位移的快捷、精确的仪器设备。文章介绍了山区机场高填方边坡的主要破坏方式、产生深部位移的主要机理及滑动式测斜仪的工作原理。通过六盘水月照机场高填方边坡对测斜仪的应用表明,测斜仪可以表征高填方边坡不同深度处的变形位移情况,并且通
期刊
为了实现对土方量的精确计算以及降低测量人员的外业工作量,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的土方量计算方法。该方法由原始实景三维模型获取、真实地表点云生成和土方精确计算3个核心方法组成,实现了以精细格网为基础的土方填挖精确计算。通过实际应用表明,文中方法具有精度高、作业安全、节省人力和时间成本的优势,可作为土方量计算的新方法。
期刊
嵩山世界地质公园,地处河南登封,历经前寒武纪三次大的构造运动,且融合了儒、释、道三教文化,因其丰富的地质遗迹和历史建筑群,构成了独一无二的地质、自然和文化景观,成为地球演化的科普实习基地和国家级旅游景区,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地质出版社2017年出版的《世界地质公园之瑰宝:嵩山》一书(梁会娟,程胜利著,ISBN:9787116105690,价格:58.00元),介绍了嵩山得天独厚的
期刊
在教与学的情境中,"鱼"与"渔"常被分别代表"某一特定知识"和"自主学习能力"。随着高教理念的更新和改革的深入,以能力和思维培养为目标的教学模式日益受到重视。如何从"知识、技能的传授"向"能力、思维的培养"转变,培养学生的终身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高校教师面临的新命题和大挑战。本文以"新工科"人才需求为导向,以"测量程序设计"课程为实践,探索了以"互联网海量知识+引导式教学方法"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取
期刊
微震监测作为开挖岩体附加损伤的指示器,已被广泛应用于地下工程施工期的围岩损伤区识别、圈定及稳定性分析评价中。然而,如何利用丰富的微震信息来标定岩体动态损伤过程中的力学参数,是定量评估围岩损伤程度及稳定性的关键。依托首座采用微震法岩爆监测的抽水蓄能电站工程——荒沟抽水蓄能电站,首先分析了地下洞室群施工期的微震活动性及围岩损伤情况;其次,建立以微震视体积确定岩体损伤尺度并考虑累积损伤效应的岩体劣化模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