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心灵阳光

来源 :中国发展与创新教育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inkce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成长离不开三种食品,即营养、知识和爱。而爱是造就儿童健康人格的关键因素。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教师要以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教育艺术去感染学生,用发自心底的爱去滋润学生,点燃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在充满师爱的激励中经常保持满足、快乐、积极、稳定的情绪。如果说学生是一株松苗,没有老师爱的阳光照耀,就不会搏风击雨,茁壮成长,慠立参天,成为祖国未来的栋梁。老师必须以爱为起点,把师爱的阳光无私地照射到每个孩子的心田,让他们感受到师爱是真诚的爱,是期望的爱,是无私的爱,是圣洁的爱,他们才会乐于接受你的教和帮助,找到自尊,增强自信,才会健康成长。
  
  1.用真爱呵护童心
  
  小学生是正在成长的孩子,他们的内心世界是极其脆弱的,他们十分渴望得到真爱的滋润。老师和他们朝夕相处,这就更需要老师对他们关爱有加,呵护倍至。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有十分精彩的比喻:要象对待花瓣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稚嫩幼小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却又是十分脆弱的,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孩子的童趣、童心、童真就象花瓣上的露珠要好好保护,任何形式的简单、粗暴、冷漠、体罚都是对学生美好而脆弱心灵的践踏,是违反师德的行为。我们班有这样一位学生,他从小就失去母亲,一直和爸爸生活。看到别的孩子能和妈妈在一起开心的玩耍,而自己不能,心理很失落,性格越来越孤僻,进而发展到独来独往,不和其他同学一起活动,同学们也对他颇有微词。面对他,我没有置之不理,更没有放弃,于是经常主动寻找机会接近他,和他聊天、谈心,送给他关爱。得知他对书法很感兴趣时,我便主动指导他写字,让他在写字中体会到快乐,并创造机会让他参加班级体的活动,全班同学也向他伸出友爱之手。在我的悉心关爱和全班同学的共同关心帮助下,他的活泼开朗了,渐渐融入了班级体,还参加了学校的书法小组。
  2.用鼓励照亮童心
  
  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如何,常常可以决定学生的命运。教师的态度与学生的人格需要密切相关。教师对学生鼓励越多,学生的成就需要感就越强烈,越自信;反之,教师对学生的鼓励越少,学生就越自卑。有这样一位学生,他经常说脏话,上课不能遵守纪律,作业也不认真。我通过多方面的了解,知道他对自己没信心,因为以前学习成绩不好,教师从来不管他。在一次班会上,我给他创造了展示他特长的机会——吹唢呐。在同学们赞许的掌声里,他竟然感到了羞涩,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对他竖起大拇指,并真诚的说了声:“你真行!”那天后,他的作业写得特别工整,当然,我又真心地表扬了他。他找回了自信,品尝到了成功的快乐,现在一天天都有进步。著名的罗森塔尔“期待效应”证明:对学生施加积极的期望,能使期望化为学生“自我实现预言”的作用,从而使预测逐渐成为现实。教师要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是天才,想方设法给每一位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让每一位学生都挺起胸、抬起头来走路。
  
  3.用尊重温暖童心
  
  学生渴望受尊重,渴望平等,渴望在和谐的氛围中享受师爱的阳光雨露。小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缺乏尊重将挫伤自尊心,其负面影响也许是永远消除的。有这样一位学生,他有话藏不住,特别爱插话,常常会搅乱课堂纪律,多次批评总不见效,我积极寻找新的方法。在一次班会上,我布置学生参加全国青少年读写大赛,我的要求还没有讲完,他在下面就喊了起来:“我的成绩不好,我不参加。”这一次我没有象往常那样批评他,当着全班同学说:“你不愿意参加可以,因为这次大赛是自愿的。”接着,我又表扬了他,说他敢说真话,最后告诉他,如果他能很礼貌地征得我的同意再发表自己的看法我会更高兴的。简短的两句话结束了这段小插曲,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会后,他第一个报了名,并主动向我承认错误。
  
  4.用赏识激励童心
  
  赏识,其本质就是爱,学会赏识,就是学会爱。作为老师,只有学会赏识,才能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拥有自信,获得成功。作为班主任,只有学会赏识,才能变对立为对话,变批评为鼓励,让学生从畏惧的心理中解脱出来,对学习充满信心,对未来充满希望。比如,有位学生的语文、数学成绩都不理想,但他的画画的好,字写得也很出色,于是,我经常鼓励他画画,并多次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他的作品,还找美术老师给以更多的指导。
  教育是从爱出发的,没有爱的教育,老师知识品德的阳光就无法照进孩子的心田。孩子们的心中就充满阴影,就难以接受美好的知识、美好的品行,就不会主动地去追求美好的事物,就不能健成长,就不会在今后的人生中达到更高的层次,为国家做出更大贡献,这就是教育的失败,此点我们必须切记。所以,爱,我们不能只停留在理论上,而要扎实地体现在实践中。
  
  收稿日期:2009-1-10
其他文献
有人说,教师是蜡烛,为了学生的成长,燃烧了自己的身躯;有人说,教师是春蚕,为了学生的进步,奉献了自己的生命。可是我要说,教师是一个雕塑家,为了学生的一切,毕生用爱心塑造学生人格的同时,也铸造着自己的师魂。  从教25年来,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把全部精力和满腔真情献给教育事业。关爱每一名学生,关心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进步,以真情、真心、真诚教育和影响着每一个学生。努力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
期刊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强调了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课堂上开展自主学习活动,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特别是班级中的学困生,他们的学习成绩差,习惯差。如何在课堂上树立他们的学习信心,提高学习效益,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是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必须关注的问题。下面就谈谈笔者在这方面的一些做法:    1.关注学困生,激发学习的兴趣帮助
期刊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最基层的组织单位,而班主任则是这个单位的领导者、组织者和管理者,是班级学生的第一责任老师,其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学校的工作水平,关系到党的教育方针的贯彻和实施。在班级管理上,笔者认真虚心的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把学习的经验及时合理的应用到实践中去,因此,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笔者觉的当好一名班主任应做到以下几点:    1.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自信心
期刊
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与提高。学生作为自由的个体,他们的发展是极不均衡的。一方面,所有的学生在某个方面的智力不可能都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另一方面学生的个体发展千差万别。我们期望自己的学生中有人成为科学家,但不要奢望所有的学生都成为科学家。学生发展的不均衡性要求我们在教学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同时照顾到他们各自的兴趣与爱好,发展他们的个性。教师是教育的
期刊
我在从教山村民族地区中心小学五、六年级的教学中,在复习《汉语拼音字母表》字母的读音五花八门。就是我那在中心校读一年级的女儿放学回家也读得含混不清,这是什么原因呢?是老师?是学生?于是激起我思考之兴,撰写此文,以达抛砖引玉。  《汉语拼音字母表》在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中被安排在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五,仅作为语文园地五中“日积月累”里“读读背背”的内容出现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认识大写字
期刊
课程改革这么多年,各学校的教师都在围绕新课程改变自己的角色,重新找准自己的位置。那么,在新课程中,教师的角色到底将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认为教师的教学行为应发生如下变化:    1.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    传统教学中的知识传授重视对“经”的传授,忽视了“人”的发展。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人为本,呼唤人的主体精神,因此教学的重点要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大家都知道,学生
期刊
我是一名班主任。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对学生进行正确而有效地奖励和惩罚也是十分必要的。因为正确而有效地奖励和惩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改善师生关系,因此,在教学中应适度对学生进行奖罚。    1.要掌握几种恰当的奖罚方式    语言,包括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和体态语言。如“点头”、“鼓掌”、“竖大拇指”等属于奖励;分数,如“加分”、“评高分”等方式属于奖励
期刊
[摘要]在教学实践中,解决学生矛盾冲突的办法多种多样,根据矛盾冲突的不同性质、不同程度,科学地进行处理,才能缓和矛盾,平息冲突,使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展开。在实际工作中经常采取的办法有:①“直接了当法”;②“迂回法”;③“调节缓和法”;④“限制约束法”。  [关键词]学生;矛盾冲突;处理办法    一个班级,一个学校,都是集体,在每一个集体里生活的是一个个充满鲜明个性的个体,就不可避免的产生各种各样
期刊
在新课程实施以前,课堂教学目的过于强调对知识的认知,忽视了认知以外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等其他目的,忽视了人的生命发展的多种需要,致使原本应该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这种“特殊的认识活动观”无视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丰富性、复杂性,意识不到教学本身所具有的内在的生命力,更是忽视教学对人的生命发展所富有的重要使命。融合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小学语文教学,在凸显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思想中
期刊
温家宝总理曾在接见教师的会上说过教师要做到两点:一是要有爱心,二是要有知识。我们说知识是无边无际的,但爱心也是无边无际的,有了爱心就会有责任心,有了责任心就懂得不停地学习,增长知识。看来爱心是首要的,是推动教师进取的动力。宏大的爱心,体现在方方面面。    1.教师要钻研教材    备好课,抓住课堂40分钟,是钻研教材的前提。目前,一些教师在网上下载教案,这样就出现,教师不写教案,不看教参,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