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近高原精灵

来源 :西藏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MYUN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藏铁路如同一道浅浅的天路,将文明城市的喧嚣与高原荒野的冷寂连接起来。一过格尔木,这种感觉更加强烈。大片大片宏大的荒原隐没了我们身后的城市阴影;而等待我们的,就是可可西里无人区。它是文明世界里的蛮荒之地,却是野生动物的快乐家园。
  
  可可西里在蒙语里意为“青色的山梁”、“美丽的少女”,位于青海省西北部,与新疆、西藏接壤,面积4.5万平方公里。青藏列车越过昆仑山口,就可以从车窗里一窥可可西里的广袤和荒凉。但其实,可可西里却是一片多泽之地,面积大于1平方公里的湖泊有107个,面积200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有7个,冰川总面积达1700多平方公里……
  作为野生动物资源最为丰富的高原保护区,这里生活着藏羚羊、藏野驴、野牦牛、雪豹、金雕、藏原羚、盘羊、藏雪鸡等很多高原特有的珍惜动物。
  可可西里被划分由5个保护区组成的封闭式管理的保护区,域内平均海拔在4600米以上,因为自然环境严酷,气候恶劣,罕有人类活动的足迹。布琼是可可西里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副局长,典型的玉树康巴汉子,也是我们这两天采访的陪同。据说他们局里除了3位做行政和财务的女同事,其他都是像他这样的康巴汉子——在可可西里,野外巡护这样的工作只能让男人来。
  
  反盗猎——昨天的故事
  从格尔木出发,翻越昆仑山口,行驶20公里后我们来到可可西里保护区的不冻泉保护站。不动泉保护站,以库赛湖湿地、红水河湿地和柴达木河流域的生物多样性为保护内容。路上经常能见到藏原羚,白白的心形屁股以措不及防的姿势和速度突然扭向你的眼帘,对它们来说,我们也是一道不容错过的风景。布琼说,这里除了著名的藏羚羊,还有雪豹、藏野驴、野牦牛、金雕、棕熊、猞猁、藏原羚、盘羊、藏雪鸡等,像我们这样的匆匆而过的旅人,遇到雪豹、棕熊和猞猁的几率几乎为零。看到藏野驴和野牦牛要容易些,特别是藏野驴,经常会三三两两地散落在视线所及之处。
   这段行程内内有青海最大的冰川——布喀达坂冰帽冰川和各种台地、台原、湖泊、石林、石环等地貌,可可西里藏羚羊救护中心也设在保护站内。
  
  从不动泉保护站驱车45公里至索南达杰保护站。1994年1月18日,治多县西部工委书记索南达杰为保护藏羚羊,与偷猎者枪战时英勇牺牲。1997年9月10日在可可西里东侧的昆仑山脚正式成立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作为可可西里反偷猎工作的最前沿基地,促进了可可西里藏羚羊保护的进程。
  旦正扎西是索南达杰保护站工作了近20年的巡护员,今年刚刚转正。虽然年近40,晒得黝黑的脸上还有一丝腼腆。
  旦正扎西有过一个人在卓乃湖边呆了3个月的独特经历。十几年前,藏羚羊的“大产房”卓乃湖还没建立保护站,所谓的“保护”就是派人守在湖边,以免这些“母亲”遭受盗猎分子的袭击。那次因为巡山的途中吉普车坏了,同事们给他留下一支枪和500发子弹,告诉他过些日子再来接应他。一个人,一顶帐篷、一箱方便面、3个大包菜、半袋面粉、一只羊腿,一瓶油、一只手电、一盏汽油灯、一桶汽油,这就是旦正扎西的全部生活物资。因为这里是藏羚羊的产仔地,同时也是棕熊、狼的出没地,每天晚上,旦正扎西都紧张得抱着枪支才敢睡觉。因为冷,有很多个晚上是坐着才熬到天亮的。虽然节省着吃,有时候就喝一点面糊糊,但食物还是很快就吃完了。也许是恶劣的天气阻挡了他们进山,接替他的同事迟迟没来。有一次,旦正扎西整整5天没有吃到任何东西,看到在身边奔跑的肥美的藏羚羊和手中的枪支,旦正扎西也动摇过,可不远处一只下地不久的羔羊欢实地偎在妈妈身下嘬吸着奶水的样子让他一阵柔情涌动,最终还是放下了枪。后来,几个路过这里的淘金者救了他。十几年过去了,旦正扎西每次想到这段日子都还心有余悸。
  前些年有次巡山时被公路上一辆驶过的车撞坏了腿之后,旦正扎西很少再上山进行长时间的巡护工作了,更多是在站里打点杂活。除了伤腿,旦正扎西还与其他工作久了的同事一样,有严重的关节严和胃病。如今,卓乃湖已经建立了保护站,房子也由帐篷改作了板房,条件一天比一天好转,可旦正扎西却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抛家别舍地看护卓乃湖边的藏羚羊了。
  在国家全力打击盗猎行为的政策和保护站持续不懈的努力下,昔日可可西里猖狂的盗猎现象已经很少了,作为反盗猎前沿基地的索南达杰保护站如今的工作重点也转向保护和救助高原动物,保护站也成为向路人和游客展示和传播保护自然最好的教育基地。
  
  藏羚羊——今日的乐园
  从索南达杰保护站驶车45公里至五道梁保护站。五道梁周边地高天寒、长冬无夏,以高寒缺氧、气候恶劣多变著称,被认为是青藏线上最苦的地段。该保护站所保护的区域有2万平方公里,面积最大,保护任务也最重。域内著名的多尔改措湖中有珍稀的高原鱼类,被誉为长江北源的楚玛尔河也在这个区域内。
  在五道梁保护站的铁路沿线,藏野驴、野牦牛、藏羚羊、藏原羚等野生动物出没频繁。青藏铁路为保障可可西里等地的藏羚羊自由迁徙,铁路建设初期就在沿线专门设置了33处野生动物通道。青藏铁路唐北段和唐南段分别设置野生动物通道25处和8处,对于高山山地动物群,主要采取隧道上方通过的通道形式;对于高寒草原草甸动物群,主要采取从桥梁下方和路基缓坡通过的通道形式。这些通道充分考虑了野生动物的生活习性、迁徙规律等,保障野生动物的正常生活、迁徙和繁殖。从2004年以来,可可西里藏羚羊开始逐步适应青藏铁路动物通道,它们矫健的身影已成为车窗外一道美丽的风景。
  我们很幸运,这个季节正好是藏羚羊迁徙的日子。在路上布琼就兴奋地说,我们很有可能看到藏羚羊,索南达杰保护站的工作人员也告诉我们,昨天2998大桥附近还有一群藏羚羊呢。
  2998大桥是藏羚羊的主要通道,国内很多有关于藏羚羊通过青藏铁路大桥的照片都摄自这座大桥。这几天国家电网的人在作业,为了不惊扰它们,昨天他们不得已先将这群藏羚羊拦截了下来。从今天开始,为了不影响这些陆续通过桥梁的藏羚的迁徙,国家电网专门为它们停工几天。午后两点,我们的车子驶到2998大桥,还没过一刻钟,就见一队黑点从桥下慢悠悠地过来了。
  “藏羚羊!”由于距离太远,我们只能从照相机的镜头里一窥它们的全貌。20几只藏羚羊,排着不是很整齐的队伍从桥墩下向我们走来,走几步,这些“孕妇”就低下头来在草地上补充一些能量。
  迁徙的藏羚羊都是母的,它们要从新疆的阿尔金、西藏的羌塘、玉树的三江源等保护区赶来卓乃湖和太阳湖产仔。为什么藏羚羊要千里跋涉来到这两个地方产仔,动物学家至今还没有定论。
  这些年随着保护区禁猎所取得的成绩,藏羚羊数量越来越多了。布琼告诉我们,现在保护区每年有约3万只母藏羚羊从四面八方来到卓乃湖产羔,太阳湖有800只,西尔金乌兰湖有2000多只。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藏羚羊的辗转轮回令这片荒野之地充满了生机。
  从五道梁保护站驶车84公里至沱沱河保护站。沱沱河保护站为保护区的南大门,距格尔木市360余公里,是一个针对湿地保护的保护站。域内有可可西里最大、青海第四大湖乌拉乌拉湖和可可西里第二大湖西金马拉湖。
  
  守护者——永远的传奇
  采访中我们还遇见了保护局的传奇人物尼玛扎西和著名的环保志愿者杨震。
  每月只有800元工资,至今还是临时工身份的尼玛扎西来保护区工作的原因很偶然,他原先是修车的,因为保护区路况差,巡山员实际上就是一个汽车修理工,于是尼玛扎西就来到了这里。自从2001年成为保护区的一名临时工之后,这些年每一次的巡山工作都少不了他,也参加过无数次场面惊人的反盗猎和反盗采活动。可可西里极端严酷的自然条件和藏羚羊产羔区特殊的位置,给他和其他工作人员造成了许多困难,六月飞雪、狂风席卷的高原气候给巡查工作带来意想不到的难处;棕熊、狼等猛兽经常不请自来地进入他们的帐篷,随时面临生命危险的他通常只能用敲打锅盆的方法请这些不速之客离开。
  尼玛扎西一年在家最多两个月,大部分时间都在山里,他告诉我们,在可可西里的保护站工作,最难以忍受的是枯燥的生活。他们一般都是两人一班,10~15天倒一次,刚进山时两人还有话说,到了第三、第四天,就只有大眼瞪小眼了。实在找不到话,就只有一遍遍地擦车——车擦得比人还干净。
  杨震是可可西里保护区2002年招募的第一批志愿者。多年的志愿者生活,令他积累了可可西里100多个小时DV纪录素材,这些素材是整个可可西里的故事,其间既有自然之美与一个都市迷路人相遇的故事,也有保护区工作人员巡山、反盗猎、反盗采可歌可泣的故事,还有藏羚羊这个可爱的物种在充满人类的世界挣扎求生的感人故事。这些故事令杨震一时间成为了名人,他的片子播出后,“可可西里”和“志愿者”成了两个光辉的词语,盘旋在那些在城市生活中因厌倦而渴望逃离、渴望拯救的年轻人的头脑中。
  
  在疾驰的青藏列车上,你可能根本无暇顾及这些转瞬即逝的保护站,也更不会接触到布琼、扎西、杨震或者是索南达杰那样把青春和生活都奉献在保护站的人,但正是因为他们和保护站的存在,才让可可西里不再是盗猎者的天下,重新成为高原精灵们的美好家园。
  可可西里是地球这幅被画满人类痕迹的图画上必要的留白,也是从我们自己手中抢回的伊甸园。即使不能像志愿者那样全身心的投入,我们也应当在文明与荒蛮对峙之时,在损毁与维护较衡之间,选择是自省、拯救和守护。
  
  链接:
  卓乃湖保护站:可可西里5个保护站之一。遗憾的是,你不可能在青藏线上看到它。卓乃湖保护站是可可西里最深处的保护站,被誉为藏羚羊的大产房。根据保护站工作人员的统计,每年五六月份,3万只来自各地区的藏羚羊就会汇聚到卓乃湖产羔。
  2010年,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卓乃湖保护站建成并投入使用,结束了近10年在极端危险和艰苦的条件下管理局巡山队员住帐篷进行藏羚羊产仔现场保护的历史,这也是保护区腹地建立的第一个固定保护站。
其他文献
近日,国家教育部印发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它依据幼儿的心智成熟度、适应能力等,对学前孩子的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的成长设定了一个“阶梯”状的发展预期目标,譬如“3岁学会不跟陌生人走,4岁学会体谅父母辛劳,5岁学会说出家庭住址,6岁学会接受不同意见”等,旨在为幼儿教育提供更科学的风向标。  无疑,在当前幼儿教育小学化愈来愈为严重和突出的情况下,国家教育部出台这样一部《指南》
随着课改的深入,在品德教学中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创生,已经内化成为广大教师的自觉追求和习惯。课堂上,图片、文字、歌曲、影片等各种形式的课程资源,极大地拓展了课程的内涵和外延,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显现了新的教育增量,甚至创造出了新的教育生产力。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能较多地发现一些课程资源利用上的误区。在笔者平时的听课记录中,发现对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会有诸多“改变”,正是这些小小的“改变”
对于盲人来说,色彩是什么样的?无边的黑暗有颜色吗?西藏的失明儿童们说:“酸奶是蓝色的”、“苹果,特别是酸苹果,是银色的”、“游泳池的水是白色的”。他们的眼睛看不见,但他们用心来看,这群孩子就是拉萨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  在特殊教育学校里,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19岁的次旺玉娜来自日喀则地区,有着良好的绘画基础。在拉萨特殊教育学校,次旺玉娜已经完成了9年制义务教育,她的绘画老师叫格桑平措,是拉萨
“有机会去亲近那些藏文化的留守者,是我的福;能用镜头记录一些不被人知或被忽略的或即将消失的文化,这便使我作为一个摄影师而感到满足。”  ——宁心  70年代人  职业摄影师、撰稿人  曾经,有过工作室,拍广告,拍歌手……  如今,往返于西藏与北京之间,已11年。  陆续出版图书:《伏藏》、《走,出去玩》、《拉萨小时光》、《行摄西藏》、《天上阿里》等。  2005年,其摄影作品在旧金山国际摄影博览会
说到当惹雍错,不得不提及一个神秘的古国,那就是象雄。它是青藏高原上最早的文明中心,有着自己的语言、文字,文明高度发达。而在现在当惹雍错湖畔一带的当惹穷宗,正是古象雄国的政治军事核心区之一,象雄的强盛与衰落,都与这里息息相关,甚至它的灭亡。  在关注象雄古国和文明的时候,我偶然听闻在如今的藏北草原上,在当惹雍错湖畔一带,有一种神秘的乐器,即鹰笛。这种笛子以极难寻觅的鹫鹰翅骨制作,响遏行云,也称鹰骨笛
F-35A战斗机近来似乎有些不妙。先是去年底美国《航空周刊》曝出美国空军最终采购的F-35A数量可能会削减超过40%,紧接着,今年1月,美空军采购、技术和后勤部前助理秘书威尔·罗珀透露,空军计划在2023年重新购买F-16战斗机。无独有偶,2月18日,美空军参谋长查尔斯·布朗表示,空军正在研究本世纪20年代应该部署什么样的战术战机组合,其中很可能包括一款“全新设计”的“四代半或五代减”战斗机,以取
草原的风  草原的雨  草原的羊群  草原的花  草原的水  草原的姑娘  啊……卓玛  啊……卓玛  舒缓悠扬的歌声一路载着我们到了万里藏北草原,带到了那个真正属于卓玛的家乡。  我们的主人公斯塔卓玛,是一位标准的草原姑娘,轮廓清晰而结实的脸庞上透着少女的羞涩,大大的眼睛总是隐藏在头巾的阴影中,一笑露出两排洁白的牙齿。斯塔卓玛的家在那曲安多县扎仁镇一个只有8户人的村落,村头有一口水井,是安居工程
就西藏的各种神圣湖泊而言,玛旁雍错拥有如同冈仁波齐在一切神山中无可比拟的崇高地位。虽然若论其湖面大小,其深度,或者其地处海拔高度等因素,它都难以在青藏高原的众湖之中堪称“之最”,但其神、其名,却使得众湖唯唯退避。  萨玛噶的歌声  “夜宿在吉乌寺下面小村的旅馆里,睡梦中我仿佛听到湖的微动,有丝丝缕缕的涛声,不知道是不是只是幻觉。  破晓之前,我们爬到吉乌寺边的小山头上,那里是观看玛旁雍错日出的好地
美食家的双重身份  何伟生,笔名鲍汁飞,人称飞哥,这个人,大家一说起来总和吃有关:他做美食、他尝美食、他写美食,他为人熟知的总是:资深餐饮顾问、独立食评人、专栏作家这样的身份。  然而,食评人还有另一重身份。早在1997年时他就穿越罗布泊,带领同行人走出荒原迷途困境,2005年自驾车走川藏,飞哥原是中国较早的一批资深的旅游及户外玩家之一,多年来活跃在携程和绿野等专业社区和论坛。2007年,他与同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