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师生言语互动以生为本,激发学习兴趣,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习能力,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以利于教学组织管理。本文探讨了在科学教学中,如何进行师生互动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科学师生互动;策略研究
我国的《礼记?学记》就已提到“教学相长”的思想,即教师本身通过“教”和“学”相互促进。现在我们所说的课堂互动,指的是师生双方在课堂情境中进行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课堂上只有创造出和谐的氛围,师生双方才能融洽,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因为学生学到了什么比教师讲授了什么更重要。所以新课程“要求学生与教师在‘互动’、‘对话’中对知识进行‘创生’、‘改造’”,进而实现“动态生成”,这就要求新课程下的课堂必须成为师生互动的动态场景,让知识在互动对话的交流中不断生成。
一、“问题——互动”策略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经常使用的师生互动方法。提问可以用来检查已学过的知识,可以引出新的课题,可以开展教材的内容并能开阔学生的思路,启迪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科学教学内容的整体把握,创设一种交往互动和问题求知情境。科学问题要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并从学生实际出发,以境引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调动学习积极性,产生探究的欲望。总之,教师和学生对科学问题的设计,既要注意课前的充分准备,也要注意课堂的随机应变,课后也要不断地反思完善,以确保科学课堂师生互动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2.自主探究,尝试解答
问题出现以后,教师不能包办,将现成的结果和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而是指导学生以科学问题为线索寻求解决方案进行自主探究思考。这其中需要学生阅读、收集、整理与加工相关课程资源和内容,甚至进行实验探究,并进行思考,从而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和结果。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分析问题能力、思辨能力以及实验操作能力。
3.导拨释疑,合作竞争
由于每个学生的认知结构、智力类型和发展水平的差异,解决问题的速度和方式是不同的,因此个体对问题的解决难免偏颇,有待完善。为了统一观点和结论,可以发挥生生互动的优势,先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讨论,鼓励学生“百花齐放”,形成相对正确的结论。在这阶段,教师要努力营造一种和谐、民主、平等、融洽的课堂教学氛围,并在生生互动中巡视各组,了解各组互动的大致情况,鼓励每位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发言,敢于质疑,耐心倾听他人的观点和意见等。
二、创设情境策略
1.创设质疑情境,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
【案例1】“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设计一个“开门比赛”的情景。请一位班里公认为力气最大的男同学和一位力气较小的女同学上来开门。请男同学的手放在靠近门轴的地方来开门,门怎么也开不了;请女同学象平常一样来开门,门很容易就开了。老师宣布女同学赢了,学生大叫不公平。老师见机引导学生刚才不公平在哪,他们的兴趣一下子被吸引过来了。引出“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2.创设交流情境,变“个体学习”为“互动合作学习”
【案例2】凸透镜:在学习凸透镜后,教师设置一下悬念,在寒冷的北极,科考人员不幸丢失了火种,同学们知道,没有火,对大家的生命会造成多大的威胁。假如你亲临现场,能想办法救他们吗?请各小组讨论这个问题。问题的提出,刺激了学生探究的欲望。
3.创设想象情境,变“单向思维”为“多向思维”
【案例3】组织演讲:师:我们已经知道,地球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正是由于重力的作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才是现在这样文明有序。大家想想看,要是一旦失去重力。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将会变得怎样呢?请同学们展开讨论,大胆猜想,积极发言。以“假如重力突然消失”或“在没有重力的世界遨游”为题,组织学生即兴演讲。
三、整合教学資源策略
1.合理整合教材
浙教版科学教材,从学习内容到呈现方式,从学生活动到学生作业,无不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但由于编写教材受人员、地区、环境等条件的影响,它不可能是“万能书”。因此,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受学生情况,当地实际等因素的影响,决定了我们要对教材合理整合、灵活运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教材发挥最大的活力。
例如:七年级下如果按照教材的顺序先上,到第三章的时候,已经错过了万物复苏、百花齐放的春天,有些教学活动无法完成,比如观察花的结构,观察雄蕊和雌蕊等活动,所以我们调整教材内容呈现顺序,将第二章和第三章的顺序交换一下。这样对第二章的学习没有影响,而又使第三章的教学结合季节的特点,课堂学习之后布置学生去校园观察相关的内容,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这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极大的帮助。因此,教材中内容的安排并不是最好的唯一,而是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与教学的具体情况作进一步优化整合的。
2.复习课中的知识整合
复习课的知识容量大、知识点多,传统的复习课更多的是整理知识点加练习,很枯燥。可以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将要复习的知识整合到一起,比如天气灾害、航空航天知识、科技创新这些热点问题是全社会关注的问题,也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我们就可以拿这些热点问题作为知识背景和主线来设计复习课,如果有多媒体条件,将图片、录像等资料做成课件,那么背景材料就会更丰富、更生动。
比如,雪灾涉及的科学知识点就有物质的三态变化,熔点和凝固点、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光的反射、天气变化等知识点。嫦娥一号可以与能量转化、运动和力、失重、空气摩擦、地球与宇宙等知识进行整合。北京奥运可以结合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进行复习,比如与绿色奥运相关的知识点就有污染类型来源和危害、新能源的开发、节能减排方法、植树造林等;科技奥运可以从圣火、装备、场馆、兴奋剂等方面以切入点进行知识整合,人文奥运可以从福娃的设计理念的角度出发进行知识整合。
在新的课程背景和教学理念下,科学课堂教学师生言语互动应多元化,营造一种真诚、信任、民主、愉悦的课堂心理气氛。在这样的氛围中,师生之间建立合作、教学相长的现代师生关系,切实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曹正善.有效课堂教学交往特征探析,教育学,2001年,第12期.
[2]程胜.课堂教学交往的缺失与对策,教育学,2002年,第11期.
[3]亢晓梅.师生课堂互动行为类型理论比较研究,教育学,2001年.
关键词:初中科学师生互动;策略研究
我国的《礼记?学记》就已提到“教学相长”的思想,即教师本身通过“教”和“学”相互促进。现在我们所说的课堂互动,指的是师生双方在课堂情境中进行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课堂上只有创造出和谐的氛围,师生双方才能融洽,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因为学生学到了什么比教师讲授了什么更重要。所以新课程“要求学生与教师在‘互动’、‘对话’中对知识进行‘创生’、‘改造’”,进而实现“动态生成”,这就要求新课程下的课堂必须成为师生互动的动态场景,让知识在互动对话的交流中不断生成。
一、“问题——互动”策略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经常使用的师生互动方法。提问可以用来检查已学过的知识,可以引出新的课题,可以开展教材的内容并能开阔学生的思路,启迪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科学教学内容的整体把握,创设一种交往互动和问题求知情境。科学问题要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并从学生实际出发,以境引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调动学习积极性,产生探究的欲望。总之,教师和学生对科学问题的设计,既要注意课前的充分准备,也要注意课堂的随机应变,课后也要不断地反思完善,以确保科学课堂师生互动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2.自主探究,尝试解答
问题出现以后,教师不能包办,将现成的结果和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而是指导学生以科学问题为线索寻求解决方案进行自主探究思考。这其中需要学生阅读、收集、整理与加工相关课程资源和内容,甚至进行实验探究,并进行思考,从而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和结果。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分析问题能力、思辨能力以及实验操作能力。
3.导拨释疑,合作竞争
由于每个学生的认知结构、智力类型和发展水平的差异,解决问题的速度和方式是不同的,因此个体对问题的解决难免偏颇,有待完善。为了统一观点和结论,可以发挥生生互动的优势,先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讨论,鼓励学生“百花齐放”,形成相对正确的结论。在这阶段,教师要努力营造一种和谐、民主、平等、融洽的课堂教学氛围,并在生生互动中巡视各组,了解各组互动的大致情况,鼓励每位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发言,敢于质疑,耐心倾听他人的观点和意见等。
二、创设情境策略
1.创设质疑情境,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
【案例1】“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设计一个“开门比赛”的情景。请一位班里公认为力气最大的男同学和一位力气较小的女同学上来开门。请男同学的手放在靠近门轴的地方来开门,门怎么也开不了;请女同学象平常一样来开门,门很容易就开了。老师宣布女同学赢了,学生大叫不公平。老师见机引导学生刚才不公平在哪,他们的兴趣一下子被吸引过来了。引出“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2.创设交流情境,变“个体学习”为“互动合作学习”
【案例2】凸透镜:在学习凸透镜后,教师设置一下悬念,在寒冷的北极,科考人员不幸丢失了火种,同学们知道,没有火,对大家的生命会造成多大的威胁。假如你亲临现场,能想办法救他们吗?请各小组讨论这个问题。问题的提出,刺激了学生探究的欲望。
3.创设想象情境,变“单向思维”为“多向思维”
【案例3】组织演讲:师:我们已经知道,地球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正是由于重力的作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才是现在这样文明有序。大家想想看,要是一旦失去重力。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将会变得怎样呢?请同学们展开讨论,大胆猜想,积极发言。以“假如重力突然消失”或“在没有重力的世界遨游”为题,组织学生即兴演讲。
三、整合教学資源策略
1.合理整合教材
浙教版科学教材,从学习内容到呈现方式,从学生活动到学生作业,无不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但由于编写教材受人员、地区、环境等条件的影响,它不可能是“万能书”。因此,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受学生情况,当地实际等因素的影响,决定了我们要对教材合理整合、灵活运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教材发挥最大的活力。
例如:七年级下如果按照教材的顺序先上,到第三章的时候,已经错过了万物复苏、百花齐放的春天,有些教学活动无法完成,比如观察花的结构,观察雄蕊和雌蕊等活动,所以我们调整教材内容呈现顺序,将第二章和第三章的顺序交换一下。这样对第二章的学习没有影响,而又使第三章的教学结合季节的特点,课堂学习之后布置学生去校园观察相关的内容,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这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极大的帮助。因此,教材中内容的安排并不是最好的唯一,而是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与教学的具体情况作进一步优化整合的。
2.复习课中的知识整合
复习课的知识容量大、知识点多,传统的复习课更多的是整理知识点加练习,很枯燥。可以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将要复习的知识整合到一起,比如天气灾害、航空航天知识、科技创新这些热点问题是全社会关注的问题,也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我们就可以拿这些热点问题作为知识背景和主线来设计复习课,如果有多媒体条件,将图片、录像等资料做成课件,那么背景材料就会更丰富、更生动。
比如,雪灾涉及的科学知识点就有物质的三态变化,熔点和凝固点、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光的反射、天气变化等知识点。嫦娥一号可以与能量转化、运动和力、失重、空气摩擦、地球与宇宙等知识进行整合。北京奥运可以结合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进行复习,比如与绿色奥运相关的知识点就有污染类型来源和危害、新能源的开发、节能减排方法、植树造林等;科技奥运可以从圣火、装备、场馆、兴奋剂等方面以切入点进行知识整合,人文奥运可以从福娃的设计理念的角度出发进行知识整合。
在新的课程背景和教学理念下,科学课堂教学师生言语互动应多元化,营造一种真诚、信任、民主、愉悦的课堂心理气氛。在这样的氛围中,师生之间建立合作、教学相长的现代师生关系,切实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曹正善.有效课堂教学交往特征探析,教育学,2001年,第12期.
[2]程胜.课堂教学交往的缺失与对策,教育学,2002年,第11期.
[3]亢晓梅.师生课堂互动行为类型理论比较研究,教育学,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