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评讲课的关键任务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rise12345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评讲课绝不是在学生做过一遍的基础上,师生将其内容重复推演一遍。在“关键能力”“为学而教”越来越成为教学共识的背景下,如何让高三阅读评讲课这一常态课型发挥其最大教学效益,笔者认为以下三个任务不可或缺。
  一、重构新问题——在学情视角下优化内容
  以学定教,顺学而教,其前提条件是进行充分的学情探测。教学内容的优化组合无疑要以此为起点,充分重视高三学生阅读理解参差不齐的状况。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必须深入研究学生的现状,关注学生阅读障碍和问题。课堂上要不断确认哪些内容是学生自己能够解决的,哪些内容必须是教师启发或提供背景材料才能解决的。在此基础上,引发新的学习,将学习活动导向深入,用满足“学习需要”来改善“学习状态”。
  例如约翰·斯坦贝克的《早餐》小说阅读题,我先作评练数据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学生存在知识盲点,小说的双线结构不明白;习惯有问题,阅读文本粗疏,圈画不到位;审题不到位,归纳概括能力欠佳。通过以上的研判和分析,我优化了教学内容:1.从环境、情节、人物、主题四个方面着手,走进文本,聚焦文章重点;2.提炼角度,分条概括,由表及里,由实到虚,探究主题;3.补充倒叙知识:先交代故事结局或某些关键性情节,再倒转回去具体叙述故事始末的叙述方法,它的效果是造成悬念,引人入胜。接着链接鲁迅作品《一件小事》《祝福》中的倒叙,讲解其所起的作用,推出小说《药》《智取生辰纲》中明、暗两条线索的研习。
  这一教学过程遵循如下教学思路:发现困惑——收集问题——拟定构想——寻求解答。具体而言,批阅学生练习,从得分情况分析出得分的正确率和失误率;收集、汇总、观察学生表述的失误处;从若干答案的呈现,思索可能存在的问题,把范围缩小到主要问题上,重新拟定解决问题的途径。采用辨别法:发现小说知识领域不足的空隙或缺陷;寻觅学生各种理解信息中遗落的环节;发现小说倒叙知识不解的部分。阅读讲评课教学内容的确定,从关注学习结果开始,走向学习起点,再到驱动教学状态,将不同层面的“学情”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衍生新情境——在过程中凸显群文迁移
  高三阅读评讲课,教师要根據学生阅读理解的实情,在课堂上创设一种恰当的教学情境和氛围,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唤起丰富的情感体验,感受文本附着的具象,缘事明情。因单篇阅读的经验很难迁移成为现实需要的阅读能力,阅读评讲课需多篇联动,在过程中凸显迁移效能,发展思维,提高阅读技能。
  讲评梅尧臣的《小村》题目:“这首诗描绘了小村怎样的景象?请简要概括。”我先让学生陈说解题思路,然后呈现以前做过的旧题,接下来一起归纳形象,全面梳理人物形象、事物形象,寻找形象题的特点。最后探究“澄江如练,远山横翠,一段风烟如画”描写景物的特点。
  很显然,以上立足于学生思维的迁移训练,综合运用了归纳法、对比法。让学生说解题思路,其实指向的是对阅读理解的检测,也是学法的指导。呈现类似的旧题,目的在于唤醒学生相关的智力背景、归纳诗歌的知识。梅尧臣的《小村》和向子諲的《鹊桥仙》设题均涉及景物,但是二者有不同之处:一则为具象的景,一则为抽象的景。同时,我有意识地启发学生注意题目的应变——景象和景物的特点是有联系的。在讲评中没有就题论题,而是借题发挥,将原题变形。对知识点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提问,从某一原题衍生出许多新题目。
  还有一种类比法在平时的教学中较常见。教师要针对问题,在此基础上衍生新情境。例如讲评《小说人物形象——心理描写》时,我先请同学揣摩描写安娜死前心理活动的词语,然后呈现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接下来研习探究“如何准确而全面地找出刻画人物心理的词句”,归纳心理描写的知识:刻画人物心理的方法,即内心独白法、动作、语言、神态表现法、环境衬托法、幻觉折射法;准确揣摩人物心理的方法,联系上下文语境,进行揣摩。最后当堂训练:快速阅读《穷人》这篇小说,完成后面题目:
  1.第一小节中作者通过什么方法来刻画人物心理的,刻画出了人物什么心理?
  2.第九小节中划线句子体现了女主人公怎样复杂的心理?
  以上衍生的情景,通过群文阅读使知识的运用有一定的挑战性。
  三、运用思维支架——在调适中设置思维梯度
  语文课堂教学常见的活动少不了听、说、读、写,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立体化地历练思维,进行审美鉴赏,阅读讲评课也不例外。从问题摆渡到答案是一个逐步生成的过程,教师要精心设置思维能力的梯度,做好思维基础的铺垫、思维深度的提升和思维广度的拓展。
  例如讲评《忆夏志清》论述类阅读题:如何理解文章结尾处“批评的真诚甚至偏见”?
  活动1:“请你诊断”。运用引用论证,直接引用他人的话,论证了夏志清伟大的成就和不羁的个性;引用名人对夏志清的评价,使文章更有说服力。
  活动2:“取长补短”。文中引用的话都出自与夏志清有交集的人,从他们对夏志清的评价表现夏志清坦率、机智、乐观等精神品质;引用刘绍铭的话说明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成就之高、见识之远;引用朱崇科的话从侧面表现夏志清的坦率机智、幽默风趣;引用王德威的话,表现夏志清坦然、乐观、幽默、豁达;多处引用使文章生动且贴近实际。
  活动3:“现场校正答案”。反思参考答案的不足。
  以上教学综合运用了变异法,即演示事物的动态本质,提供各种选择、修正及替代的机会。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线条清晰:呈现思考的问题——充分思考——分享、修改——分享新的主意——选择问题解决的方法。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因为阅读文本的难度、师生认识水平的差异、学生兴趣的不同,课堂呈现的风貌与教师预设的不一定匹配。我们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意志、专注程度、智力应变和对问题聚焦的意识,善于巡视学生言说状态,捕捉生成问题的机会,重新寻找课堂推进的支点,从学生学得不够充分的地方打开缺口,让教学从粗疏走向精细,从而提升讲评课的综合效益。
  ★作者通联:江苏江阴市教师发展中心。
其他文献
教育学家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实际上是由智力因素系统和非智力因素系统共同组成的。一般来讲,多数学生的智力因素并无明显差异,导致学生两极分化的原因主要是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出现差异。其中,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下面谈谈我在带班实践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经验。  一、春风化雨,包容学生的差异  尊重和包容学生差异,这是进行情感教学的一个重要前提。情感教学的基点是热爱学生,相信学生能够学好。  学
当前,学生的阅读时间逐渐减少,学生普遍抱怨阅读的文本太深奥,太单调,教师则抱怨自己的读解无法取得与学生的共鸣。究其原因,关键是没有注重培养学生阅读的“期待视野”。“期待视野”又称“期待视界”,是由德国美学理论家姚斯在《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一文中提出。《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其实,这里所说的“阅读期待”就是指“期待视野”。下面,就
《李将军列传》是苏教版选读教材《史记》中的一篇自读篇目,有趣的是大家几乎都把它作为讲读篇目处理,这也不难理解,“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李广的英武神勇的形象早已深种在人们的心中:“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又使多少命途多舛的人流下同情之泪:更何况,这篇文章故事性强,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但在处理文本内容时,更多的人喜欢探讨“李广之死”,而对李广“斩杀霸陵尉”这一情节轻轻带过。“于无疑处有疑”,
第一部分 开宗明义,导入新课  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说”。谁来向大家介绍介绍一下“说”这种文体?  生:“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往往借助某一事物或者某种现象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师:同学们,你们把题目与作者连起来说句话,如何?  生:周敦颐说“爱莲”。  师:真好!这节课我们就走进北宋哲学家周敦颐的“爱莲世界”,看看周敦颐如何说“爱莲”。  (课堂反思:开宗明义,直奔主题,点明“说”
在讲解《沁园春·长沙》的练习时遇到两个有争议的题目,详录如下:  1.诗歌为了诗意浓郁、节奏和谐,常常使用倒装句。“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这几句词的正常语序是( )  A.寒秋,湘江北去,独立橘子洲头。  B.湘江北去,独立寒秋,橘子洲头。  C.橘子洲头,寒秋独立,湘江北去。  D.寒秋,独立橘子洲头,湘江北去。  2.词的下阙“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两句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其中
余光中(1928.10.21—2017.12.14)祖籍福建永春,是台湾文学家、著名诗人,《乡愁》是他的代表作。1971年5月某日,余光中因思乡情愫长期淤积,不能自已,在台北市厦门街的寓所里,赋诗《乡愁》。事毕,热泪盈眶,反复吟唱。后来,作品被收录诗集《白玉苦瓜》中。《乡愁》的问世,不仅在台湾岛内引起强烈的反响,而且在中国大陆广为传诵,并被选入中学语文教科书中。  余光中从小历经战火,饱受迁徙之苦
一、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原因,是激励、指引学生学习的强大力量,直接制约学习积极性,是学习活动得以发动、维持、完成的重要条件。学习动机强的学生,必然在学习活动中表现较高的学习积极性,他们在学习中能够专心一致,具有深厚持久的学习热情。反之,缺乏学习动机的学生,学习效果将会受到影响。中职学生往往文化基础薄弱,在学习上挫败感强烈,进而学习动机受到损害,逐渐丧失学习兴趣。  二、
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人说,传统是包袱,它拖住了前进的脚步;也有人说传统是财富,它滋养着向上的渴望……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立意  这是一则以“传统”为话题的材料作文,材料提供了关于“传统”的两种不同认识,立意可就这两种认识展开,表达对待“传统”利弊的看法;也可
“门”,一直被赋予丰富而深刻的内涵。东晋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以“门虽设而常关”表明自己的归隐心志,宋人唐庚在《醉眠》中以“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表达自己厌恶官场、追求恬淡的心境。“诗圣”杜甫也在他的诗歌中,通过一扇扇门,表明了他对儒学的继承与诠释、对功名抱负的执着、对各种现实打击及社会磨难的担忧苦愁。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  ——理想之门·求索  杜甫出生在一个世代为官的封建官僚家庭
传统的阅读课堂中教师的角色就是全知的权威,所谓与学生对话,其话题是教材编者或教师预先设定的,而且对话的方式也是确定的,甚至最终的阅读结论,也是早有定论的。当然,不可否认,这样的知识经过整理系统性强,接受快捷有效。然而,也正因为如此,语文教学丧失了魅力,学生从阅读中得到的不是沉浸唤醒感悟升华的体验过程,而是教师加诸的成熟文本理解。教师以其丰富的人生阅历、详尽的参考资料、反复多次阅读后形成的“经验”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