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考点 文言文

来源 :考试·高考语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cys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言文是古代历史、政治、哲学、思想、文化等的载体,但由于其语言与现代汉语有很大差别,给我们的阅读带来了较大困难。因此,要熟练进行文言文阅读,必须积累大量的文言字词和相关的语法知识。
  在文言文阅读中,疏通大意,整理文言知识是很必要的。这是阅读文言文的前提。但是,我们必须明确,文言文既是“言”,是一门语言,也是“文”,是承载厚重文化内涵和智慧结晶的文章。它们有的是古代的历史典籍,如先秦历史散文,“二十四史”中的人物传记;有的则是纯粹的文学作品,如唐宋八大家的一些散文;还有的可能是古代的思想著作,如先秦诸子百家的散文。因此,我们必须在落实文言知识、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对文章做整体把握,充分挖掘其文化内涵,深入领会,把握作者的感情、观点和态度,并站在今天的历史时代高度,重新审视这些思想与文字,以获得新的教益。
  
  第一节 文言实词
  
  领先起跑线
  一、古今异义
  同一个词古今意义发生了变化,这种现象叫古今异义。平时要注意积累古今异义的词语;做题时要细心体察,不要望文生义,以今代古。
  二、一词多义
  文言实词往往具有几个甚至十几个义项,这种现象叫一词多义。对常用的多义词,要弄清其本义与引申义之间的关系,系统地掌握词义。如,“朝”本义是早晨,由于古代臣子在早晨拜见帝王,便引申为“朝见、朝拜”;由“朝见”又引申为朝见的处所“朝廷”;又引申为“朝代”。考生要善于根据相关词句(具体语境)准确理解词义。
  三、词类活用
  古代汉语中有些词语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某种语法功能,并且临时改变了词性,有的还改变了读音,这就是词类活用。要掌握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数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动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的意动用法,动词用作名词,名词作状语,结合语境进行判断。
  四、偏义复词
  偏义复词就是一个词由两个意义相近、相对或相反的语素构成,其中只有一个语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语素不表示意义,只作陪衬。教材中的偏义复词的数量不多,因此要进行归纳总结。平时训练要注意积累,考场作答要体察语境,认真比较。
  
  捷径金手指
  一、理解常见实词的方法
  1.根据语句间比照、映衬关系来理解。例:
  人之爱子,罕亦能均;自古及令,此弊多矣。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者亦当矜怜,有偏宠者,虽欲以厚之,更所以祸之。
  在这段文字中,“顽鲁者亦当矜怜”与“贤俊者自可赏爱”两句构成反义相对关系,“顽鲁者”与“贤俊者”也是反义相对关系,“贤俊”是同义复词,意为“贤良聪明”,与之相反的“顽鲁”也当是同义复词,应该解释为“愚昧而蠢笨”,不能解释为“愚笨而鲁莽”或“顽皮而愚蠢”。“自可赏爱”与“亦当矜怜”表述的是对两者应有的态度。它们之间不是相反的关系,“赏爱”是两个词,意为“赞扬宠爱”,“矜怜”也是两个词,意为“同情怜悯”。最后两句“虽欲厚之,更所以祸之”,一是说主观愿望,二是说意想不到的后果,“厚”,厚待,看重,作动词用,“祸”也应是动词,即造成灾祸。
  2.借助语法结构作推断。例:
  (1)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2)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
  (3)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
  (4)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本例四句皆来自课本,怎样理解其中的四个“意”呢?句(1)的“意”作动词,后面带有宾语,应解释为“料想”;句(2)的“意”作主语,为名词,句(4)的“意”用法与此相同,联系前文,可知应解释为“样子”;句(3)的“意”作“无”的宾语,自然也是名词,应解释为“意图”或“心意”。
  3.根据前后述说的内容作推断。例:
  (1)又以適去,意不自得適
  (2)(郭)永以书抵幕府
  句(1)的“遗”根据“意不自得”可以推知“道”同“谪”,“又以遍去”,是“又因为被贬而离开”。句(2)的“抵”是多义词,前文说,太原地方长官总是任用名望很高的人,每次宴请耗费千金,这些钱都是从各县搜刮来的,对太谷县征敛尤为紧迫,于是“永以书抵幕府”,意思是:郭永写信送到太原帅幕府。抵,送达。
  4.根据构字法推断词义正误。例:
  君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
  造的形旁为“辶”,不难推断与处所关联的词义应是“到”,“去”的意思,“造”的其他意思“制造”,“成就”显然与文义不符。
  5.成语对应法(借助熟知的成语推断词义)。
  在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我们在掌握了一定量的成语后,便可以根据一些成语的意义、用法,推断出文言词义。
  例如:(2001年全国高考题)“城之不拔者二耳”,“拔”有两个主要意思:一是抽出、拔出,二是高出、超出,其义项可分别见于成语“拔苗助长”、“出类拔萃”。“攻取”义是由“拔出”义作了引申而来的,古时攻城必拔敌方军旗,拔下军旗即为“攻取”,再考虑上下文的语境,也可推断解释为“被攻取”是正确的。
  6.邻字帮助法(根据相邻的字来推断词义)。
  文言文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的,它们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是偏义复词,一是同义复词。偏义复词,用义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语素只是起陪衬作用;同义复词是同义复用。
  例如:“曹操之众远来疲敝”中的“敝”,根据它与“疲”相邻的特点,可以推断出它的意思也是“疲劳”。再如:“今主上幼冲,贼臣虎据,雄才奋用之秋也”,其中“冲”按常见义比较费解,如果由它的邻居“幼”字来帮助的话,则迎刃而解,可以推断是“年幼”的意思。
  二、理解实词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词的古今义。
  文言实词,有的与现代汉语意义完全相同,有的完全不同。这两类词都可以不去管它,重点应放在古今既有联系又有差别的实词上。如“偷”,古义有苟且、马虎、刻薄等意,今为偷窃。理解时不能不辨古今差别而随便地以今义释古义。
  2.注意单音词和双音词。
  ,
  文言以单音词居多,汉语以双音词居多。不要把两个连用的单音词误判白话文中的双音词,如“妻子”“地方”“指示”等。
  3.注意通假现象。
  古代汉语常有通假字。一是音同音近通假,如“蚤”通“早”,“要”通“邀”,“裁”能“才”,“禽”通“擒”,“卒”通“猝”;二是形近通假,如“说”通“悦”,“谕”通“喻”。因此,理解时不要误把通假字作为本字。如“以身徇国”,“乃是天子报尔先人之徇命也”中的“徇”通“殉”,看不出来,就会解错。
  4.注意偏义复词现象。
  所谓偏义复词,就是由两个意思相近、相对或相反的语素构成的词,其中一个词素表示意义,另一个只作陪衬,如《孔雀东南飞》中“昼夜勤作息”,“便可白公姥”,“我有亲父兄”这三句中,“作息”只有“作”的意义,“公姥”只有“姥”的意义,“父兄”只 有“兄”的意义。如果不依据上下文看出它们是“偏义”,就会错误理解。
  5.注意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在文言中是常见的语言现象,应根据具体语境作辨别。如“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中的“举”是“全”的意思(与“独”相对);“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中的“举”,根据前后文,应解释为“攻取”。
  三、理解实词的常见误区
  在高考文言文阅读中,无论是对文言实词的专项考查,还是对文句的翻译、文意的理解,都涉及对文言实词的含义的理解,所占分值最多,失误率也较其他知识能力点要高。究其错因,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四种情况:
  1.不辨古今,以今义解释古义。
  从词义角度,将古代汉语的实词与现代汉语相应的词作比较,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词义完全相同,一类是完全不同,一类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高考重点考查的是第三类。这一类实词,从词义的古今变化来看,又可分为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和感情色彩变化这四种情况。所谓不辨古今,就是考生没有注意到词义的古今联系与区别,误将它们与现代汉语相应的词在词义上混为一谈,以今义去解释古义。如2000年京、皖春季高考语文试卷第11题: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正确词义是( )
  臣之恨矣 A.怨恨 B.遗憾
  “恨”,在古汉语中有“遗憾”之意,如诸葛亮《出师表》中“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一句中的“恨”字便是“遗憾”之意,“痛恨”的意思即“(感到)痛心遗憾”;而在现代汉语中,“恨”通常是“仇视、怨恨”之意,如“恨之入骨”。所以,A项就犯了不辨古今,以今义解释古义的错误,正确答案应选B。
  2.不知通假,以通假字为本字。
  讨古汉语中部分实词的通假现象,考生如果不能洞察,就不能按它们的本字去解释,而仍按字面义去解释,这就势必造成理解的错误。如1995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第13题:
  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以身徇国,继之以死
  乃是天子报尔先人之狗命也
  A.两个“徇”字不同
  B.两个“徇”字相同
  两句中的“徇”都是“殉”的通假字,意思是“为了某种目的而献身”,如“以身殉职”。如果不懂得它们是通假字,不按本字“殉”去解释,而仍按“徇”的字面义解释为“曲从,顺从”,那么就会造成理解的错误。所以正确答案应选Bo
  3.不明活用,未按活用类型解释词义。
  词类活用主要有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使动词、意动词、直接作状语,动词活用为名词、使动词、意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一般动词、使动词、意动词,共三大类11种情况。如果不明白这些词类活用现象,不按活用的类型解释词义,而是望文生义,就势必造成理解的错误。如2000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第14题:
  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B.先其将归,请假还家——早就要带他回去,于是请假回家。
  该句中的“先”是词类活用,属名词直接作状语这一类型,应解释为“在……之前”,如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句中的“先”字便是这种情况。而该句在解释“先”时,不明白这一词类活用现象,仍按它原来的意义解释为“早”,因而导致了解释的错误。所以,B项的理解是不正确的。
  4.不分单双,将两个单音字误作一个双音词。
  在文言文中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语言现象,就是两个连用的单音词恰好与现代汉语的一个双音词相同。如“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地”和“方”是两个单音词连用,释义时应分别解释为“土地”和“方圆”;如果把它们误作现代汉语的一个名词“地方”,句子就解释不通,释义也必然错误。再如2001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第12题: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B.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
  该句中的“南面”是两个单音词“南”和“面”的连用,释义时应将它们颠倒一下语序,调整为“面南”,分别解释为“面向”“南方”(言外之意指称王);如果把它们误作现代汉语的一个表方位的双音词“南面”(与北面相对),就会导致理解的错误。所以,B项加点的同语的意义,是与现代汉语不同的。
  四、理解实词的对策
  近十年来的高考文言文阅读题考查的实词,绝大多数源于教材,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2003版)要求高中学生重点掌握的文言实词就多达120个,不仅数量多,而且变化大,考生要完全掌握已非易事,更何况迁移和运用?因此,掌握一些文言实词词义的推断方法,对广大考生准确而快捷地解答高考文言文实词考查题无疑是大有裨益的。现将文言实词词义的基本推断方法撮举如下:
  1.形谢推断法。
  汉字中的形声字占80%以上,会意字占12%以上,其义符为我们破译文言实词的词义提供了有益的帮助。如1998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第16题: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C.若少属,冀得一归觐 觐:拜见
  “觐”这一实词较为生僻,仅在高中语文读本《谭嗣同》一文中出现过一次:“至七月,乃扶病人觐。”“觐”读jìn,为左声右形的形声字,根据其形旁“见”的含义,加之“觐”的对象是其“父母”,可以推断:C项“拜见”的释义是正确的。
  再如1999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第14题:
  下列各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
  C.启听淮北取籴——向上报告说应当听任淮北民众束购买粮食
  该句中的“籴”,读dí,是一个上下结构的会意字,非常生僻,考生理解起来有相当大的难度。但如果用形训推断法来破译,就迎刃而解了。“籴”上为“人”,下为“米”,把两者的意思整合起来,就是买进(粮食)。杜甫《醉时歌》:“日籴太仓五升米,时赴郑老同襟期。”这里的“籴”,也是此义。所以C项对“籴”的解释是正确的。
  2.结构推断法。
  文言文中的排比句、对偶句、互文句和并列结构非常多,其中位置对应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而意义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运用这种方法很容易由已知推出未知,由简易推出繁难。如:
  ①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贾谊《过秦论》)
  ②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伶官传序》)
  ③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柳宗元《捕蛇者说》)
  ①句中,“固”与“地”处于对应位置,我们借助“地”可以推断“固”应当是名词,进而解释为“险要的地势”。②句中,“忧劳”与“逸豫”处于对应位置,加以“兴国”与“亡身”语义相反,可以推断“逸豫”义应与“忧劳”相反,就是“安逸享乐”之意了。③句中,“殚”义可由熟悉的实词“竭”的意义推知,应为“尽(全部拿出)”。
  3.语法推断法。
  对实词所在的句子作成分分析,对实词所在的词组作结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很快推断出文言实词释义的正误。如2000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 第11题: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C.自放驴,取樵炊爨 樵:打柴
  通过对“樵”所在的词组作结构分析,可以发现“取樵”是一个动宾词组,“取”是动词,“樵”是“取”的宾语,应为名词;而C项却把“它”解释为动词“打柴”。据此可以推断出C项的解释是错误的,正确的解释应为名词“柴草”。
  再如,2002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第11题: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B.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
  将兵:将领和士兵
  通过对“将兵”所在的句子作成分分析,可以发现:“广”是主语,“将”是谓语,“兵”是宾语,“之”处在主谓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据此,我们可以推断出:“将兵”是一个动宾结构,应解释为“带领军队”;而B项却把它误解成了并列结构,所以“将领和士兵”的解释是错误的。
  4.语境推断法。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文”。准确地阐释了语境推断法的内涵,要想推知实词的正确意思,必须结合语境认真揣摩,仔细分析。有时,上下文之间存在着照应、解释或暗示关系,更为我们提供了一把准确推断实词词义的钥匙。如1998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第20题:
  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是( )
  ①汝归勿遽言
  A.①你回去后不要惊慌地说这件事
  c.①你回去后不要匆忙地说这件事
  该句翻译的正误点设在“遽”这一实词的解释上,那么“遽”到底作“惊慌”讲还是作“匆忙”讲呢?只要结合下一句“令兄弟徐言之可也”即可找到答案。“徐言”就是对“遗言”的最好暗示,“徐”义为“慢慢地”,“遽”的前面有“勿”修饰,其意义应与“徐”相对,自然就是“匆忙地”了。据此可以推断C项是正确答案。
  再如,2003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第11题: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C.恐为身祸,每(遇)人尽礼 遇:优待
  该句中的“遇”本身是一个中性词,表明一个平常而不带感情色彩的行为,可译为“对待”。如果要使它带上“优”的感情色彩,就必须在它的前面加上状语,如“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廉颇蔺相如列传》),该句中,状语“厚”和中心词“遇”合起来方可解释为“优待”。只要结合该句后半部分的“尽礼”,便可发现“遇”和“尽礼”合起来方可解释为“优待”;而C项将“遇”解释为“优待”,就造成了与后文“尽礼”语意上的重复,据此可推断出C项的解释是错误的。
  5.成语推断法。
  在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因此借用成语中的实词词义来推断文言文中的实词词义,有时也能让我们“柳暗花明又一春”。如1997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第12题: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善才绳之 绳:捆绑
  成语有“绳之以法”,“绳”义为“(按法律)处置”,用在此句中恰好吻合,而答案“捆绑”的解释就显得过于狭窄。所以,A项的解释是错误的。
  当然,解答高考文言文实词考查题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你掌握的推断“武器”越多,你答题的准确率就越高。
  
  第二节 文言虚词
  
  领先起跑线
  与文言实词相比较,文言虚词有以下几个特点:
  (1)用法比实词灵活,往往一个字有好几种用法,好几种解释,甚至分属好几类词。
  (2)使用频率比实词高,许多常用的虚词,在一篇中会多次出现。
  (3)语法功能比实词强,实词往往要靠虚词的组合、连接、辅助而成为完整的句子,体现不同的意思,抒发不同的感情,表达不同的语气。
  (4)在汉语的发展历史中,变化比实词大。
  确切掌握文言虚词的这些特点,掌握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对增强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是大有好处的。
  学习文言虚词要注意以下几点:
  1.分清虚实。
  文言虚词和实词的分类大体上和现代汉语相同,所不同的是代词一般也归入虚词一类。
  特别要注意的是,文言虚词大多是从实词借用或实词虚化而来的,因而某个词可以同时兼有实、虚两种用法的情形极为常见,学习时必须分清哪是实词,哪是虚词。
  如《鸿门宴》中“谁为大王为此计者”中,前一个“为”是介词,义为“替”“给”;后一个“为”是动词,义为“作出”“制定”。分清词意的虚实要根据语境作具体分析。
  2.辨明用法。
  有些虚词不仅兼有实词的用法,而且在虚词范围内又大都有多种用法,这要根据它在句子里的作用来确定。
  如《师说》中的“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前一个“其”是代词,代上文的“君子”;后一个“其”是副词,相当于“难道”,加强反诘语气。
  另一种情况是词虽不同,但却都可以表示相同的用法。如“乎”和“于”都可以有介词的用法。
  3.联系古今。
  要确切了解文言虚词的用法,还应常与现代汉语进行比较,弄清一些常见虚词的古今变化,准确掌握这些词与现代汉语中哪些词相当。
  虚词古今变化的情况大致有以下四种:少数沿用下来;有的完全消失;有的用法发生了变化;有时改用了别的词。
  4.注意特殊。
  文言虚词中还有一些特殊现象,学习时要特别注意。
  (1)兼词。兼词是指兼有两个词的意义和作用的单音词,它所兼的两个词属于两个不同的词类。
  (2)虚词的连用。虚词的连用是为了加强语气,较多的是两个虚词的连用,也有三个连用的。
  (3)双音异义。文言中原为两个单音词(有的两个都是虚词,有的一个是虚词,一个是实词),发展到现代汉语变为一个双音虚词,而二者的意义有很大差异。
  
  捷径金手指
  一、备考文言虚词用法推断“七看”
  1.看语法结构。
  借助语法结构分析可以推断文言虚词的用法。
  ①先妣抚之甚厚。(归有光《项脊轩志》)
  “抚之”是动宾短语,“之”是动词“抚”的宾语,代词,代“妪”,可译为“她”。
  ②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庄子·秋水》)
  “仲尼之闻”是偏正短语,“之”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是结构助词,可译为“的”。
  ③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韩愈《师说》)
  “师道之不传”是主谓短语,作“久矣”的主语,“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是结构助词,可不译。
  ④辍耕之垄上。(司马迁《陈涉世家》)
  “之垄上”是动补短语,“之”是动词,“去”“往”的意思,“垄上”是补充说明“之”的处所。因此“之”是一个实词,而不是虚词。
  2.看对应位置。
  语言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词句构成的对文,其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用法往往相同或相似。
  由此可从句中熟悉的虚词的用法,推断对应位置的疑难虚词的用法。
  ①舟遥遥以轻愚,风飘飘而吹衣。(陶潜《归去来兮辞》)
  “以”和“而”处于对应位置,“而”是表修饰的 连词,由此可推断“以”也是表修饰的连词。
  ②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贾谊《过秦论》)
  “因”和“乘”处于对应位置,“乘”是介词“趁着”的意思,由此可推断“因”也是乘着的意思。此句的“利”“便”也是对文,都是指有利的形势。
  ③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夸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东山》)
  “矣”和“思”处于对应位置,由“矣”是语气助词可推断“思”也是语气助词。
  ④噫吁嚱,危乎高哉!(李白《蜀道难》)。
  “乎”和“哉”处于对应位置,由“哉”是表感叹的语气助词,可推断“乎”与“哉”同义。
  3.看特殊标志。
  文言文段与段、句与旬衔接过渡,起承转合,常由一些虚词充当标志性词语。这些词语多用来发议论、转话题、抒感叹、表关联等。根据标志性词语,可推断其用法。
  ①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王羲之《兰亭集序》)
  “夫”用在段首引发议论,是发语词,可不译。这种用法的虚词还有“若夫”“故夫”“且夫”“盖”等。
  ②至于颠覆,理固宜然。(苏洵《六国论》)
  “于”用在句首承接上文,表示另外再说一层意思,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这种用法的虚词还有“至”“至若”“至如”等。
  ③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范仲淹《岳阳楼记》)
  “嗟夫”用在段首抒发感叹,可译为“唉”。这种用法的虚词还有“噫”“呜呼”等。
  ④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韩愈《师说》)
  “是故”表事情的关联,可译为“因此”。这种用法的虚词还有“是以”“虽然”“然则”“盖”等。
  4.看语气表达。
  


  有些文言虚词的用法可以根据语句所表达的语气来推断。
  以下四例中的“其”都是语气副词,但所表达的语气各不相同,因而用法也不同。
  ①其李将军之谓也。(2002年高考全国卷)
  “其”表推测语气,可译为“大概”。
  ②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
  “其”表反诘语气,可译为“难道”。
  ③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其”表商量语气,可译为“还是”。
  ④尔其无忘乃父之志。(欧阳修《伶官传序》)
  表命令语气,可译为“一定”。
  5.看具体语境。
  文言虚词的用法比较灵活,要确定一个虚词的用法就必须联系语境作具体分析,做到“字不离句,句不离篇”。
  ①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蒲松龄《促织》)
  语境是一只“青麻头”(蟋蟀)藏匿在“针针丛棘”之中。由此可推断“焉”是兼词“于此”。“伏焉”即“伏在那里”。
  ②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
  语境是交代写文章的目的是等待那些考察民情的人能够看到这篇文章。
  由此可推断“焉”是代词,代文章。“得焉”即“能够看到它”。
  ③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焉”用在疑问句中,表示责备的语气,由此可推断“焉”是疑问代词,可译为“何、哪里”。
  ④圣心备焉。(荀子《劝学》)
  “焉”用在陈述的语境里,是语气助词。
  6.看删换变化。
  有些文章虚词的用法,可以通过删除或替换的方法来推断。删除或替换虚词后句意表达不受影响的一般是介词。1998年高考全国卷第17题:
  比较下列各句中“以”字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
  ①俅以幸臣躐跻显位
  ②得全首领以没
  ③扈从以行
  ④至以刃裂颈断舌而死
  A.①和④相同,②和③相同
  B.①和④相同,②和③不同
  C.①和④不同,②和③相同
  D.①和④不同,②和③不同
  解答此题,先要确定“以”的词性,然后作具体分析。可采用“删除法”,删除“以”字,例①④句意表达受到影响,例②③句意表达则不受影响,由此可推断例①④“以”是介词,例②③“以”是连词。
  再作具体分析,例①“以”表凭借某种身份,例④“以”表动作行为所用的工具,两者的意义不相同。例②⑧“以”都是用在状语和中心语之间,表示修饰和被修饰的关系,两者的意义完全相同,由此得知正确答案是C。
  此题还可以通过“替换法”解答。把四句中的“以”用“而”来替换,例①④句意表达受到影响,例②③句意表达不受影响,据此可推断例①④“以”是介词,例②③“以”是连词。
  7.看句式特点。
  要准确把握以下句中带点的虚词的用法,可根据句式特点进行推断。
  ①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杜牧《阿房宫赋》)
  介宾短语后置句,“于南亩之农夫”是介宾短语,“于”是介词“比”的意思。
  ②石之铿然有声者。(苏轼《石钟山记》)
  定语后置句,“石”是中心语,“铿然有声者”是定语,“之”是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③何以战?(《左传·曹刿论战》)
  宾语前置句,“何以”即“以何”,“以”是介词“凭借”的意思。
  (4)竖子不足与谋。(司马迁《鸿门宴》)
  省略句式,“与”后面省略了宾语“之”,“与(之)”是介宾短语,“与”是介词“和、跟”的意思。
  ⑤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蒲松龄《促织》)
  被动句,“为”表被动,是介词“被”的意思。
  解题思路:①检索该虚词的用法和意义;②辨认课内语句的出处和意义、用法;③放回原文,结合较宽的语境加以代入、确认。
  提醒:熟记常见虚词意义和用法是解题的前提,了解课文出处并理解正确是成功的关键。
  二、虚词理解需弄清的四个关系
  1.用法与意义的关系。
  比较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异同,考生多注重意义,而不注重用法,这极易导致判断的失误。
  因为“意义”是现代人按现代汉语的表述习惯所作的解释,同一意义,可以有许多不同的表述;而“用法”则不然,某一文言虚词在特定句子中的用法是有语法规则的,它具有稳定性。
  因此,文言虚词的“意义”是缘“用法”而生的,我们在辨析其异同时,应该遵循先“用法”后“意义”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化繁为简,绕开误区,准确作答。
  2.常见与特殊的关系。
  高考试题考查的文言虚词用法都是“常见”用法,基本没有触及词典中列举的冷僻的“特殊”用法。
  为此,在掌握文言虚词用法时,应该着力于“常见”用法,理清主干知识,力避“眉毛胡子一把抓”。请看下面一组对文言虚词“因”考查的高考试题:
  ①2000年高考全国卷第12题C项:
  后(因)他信,具以白质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②2001年高考全国卷第13题D项:
  五千人(因)衔枚击之
  相如(因)持璧却立
  ③2003年高考全国卷第12题D项:
  太宗纳其言,(因)召百僚谓曰
  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
  ④2004年高考全国卷Ⅱ第12题B项:
  (因)召里中少年,戒曰……
  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
  《古汉语词典》和某些高考复习资料所列举的“因”的用法达11种之多,而现行高中语文课本中 列举的“因”的用法只有两种:
  一是作介词,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
  二是用作连词,表示顺接上文。
  例①中的“因”属于第一种用法(可译为“通过”),例②③④中的“因”属于第二种用法(可译为“于是”“就”)。
  3.寻同与析异的关系。
  近年来高考试题对文言虚词的考查,采用的都是“比较异同”题型,而且命题者所设计的“意义和用法不同”选项都具有“同中有异”的特点,探究其具体隋况,大致有以下两种类型:
  (1)旬位相同,词性不同。如2004年高考北京卷第7题B项:
  (若)一人有疾,即合家避之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
  两句中的“若”句位相同,都放在句首;但词性不同,上句中“若”是连词,下旬中“若”是代词。
  (2)词性相同,作用不同。如2004年高考湖南卷第12题C项:
  宜若有益(而)无损者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两句中的“而”词性相同,都是连词;但上句中“而”的作用是表示并列关系,下旬中“而”的作用是表示修饰关系。
  从上述剖析可以看出,正是因为有“同”,才具有干扰性;正是因为有“异”,才构成可比性。为此,考生在答题时,不仅要运用求同思维,善于发现例、句中虚词用法的共同点;而且要运用求异思维,仔细探求例句中虚词用法的不同点。
  其基本的思维流程应该是“看句位—辨词性—析用法—比语意”。
  4.选文与课文的关系。
  近年来高考试题对文言虚词的考查,采用的都是给出4组8个例句,每组内部两两比较,辨析异同的方法。
  为了降低难度,同时也为了把考生在中学学过的既有知识与考卷需要解答的新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用来比较的8个例句中,除考卷选文外,其余4个均选自中学课本。选择课本用例时甚至考虑到句式上的完全相同。
  如2004年高考全国卷I第12题: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郡不加寻察,(遂)结竞其罪
  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B 尝哀泣外门,(因)谢病去
  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
  C 宜戮讼者,(以)谢冤魂
  非抉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
  D 即刑讼女(而)祭妇墓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四组例句的后一句依次选自中学课文《屈原列传》(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齐桓晋文之事》(孟子)、《醉翁亭记》(欧阳修)。
  命题人这样做旨在考查考生对课本知识进行迁移,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所以,课文是“知识基点”,它具有恒常性;选文是“实际语境”,它具有可变性。联结这二者的纽带是“迁移能力”。只有“以本为本”(以课本为蓝本),将中学课文中涉及的有关虚词用法的典型例句揣摩清楚,领悟透彻,打好厚实的“知识基点”,才能为“迁移”积蓄底气和实力,从而“以不变应万变”。
  三、虚词理解需做好的三项工作
  1.梳理好知识网络。
  要以2007年高考语文科《考试大纲》中规定必须掌握的文言虚词为“经”,以高中语文课本(含归类练习)介绍的文言虚词用法为“纬”,以“词性一用法一意义”为序列,对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进行一次梳理,形成一个比较全面而系统的知识网络。
  在梳理过程中要做到“三突出”:
  一是突出“主干”知识,避免繁琐分类;
  二是突出“常见”用法,避免偏难冷僻;
  三是突出“具体”运用,避免名词术语。
  在此基础上编制一张“常见文言虚词用法表”。如2004年高考考查频率最高的“乃”:
  2.精选典型例句。
  对文言虚词用法的把握,仅仅识记住空洞的语法规则无异于“纸上谈兵”,必须将此与典型例句的理解有机结合起来,即把语法规则带进典型例句去阐释,从对典型例句的剖析中总结出语法规则,互相印证,相得益彰。如对上表中所列虚词“乃”,可依次精选如下四组典型例句:
  ①乃令张良留谢。(于是,就)(司马迁《鸿门宴》)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才)(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令其智乃反不能及。(却、竟)(韩愈《师说》)
  ③赢乃夷门抱关者也。(是)(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
  ④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你的)(欧阳修《伶官传序》)
  精选典型例句,有两个基本途径:
  (1)精选课本中的文言文基本篇目。这不仅是因为这些基本篇且都是能充分体现古代汉语语法规则的典范的古代文学作品;而且这些作品也是《课程标准》规定的作为一名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应该娴熟掌握的,近年来高考试题选用的课本例句基本没有超出这个范围。
  (2)精选课本归类练习中的例句。这不仅是因为这些例句都是教材的编写者精选出来的,而且从近年来高考试题所选用的课本例句来看,有相当一部分就直接取材于这些例句。2004年高考试题选自课本的56个例句中就有37句直接取材于这些归类练习,这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在精选过程中,还要注意这样两点:
  一是要精选用法比较典型、能充分体现古代汉语语法规则的,不要选那些在语法上尚有争议的;
  二是要选字句比较浅易的,不要选那些字句冷僻的,因为例句本身是为了帮助考生掌握语法规则的,不要“旁生枝节”,再在“语法规则”之外添置字句理解的障碍。
  3.训练好迁移能力。
  近年来高考文言虚词考查题体现了由课内向课外迁移的良好导向。
  为此,师生在平时的训练中要有意识地进行迁移能力的训练,高考试卷目前采用的基本都是“4词4组8句,选出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的题型,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可适当加大训练量,改用“4词8组16句”的题型,即每个“虚词”都设计出“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和不相同的一组”,让考生既寻同又析异,用课文例旬中的虚词用法去解读选文中的“虚词”,再带着对选文中“虚词”用法的揣摩到课文例句中找“娘家”,双向迁移,寻同析异,反复比较,不断增强自身的迁移能力。
  以上是文言虚词复习的大致要点,旨在明确复习范围,指点复习方法,提高复习效能。这里值得一提的是,高考文言虚词的复习不能把担子全部压到高三,在高一、高二年级就要做好逐步分解、渗透、积淀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高考中文言虚词这块“必争之地”的得分率。
  四、常见误区及对策
  1.实词虚词不能区分。
  如“太子乃与见王”同“与赢而不助五国也”,前一个“与”是虚词,后一个“与”是实词。
  2.把握词义不能结合语境。
  如将“其始相助,后必相恶”“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两句中的“相”的语义混为一谈。结合语境可知,前者为“互相”,后者为“他”。
  3.把握虚词词义没有顾及其整体结构。
  如“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一句中的“为”不宜单独解释,而应与“所”结合起来解释,共同构成表被动的“……为……所”式结构。   4.把握虚词词义时顾此失彼。
  如“西伯,伯也,拘于羑里”一句中的“也”,不能因为其在句中就误以为是在句中表停顿,起提示作用;这应看整个句中,它实际上重在与前者发生关联,“西伯,伯也”是判断句,此处的“也”为语气词,表判断。
  
  第三节 文言句式
  
  领先起跑线
  
  一、考纲指要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指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成分省略。
  要有根据上下文的语境理解与辨别的能力,不要抽象记忆到底有哪些种特殊句式,以及它们的具体情况如何。
  句式属于语法范畴,同现代汉语相比,文言文的语法构造并没有什么太大太多的不同。不过,它毕竟是两千多年前的语法规则,自然会与现代汉语有一定的差别。
  而根据“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这一总要求,我们又可以将这些“不同的句式”限定在古今语法歧异的主要方面。
  二、命题落点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这一考点在近几年高考许多试卷中都有体现。有时直接设题考
  如重庆卷第12题(下列各句中,与“唯巫言是用”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文言句式。有时渗透到理解和翻译等题里间接考查文言句式。
  如天津卷第15题要求“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其中的第(2)句为“赵国何求而不得也!”此句中的“何求”是宾语前置现象,翻译时应翻译为“求何”,即“想要什么”。这就是以翻译的形式考查文言句式。
  
  捷径金手指
  文言句式详细解析。
  一、判断句式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
  1.“……者,……也。”
  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
  如:陈涉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2.“……,……也。”
  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
  如:①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
  ②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归有光《项脊轩志》)
  3.“……者,……。”
  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
  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4.“……者也。”
  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
  如: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高齐王纳谏》)
  ②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
  5.用“为”表判断。
  如: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6.用副词“乃”“则”“即”“皆”“耳”等表判断。
  这种形式也较为多见。
  如:①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陈涉世家》)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③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④夫六国与秦皆诸侯。(苏洵《六国论》)
  7.用动词“为”“是”表判断。
  其中“是”表判断,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
  如:①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②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司马迁《鸿门宴》)
  ③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④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司马光《赤壁之战》)
  8.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
  如: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
  ③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9.无标志判断句。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
  如:①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②刘豫州王室之胄。(同上)
  另外,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等。
  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的则多起来。
  还有,肯定判断谓语前加的肯定副词“是”和否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否定副词“非”,都不是判断词。
  二、被动句式
  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
  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有标志的被动句,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
  1.动词后用介词“于”表被动,“于”起介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的作用。
  如: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史记·屈原列传》)
  这里“惑”“欺”的动作是由“于”后的“郑袖”“张仪”发出来的。
  2.有时也在介词“于”或动词前加“受”,形成“受……于……”的形式表被动。
  如: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资治通鉴》)
  3.用“见”“予”,“见……于……”表被动。
  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同上)
  暴见于王。(《孟子·梁惠王下》)
  “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恕也。”(《答司马谏议书》)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为此种用法。
  4.用“为”,“为……所……”表被动。
  如:(巨)偏在远郡,行将为为所并。(《资治通鉴》)
  5.用“被”表被动。
  如: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
  无标志的被动句,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
  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
  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三、倒装句式
  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主-谓-宾”“定(状)-中心词”,但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化,这就是古汉语中的所谓倒装句,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主谓倒装。
  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
  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实际上是“汝之不惠甚矣!”
  2.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 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其条件是:
  第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
  如: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记》)
  这种类型的句子关键是作宾语的疑问代词(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
  第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
  如:时人莫之许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
  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
  第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
  如: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
  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构成“唯……是……”的格式。
  第四,介词宾语前置的情况除了第一种情况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
  如:亚父南向坐。(《史记·项羽本记》)
  意思是“亚父面向南坐”。
  3.定语后置。
  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并用“者”结句,形成“中心词+后置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的形式。
  如:①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以及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
  应注意的是,文言文中定语后置只限于表示修饰关系的句子,表领属关系的定语则不后置。
  4.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后置介词结构即介宾短语,文言文中常见的是用“以”“于”组成的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
  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两个“于蓝”在翻译时,都要放在动词前作状语。
  第二,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
  如:具告以事。(《史记·项羽本记》)
  即“以事具告”。这种句子往往是承前省略了动词宾语,实际就是“以事具告(之)”。
  还有一种情况要注意,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位置时,在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成分。
  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
  句子中的“生乎吾前”既可译为“在我的前面出生”,作状语,又可译为“生在我的前面”,作补语,一般来说仍作补语,而“固先乎吾”的“乎吾”则一定要作状语。
  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谓语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
  如: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鸿门宴》)
  “战河南”即“战(于)河南”,应理解为“于河南战”。
  四、省略句式
  句子成分的省略,在文言文和现代汉语中都有,不过,文言文中的省略句更普遍。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形:
  1.省略主语。
  有承前面的主语省略,有呼应下文省略,在对话中也常常省略主语。
  如: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有时一个复句或一段话中多处省略主语,这些主语并不一贯,即所指不是同一对象,在阅读和翻译时要注意。
  如: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
  在翻译成现代汉语时,省略的主语要补充出来。
  2.,省略谓语。
  谓语是句子里最重要的成分,一般是不能省略的。但在特定情况下也有承接上文、呼应下文或因对话而省略的。
  如: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六则》)
  后一分句省略了谓语“择”。在译成现代汉语时,被省略的谓语要补充出来。
  3.省略宾语。
  宾语的省略有两种情况:省略动词的宾语和省略介词的宾语。
  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这句话就省略了动词谓语“拜”的宾语“之”。又如: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这句话中省略了介词“与”的宾语“之”。在文言文中,介词“以”“为”“与”的宾语“之”往往承上文省略。
  在译成现代汉语时,省略了的动词宾语或介词宾语要补充出来。
  4.省略介词。
  在文言文中,介词“于”和“以”常被省略。
  如: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张衡传》)
  句中省略了介词“于”。
  又如:赐之彘肩。(《鸿门宴》)
  句中省略了介词“以”。译为现代汉语时,省略了的介词也要补充出来。
  五、常见文言文固定格式
  固定格式也叫固定结构,或者凝固结构。它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凝结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世代沿用,约定俗成,经久不变。按表达语气的种类分为四种:
  1.表陈述语气常用的有:有以(有……用来)、无以(没有……用来)、有所(有……的)、无所(没有……的)、比及(等到……的时候)、为……所。
  2.表疑问语气常用的有:奈何(怎么办)、何如(怎么样)、如……何(把……怎么样)、得无……耶(大概……吧、恐怕……吧)等。
  3.表感叹语气常用的有:何其(多么)、一何(何等、多么)、何……之(怎么……这样啊)等。
  4.表反问语气常用的有:无乃……乎(恐怕、只怕)、不亦……乎(不是……吗)、得无……乎(难道……吗)、孰与、孰若(跟……相……)何……为(为什么……呢)。
  
  第四节 文言文翻译
  
  领先起跑线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首先,注意以下几点:
  (1)在全文中理解句子。要整体把握全文,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情感倾向,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2)充分利用文言文中的排比句、对偶句、并列结构来理解句意。
  (3)对复杂的不好理解的句子,最好做点句子成分分析,先抓主干,再看枝叶;或抓住关联词语,分析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4)调动已有的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帮助理解。
  要掌握文言句子翻译的三条原则——信,达,雅;掌握翻译的基本方法。
  翻译文言文以直译为主,以意译为辅。直译,就是严格按照原文字句进行。翻译,要尽量保留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力求表达方式和原文一致。直译主要用“对、换、留、删、补、调”等方法。
  (一)“对”,就是对译法。
  严格按照原文的词义、词序和句式,逐字逐句地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文,要尽可能地把原文的单音词,对应地翻译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词。
  (二)“换”,就是替换法。
  用现代汉语相应的词句去替换原文的词句。
  (三)“留”,就是保留法。
  保留原文某些不必翻译的词语,如人名、地 名、官名、物名、国号、年号等。
  (四)“删”,就是删除法。
  就是在不影响原文意思的前提下,可以删除原文中的某些词语。
  例如:同义连用的实词或虚词,有的结构助词,偏义复词中的陪衬语素。
  (五)“补”,就是增补法。
  增补原文省略句中被省略,而现代汉语中又不能省略的部分,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
  (六)“调”,就是调整法。
  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调整文言倒装句的语序。
  如: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结构后置句、互文见义句等。
  有些不好照字面直译的,或者表达不出原意的,或者是修辞义的(比喻、借代、委婉说法等),如:“下车”“视事”“乞骸骨”等,那就只能按照这些词语所表达的意思,在现代汉语中找一个相应的说法来翻译,这就是意译。
  
  捷径金手指
  文言文翻译十个失分点及对策:
  1.误译文言实词。
  例:裴侠危笃若此而不废忧公,因闻鼓声,疾病遂愈,此岂非天佑其勤恪也?(《北史·裴侠传》)(2005年高考全国卷I)
  误译:裴侠病情这样危重却不忘记考虑公事,由于听到了大鼓声,大病就痊愈了,这难道不是上天保佑他的勤勉坚定吗?
  “恪”是翻译本句的一个得分点,意为“谨慎”,译为“坚定”是错误的。
  应译为:裴侠病情这样危重却不忘记考虑公事,由于听到了大鼓声,大病就痊愈了,这难道不是上天保佑他的勤勉谨慎吗?
  2.误译文言虚词。
  例:俄而崇韬入谢,因道之解焉。(《旧五代史·冯道传》)(2005年高考辽宁卷)
  误译:一会儿郭崇韬进来向世宗谢罪,因为冯道化解了与世宗的冲突。
  “因”介词,表凭借,意为“通过”,与《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因宾客至相如门谢罪”中的“因”用法相同。译为“因为”是错误的。
  应译为:一会儿郭崇韬进来向世宗谢罪,通过冯道化解了与世宗的冲突。
  3.误用现代词语。
  例:有陈苌者,候其得俸,常往称钱之美,月有获焉。(《新唐书·阳城传》)(2005年高考江苏卷)
  误译:有个叫陈苌的人,探知(或“等候”)阳城领到了工资,常常前去称赞金钱的美好,每月总有所得。
  “俸”即俸禄,指封建时代官员的薪水。“工资”,按期付给劳动者的报酬。二者虽有相似之处,时代感不同,内涵也不尽相同,不可用“工资”代替“俸禄”。
  应译为:有个叫陈苌的人,探知(或“等候”)阳城领到了俸禄,常常前去称赞金钱的美好,每月总有所得。
  4.语言不合规范。
  例: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阯比境,常通商贩,贸籴粮食。(《后汉书·孟尝传》)(2004年高考全国卷I)
  误译:郡里不产谷果,而海里出产珠宝,与交阯挨连,常常相互通商,贸籴粮食。
  这段译文的不规范表现在两个方面:
  ①文白夹杂。
  “贸”“籴”等文言词语没有译出;根据语境,“贸”“籴”可译为“购买”。
  ②生造词语。
  如“谷果”“挨连”等;“谷实”应译为“粮食”;“比境”可译为“接界”“接壤”“相邻”“邻近”“交界”等。
  应译为:郡里不产粮食,而海里出产珠宝,与交阯接界,常常相互通商,购买粮食。
  5.不辨感情色彩。
  例:遂不仕,耽玩典籍,忘寝与食。(《晋书·皇甫谧传》)(2005年信阳市高考模拟卷)
  误译:于是他不做官,沉湎于书籍之中,以至废寝忘食。
  “耽玩”,深深地爱好玩味,带有褒扬色彩,可译为“沉醉”(深深地处于某种美好的境界之中);“沉湎”是贬义词。
  应译为:于是他不做官,沉醉于书籍之中,以致废寝忘食。
  6.误译原句语气。
  例:学者当至于是而止尔!(欧阳修《记旧本韩文后》)(2005年高考湖南卷)
  误译:学写文章的人,应该达到这种地步才罢休吗?
  根据上文“因取所藏韩氏之文复阅之,则喟然叹曰”下文“苟得禄矣,当尽力于斯文,以偿其素志”。
  这句话当是欧阳修对韩氏文章的赞叹之辞,应该是感叹语气,译为反问语气,便否定了韩氏文章的价值。
  应译为:学写文章的人,应该达到这种地步才罢休啊!
  7.误译语法关系(单句)。
  例:晖刚于为吏,见忌于上,所在多被劾。(《后汉书·朱晖传》)(2005年高考广东卷)
  误译:朱晖做官很刚正,见到上司的(不良行为)便忌恨,所到之处,他都被弹劾。
  “见忌于上”中“见……于”是表示被动的,朱晖是被动者,意思是朱晖被上司忌恨,译文没有译出这种被动关系。
  应译为:朱晖做官很刚正,被上司忌恨,所到之处,他都被弹劾。
  8.误译分句关系(复句)。
  例:为国之要,在于刑法,法急则人残;法宽则失罪,务令折折中,称朕意焉。(《旧唐书·唐临传》)(2005年高考江西卷)
  误译:治理国家的关键在于刑法,由于刑律严酷,百姓就会受到伤害;因为刑律宽疏,就控制不住犯罪,一定要使(它)宽严相适度,才合乎我的心意。
  高宗这段话的中心是讲刑律要宽严适度,中问四个分句,从两个方面假设了“严酷”“宽疏”两种不适当的情况,引出“人残”“失罪”两种不良的后果,译为因果关系是错误的。
  应译为:治理国家的关键在于刑法,刑律严酷,百姓就会受到伤害;刑律宽疏,就控制不住犯罪,一定要使(它)宽严相适度,才合乎我的心意。
  9.不懂文化常识。
  例: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也?”(《史记·鸿门宴》)
  误译:项王握住剑把站起来,大声问:“来客是干什么的?”
  古人席地而坐,而两膝着地,脚背朝下,臀部坐在脚后跟上。如果臀部抬起,上身挺直,这就叫“跽”。项王本坐着,突然见樊哙闯进来,于是警惕起来,握住剑,挺直腰准备站起来,以防不测。在这里,只能解释为“双膝着地,上身挺直”。
  应译为:项王握着剑把直起腰来,问道:“来客是干什么的?”
  10.不懂修辞。
  例: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忧,不能造朝。(《孟子·公孙丑》)
  误译:昨天有国君命令来,他正发愁没柴烧,不能上朝复命。
  “采薪之忧”是疾病的婉词。
  应译为:昨天有国君命令来,他正生病,不能上朝复命。
  考生做文言文翻译题时,不妨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检查,看看自己的译文是否正确。
  
  第五节 筛选信息
  
  领先起跑线
  一、筛选信息的解题步骤
  1.阅读。
  就是要对给定的材料进行整体阅读,初步了解文章的内容与层次。重视对全文通读,明确基本信息。
  记叙性的文字要理清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的前因后果;议论性的文字要理清论点、论据及论证方法等。
  对于一篇文言文,我们不可能一下子就完全读懂,可在运用“跳读”法时,捕捉文中重要的信息材料。这些重要的信息,有时是有一定标志的,如全文的中心句、段落的起始句、段末的总结句、作者评论性的文字等。   2.查找。
  就是要依据题干要求,判明信息的指向,带着问题去理解、辨析。
  如2001年高考题目,题干中“田单兵不厌诈手段”即规定了信息指向,其中“诈”更是关键,答题如不能以“诈”引导思考的方向,肯定会失误。
  3.辨别。
  就是要辨明信息的边界。信息的边界规定了信息的外延。
  如2001年高考题目,“燕王以为然,使骑劫代乐毅”,陈述的对象是燕王不是田单,虽然能间接表现田单行反间计的“效果”,但不属于“兵不厌诈”的实施手段。
  4.判断。
  就是判断正误,选出准确的答案。命题者在设置题目时,往往用“张冠李戴”“颠倒因果”“无中生有”等办法迷惑人,解题时要认真分析辨别。
  二、阅读史传类文字在筛选信息的时候。应理清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1.人物。
  既是传记文章,必有人物,所记谁人?哪一个朝代?还涉及多少人?
  2.职官。
  史书中的人物,多是官员,所任何职?朝中官还是地方官?几度升黜?
  3.事件。
  传记文章,肯定是记载传中人的若干事迹,或孝义,或勤学,或廉政,或爱民,或抗上等,边看边想要弄清,文中写了什么事,写了多少件事。
  4.品格。
  高考所选的纪传文,传主都是正派人物,而要求“筛选”和“提取”的信息,又往往是他们表现出来的良好品格,因此,阅读时,这方面应特别注意。
  
  捷径金手指
  文言文信息筛选题干扰项的设置:
  一、断章取义
  高考文言文选文中,主人公常常是非忠即孝,非清即廉,作者往往通过记叙人物言行去刻画人物性格,体现特定语境中的典型性格。
  因此,考生要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通过洞察人物言行背后的“隐情”去分析人物性格,有时命题人在设置干扰项时,利用个别考生缺乏语境意识的缺陷,故意选择貌似正确实则脱离语境的似是而非的句子进行干扰。
  如2003年全国卷第13题:
  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裴矩“佞于隋”和“忠于唐”的一组是( )
  A.①令三市店肆皆设帷帐,盛酒食
  ②此人受赂,诫合重诛
  B.①凡所陈奏,……矩辄以闻
  ②陛下……恐非导德齐礼之义
  c.①每遇人尽礼,……皆得其欢心
  ②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
  D.①矩无所谏诤,但悦媚目取容而已
  ②每事如此,天下何忧不治
  A项中后一句不能表明裴矩“忠于唐”,因为“此人受赂,诚合重诛”是唐太宗的本意,裴矩没有当廷辩驳。
  但不少考生没有将此句放入情境中去考虑,未从整体上理解裴矩说这句话的意图,误认为是“忠于唐”,从而作出错误的判断,陷入了命题者设下的“断章取义”的陷阱。
  另外,C项中的第一句,D项中的第二句,均可用联系语境通盘考虑的方法排除。
  二、层次不清
  人物传记大多通过记叙事件去反映人物的性格,大致有两种情况:
  一是用不同的事件去写人物性格的某一侧面或几个侧面,如1995年高考全国卷文言文选段就是通过写郑母教子为官清正和郑母严于律己两件事,分别赞颂了她的“通晓治方”和“性贤明,多节操”。
  二是紧紧围绕一件事去叙写人物品格。如1997年高考全国卷所提供的材料就是围绕权善才该杀还是不该杀这一情节展开,反映了狄仁杰强谏的可贵品质。
  命题人经常用某一事件或者事件的某一阶段去设题,如果在答题时明晰不同事件和同一事件的不同阶段,就有利于考生迅速而准确地找出有效的阅读区间,把不属于某一事件或事件的某一阶段的干扰项排除掉。
  如2004年天津卷第13题:
  下列记述曹彰言行的句子,可以作为曹操“黄须儿竟大奇也”这一评价主要依据的一组是( )
  ①数从征伐,志意慷慨。
  ②不念读书慕圣道,而好乘汗马击剑。
  ③“丈夫一为卫、霍,将十万骑驰沙漠,驱戎狄,立功建号耳,何能作博士邪?”
  ④“率师而行,唯利所在,何节度乎?”
  ⑤彰乃倍常科大赐将士。
  ⑥如太子言,归功诸将。
  A.①②④ B.①③⑥
  C.②③⑤ D.④⑤⑥
  天津卷的文言文阅读材料写了曹彰的三个阶段,即北征前的表现、北征的具体情况和北征后的结果。
  根据题干提示的“作为曹操‘黄须儿竟大奇也’这一评价的主要依据”和“黄须儿竟大奇也”在文中的位置,我们便可确定阅读范围应为写曹彰北征的那一段,即第二段。而①②③三句皆为北征之前,且②是曹操批评曹彰的话,故可以排除。
  正确答案应为D。
  三、无的放矢
  选项对人物某种做法或品质的评说,有时是摘引原文中的字眼,考生要把它放进原文中去理解,切实弄清其内涵。如2003年的“佞于隋”和“忠于唐”。
  有时是命题人自己进行的概括,对于命题人自行概括的较为抽象的词语要悉心揣摩其内涵,如2001年的“兵不厌诈”。
  如果审题马虎,把握不准,筛选时就很有可能走进命题人设置的“无的放矢”的圈套。如2004年辽宁卷第13题:
  以下语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王罴“举动率情,不为巧诈”的一组是( )
  ①死生在此,欲死者来
  ②便袒身露髻徒跣
  ③乃手自取靴履,持以击之
  ④每至享会,自秤量酒肉,分给将士
  ⑤尔之选择,当是未饥
  ⑥及瓜皮落地,乃引手就地取而食之
  A.①③⑤ B.②⑧④
  C.②④⑥ D.③⑤⑥
  解答本题,关键在对“举动率情,不为巧诈”的理解,它说的意思是真性情,不作假饰。从这个角度出发,对六个句子进行推断,就可以得出③⑤⑥是表示“举动率情,不为巧诈”的。而①②句是说王罴勇敢,④句是“均平”。
  故D项是正确答案。
  四、张冠李戴
  近年来,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的选文多为人物传记类文段,这类选文涉及到的人物不只一个,往往是几个,而题干经常表述为“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写……的一组是”。
  命题人在设置干扰项时,常常采取张冠李戴的方法,即把发生在其他人物身上的事情,错位到题干指定的人物身上。
  因此,我们在回答这类试题时,应瞄准题干指定的“某人”,把不是针对“某人”作陈述的句子排除掉。如2004年高考北京卷第9题:
  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直接写辛公义勤政爱民的一组是( )
  ①以勤苦著称
  ②公义患之,欲变其俗
  ③所得秩俸,尽用市药
  ④其家无亲属,因留养之
  ⑤因露坐牢侧,亲自验问
  ⑥罪人闻之,成自款服
  A.①②④ B.⑧④⑤
  c.④⑤⑥ D.①②③
  本题第⑥句陈述的对象是“罪人”,不是辛公义,故可排除C项。又因为①句是说辛公义学习勤奋刻苦,可排除A、D两项。
  正确答案应是B。
  五、混淆结果
  高考文言文选段多以叙事性文章为主,既写了事件的过程,也写了事件的结果。
  命题人常常把“过程”和“结果”混淆在一起,以迷惑考生。如2004年高考全国卷I第13题: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孟尝敢于仗义执言的一组是( )
  ①尝先知枉状,备言之于太守
  ②因谢病去,妇竞冤死
  ③尝诣府具陈寡妇冤诬之事
  ④宜戮讼者,以谢冤魂
  ⑤庶幽枉获申,时雨可期
  ⑥尝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
  A.①②⑥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③⑤⑥
  第②句是说孟尝在仗义执言、述说未果的情况下的无奈之举及孝妇的最终结局,与过程无关。第⑤句是承接上文“宜戮讼者,以谢冤魂”后的结果,不符合题干要求。第⑥句可根据本文第二条排除,因为它说的是孟尝任合浦太守后采取的措施。所以选B。
  六、评价混乱
  从近几年的文言文阅读材料看,多是一个主要人物,一个或多个次要人物,命题^有时会围绕两个或多个人物进行评价。
  这时,考生就应当兼顾这些人物,不应当有所遗漏。如2000年全国高考题第15题:
  ①是吾俸禄之余,故以为汝粮耳。②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爨。③又少进饮食,行数百里。④因取向所赐绢答谢而遣之。⑤杖其都督一百。除吏名。⑥于是名誉著闻,历位宰牧。
  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其父子清慎如此”的一组是( )
  A.①②④ B.①⑤⑥
  C.②③⑤ D.⑧④⑥
  “其父子清慎”,一是指胡质、胡威父子,二是侧重清正廉洁。搞清这点,就很容易选出A项。
  因为①侧重其父勤俭,②侧重其子克己清勤,④侧重其子不受别人佐助,并把自己的“干粮”——绢,给了别人,说明其清正无私。
  最后提醒大家一点,命题人很有可能不是根据那一方面出题,而是综合以上几个方面,以增加试题的难度。
  常见误区及对策:
  一、筛选信息不注意筛选的依据
  如2005年高考广东卷第11题,要求选出“全部直接表明朱晖不惧权势的句子是”,有的考生解题时,没有注意“全部”“直接”“不惧权势”等关键词语,将有“诸母衣不可得。今日朱晖死日也”一句的选项也选人,然而此项只是表现不畏强暴——贼,并非“不惧权势”。
  二、筛选信息不注意语境
  如2005年高考北京卷第9题,有人选中与“吾已诛之矣”有关的选项。
  其语境是:“崔杼之子相与私哄,崔杼往见庆封而告之。庆封谓崔杼曰:‘且留,吾将兴甲以杀之。’因令卢满婆兴甲以诛之。尽杀崔杼之妻子及支属,烧其室屋,”,在此情况下,庆封“报崔杼日:‘吾已诛之矣。”’只要注意此语境,就知此项没有“表达不义之人没有好结果”。
  三、筛选信息不注意所给信息本身的语义
  如2005年高考辽宁卷第13题,有的错误地理解“虽大雪拥户,凝尘满席,湛如也”,以为此句也能表现“冯道有胆量”,导致解题出错。
  
  第六节 归纳要点与概括中心
  
  领先起跑线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要注意以下内容:
  1.归纳概括的原则:
  (1)概括要完整、全面,不要以偏赅全、丢三落四。
  (2)概括要准确、恰当,不夸大、不缩小,不绝对化,恰如其分地进行概括。
  2.归纳概括的步骤和方法:
  (1)整体阅读,总体把握,依据文体特点抓重点。
  阅读时要注意:①记叙性文字要理清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前因后果;一般的传记文,要弄清作者记了哪几件事,表现了人物的哪些性格特点和精神风貌。②议论性文字要理清论点、论据及论证方法等。③说明性文字要理清说明对象、说明内容和说明方法。只有整体阅读,总体把握,才能高屋建瓴地驾驭阅读材料,才能准确、完整地去分析、评价人物和事件。
  (2)善于抓中心句、找关键句,理清文章的层次。
  读一篇文章时,应当特别关注中心句、关键句,这样便于快速把握文意。中心旬、关键句的位置,常在文章(或段落)的开头或结尾处,如《六国论》的中心句“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在文章的开头;《过秦论》中“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这个中心句在文末。再则,文章的层次结构,是文章的骨架和脉络。它具体展现作者记叙、描写、说明、议论的思路。而作者的思路是通过层与层之间、段与段之间的内在联系反映出来的。
  (3)在把握要点和中心的基础上,分析判断提供选项的正误。
  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微末节的毛病,例如人物张冠李戴,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生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
  (4)充分利用各种信息,加深对文章内容及主旨的理解。
  归纳、概括时,要注意充分利用文章的题目、文中或文后的注释、文章出处、作者情况等信息,结合学过的有关知识作综合分析,从而多方面理解文章的内容。
  (5)回文查对,将选项中现代文叙述文字与文言原文对应文字比照判断。
  
  捷径金手指
  1.概括时注意整体。如2005年高考湖北卷第14题:“D.本文通过曲折跌宕的情节安排,重在描写变幻莫测的武术技巧,故事性强,引人入胜,体现了古代文言小说的独特魅力。”该文写到了“变幻莫测的武术技巧”,但这并不是文章的重点。文章的重点在于刻画人物形象,以表现即使本领高强,也不能自高自大的主题。
  2.对文章词义准确理解概括。如2005年高考福建卷第8题:“A.川蜀山水险峻奇特,非有官职、有财富、有才能、会写文章、年富力强的人不能到达,因而往往令人抱憾而止。”此项概括不当,是因为对“故非仕有力者,不可以游;非材有文者,纵游无所得;非壮强者,多老死于其地”理解不当。
其他文献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课标教材《物理》选修3-1第57页有如下这样一道练习题:图1电饭锅工作时有两种状态:一是锅内水烧干前的加热状态,一是水烧干后的保温状态.图1是电饭锅
天才的歌德说:“美是费解的,它是一种犹豫的、游离的闪烁的影子,它总是躲着被定义所掌握。”我说,美是自然的一种最大的秘密,我们可以直接看到和感觉到它所产生的效果。 The
小学语文教材中,经常会出现学生不感兴趣但必须识记的内容。若一味地让学生死记硬背,往往事倍功半,有碍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及知识积累。为了降低学习坡度,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对教
三联书店出版的《海外书摘》,继第一本《第五代》、第二本《未来的战争》之后,最近即将出版第三本:《未来五十年》。《未来五十年》收入书摘八篇。第一篇《未来五十年》系《
那次过节放长假的时候我在国内坐火车,一进候车室,站着坐着的都是学生模样的人。我不是说软席非得什么什么人坐。其实什么人都可以坐,只是当学生的应该少坐或不坐。因为学生
那一天,大雨倾盆。我上完英语课,在车站等车准备回家。等车的人越来越多,可就是见不到公交车的影子。  “来了来了,车来了。”人群中突然冒出一个声音。玩手机的和看书的都抬起了头,大家排成一队准备上车。没想到,那辆车却连车速都不减,直接往前冲,呼啸而过,地上的积水溅了我们一身。我愣了,这是为什么,明明都过来了,为何不能载我们一程?唉,只能等下一辆车了,刚才那些准备蜂拥而上的人们只好退回去继续等待。  很
【导言】结构,是作者为了更好地表达主题,对文章的材料进行艺术化处理的方法,它属于文章的形式或技巧问题:文章的观点有了,材料也具备了,结构的作用就是把它们有效地组织起来
目的总结胆源性胰腺炎(ABP)外科手术治疗经验,探讨ABP的手术时机和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2月至2008年11月53例AB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3例均为手术病例。早期急诊手术9例
多脑叶梗塞27例临床与CT分析郭德辉,李少文本院1983—1993年收治多脑叶梗塞27例,今作一临床与CT分析.I临床资料本组男18例,女9例.年龄35~84岁,平均60.70±12.7岁.风心病史6例,冠心病史4例,高血压病史7例,TIA史5例,高... Clinical
项目名称:“蓝色星球”水族馆业主:Bygningsfonden Den Bl Planet建设地点:Kastrup,Copenhagen,Denmark设计单位:3XN建筑师事务所用地面积:1 hm2建筑面积:5 000 m2设计团队: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