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还是不治?一道关乎生死的选择题

来源 :恋爱婚姻家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sanbus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至亲患上极难救治的重病,是即便人财两空也拼命救治,还是综合考量后不得不放弃?如果你也蹚过人生中这条难以轻松上岸的河,心中肯定有万语千言。
  《岳父脑梗,妻子想卖房治病,我不愿意有错吗?》这篇文章,最近在网上引发了两边倒的大讨论。毕竟,舍命拯救可能人财两空,放弃治疗又会良心难安,甚至背一世骂名,这是个难题……

拼命抢救反成“催命符”,爱有时会变成罪


  迟彩云至今不知道,当年把父亲送进ICU抢救,到底是不是正确的选择。一切都发生得太快了,快到让她没时间去琢磨、抉择。
  父亲人高马大、声音洪亮,在迟彩云的记忆中,他连感冒发烧这样的病都很少得。5年前,70岁的父亲突然出现便血症状,去医院检查,竟然是直肠癌晚期。
  医生说最多还能活3个月,父亲倒是看得很开,但迟彩云接受不了,她马上给父亲办了住院。
  因为病情严重,父亲一入院就进了ICU。半个月后,老人就走了。一切恍然梦中,迟彩云都快疯了。小姑无意间一句“不进ICU的话,还能多活俩月”让她崩溃大哭:“最不想失去父亲的,是我!”
  静下来,迟彩云也后悔自己当初执意要让父亲住院。老人在ICU时,家人不能探视。直到父亲临终前,迟彩云才见到他。10天前还生龙活虎的父亲,居然瘦脱了形,枯槁得像陌生人。迟彩云大哭,父亲却用眼神死死盯着她问:“是谁把我送到这里来的?”那句话成了父亲的遗言。
  如今3年过去了,迟彩云想起来这事依旧会哭。当时父亲住进ICU,每天花费近万元,这些钱都是她出的。父亲离世后,丈夫却抱怨她一意孤行,姑姑和妹妹也对她有成见。接受采访时,迟彩云一遍遍地问:“如果没有让我爸进ICU接受高强度的治疗,他是不是能活更久?”
  沒有人能告诉她答案。记者安慰她:“事情来得太突然了,你当时一心只想着救父亲,本意不是让他更快地离开而是活得更久一点。”迟彩云还是无法原谅自己,因为当初是她坚决要送父亲去ICU,母亲第一个反对,医生也说那样做可能于事无补,但她还是坚持己见。
  父亲离世后,母亲倒是从未责怪过她,但越是这样,迟彩云越难过,觉得自己既对不起父亲也对不起母亲。
  当初为什么要一意孤行?她说:“一是我觉得活着比什么都重要,二是作为女儿,我有义务救父亲,不然就是不孝。”她顿了顿后又说:“谁知道父亲最后还是走了。”
  当然,迟彩云坚持送父亲进ICU,是因为她的经济条件允许。很多人面临父母或子女重病时,都会做出迟彩云一样的选择——全力救治。
  迟彩云的母亲是医生,她当初反对让丈夫进ICU。“我不忍心看着他被切开气管、满身插着管子的样子。他自己也说不想活受罪。”
  很多身患重病的人,会接受令人痛苦不堪的破坏性治疗。如果病人年纪大且有其他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破坏性治疗的破坏度就会加倍,到最后人财两空。迟彩云不后悔当初为救父亲花了十几万元,她后悔自己的选择让父亲提前离开。“但如果再让我选择一次,我仍然会心存侥幸地认为能救活父亲,不试怎么知道呢?”
  迟彩云也承认,对父亲进行不惜一切代价的无意义抢救,更多是为了自己心安,因为如果不这样做,自己会后悔,周围人可能也会指责她。希望渺茫却不放弃治疗,是对自己甚至周围人的一个交代。

“钱”字当头,怎么选择都是错


  当然对很多家属来说,治疗还是放弃的决定因素,是个“钱”字。
  陈大年早年离异,靠做苦力供养两个女儿读完了高中。一直单身的他常年劳作,营养不良,小病小痛从来都生扛着不去医院。51岁那年,在家躺了3天的他被两个女儿拽着去县医院检查,结果,医生让他们马上去省里的大医院。
  一检查竟然是尿毒症晚期,两个女儿抱头痛哭,她们不想失去父亲。但她们都是靠打工维生,也没多少积蓄,于是马上四处借钱,但借了一圈,不到1周就用完了。得知侄女有个同学在他就医的医院上班,陈大年就让她帮忙问问主治医生,这病到底治不治得好?治好的话要花多少钱?
  主治医生说,陈大年的病情严重,唯一的救治方法是换肾,但换肾未必能保住性命。一是他的病情危重,而排队等肾源的病人很多;二是即便亲人捐赠肾脏,他也可能下不了手术台,因为陈大年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多种基础性疾病;更重要的是,手术费用对他们来说是天价……
  针对陈大年的病情和家境,医生的建议是放弃治疗。陈大年自己也不愿拖累两个女儿。当时离春节还有半个月,他要求两个女儿把自己带回家。
  刚到家,陈大年的姐姐、弟弟和舅舅就齐齐指责他的女儿:为什么你们不给父亲捐肾?你们为何见死不救?其他亲戚和邻居也指责孩子不孝,把奄奄一息的陈大年带回家,说得好听点是过年,实际上是等死。“父亲最后的日子痛苦至极,每天都疼得‘想死’。但如果在医院待着,他不会这么痛苦……”看着生不如死的父亲,两个女儿心如刀割却也爱莫能助。奶奶央求她们把陈大年送回医院,但他早已错过了最后时机。
  陈大年在春节前一天离世,葬礼上,两个“不孝”女儿成了众矢之的,奶奶和叔叔、姑姑从那以后还故意疏远她们,邻居对她们也颇有微词。
  “我们恨自己不孝、无能,不然即便父亲下不了手术台,我们也会毫不犹豫地救治他。因为他还很年轻,他把全部的爱都给了我们。曾经放弃给父亲治病这件事,会成为我们这辈子的污点和伤痛。”陈大年的大女儿说,如果能再次选择,她会不惜一切代价救爸爸。只要他能活着,她宁愿去死……
  失去父亲后,她固执地认为:真正的爱与孝顺,是不顾一切地去争取和挽留,而不是觉得前途渺茫早早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如今,陈大年的两个女儿依然为当初的选择满怀愧疚和不甘。   有些家属不忍心看着亲人受罪,心里能接受不再抢救,但因为怕亲戚朋友戳脊梁骨,只好硬着头皮继续治。他们中间有人等来了生命奇迹,但更多的人还是永失所爱。
  陈大年自己同意放弃治疗,两个女儿又捉襟见肘,加上病情严重,仔细想想,放弃治疗是当时最理智的选择。如果他的两个女儿能认识到这点,她们的亲人能接纳并给予安慰,她们也不会如此愧疚难安。因为,有些经济条件不错的家庭在权衡了手术难度、治疗风险等综合因素之后也会选择不治。
  反而是那些经济条件无法支付巨额费用的家庭,一旦选择放弃治疗,就会无比痛苦自责。但是,如果不惜一切代价救治还是无力回天,他们因病致贫的生活,又将如何熬过?
  大多时候,医生都会权衡病情程度,如果治疗的希望不大了,就会向家属说明真实情况,建议放弃。但最终的决定权,还是在家属手中。

世界上最沉重尖锐的选择题


  治疗或等待死亡?这道关乎生死的二选一选择题,对很多人来说都沉重又尖锐。
  琼瑶丈夫平鑫涛重病事件一度闹得沸沸扬扬。事件最初源于琼瑶的一封公开信。她在信中嘱托儿子、儿媳要平静地看待生死,到了自己哪天重病时,要让她能没有痛苦、有尊严地死去。
  琼瑶之所以写这封信,是因为当时,先生平鑫涛病入膏肓,是继续治疗还是放弃,琼瑶跟继子女产生了巨大分歧。
  平鑫涛的病情很严重,不能说话和行动,意识模糊,还需要插鼻胃管。琼瑶觉得这只会让病人更痛苦,她也无法接受。平鑫涛也在遗嘱中说过,当他病危后,绝不接受手术,就让他清清爽爽地走。
  琼瑶主张放弃治疗。她觉得每个人来世间一遭,健康时快乐有尊严地活着,病痛加身又希望渺茫时,就应该有尊严地死去。为了活着的人而勉强生存,是没有意义和质量的。其实这没有错。
  和很多遭遇父母重病,却依然坚持救治的子女一样,平鑫涛的孩子们坚持继续治疗,哪怕父亲失智,永远昏睡,但只要活着就好。这也没有错。
  但两代人却意见相左,并因此互相指责。就像迟彩云和陈大年的女儿被家人抱怨一样。最终,琼瑶无奈地将平鑫涛交给他的子女照顾,自己避走他乡。而昏迷许久的平鑫涛,也在痛苦中走完了一生。
  当时这件事刷爆朋友圈,网友分成正反两派,一派支持琼瑶,认为既然人已经病重,与其痛苦地依靠器械维持生命,不如平静地死去;而另一派则认为,无论亲人得了什么病,家人都应尽心尽力地治疗,因为没有什么比活着有意义。
  可是你有没有问过当事人,他真实的意愿是什么?如果接受治疗的过程无比痛苦且希望渺茫,他还愿意继续治吗?如果病人有强烈的求生欲,那么救治肯定是不二選择。否则,家属的选择就只是在满足自己的需求。
  一位癌症晚期的医生说:“我不愿意被人心肺复苏、插管、切喉、上呼吸机,因为最后还是死,这种抢救过程很凶险,病人的痛苦无法描述。我参加过无数次这种治疗,真的已经烦透了,所以我不想做任何治疗。”她老伴儿是肿瘤科医生,明白妻子的病,救治意义不大。可孩子们不同意,他们一致要求母亲接受放疗和化疗。
  “放化疗的滋味我再了解不过了,恶心、呕吐、掉头发、吃不下饭,我上班时,每天都看着病人受这样的折磨,我就想哪天我自己不幸得了病,可不能受这个罪!”但静下来,她觉得自己太自私。所以为了让孩子们欣慰,她还是把所有的罪都受了一遍。
  生命的尊严、病人自己的感受何其重要,如果家人抉择时将病人自己的意愿置之度外,而只考虑个人的面子、感受的话,是不是有点儿自私呢?
  生命不仅仅是呼吸和心跳……
  当至亲重病,救还是不救?花多少钱救?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身份不同,选择也不同。
  对父母来说,孩子是可以拿命去换的珍宝,即便医院下了“死亡通知书”,那也要拼命看看能否创造生命奇迹。即便最后人财两空,父母也不必因为放弃救治而悔恨终身。
  对孩子来说,当父母重病,难免会权衡、考量,如果经济条件不宽裕、父母年事已高而且他们自己也不愿意继续治疗,那么,放弃治疗未必就是大逆不道。
  网上曾经有一个很火的调查:“如果你或家人得了重病,费用超过多少你会放弃治疗?”即使被访者是同一个人,对待不同的亲人,回答也截然不同。
  假设生病的人是孩子,几乎所有父母都会说,砸锅卖铁也要治,父母愿意为子女付出生命;而当父母被问到自己得了重病怎么办,有人说:“二三十万元吧!万一到了晚期,那就不治了。”有人说:“如果是治不好的病,那又何必给孩子添负担!”
  “如果是我父母的话,这个问题回答100次,我还是选择倾其所有。因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命都是他们给的,没有钱怕什么,有父母陪着,人生从头再来又如何?”这位网友的回答令人动容。但现实很残酷,当父母渐老,作为家庭支柱的子女,上有老下有小还有房贷,到底要怎么选择?没经历过,怎么会懂得两难抉择的痛苦与无助?
  其实无论做何种选择,对当事人来说都绝非易事。所以作为其他亲属或旁人无权去质疑和苛责。
  除非是未成年孩子,每个人的生命权都应掌握在自己手中。当不幸患上重病,医生也建议放弃治疗时,我们最应该尊重的,是病人自己的意愿……
其他文献
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一直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并且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也得到了迅猛发展。建筑企业发展过程中对于工程造价管理也就越来越重视,实际工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BIM 在建筑领域中发挥作用越加凸显。文章分析了 BIM 技术内涵,并从建筑电气设计这一领域出发,分析了 BIM 技术的应用情况与未来展望,以期可与同行交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混凝土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决定了工程的整体质量。在结构设计过程中,由于基础不均沉降、配筋不足、气温变化、收缩变形等原因造成混凝土裂缝,这一裂缝
在合肥渡江战役纪念馆,有一只长1.7米,宽1.15米,高0.38米的木盆,虽然看上去没有丝毫的特别之处,但2020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渡江战役纪念馆参观时,就曾仔细询问了木盆的
工程量清单招标在近些年越来越受欢迎,因为其能在一定程度上淡化标底、维持公平竞争秩序、加强了投标企业的自主性和分散了建设风险等优点而被广泛使用。本文提出了几点建筑
離婚后,发现了前夫婚内出轨的证据,能否得到精神赔偿?2021年3月,无锡市中院、无锡市妇联联合召开的“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促进社会文明和谐发展”新闻发布会,相关方面发布的一则有关婚内出轨精神赔偿“追偿”的典型案件引发关注。【基本案情】  1992年,杨女士与张某按当地传统举行结婚仪式,婚后育有4个子女,并于2012年补办了结婚登记手续。2016年11月,杨女士发现张某经常夜不归宿,手机里也经常出现
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建筑业迎来了全新的发展,传统现浇式的建筑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人们对节能环保等方面的要求,亟待建筑业做出调整和变革。装配式建筑的运用不
为了争夺父母留下来的500万元遗产,浙江的三兄妹反目成仇,不仅对簿公堂,还在法院内大打出手。这场“家丑”瞬间成为公众焦点,在网络上持续发酵。利益向左,血缘向右,该如何化
生活对于孙晨璐而言,曾经无比绚丽,充满美妙憧憬。然而,因为一场车祸,一切美好戛然而止。在人生最灿烂的季节里,生命却被永久固定在轮椅之上,悲伤、愤怒、绝望之后,孙晨璐再
土建工作比较复杂,除了露天高空作业外,还要使各工种相互配合,这就需要加强对现场的管理。然而,管理不善造成的质量安全问题仍然制约着当前建筑业的发展。因此,如何调整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