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这句话点明了,培养儿童的动手能力以及动手习惯的重要性。现在的小学生做任何事的依赖思想很严重,缺乏实际动手能力,而且遇事胆小,缺乏勇于实践的精神。那么,想要培养小学生动手能力,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在实际教学中,重视学生的积极参与性,使小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掌握知识,发散思维,培养能力,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使小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和提高自身素质。
一、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小学生的动手意识
学习兴趣是激发小学生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兴趣不是一个单独存在的因素,它是与学科的特点相联系的,而美术本身的形象性往往会引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利用美术视觉的特点,引发小学生的动手意识以及动手能力。一旦小学生对一门学科产生了学习兴趣,学习上就会表现得非常积极。小学美术课堂上,通过实际动手能力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重要。比如,美术课上关于三种颜色的叠加教学,教师课前准备好三种颜色的透明纸,课堂上以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对它们逐层叠加,从而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色彩变化的真正原因,在他们动手实践的同时激发出自己的学习兴趣。另外,小学生都比较好奇一些新鲜的事物,这也可以作为教师筹备教学的新意。小学生大都喜欢玩弄美术工具里的橡皮泥,教师可以允许他们将自己喜欢的橡皮泥带进课堂,增添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在美术课程《花式点心》一课,学生就可以利用橡皮泥来制作自己喜爱的“点心”了。这样的美术教学,不仅让学生掌握了相关的美术知识,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了学生的动手意识。
二、创设学习情境,提高小学生的动手能力
1.通过欣赏他人作品来激发自己
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小学生实际发展需求出发,为他们挑选一些具有现实意义的美术作品,提供给学生欣赏,这是小学美术教学的内容,也是引导小学生树立美术观念的主要手段。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在小学生的认知范围内,挑选与教材内容相符的美术作品,同时也得考虑小学生的欣赏喜好。教师还可以按照小学生的喜好适当地对美术作品进行简单的加工,使小学生欣赏到具有童趣的美术作品。此外,教师也可以从小学生的现有作品中挑选一些欣赏对象,不但能够有效集中学生精力,而且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动手意识。美术课不仅仅是欣赏,更重要的是动手实践,动手画。将学生欣赏美术作品与动手实践有效结合,才有利于学生美术创作,使学生了解美术学科的特色。
例如,《闪光的烟花》一课,教师可以事先选择比较优秀的摄影作品,提供给学生欣赏烟花,也可以将以往或者其他班级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同时启发学生如何去创作自己心中理想的作品。
2.通过废物改造利用来锻炼自己
工艺美术课就是以技能训练为主,也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学生实际接触,动脑动手,展示自己的才华,这类教学能够加强学生的思维发展,锻炼学生耐心,细致,培养学生有计划的良好习惯。比如,组织学生收集一些废弃的饮料瓶,各类废纸等作为工艺美术制作的材料,饮料瓶可以让大家自己设计成可利用物品,各类废纸也让学生动脑筋加工成可利用的材料,可以选择小学生喜欢的小动物或者卡通造型作为创作内容,这样,围绕小学生的兴趣展开手工制作活动,让学生在轻松的玩乐中得到动手能力的锻炼。
三、引导学生评价,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实际的小学美术教学当中,教师得根据每个学生的能力以及心理特点来进行评价。评价的方式是多样的,比如,师生之间评价,学生之间互评,学生的自我评价等等。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一般都采用师生之间的评价方式,小学中年级的学生采用学生之间的互评,让学生大胆说出自己对他人作品的评价,教师给予适当的补充指导,展示学生的个人审美能力和欣赏的心得体会。然而,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则易采用自我评价的方式,在教师的引导下,客观公正的评价自己的作品,找出优点与不足,然后再进行反复修改,以提高作品的质量。通过以上几种评价方式,让学生学会创造美,感受美,从而逐渐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根据小学生好奇、爱动的特点以及形象思维的特征,有目的,有计划地训练小学生的动手能力,并在动手过程中启发学生思考,对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观察能力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教学的方法不仅仅指教师如何教学,还指学生的学习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学习方法,乐于学习,乐于参与,有效提高小学生的综合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木渎实验小学)
一、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小学生的动手意识
学习兴趣是激发小学生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兴趣不是一个单独存在的因素,它是与学科的特点相联系的,而美术本身的形象性往往会引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利用美术视觉的特点,引发小学生的动手意识以及动手能力。一旦小学生对一门学科产生了学习兴趣,学习上就会表现得非常积极。小学美术课堂上,通过实际动手能力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重要。比如,美术课上关于三种颜色的叠加教学,教师课前准备好三种颜色的透明纸,课堂上以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对它们逐层叠加,从而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色彩变化的真正原因,在他们动手实践的同时激发出自己的学习兴趣。另外,小学生都比较好奇一些新鲜的事物,这也可以作为教师筹备教学的新意。小学生大都喜欢玩弄美术工具里的橡皮泥,教师可以允许他们将自己喜欢的橡皮泥带进课堂,增添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在美术课程《花式点心》一课,学生就可以利用橡皮泥来制作自己喜爱的“点心”了。这样的美术教学,不仅让学生掌握了相关的美术知识,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了学生的动手意识。
二、创设学习情境,提高小学生的动手能力
1.通过欣赏他人作品来激发自己
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小学生实际发展需求出发,为他们挑选一些具有现实意义的美术作品,提供给学生欣赏,这是小学美术教学的内容,也是引导小学生树立美术观念的主要手段。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在小学生的认知范围内,挑选与教材内容相符的美术作品,同时也得考虑小学生的欣赏喜好。教师还可以按照小学生的喜好适当地对美术作品进行简单的加工,使小学生欣赏到具有童趣的美术作品。此外,教师也可以从小学生的现有作品中挑选一些欣赏对象,不但能够有效集中学生精力,而且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动手意识。美术课不仅仅是欣赏,更重要的是动手实践,动手画。将学生欣赏美术作品与动手实践有效结合,才有利于学生美术创作,使学生了解美术学科的特色。
例如,《闪光的烟花》一课,教师可以事先选择比较优秀的摄影作品,提供给学生欣赏烟花,也可以将以往或者其他班级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同时启发学生如何去创作自己心中理想的作品。
2.通过废物改造利用来锻炼自己
工艺美术课就是以技能训练为主,也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学生实际接触,动脑动手,展示自己的才华,这类教学能够加强学生的思维发展,锻炼学生耐心,细致,培养学生有计划的良好习惯。比如,组织学生收集一些废弃的饮料瓶,各类废纸等作为工艺美术制作的材料,饮料瓶可以让大家自己设计成可利用物品,各类废纸也让学生动脑筋加工成可利用的材料,可以选择小学生喜欢的小动物或者卡通造型作为创作内容,这样,围绕小学生的兴趣展开手工制作活动,让学生在轻松的玩乐中得到动手能力的锻炼。
三、引导学生评价,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实际的小学美术教学当中,教师得根据每个学生的能力以及心理特点来进行评价。评价的方式是多样的,比如,师生之间评价,学生之间互评,学生的自我评价等等。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一般都采用师生之间的评价方式,小学中年级的学生采用学生之间的互评,让学生大胆说出自己对他人作品的评价,教师给予适当的补充指导,展示学生的个人审美能力和欣赏的心得体会。然而,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则易采用自我评价的方式,在教师的引导下,客观公正的评价自己的作品,找出优点与不足,然后再进行反复修改,以提高作品的质量。通过以上几种评价方式,让学生学会创造美,感受美,从而逐渐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根据小学生好奇、爱动的特点以及形象思维的特征,有目的,有计划地训练小学生的动手能力,并在动手过程中启发学生思考,对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观察能力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教学的方法不仅仅指教师如何教学,还指学生的学习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学习方法,乐于学习,乐于参与,有效提高小学生的综合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木渎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