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创新思维的培养分析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04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由于现在的教育改革的推进,对于学生们的综合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在高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对于学生思维方式进行了解,在新课标生物教学要求中,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想。所以,教师在布置生物教学任务的时候就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能够自主掌握学习方法,将自己的思想融入到生物知识中来,提升学习效果。
  关键词:高中;生物;创新思维;培养
  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高中生要具备自主创新能力,能够根据教师所讲知识进行探究和思考,让学生能主动学习。教师在进行高中生物教学的时候,给学生植入对于生物知识深入探究的思想准备,让学生们能重视自发创新的重要性。接下来,笔者就简单介绍如何在高中生物的教学过程中加入创新思维的教学模式。
  一、把握创新思维培养作用,提升高中生生物课堂学习效果
  在一般的生物课堂上,教师都是直接了当地给学生们进行生物知识的讲解,让学生们把课堂上教师所讲解的知识点进行理解和消化,这样的教学模式不能够让学生认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也限制了自己思维的自由,由于高中生物学科是一门需要高度理解和探究的学科,尤其是在素质教育改革开展以来。高中生物的教学内容越来越偏向于生活化的知识,这就导致了很多相关知识都不是凭借教师的讲解就可以学会的,需要在学习过程中多多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并且学生要认识到学习生物科学时候所遇到的问题,对于一些教师在课堂上没有给出讲解的内容能够进行深入探究,因此生物教师要引入创新思维的教学思路,让学生们从内心深处重视创新能力,在教师解析问题的时候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试着从其他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开拓思维,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的多元化思维,充分释放学生的想象能力,让学生们提升自身素质,进而增强了创新能力。
  在进行生物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需要确立以提升学生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新兴教学模式,让学生们可以在生物学科的学习中和教师互动让学生们注意发挥自我思维能力,能保证本身逻辑思维,从而在解决生物问题的时候能进行知识迁移,进行题目的自我调控。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锻炼自主学习能力,对于有关的生物问题的解决有自己的见解看法,即使面对難度较大的题目也能冷静分析。在思维的碰撞中辅助教师教学,进而提升生物课堂学习效果。在如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单单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已经满足不了社会需求,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对于人才的综合素质的考察都是十分严格的,只要具备相当程度的创造力的、懂得灵活变通的综合性人才能够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要求。因此,在高中学习阶段,教师们就要以培养学生们创新能力为重点,让学生们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中不仅仅掌握相关生物学科知识,还有养成自主思考,积极创新的良好习惯。
  二、明确创新思维培养方法,提升高中生生物学习课堂效果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能有兴趣,才会对于问题进行进行主动的探究,进而在学习中有所创新。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让学生们拥有对于课堂的热情,让学如果能在学习生物知识的时候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成为课堂的主人,主动的接受知识,并能自发的对课堂知识进行思考创新,就能在学习中占据主动,在不知不觉中就参与到老师的教学中去,随着老师的思路跟进,从而在课堂上提出问题,积极动脑。可以在生物课堂上,给学生们设置一些趣味问题,继而让学生们开展主动思考探究。
  比如给学生们讲解基因与遗传这一单元的知识点的时候,就可以通过给同学们展示红绿色盲检测图的方式,吸引学生们兴趣,让学生们在观察了红绿色盲检测图以后对于红绿色盲人群感到好奇,然后教师可以给学生们展示如图所示的红绿色盲家庭的患病关系图,在图中可以看出遗传特点为交叉传染,且母亲患病一定会传给儿子,让同学们在思考中总结红绿色盲遗传特性,养成探究创新的好习惯。
  2.创设互动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教师在进行学习的时候要努力避免给学生太多的束缚,要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给学生们自主探究的空间,保证学生们能在生物课堂上活跃起来,在老师解析问题的时候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试着从其他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开拓思维。教师们在传统的课堂授课过程中,也会有向学生提问的环节,教师们要更新提问环节,给学生们更多的自由发挥空间,向学生们提出一些需要思考多种方式的问题,让学生们通过探讨问题的多种解决方法来培养学生们的主动思考能力,给学生们创造自由的课堂气氛,让生物课堂变成合作的课堂,在学习过程中拉近教师与学生的关系,通过老师的引导,让学生们体会到自主学习的乐趣,加强学生们在学习生物过程中辩思能力的提升,培养学生主动研究生物问题的能力。
  比如,教师们在给学生讲解生态系统的有关内容时,就可以跟学生互动,鼓励学生想一想在生活中都有哪些符合生态系统定义的小型生态系统,引入生活常见的动植物,帮助学生们打开视野,并鼓励学生多多创新思考,在自己的身边都有哪些是属于裸岩阶段的生态系统,而哪些是处于地衣、苔藓和草本阶段的生态系统等等,在课堂上也注意结合生活中的例子,在课堂上建立互动式教学气氛,提升课堂研究创新气氛,保证学生们在及时消化知识的同时也具备主动创新的学习习惯。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生物课堂上,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方法,让学生们认识到创新理念的重要作用,进而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能够有意识地增强自己创新方面的能力,教师在进行高中生物知识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只有让学生对于课堂产生兴趣,才能在學生过程中体会到生物学科的魅力,进行深入的、主动的研究探索,从而养成积极创新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师要注重引导方法,把创新性教学模式与传统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方法进行有机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创新探究氛围,继而让学生们能够适应当今社会对综合性人才的迫切需求,保证自身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杨海燕.在生物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J].广西教育,2015,(1):45.
  [2]王永静.浅议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模式[J].学周刊,2016,(11):104.
  [3]沈玉琴.高中生物教学生活化浅论[J].考试周刊,2015,(4):67.
其他文献
摘 要: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既能够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生活能力,还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在日常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不仅仅在课堂上,也可以在实际的生活,促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新课程;生活化  学习数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利用我们学到的数学知识还
高中学生社团,顾名思义,是高中在校学生为实现成员的共同意愿和爱好自愿组成,按照社团章程开展活动的业余群众性学生组织.新课改要求学生自主发展,发挥自己的主体性,从而成长
期刊
以红灯、萨米特等17个甜樱桃品种为试材,研究不同授粉组合及部分品种自花授粉的坐果率。结果表明,友谊×宇宙、雷尼×养老、红灯×那翁、拉宾斯×斯特拉、萨米特×甜心、早大
实践教学是自动化专业学生增强动手能力、提高工程素质、培养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针对当前实践教学环节薄弱,提出了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强化教学管理、灵活考核制度等措
当代社会,越来越多新因素涌现出来,这虽是进步的表现,但确使我国一些流传已久的传统面临挑战。《百鸟朝凤》这部电影则是对民间正在流失的民俗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映。如今我
摘 要:中职学生应具有的数学素养包括数学基础知识、能力、方法和意识,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数学素养,就必须教会学生数学思想和方法,学会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本领,必须发挥数学教学的教育功能,在积极的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中职学生;数学教学;数学素养  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而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
摘 要:日本人在追求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同时,自然抱有敬畏之心。这种观念也具体体现在日本人的环境教育方面。本文以垃圾分类为切入点,考察日本的环境教育现状,主要从课程模式设计上肯定了日本学校在环境教育中取得的成果,并从中分析对我国的环境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垃圾分类;环境教育  日本的自然界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变化复杂多样,日本民族在受自然环境恩惠的同时感受到自然的不可抗性。因此,日本人自古以来就有服从自
本文对马克思的经典异化理论进行概要介绍,通过对美国文学家霍桑的短篇小说《伊桑·布兰德》中主人公形象的异化分析,最后得出异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和谐的构建可谓有一
随着我国高校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与完善,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作为高校管理工作的核心是维持高校正常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管理理念的不断更新,我国高
摘 要:在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使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更为广泛,在教学领域中的应用也逐渐深入,这就加速推进了学校教学的改革进程。现阶段,提高学校教学的现代化、信息化水平已经成了学校亟须解决的问题。基于此种情况,笔者对初中英语故事教学及多媒体的整合运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思考,并提出了自己的几点浅见,希望能给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初中英语;故事教学;多媒体技术  随着课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