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大师伦勃朗对艺术的疯狂坚持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5138677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真正的艺术家,要么来自大自然,抑或来自女人这句话在伦勃朗身上得到了充分的印证。伦勃朗曲折的一生中最重要的两个女人是萨斯基雅和亨德里克。这两个女人出现在了伦勃朗事业成功与失败的两个不同时期,他们与伦勃朗的爱情经历也迥然不同,爱情的成败与得失也是促成伦勃朗艺术成就的重要一笔。
  关键字: 艺术绘画;情感;表现;坚持
  伦勃朗身处 17 世纪荷兰绘画艺术大变革的时期,他的绘画情感是深刻的,思想是富有卓见的,是对人们生存处境、精神状况的最终关怀。伦勃朗一生都在为自己画像, “他的每一幅肖像画作品都像是在诉说一个故事,这个讲故事的人就是他自己,而听故事的人就是每一位观赏者。在听的过程中,我们跟随着画中剧情,为之微笑,为之悲伤,听着画家讲他的真实情感,感受每一份激动”。
  在伦勃朗所处的时代,画作都有着程式化的绘画技法、构图模式,人们遵循着传统的模版一样的欣赏习惯,画家要想有所改变,实现属于自己风格的画作,不但要改变在群像作品中每个形象都平均受光、平均亮相的传统画法,还要冒犯社会性的欣赏习惯。而当时群像画的订画者,大都是各行会、社会集团的成员,他们要平均分摊订画费用,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应该是群像画中最重要的一员,要求画家把自己画得清楚而细致。因而,画面上人物并重的构思构图,早已好似传统服装式样那样固定,不容许画家有变异性的空间。伦勃朗从青年时代起,便已很好地掌握了这种绘画样式。
  然而,一个真正优秀的创作者,无法满足于既定的、规范式的表达方法。就在伦勃朗声誉卓著、购画订单应接不暇的时候,阿姆斯特丹市的城市自卫队邀请伦勃朗为班宁·科克大尉率领的连队画一幅有新意的群像画,以便挂在队员们经常集会的俱乐部里。伦勃朗在这幅作品里终于尝试了前人从未想过的、在他以前也未曾有人敢于处理的新画法。这幅作品中照射在群像身上的光线,既不是带有偶然因素、平均分配的自然光,也不是正面照射的蜡烛光,而是画家为了表达物体空间距离与色彩变化关系,经过精心考虑而安排的有层次的跳跃光。
  为了让瞬间细微变化的光线突出主题内容,使每个成员所处的空间拉开距离,画家经过苦心构思,大胆变革了以往让每个形象都正面朝向观者的程式化构图。他把这一大群人画成为了要执行一项紧急任务,正在武器库前忙乱地分发武器、实行武装的情景:有的士兵在整理枪支,有的士兵在摘取长矛;一位年长的鼓手正在击鼓催促队员们迅速集合;孩子和狗夹杂在激奋的人群间凑热闹,而主要的人物则是画面中间的队长班宁·科克大尉和他的助手。就在这不同以往的新颖画面上,伦勃朗用聚光式的明亮光线照射在需要突出的主要人物身上,其余人物的色阶、色相都被相应压暗的聚光及散射光分层次地映现。由于构图的需要,有些队员甚至被别人遮住大半,仅仅露出半身或半个脸庞。
  有人评论《夜巡》说:与其说它是一幅油画,不如说这是一部电影。之所以称其为电影,是因为它与电影一样引发了整个世纪甚至至今的议论。有人说,画中独特的光线投射出小女孩光明、自由的形象;有人说,画中独特的构图以及色彩明暗处理表现了画作本身神秘、紧张的氛围;当然也有人说,这幅画改变了伦勃朗的一生,成为他人生中的一个转折点,改变了一个画家以后的人生道路。
  《夜巡》是伦勃朗一生中最著名也最引起争议的画,也因着这幅画引起的一场诉讼,给艺术家带来了悲惨的晚年。因为当时的画坛上的习惯,是军人的群像必须按照身分和军阶分配到画面的相对应的位置上。但伦勃朗却一反陈规,大胆的构思出新的布局,有节奏地处理了画面人物,使画面极富戏剧性、表现性,展现出了一个轻松、生动却又有序的场面。画面以中间两个中心人物向两旁扩开,营造了一种气势和积极的氛围,光线巧妙的运用给画面增添了一丝神秘感,人物动态富有生气,小女孩的插入使得画面更加生动、富生活气息和给予观者猜测、联想的空间。
  然而,作者那种试图驾御空间与色彩关系的尝试并不能被同时代的画家及舆论界所谅解,由于当时订画人的习惯是把自己的“亮相”份额与出钱份额等同起来衡量群像性绘画质量高低的,画家的独创性变革并未得到多数订画者的承认,反而受到嘲笑与讥讽。亮相份额少的人认为自己受到了不公正的愚弄,不愿接受这幅画,拒绝付钱。同年,伦勃朗的妻子去世,加之因他曾以妻子莎士基亚的裸体为模特儿画过一些宗教题材的历史画,而遭到维护旧道德的人们的非议,使得伦勃朗的事业开始如星损落,他的幸福生活从此宣告终结。此后,他的顾客渐渐稀落……最后他落得负债累累、拍卖财产的结局。
  伦勃朗坚持己见,不知“悔改”,拒绝改变自己的艺术观。但与此同时,由于经济开支的无计划、投资失败等因素,终于导致画家破产,之后以法定负债者的身份在贫病交迫、悄无声息的处境中度过后半生。
  在伦勃朗的油画中,光与影是他表达主题和情感的有力的艺术语言。他深深懂得运用艺术中虚实相生的辩证关系。他常常让明亮的形象从黑色的背景里突现出来,以求在显著的反衬中让主体突出。画面的光线,是随着艺术表现的需要,由他任意驾驭的。这一点最为贴切的观照物无疑是他那一幅幅自画像。
  伦勃朗从20 岁起,直到他1669 年逝世,共作了近60 幅自画像,这应该会让所有人都惊讶,因为这种连续性在美术史上非常少见。
  他的自画像通常有强烈的光感和聚光的视觉,仿佛是来自舞台的灯光效果。人物是“舞台”的主体,“舞台”即是伦勃朗任意表现的画布。在他的画面上所有颜色都从属于一个主要色调,艺术形式围绕着一个主题。他自由地、戏剧性地处理着画中复杂的明暗光线,将最暗和最亮的色调拉得很开,为那些中间色调提供较宽的余地。同时,概括的地方浑厚丰富,亮部更加响亮,暗部浓重深沉。画中的主要部分被光线强化,而暗部又起到弱化和消融次要因素的作用,使亮部的人物主体更加突出。《夜巡》中通过众多的人物在空间中的穿插,虚虚实实的光线及旗帜与武器在背景中交织,呈现出热烈而充满激情的场景,强烈地体现着他对光线的驾驭力。
  伦勃朗在油画、铜版画和素描等各类绘画体裁上都有惊人的贡献;他特有的运用光线的手法,对后世热爱艺术的青年人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注重表现人物内心世界,其肖像画、宗教画种都有深刻体现;他一生勤奋创作留下大量的作品,为人类留下了极其丰富的艺术遗产;他为欧洲现实主义艺术的发展做出了极其光辉夺目的贡献。
  他不畏社会言论,在患难困苦中依然坚持自己的艺术信念、审美观念和现实主义艺术原则。伦勃朗因为把艺术,名誉和自由看得比金钱更重要而不愿迎合资产阶级和小市民那种平庸的艺术趣味而降低作品的艺术性,不愿放弃自己的美学观点和表现手法。他的创作不拘一格,一反陈规,大胆的构思出新的布局。用光的明暗强烈对比手法,突出形象的主要部分,造成心理刻画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瑞士]弗朗索瓦.德布吕埃.对话伦勃朗[M].麻艳萍译.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2][荷]约安尼斯·凡隆恩.伦勃朗传[M].周国珍译.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
  [3]何政广.绘画的光影魔术师——伦勃朗[M].北京:艺术家出版社,1999
  [4][美]房龙.人生苦旅——伦勃朗传[M].白如冰译.北京:团结出版社,2006
其他文献
《诗经》是一部百科全书,许多传统伦理都自《诗经》始。兄弟姐妹关系是中国传统伦理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追溯《诗经》中兄弟姐妹关系对中国传统伦理的反映,分析其在后世的传承,能
期刊
“纵使元人多院本,勾栏争唱孔洪词。”《桃花扇》和《长生殿》是清代戏曲史上两颗最耀眼的明珠。两部作品都盛行于都盛行于清代康熙时期。《桃花扇》是“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叹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早在1992年12月,能带动当代主流文化的北京,一个名不见经传,来自大漠的人物画家张峻德在北京当代美术馆举办了个展,引起了美术界不小的震动.美术界知名人士刘大为、杨力舟、
李清照将愁情愁绪写得舟轻愁重,像舴艋舟之类的船都装载承载不了!变无形之“愁”为有形之“重”,化虚为实,想象惊人,语意新奇,手法创新,夸张奇特,真是一语吟诵出了千古言愁的绝句。
摘要:中国近现代美学受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和西方哲学美学思潮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功利主义”特征。而“审美功利主义”乃无用之大用,与近现代一些美学家普遍的美育情结相关联。本文试从“审美功利主义”的视角来探析我国近现代美学思想中的美育情结这一文化现象,包括它的原因及自身显现出的精神内涵。  关键词:近现代美学;审美功利主义;美育  一、近现代美学思想的美育共性  近代以来,西学东渐,西方美学思想
摘要:尺牍作为一种重要的兼具实用性和艺术性共有的传统书写样式,在当代视觉媒体不断翻新的媒介之中,其私密性话语和传递信息、叙事说理等实用功能被展示性功能所遮蔽,而取而代之的则是对于书写本体语言的不断扩展,形式美学战胜了其内容和意义的美学。  关键词:膜拜价值;展示价值;私密;书写  本雅明认为古典艺术的特质在于它的不可复制性,而且在手工的劳作之中所产生了一种内在的意蕴,这种意蕴乃自然对于人的一种朴素
《诗经》中出现的玉佩饰,以玉头饰和腰以下玉佩饰的描写最多。这些佩玉不仅是美好德行和身份地位的象征,也是统治阶级自我确证以及向人展示自己贵族和君子双重身份的标志。
宋代《诗》学破传统《诗》学藩篱,大胆创新,开疑古思辨之风,敢于从新的立足点审视传统《诗》学并提出众多新观点、理论。这种新鲜的学术思潮对朱熹《诗》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