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平台的课程资源交互共享的构建研究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_ly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教育技术的更新和发展,基于网络平台的课程学习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模式。本文在分析网络平台学习特点的基础上,针对网络学习行为的改变对构建课程资源交互共享的影响,结合现代教育技术的理念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系统地研究并分析了基于网络平台的课程资源交互共享的构建。
  关键词:网络平台;学习行为;交互共享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5-0039-02
  随着网络环境的日渐成熟和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络平台来获取知识。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逐步将其所开设的全部课程的教学材料和课件公布于网上,以开放共享的形式供全世界的求知者和教育者们免费无偿享用后,我国的高校也开始利用网络平台的资源共享性,将越来越多的课程进行网络教学并共享,网络学习模式也成为一种全新的在线学习模式。
  一、网络平台的学习特点
  基于网络平台的学习是以互联网环境作为新的教学环境,以自主式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的教学活动,因此网络平台下的教学可以体现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强调激发学习者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体现网络平台的学习特点有以下三个方面。
  1.从形式上讲。网络教学平台是基于Web2.0开发的,具有互联网的参与性、自由性、互动性和开放性等特点,网络教学平台按照其构建的形式可以分为完全的网络课程教学和以网络为辅的课程教学两种。完全的网络课程教学使学习者的学习资源完全来源于网络,其学习过程也全部依赖于网络平台,利用网络平台的参与性和交互性实现教与学的互通;而以网络为辅的课程教学则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延伸和补充,是在传统课堂教学基础上的一种课外辅助,通过网络平台的课外辅助实现课堂教学和课后巩固的有效整合,提高学习效率。
  2.从功能上讲。“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网络已经成为现代教学中的重要技术手段和平台。网络教学平台不仅通过互联网的海量信息存储技术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而且通过网络的参与性和实时性帮助学习者进行自主学习,完成学习任务,开展互动交流。[1]不论是完全的网络课程教学还是以网络为辅的课程教学,都是变封闭式课堂为开放式课堂,引入外部教学能量和教学资源,使“接受式学习”变成“探究式学习”,使得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渐转变成创新型个性化教育活动。
  3.从效果上讲。基于网络平台的课程资源交互共享的构建是聚集优秀的教师队伍,创设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一种情境和途径,用于实现实践中的教学和研究,为教师提供得力的教学助手和工具,给学习者提供探究创新的学习平台,实现学校课程体系的建设,架设从被动性学习向自主式学习过渡的桥梁,帮助学习者实现在现代化教育环境中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升教学质量,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二、网络学习为构建课程资源交互共享提供依据
  行为主义者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因此,利用网络平台的学习行为更多的是学习者通过网络环境自发进行的学习和探索行为,让学习者的刺激和反应通过与网络环境的交互融通,实现知识的积累和延伸。[2]
  首先,在数字化课程资源方面。学习环境不再是传统的教室,而是虚拟教室、虚拟实验室和数字化的课程信息资源。因此,构建课程资源交互共享就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海量信息存储能力,将课程资源进行整合,通过链接的形式建设资源共享库,使得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有一种“向前迈一步”就能够理解和掌握知识,并且能够解决问题的激情,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其次,在实时的交流沟通方面。网络平台上的学习行为缺少了传统学习过程中面对面的实时沟通和交流,因此在网络学习上就需要对教学中的这部分能力进行设计和开发。在实际构建中,既可以实时通讯软件或者BBS论坛,建立群及讨论组,促进学习者的协作式学习,还可以建立像游戏大厅一样的学习大厅,使学习者之间进行实时交流与探讨,同时也可以建立像新闻评论一样的跟帖模式,解决学习者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最后,在教学模式的改变方面。在高校的教学活动中,建立在网络平台上的教学模式主要还是以网络为辅的课程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与课堂教学相结合,配合课堂教学而设计网络平台的学习行为模式,是传统课堂教学的一种辅助和延伸。因此,作为课堂教学辅助的网络平台,在构建网络课程时要集中优势资源,将与教学过程中相关的大量学习资源分类,为学习者提供课前的学习支持和课后延伸,使之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
  三、构建网络课程资源交互共享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
  网络平台的课程资源开发主要是依托于现代教育技术理念,借助网络技术平台展开的综合性教学活动。网络课程资源交互共享作为一种信息量密集的教育产品,不仅需要参与者具有相关的网络开发专业技能,同时需要设计者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知识技能,是新教学理念和新教育技术的结合,因此,网络课程资源的构建开发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3]
  1.协同合作消除技术瓶颈。网络课程资源的构建开发涉及信息化的技术手段,不仅仅需要一线教师的实践教学经验和学习者的学习行为理论做支撑,而且更需要懂计算机知识、网络技术知识的辅助人员参与。因此构建网络平台的课程资源,首先需要信息技术人员和一线教师的协同合作,通过开展座谈交流网络课程资源建设经验,搜集系统改进需求并及时反馈等,消除课程资源建设中出现的技术瓶颈,为构建课程资源交互共享奠定良好的基础,其协同合作关系如图所示。
  2.打造以学习者为主的个性化学习平台。网络课程资源是否能够吸引学习者主动学习,要根据学习者的学习规律和网络学习的特点打造个性化的学习平台。目前网络上课程资源的建设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框架基本上按照首页、课程介绍、教学资源、授课实况、习题库、课程互动等固定模式进行建设,网络课程模式几乎千篇一律,缺乏学科建设的特色和设计的人性化,导致学习者在利用网络平台资源学习课程时动力不足,缺乏对学习者的吸引力。因此,在考虑构建网络课程资源共享时,要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优势,整合现有各种教学资源,打造一个以学习者学习为主的个性化学习平台。这个学习平台提供一个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交互的网络教学平台,培养学习者进行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开发和完善人性化的交互共享设计。网络课程资源的设计与开发和传统的教学手段相比,其交互性和共享性是网络教学平台的特色优势。交互共享设计能够充分考虑到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互活动需求。在使用网络资源共享库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及时交流学习心得和解答困惑,还可以根据对网络课程资源共享库的运行提出改善性建议,通过相互交流来达到共同参与课程资源建设的目的,使得师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
  构建网络课程资源交互共享是一个系统性的教学建设工程,在实际操作中必须做到明确目标、整体规划、协同合作、精心设计、师生参与和及时反馈,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漸完善。只有对各种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充分整合,完善网络课程资源的特色功能,才能真正提高教学效果,更有利于高校本科的教育教学。
  参考文献:
  [1]徐书克,杜龙兵.基于课程中心建设的若干思考[J].广东化工,2013,(1):139,145.
  [2]王鹰,刘中宇.基于网络学习行为的精品课程建设研究[J].高教论坛,2011,(3):100-102.
  [3]李原.教学一体化环境:教学发展的助推器[J].现代教育技术,2011,(2):152-154.
其他文献
<正>2013年6月4日,从芜湖市交通运输局获悉,5月30日,交通运输部对芜湖长江公路二桥的初步设计正式作出批复。至此,二桥项目所需国家部委批复程序全部完成。根据交通运输部对
加筋挡土墙是填土、拉筋和面板的结合体。拉筋与土之间的摩擦力及面板对填土的约束,使拉筋和填土结合成一个整体的柔性结构,能适应较大的变形。结合某机场场道工程实例,介绍
外用电梯自动落锁安全防护门是一种新型的高层、超高层外用电梯工程防护设施。重点介绍了此防护设施的特点、适用范围、构造组成、安全技术要求以及在实际工程中实现了自动关
就业能力是大学生成功就业的核心影响因素。本文从高校教育视角出发,以元认知USEM模型为基础,对以往大学生就业能力影响因素进行筛选,并增加教育资源影响力潜变量,建立大学生
【正】 1836年6月6日,由于《钦差大臣》的上演而引起的激动心境过后,果戈理出国了。他打算去“深入地思考作家的职责和自己将来的创作”;他预感到,远离祖国的日子将是漫长的
针对建筑节能中存在的问题.发明了一种适于夏热冬冷地区的新型建筑屋面保温材料——水泥珍珠岩保温板。提出了水泥珍珠岩保温板的应用设计方法,分析了它的应用效果。认为水泥珍
学校归属感是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和生活质量的反映,积极的学校归属感将引导大学生拥有健康向上的学校生活。在学校归属感的形成过程中,有些因素可以提高学校归属感的水平,有
研究了石墨探针原子化法测定铅的试验条件,建立了直接快速测定土壤中测量铅的试验与分析方法。结果表明,当检出限为3.8&#215;10^-12g时,平均回收率为103.9%,相对标准偏差为2.7%。与常规管壁法相比,该方
高职学生在思想、行为、心理等方面都不同于普通专科大学生。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辅导员肩负更多的是全方位的工作和无尽的责任。如何做好高职学生的管理工作,这就要求辅导员在
某单层大跨厂房,其非标准机械设备(机械部分)建设项目主要包括81m高非标准复合大门、9&#215;25m推拉大门、助推段工作平台、助推段导轨等8种设备。81m高非标准复合大门主要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