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库巴曲缬沙坦和依那普利对心力衰竭患者心血管标志物影响的对比研究

来源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358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和依那普利对于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以及心血管标志物高敏肌钙蛋白T(hs-cTnT),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环磷酸鸟苷(cGMP)的影响,比较患者两类药物获益的差异。方法入组左心室射血分数≤40%并存在心衰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患者,以血流动力学、收缩压及用药史作为筛选指标,所有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73例,随机分为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组43例和依那普利治疗组31例,持续用药8周,在治疗前及治疗后8周经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
其他文献
目的应用血栓弹力图(TEG)评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氯吡格雷不敏感患者中不同抗血小板药物的疗效。方法对在应急总医院心内科行PCI并规律服用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的冠心病患者278例,通过TEG检测血小板抑制率,ADP抑制率≥50%为达标组,ADP抑制率<50%为未达标组;未达标组随机将氯吡格雷更换为替格瑞洛,为替格瑞洛组,应用氯吡格雷的患者为氯吡格雷组,分析替格瑞洛组换药前后AA抑制率和ADP抑制率的变化及其与达标组的差异,随访患者1年内呼吸困难、出血
主动脉夹层(AD)及主动脉动脉瘤(AA)均属于心血管危重症,病理特点为主动脉中膜退行性变(AMD)。AMD主要病理生理机制为主动脉壁中膜弹力纤维断裂,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表型转化,细胞外基质(ECM)降解,VSMC增殖迁移增加、凋亡增多导致主动脉结构和功能薄弱[1]。本文对AMD研究的常用生物学检测指标及检验技术作一综述。
高海拔环境的特点为低压、低氧、低温、低湿度。随着海拔升高,气压、气温和空气的湿度进一步降低,人体可吸入氧浓度亦会降低。为了适应这种高海拔环境,人体即刻或数小时、数天、数月内启动适应机制加以代偿,主要体现为通气量增加,心输出量增加,红细胞增多,携氧能力提高及一些代谢方面的改变。研究显示高海拔环境对血压、心率、心脏结构及功能等产生一过性或长期的影响,在合并心力衰竭、冠心病、心律失常、高血压等心脏疾病的人群中可能更加显著。
目的心力衰竭患者心房颤动(房颤)发病率较高且影响心力衰竭(心衰)患者预后,本研究旨在分析心衰住院患者发生房颤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北京9家医院住院的无房颤病史的心衰患者1781例,根据院内是否发生房颤分为心房颤动组(n=125)和非心房颤动组(n=1656),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住院时长、检验、超声心动图等结果,比较两组间差异,分析住院心衰患者房颤发作的危险因素。结果相比非心房颤动组,心房颤动组年龄较大、NYHA分级更高、脑钠肽(BNP)或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
Kartagener综合征(KS)是一种临床少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是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PCD)的一个类型,临床表现为内脏转位、支气管扩张和慢性鼻窦炎[1,2]。1904年由Siewert首次报道,1933年瑞士内科医生Manes Kartagener报道4例,并总结提出内脏转位、支气管扩张和副鼻窦炎“三联征”而命名为KS[3]。该症罕见且常在儿童期发病,临床医师对其认识不足,易漏诊误诊,本文报道1例Kartagener综合征患者,以加强临床对其的认识。
目的通过检测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长链非编码RNA人母系表达基因3(LncRNA MEG3)表达水平,对其临床意义进行探究。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12月于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确诊CHF患者115例作为CHF组,另选取同时期本院健康体检者82例为对照组;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ELISA法检测血清中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血清MEG3表达情况;MEG3表达与NT-proBNP、
目的观察尼可地尔对高龄老年冠心病(CHD)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冠状动脉(冠脉)血运重建后心绞痛的疗效及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老年医学科心血管病区住院的高龄CHD合并T2DM患者心绞痛发作的患者116例,所有患者均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或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治疗。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8例。试验组在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治疗基础上,口服尼可地尔5 mg Tid,观察治疗4周。采用血管内皮功能监测仪Endo PAT2
目的探讨建立急救绿道APP管理模式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STEMI)患者救治的影响。方法选取航天中心医院心脏医学部急救绿道APP管理模式建立之前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ASTEMI患者87例为对照组,急救绿道APP管理模式成立之后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ASTEMI患者108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发病至首次医疗救治时间、入院后首份心电图完成时间、入门-球囊(D2B)时间、住院期间心力衰竭发生率、住院时长、住院期间死亡率、住院期间平均花费。结果两组发病至首次医疗救治时间比较差异
目的分析超声检查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颈动脉及锁骨下动脉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以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于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就诊时心脑血管疾病患者62例,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后续简称超声)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分析颈动脉及锁骨下动脉血管病变的诊断结果,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结果为准,统计超声检查结果的符合率,同时评价其诊断价值,计算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颈动脉检查结果中,超声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一致52例,符合率83.87%;
目的观察经溶栓导管注射重组人尿激酶原对高血栓负荷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延期PCI的影响。方法将106例高血栓负荷的STEMI患者随机分为尿激酶原组(54例)和血栓抽吸组(52例)。尿激酶原组在血栓抽吸后经抽吸导管于冠脉内注射重组人尿激酶原20 mg;血栓抽吸组仅行血栓抽吸。7 d后延迟支架置入,比较两组梗死相关动脉(IRA)慢血流/无复流发生率、支架植入数量,出血情况,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入院1周内及术后3个月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等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