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孩子走向社会的必修课

来源 :中华家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B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际交往困扰孩子成长
  
  不久前。石家庄市未成年人心理维护中心对20多万名中小学生做了一次心理健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5.6%~12.6%的小学生和11.6%~16.8%的中学生有心理问题。其中人际交往问题是困扰石家庄市小学生最常见的心理问题。
  被人际交往问题困扰的不仅仅是石家庄市的学生,很多相关调查结果显示,这已经逐渐成为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例如:
  天津的几家相关机构曾联合对该市2万名学生进行了一次有关成长方面的调查,调查显示,青少年的交往能力亟待提高,而且年龄越大越不会交往。该调查还显示,认为自己不会交往的孩子,在一到三年级的小学生中占10%一30%,四到六年级的孩子中占50%~80%,有一半孩子认为自己有沟通障碍。
  《武汉晨报》报道,武汉某中学三年级的一名学生,曾对班上同学的烦恼做了一次调查,结果显示:有73,3%的人认为,同学关系不佳会成为自己的烦恼。同一份调查的另一组数据显示:与同学发生争执或吵闹时,只有近一半人会主动道歉;而30%的人即使自己错了。也不肯主动向对方道歉,还有一些同学表示会和对方绝交。
  从这些调查结果和新闻报道中。我们不难看出,孩子们是渴望友谊的,但却因为种种原因与别人交流不畅,这已经成为很多孩子的困扰。
  
  孩子为什么会陷入交际困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在3岁之后就有交往的意愿。随着他们的成长,生活范围的扩大。他们已不满足于只和父母的交往,于是对朋友和集体有了更多需求。当这种需求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困扰甚至造成心理问题。孩子们在人际交往中遇到了什么问题?是什么原因让他们陷入交际困境?我们来听一听家长和孩子的说法:
  青山隐隐(家长):我女儿8岁了,她平时和小伙伴相处得还不错,大家一起玩的时候也知道互相谦让。但我发现她跟别人相处很被动,不能主动结识新朋友,每次到了一个新环境,总是要等别人主动和她说话,邀她一起玩才行,否则就自己在一边看着。我想这是因为孩子性格太内向造成的吧!
  兰花草(家长):我儿子从小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老人比较宠孩子,什么都由着他的性子来。老师说他在班里比较霸道,经常和同学发生争执,同学都不愿意和他一起玩。我真担心他这种性格会影响以后的发展。孩子迟早都要走向社会。不会和别人交往,不能融入集体怎么行?
  苏州洛妈(家长):当今社会,人际交往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朋友对他们来说就更重要了。可也正因为家家都是一个孩子,在学校还好。一回到家大多都是自己一个人玩。或是家长不放心孩子自己出去。或是周围缺少同龄伙伴,时间长了孩子习惯了自己独处,就越来越不会与别人交往。
  小虎勤勤(四年级学生):我喜欢和同学在一起玩,可是每天放学后或是放假想找同学玩,爸妈都不让去,只会让我在家复习功课。同学来找我玩,我妈妈就在一边说,“看看你们,就知道玩,一起温习功课多好”,现在同学都不爱来我家了,有时候同学们一起去玩也都不叫我,说是告诉我也没用,我又出不去。
  以上家长和孩子只说出了孩子们交往过程中遇到的一部分问题,其实影响孩子交往能力的因素有很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游戏伙伴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就缺少与兄弟姐妹共同生活的经验和与近龄同伴的交往环境。他们常常是在家自己玩玩具或者和父母做游戏,感受不到儿童小团体游戏时的欢乐气氛,而且平时习惯了父母的呵护,更加依赖父母,缺乏与同龄人相处的经验,对周围环境的适应性降低了,因而造成交往障碍。
  2.以自我为中心
  有些家长对孩子比较溺爱或过分关心,总是迁就孩子,什么事都替他们想好、做好,这就容易让孩子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在与同伴交往中表现出霸道、自私、任性等行为,不懂谦让、分享,缺乏协作精神,这也是人际交往中不受欢迎的常见原因。
  3.缺少交流时间
  看看孩子们的日程表,很多孩子的课余时间都被家长排得满满的,写作业、学才艺、上培优班……留给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少得可怜。即便孩子有空余时间,家长考虑到安全因素,也很少让孩子自由参与户外集体活动,而有些孩子又喜欢看电视、玩电脑,与同伴和家人之间的交流更是越来越少。对于心智尚不成熟的孩子来说,缺乏与他人相处的经历,便很难积累经验,从而影响交往能力的提高。
  4.面对面沟通的机会减少
  以前小孩子的游戏多是和小朋友在外面一起踢球、跳房子,或是玩警察抓小偷等集体游戏,在游戏过程中,孩子们慢慢学会建立秩序,学会谦让。随着电子技术的日益发达,现在孩子的游戏、休闲方式更趋向于个体化,如上网游戏、看电视、写博客或在QQ上聊天……这使得孩子们之间的沟通交流虚拟化。到了现实生活中,反而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而且在虚拟世界中不受现实社会道德、规范的约束,为了赢得胜利可以采取各种手段,这对孩子们在现实世界中的人际交往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5.父母的影响
  如果父母都不喜欢交际或是在与人交往时表现出自私、抱怨、蛮横等行为,这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孩子,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来说,他们的非意识和判断能力还很薄弱,在与人交往时会不加分辨地模仿家长的行为方式。
  
  帮助孩子摆脱交际困境
  
  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使一些孩子陷入了“交际困境”。家长们要怎样帮助孩子摆脱这种困扰,让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应对自如呢?行动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专家给出的衡量孩子交际能力的标准吧。
  1.不惧怕陌生环境,能很快适应新环境。
  2.必要时。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
  3.独立性强,不依赖别人。
  4.与小伙伴相处融洽。能在各项活动和游戏中成功合作。
  5.善于并乐于帮助他人,懂得谦让。
  6.能理解成人的意图,并能按成人的意愿去办事。同时还能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7.有组织能力,在游戏和学习中能起到“小领袖”的带头作用,并为伙伴们所喜爱。
  8.在公开场合能清楚地表述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9.热情开朗,与人交往时能尊重和信任他人。
  家长们不妨参照以上9条标准,看看您的孩子做到了哪些?哪些方面还需要弥补?如果孩子交际能力有所欠缺。在此我们列举出一些帮助孩子提高交际能力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若想让孩子从小就乐于与人交往,亲子之间的互动很关键。父母可以说是孩子最早接触的交往对象,从孩子小的时候起就营造一种关爱、温暖、平等的家庭氛围。经常和孩子一块游戏、娱乐,让孩子感觉到安全和愉悦, 他们就会有想与人交往的意愿。而且这种家庭氛围也有利于孩子学会理解、关爱、互助等,有助于提高孩子被同伴接纳的几率,让孩子在人际交往中更顺利。
  二、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
  性格开朗、乐观、有同情心、宽容的孩子,在人际交往中会更加顺利、更受大家的欢迎:反之,退缩、胆怯,或是自私、任性的孩子在集体中则往往会受到忽视或排斥。很多孩子陷入交往困境都与其性格或行为习惯有关。
  例如对于胆小、内向的孩子,家长要更多关注他们的内心感受,并积极创设条件让孩子与他人交往,给他们充分的交往时间和空间。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的行为多给予正面评价,并对交往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适当引导,增强孩子的自信心,鼓励他主动与人交往。
  相反,对于过于活跃、比较有攻击性或自我为中心较强的孩子,家长要先反思是否平时对孩子太过溺爱或忽视了对其行为习惯、道德品质等方面的培养。家长可以结合孩子喜欢的故事、电影或他们亲身经历的事情,让他们了解必要的行为规则,明确哪些行为是不被允许的、不受大家欢迎的,如果他犯规就要受到处罚,从而逐渐改变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另外,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做法要保持一致,避免混淆孩子的是非观念,或出现“两面派”的情况。
  三、创造交往机公,扩大交际范围
   孩子不仅需要与同龄人交往,也要学习与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的人交流。这不仅有助于培养他们的交际能力,也是帮助他们开阔眼界、认识社会的途径。对于生活在相对封闭的单元楼里的独生子女来说,去哪里寻找交流对象、扩展交际范围呢?
  亲友邻里间的互动。邻里关系搞好了,等于创设了一个良好的社会交往的周边环境。为营造和谐的邻里环境,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到邻居家串门,或邀请邻居家的孩子到自家来玩耍。这是比较安全、便捷的交往途径。亲友也是重要的交往对象,由于是亲戚朋友,关系仅次于家人,孩子同样能感受到关怀和帮助。经常性的亲友往来,既增强了亲人之间的情感,也锻炼了儿童社会交往的能力。在“十·一”长假期间。家长不妨带孩子与邻居亲友多走动一下,甚至还可以让孩子到亲友家住上几天,体验不同的生活环境和方式。孩子在适应新环境的过程中,交往能力也会得到锻炼和提高。
  进行户外活动。经常带孩子到郊外、公园等公共场所去玩耍,让他们有机会观察、接触不同的人群。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可以鼓励孩子尝试与初次见面的小伙伴一起玩,或让孩子去问路、买东西等等,这也有助于提高孩子对陌生环境、人群的适应性。锻炼他们的交往能力。
  参加集体活动。鼓励孩子参加学校、社区等组织的活动。既可以结识更多的朋友。也可以在集体活动中学习如何与他人交流、协作。家长还可以带孩子一起参与公益活动,例如捐助山区儿童上学、到孤儿院服务等,这不仅能培养孩子的爱心,让他们懂得珍惜、包容、感恩,也能锻炼他们与不同背景的人交往的能力。
  组织家庭联盟。很多家长平时忙于工作,没有太多时间陪伴孩子,又不放心让他们自己出去玩,那么不妨找一些与你有共同困扰的家长互相帮忙,组织一个家庭联盟,家长们轮流负责带孩子外出游玩,或在家里组织活动。让孩子有机会和更多的伙伴交往。另外,由于家长们的文化背景、社会工作、生活方式等不同,在照看孩子的过程中也会有不同的方式。这有助于开拓孩子的视野,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四、指导孩子掌握交际策略
  掌握基本的礼仪规范。可以从最基础的打招呼、互相问候做起。如离家、回家时要和父母、家人主动打招呼;遇见熟人有礼貌地问候,学会节日祝福、礼貌用语等。让孩子在实践中体会举止得体、态度友善,别人才愿意与他交往。
  训练语言表达能力。一些孩子因为不善表达、沟通,别人便无法理解他的想法,容易造成一些误会,从而影响了正常的人际交往,可见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经常就身边发生的事情、新闻事件等,和孩子展开讨论,让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或对不同观点进行辩论。以此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还要引导孩子学会面对不同意见时,能礼貌地、条理清晰地表明自己的观点,而不是用攻击性的语言或行为来让对方认同自己,如果对方的想法是对的,就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
  学会灵活处理问题。孩子之间发生矛盾是常有的事。有时家长出面干涉反而会起到负作用,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则是对其交往能力的一种锻炼。家长可以通过故事及生活中的实例,教给孩子一些处理问题的技巧,或针对某件具体的事情,提出不同的假设,让孩子自己比较怎样处理这个问题更好,从而提高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丰富孩子的知识经验
  曾有一名中学生在记者采访时说:“我很少与人交流,因为见了人,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渐渐地。我成了‘边缘人’。”
  在交往过程中,那些富于创意、主意多或是有特长的孩子,往往更能成为孩子们的中心、话题的引领者。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丰富孩子的业余生活,增长课外知识和生活经验,这样孩子在与别人交流时,会有更多的话题,表现得更有主见更自信。有些家长一味要求孩子闭门读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结果孩子对于同学们感兴趣的话题一无所知,相互之间没有共同语言,自然无法融入同学的圈子中,渐渐地就会感到被孤立。
  六、家长要树立榜样
  家长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对孩子也会产生影响。家长在与人交往时态度真诚、热情友善。孩子会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与人为善的交往习惯;如果家长常常在背后议论他人或在交往中带有功利色彩等,孩子耳濡目染,就容易对人际交往产生错误的看法,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家长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责编 肖文静
其他文献
孩子的烦恼:    “我快受不了了,我周围环境这么差,我怎么才能学习好呢?马上期末考试了,成绩肯定好不了……”顺顺泪流满面。初听起来,似乎是与周围人如何相处的问题,仔细听来,顺顺更多的困惑是巨大学习压力下过于敏感的神经。顺顺这么大的压力源于什么呢?  “我学习成绩不好,将来我怎么考上大学,我怎么能让我妈妈过上好日子。我妈妈一直以来就对我说将来只有上大学一条出路,我不能像她那样做生意,太辛苦了。”在
对具有概周期系数的Wilson-Cowan神经网络进行了讨论,利用压缩不动点定理与Lyapunov泛函方法,得到了此类神经网络概周期解的存在性、唯一性与指数型稳定性的充分条件.
当前,很多父母把孩子从幼儿园退园到9月份入学看作是入学准备的黄金时期,紧锣密鼓地张罗着为孩子入学做准备。而且。有相当一部分父母更重视入学前物质上的准备。比如为孩子准
作为引导词的"that"可以引导不同性质的子句.作为引导词,它只具有语法意义,没有词汇意义,它在句法上可以实现在扩展IP的C处.C是个完句性的功能性成分,实现在C处的"that"会向整个C
青春期是沟通困难期    青春期是家庭教育的关键期。但是,在相当多的家庭里,父母和孩子的沟通却出现了严重“堵塞”,成为沟通的困难期。  在此之前,孩子跟父母无忌无猜,心里有啥话都愿意说。但是,到了初三前后,变得和父母寡言少语,父母不问,孩子就不说,父母问了,孩子也不愿说。父母想问问孩子学校的事,想问问孩子和同学交往的事……,孩子要么说“嗯”。要么就是说“啊”,要么就敷衍一句“没啥事”“知道了”“别
又到开学季,孩子们的学习又成了头等大事。很多家长反映说,自己没少下功夫,可孩子却不领情,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怎么才能改变这一情况,让孩子变得爱学、会学?
传统的技师学院对电气工程专业的学生的培养脱离了实践教学,不利于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为此我们在培养人才方面应该要更加注重对电气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从而
建立了S195柴油机气缸套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的APDL语言工具加载了边界条件,分析了标定工况下气缸套温度场及热变形,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吻合,精度比传统方法
爨味坊主,湖南沅江人。1998年7月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美术系,获学士学位。2009年6月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获硕士学位,师从黄柔昌先生。
本文简要介绍了西南科技大学信息检索课的成长历程--起步、发展、兴盛、衰退、徘徊、再发展等阶段,并对这段成长史进行了分析,指出了衰退、成功的主要原因以及目前还存在的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