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yri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占了很大的比重。那么,怎样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一、创设教学情境,培养浓厚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一种积极而活跃的非智力因素,是一种积极的认知心理倾向,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
  首先,要精心设计导语,一段符合小学生心理特征、能抓住他们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导语,能引起学生阅读的极大兴趣。如在学习《蚁国英雄》这篇文章时,可以这样设计导语:“在你的心目中,蚂蚁是怎样的角色?”学生对蚂蚁并不陌生,很快会有学生作答“弱小、不堪一击”等,难度适合的问题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此时再接着问学生:“不堪一击的弱小的蚂蚁怎么称得上英雄呢?”这一问引起了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了他们了解课文进行阅读的兴趣。
  其次,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提出恰当的阅读目标要求。如在学习《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这篇文章时,老师问:“这两棵樟树能留住宋庆龄,那么这到底是两棵怎样的樟树呢?”学生带着问题阅读交流:“樟树可贵的品质留住了宋庆龄。”阅读中有了这些问题的指引,就能让学生有目的地有兴趣地阅读。但要注意到,提出的阅读要求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过深会挫伤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过浅容易引起学生浮躁的情绪。
  最后,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阅读方式,为学生创设有吸引力的学习环境。如采用朗读竞赛、分角色朗读、表演朗读、默读等方式来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在阅读中感受到乐趣,为学习课文内容和养成阅读习惯奠定良好基础。
  二、教会学生阅读方法,促进阅读的有效性
  进行语文阅读训练,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也是关键。
  阅读伊始,首先要了解文章内容梗概及作品、作者的时代背景;遇到障碍自查工具书,不能解决的画出来。第一次基础性阅读过后,教师可组织学生交流阅读过程中所发现的最关键的问题;然后带着问题进行第二次深入阅读,这时要充分发挥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鼓励他们探索、思考,进一步提高阅读效率。以听说读写结合为主要渠道,将重点字、词、句、段进行精读,并且深入研究一些值得思考和记忆的内容。如教学《钱学森》这篇文章,学生了解钱学森的生平事迹,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后,提出了有价值的问题:“钱学森的爱国情怀在文中哪些地方有所体现?”学生阅读,交流讲述自己所感受到的爱国精神。怎样深入研究一些值得思考和记忆的内容呢?教师这时抛出了一个问题:“钱学森的爱国与我们一般人的爱国有什么不一样?”这个问题将爱国作为一个研究对象,并且真正关注到人,学生再次深入文本,感受到钱学森在重重阻挠之下,毅然决然地回到贫穷的祖国奉献自己的力量,感受到了钱学森对祖国强烈的爱,对祖国与众不同的爱,钱学森伟大的爱国精神在学生内心中不再是空洞模糊的字眼,钱学森的精神触动了学生的心灵,也由此,学生走向了深层次的阅读。最后是消化运用阶段,这个阶段要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一步吸收,学用结合。
  三、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习惯的好坏对于学生的阅读效果非常重要。
  首先,要提醒学生在阅读时不要一心多用,要静下心来阅读文章;然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不断提出问题,以达到理解文章的目的;最后,还要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与作者进行情感交流,与作者心灵相通,产生共鸣。
  如学习《青海高原一株柳》这篇文章,第一课时学习了婀娜多姿的灞河柳与青海高原那株柳的描写;第二课时,我给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你是一株柳树苗子,你愿意是一株灞河柳还是高原柳?学生各抒己见。我肯定了他们的想法,接着我话锋一转:“作者陈忠实借这样的一篇文章想表达什么?”学生纷纷回答:“表达对青海高原那株柳的敬畏。”“是想赞美青海高原那株柳的坚忍不拔,同时也想赞美像这株柳一样的处在恶劣的环境之中,但没有放弃,依然坚持不懈地努力,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在逆境中成才的人。”我接着问:“那么你读懂文章了吗?能站在作者的角度与之产生共鸣吗?”学生略加思考:“作者写高原柳也是写他自己以及和他自己一样的人,因为他的成长经历也是充满了挫折坎坷,但他依然不言弃,执着于文学创作。”“陈忠实认为自己也是一株高原柳,有着高原柳的坚忍不拔、永不言败的精神。”……课堂上,这样的训练能让学生读到作者的内心,感受到作者通过文字所传达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
  当然,阅读还要培养学生勤动笔的习惯。动笔的方法有很多,可以摘抄优美的词句、段落,也可以在文章中做出记号和批注,有必要的话还可以写读后感。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会让阅读教学更加省力、高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培养浓厚的阅读兴趣,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应努力探索阅读指导的有效途径,增强学生阅读的趣味性、主动性和实效性,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作者简介:江苏省兴化市第二实验小学语文教师。
其他文献
“困惑”对学生、老师都是不可多得的教学资源。面对疑惑,学生不仅需要结果,更需要过程。在阅读教学中,要让解惑成为指点方向、引领思维、传授方法、启迪智慧的过程,成为催生教学精彩的过程。启发的方法固然很多,而“答非所问”则是有效方法之一。这里的“答非所问”指的是,学生提出困惑,教者“答非所问”,以促使学生进行快速思辨,通过自我探索,最终恍然大悟,享受到学习的快乐。这样的“答非所问”,能让释疑解难走向智慧
阅读,其不只是语文及其他学科学习的主要途径,更可以将其视为生活中必备的技能,是从教材课本中获取信息、情感思考的渠道之一.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新课程改革提出了更为严
插图是教材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文字无法代替的功能,是语文教学重要的资源。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插图充分体现了其人文价值,促进了初中生情感美育的培养。本文针对插图运用存在
近来,语文界一直强调培养学生语言核心素养,倡导从实践运用中回归生活,让学生的听说读写等技能真正运用到生活中,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一、读经典,吮吸书香  多读经典,了解经典的与众不同,能让学生从中获得深厚的精神慰藉。如在苏教版(下同)六年级上册《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教学中,围绕“必读”,我让学生搜集有关《鲁滨逊漂流记》的信息,让学生就“某个男生总想外出探险,了解外面的世界”这一主题主动表达自
理解词语是阅读的基础,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善于运用好课文词语,这是提高语文课阅读教学探究效率的途径之一.在阅读教学中,抓准重点词语,能把握课文内容;语文学习中可以让词语
人的言谈举止反映了一个人的综合素质.而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是促进学生整体素质提高的有效手段.阅读是语文学习的主要学习方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通过阅读教学可以增加学生的语
在全民阅读的社会大背景下,儿童阅读已成为最受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关注的大事,针对广大少年儿童的阅读推广已渐成社会潮流,在儿童阅读推广方面,笔者认为从选择书籍、阅读环
新课标要求高中语文教学应注重以学生文本,在教学过程中践行生本理念,以阅读教学为中心,为学生营造有利于听、说、读、写的实践学习环境.生本理念的提出是教育发展的成果之一
Ernie Ball,做为一个音乐家、经济学家、商人,一部分朋友对他的名字并不陌生,但是对他的一些事迹,可能并不太了解,我在这里简单说几句,因为他为世界音乐界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一直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仅预示着学生理解能力的高低,还会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尤其是近些年以来,教育体制的改革,也让小学语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