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于城乡之间:一种观察与实践

来源 :上海艺术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489563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1年4月25日,首届“2021社会学艺术节论坛”在浙江省三门县横渡镇横渡美术馆举办。本次论坛由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教授耿敬与“社区枢纽站”创始人、批评家王南溟联合策划。论坛围绕“流动于城乡之间:一种观察与实践”这一主题,进行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方式展开话题分享与深度交流。开幕式上,全国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章义和在致辞中表示,首届未来乡村论坛的举办是国家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两个战略的有机衔接,乡村振兴不是另起炉灶,而是在脱贫攻坚基础上的继续推进,做好乡村振兴就要打通城乡之间的融合发展,将其作为一体研究。中国目前进入了创新时代,讲究批判性思维与问题意识,此次论坛的不同专家身份与不同学科交叉是创新动力的重要来源,交叉和融合是文化的基本特性,这一特性决定着文化的力量。目前东南沿海的乡村是面对着“富了怎么办”的困境,这要回归到艺术本质的问题,乡村需要文化的浸润。
  王南溟:艺术家驻村创作与横渡美术馆周围的作品
  2021年4月由范迪安担任学术主持的社会学艺术节在浙江三门县横渡镇与刚落成的横渡美术馆同时举行,我和耿敬在策划 “横渡之春:社会学艺术节”时就决定在刚开馆的横渡美术馆首展做的不是艺术家的展览,而是当地村民的手机摄影展、费孝通的图片文献展、美术馆公共教育进横渡镇中心小学,以及系列活动:艺术家梁海声的当代折纸(培养空间感),刘玥、柴文涛与小学生的画石头(理解色彩与线条),欧阳婧依与小学生一起面对当地山溪画成的《白溪画卷》。此外,活动还安排了艺术家在横渡的驻地创作:杨重光和倪卫华在横渡镇的桥头村废墟中的行动绘画,李秀勤、老羊、顾奔驰&陈春妃、董楠楠在横渡美术馆周围完成装置和雕塑,杨千实施新的作品概念。
  如果把艺术作品运输到横渡美术馆,展出后又把作品运输回工作室的做法显然不合我的“社会学艺术节”的目的,艺术家在横渡美术馆周围直接进行创作,既可以展现创作的全过程,而这类作品因为在策划时都考虑到互动,就让村民有了可参与性,即原来他们的技能还能在艺术家作品完成的過程中发挥作用。甚至还有可能让村民成为共同完成作品的主体,这才是本次社会学艺术节的根本动机。
  当艺术家老羊和团队一起安装永久性大型装置作品《变异的稻谷》时,村民们看到艺术家与乡村劳动是一样的,在横渡美术馆的东边,从上海运输过来的作品部件要竖在那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用钢材制作成的部件都是靠人力搬到田地间,电源要从很远的地方拉过来,还需要柴油发电机才能工作,这些都需要村民来提供帮助,露天工作不能碰到雨天而那几天偏偏雨下个不停。老羊在横渡安装这件作品的时候也是他在上海的“老羊流浪季—为流浪者守夜”活动的时间段,所以在横渡安装作品时,田地中也有一个帐篷,在安装作品的最后一天,老羊睡在橘红色的帐篷里一晚以呼应上海的项目,而伴随他的是田地中的青蛙声。在老羊和他的安装团队的努力下,《异变的稻谷》由三件相同的尺寸(长10米,宽10米,高8.6米) ,作品相距35米,3个构成一组完整作品;材料金属做旧(锈色),氟碳漆防腐。此作品于2021年4月17日在横渡美术馆与远山之间的田地中树立了起来,准确地理位置是,浙江省三门县横渡镇大横渡村横渡刘的田地中。它们是在三个点位上呈现的一件大型作品,也是一件站在横渡美术馆向东望去就能看到的一件大型装置作品,在一片田地中,也在清秀的山丛前面。
  著名女性雕塑家李秀勤的大石块雕塑在横渡美术馆的北侧,也就是在美术馆入口处的旁边,这类户外大石块雕塑,李秀勤在美国和捷克各创作了一件,现在横渡是第三件。她是“雕塑家”,但她将雕塑拆而为“雕”与“塑”两个字,她要去除雕塑的“雕”而纯粹地去用纯天然地“塑”,就这次横渡的驻地创作,李秀勤希望的是对石块用电钻打孔劈开而塑出形来,她要的山石形状是一次性地用行动去完成而不要“雕”出来的结果,即她用的材料是石块,但做出来的作品不只是石块,而是要塑出她的感情力量和身体密码。在“横渡之春:社会学艺术节”中,李秀勤的雕塑行为持续了近一个月,作品分三步走:第一步是选满意的大石块,第二步用视觉假定的效果来劈开大石块,第三步是摆放石块的角度和环境在一起,最后完成李秀勤雕塑的符号,用铜棒条相嵌其中组成作品语言。在开石之前,李秀勤对着这两块大石块,已经用雕塑泥在纸板上照着这两块石块造型捏了小模型,李秀勤要找到打开一块大石块如打开一本书的感觉,而这本书又是当石块用力打开时那样地有张力的,就像现在的横渡美术馆的四块石块,它们呈现的方式是打开后一块平躺在地上,一块是站着的,这如一个打开石块时的自然过程,而被打开的石块内部的肌理也是李秀勤会凝视的内容,李秀勤的雕塑在横渡美术馆的西侧的下沉处,从村民帮助到山溪中将大石块劈开,用吊车拉到美术馆现场,李秀勤在村民的帮助下一起合作,直到最后将铜棒插入石孔以完成她雕塑的特定符号—来源于盲文的凹凸视觉为止。从此,横渡乡村拥有了一件李秀勤的永久性雕塑。
  而顾奔驰&陈春妃的《莫比乌斯》作品在横渡美术馆朝南望去的田地中,那是一个从田埂走进去的一块略高的地势的田地,和老羊的作品需要用到当地村民的土地一样,这也需要与村民协商,在地面上搭建高度3米,底部由长16米,宽12米并由36个三角形结构的拉线架子。顾奔驰&陈春妃在村民的帮助下,开始用手枪钻将他们定制好的“拉线”所用木杆安装在铁管框架上,开始由艺术家自己拉线,村民协助,后来到了村民成为了拉线主体。顾奔驰的作品是用定制的涤纶丝线材料,他经常执着于清一色的红色拉线,但这次拉的是红黄相间色,我习惯称其为七彩拉线,因为这些色自身叠加后会产生调和色错觉,在空间和环境中还会融合出其他的变色,特别是在横渡山田间的景观中会出现更多的炫色效果,比如来自山的绿色和天的蓝色的合作。
  本次社会学艺术节关注设计师的艺术家化,即把工程目的降下来,尝试与村民共建庭院。董楠楠将这紧挨着美术馆北边的一幢村民住宅作为横渡美术馆延伸的户外分空间,并以“乡村园艺展”为主题,激发乡土植物意识。这一方面为了响应村民手机摄影展,一方面也体现了乡村庭院的在地性。庭院利用了当地的景观,即面朝前面的山与田地,最细节处的创意是用竹制的拱门来取景,拱门前置一个两人座的长凳,后面的人可以看到坐着人的背影及前面的景观。当然人们也可以选取拱门和背景来拍照,所以把这个庭院命名为“背影花园”。这是一个别样的乡村趣味,也可以作为横渡美术馆延伸出来的休闲区域。“背影花园”从概念到实施完全依靠村民手艺,董楠楠首先需要有村民来制作一个竹制拱门,巧合是横渡美术馆及“背影花园”的所在片区就有一个喜欢自己做竹亭的村民。他不是为生计而做竹制搭建,只是喜欢。我们在他住处看到一个他自己搭建的门头和院内L形小竹亭(室外做家务活时可以遮阳挡雨)。董楠楠团队的“背影花园”就请这位村民来制作竹制拱门。董楠楠团队中的金胜西与村民配合,只用了两天完成了竹片制作的拱门装置,并在村民住宅安装。制作程序是村民自己设想的,把竹子劈成竹片,一里一外拼成拱形,再和竹条镶边。村民熟练的手工技艺引来董楠楠团队的赞叹。   在横渡乡村配套的还有对第八届费孝通学术思想论坛的反思式独立论坛,艺术家王小松总主持了“社会学艺术节|横渡乡村”论坛,参与论坛主题演讲的有社会学家、策展人、艺术家、建筑师和规划师、导演等。论坛外还对参与这次社会学艺术节的村民进行对谈式的纪录片拍摄,同样是此立足点,本次社会学艺术节中重要启动仪式“百人抬大树干”,也是一件被称为横渡美术馆前的镇馆之宝留存下来。在该美术馆的南侧有一根大树干放在两个石板底座上,这是以前从横渡白溪打捞上来的千年老樟树,是一根长约二十米、树径一米多的河沉木,当时随便安置在工地现场,设计师想用树干挖槽种上花来美化,我反对这种低端设计套路。李秀勤强烈要求原样保留这根大树干以发挥自身的价值,但当时工地景观工程已经完成,吊车无法直接开进。根据现状我做出让村民抬着移动这根大树干的方案。原来是大树干,移动一点就是一件作品,材料被赋予了这个行为后立即转换为观念,在特定的材料和特定地点所构成的情境中,它是用物本身和行动意指合成的一件艺术作品。除了用“百人抬大树干”作为横渡美术馆开馆仪式,村民齐动成横渡美术馆社会学作品的假设外,当抬完树干我们又发现,村民们借助竹竿发力都是在一根不规则的自然树干形状上用经验来搭建的。我和李秀勤决定保留这个搭建的杠杆,让杠杆本身也成为这件作品的组成部分。现在,在横渡美术馆的南边草坪上,我们从这样的作品中仿佛可以听到当时劳动号子场面和社会学动员与行为之间的关系所形成的“动员式艺术”在横渡的形态。
  魏佳琦:记“社会学艺术节|横渡乡村”论坛
  1.由艺术引发而来的社会学思考
  王宁(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中山大学消费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发表了题为《发展进程中的观念误区与艺术社区建设》的演讲。发展进程中“生存永远是第一位”“艺术作为公共品对地方经济发展无用”对这两种观念误区做分析,并从外部性角度讨论了艺术的价值。他认为,艺术社区建设通过艺术活动的举办吸引低收入群体的注意力从而减少犯罪率;通过文化包容的方式提升社会资本;同时艺术社区的建设可以增加本地舒适度、提高地方宜居性。艺术社区建设不纯粹是财政支出,它有财政的回报,它具有经济外部性;不仅如此,艺术社区的建设还具备社会外部性。通过艺术实践,培养居民的艺术修养,从而改变自身身份认同,形成新的文化认同,同时艺术社区建设促进社区整合,增强社区凝聚力。表面上是财政支出,事实上提升了地方形象,让外人愿意到这边来参观旅游投资消费,所以它最终其实还是有经济效用的。艺术的社会外部性最后也会转化为经济外部性,即带来经济成果。
  刘正直(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表演系副主任)通过对表演艺术的脉络梳理,总结表演艺术的使命与功能。他认为,好的戏剧应当具备以下因素,好的艺术、好的社会活动亦然。第一,时间性与可持续性;第二,空间性,因地制宜;第三,社会性,即沟通和交流,被观众理解;第四,仪式,能够让观众尊敬;第五,娱乐性,观众可以借以抒发情感;第六,教育功能。不论戏剧还是其他艺术形式,甚至是社会性的介入,首先是民族与世界,这也是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天下大同,美美与共”,既是民族的,也可以是世界的。城市与农村这种隔阂也是可以来打破的,只不过需要一种媒介,有媒介来介入才能够产生社会性效益和建设的持续性。
  张佳华(陆家嘴社区公益基金会)结合自身组织的社会实践案例分享了四个关键词:社会组织、实践、资源整合、居民的组织与参与。陆家嘴社区公益基金会属于非公募的社会组织,一端链接社会资源,另一端链接社区,通过一些机关的机制使资源的投入有预期的产出。项目主要分为街面道路微更新、居民生活空间微更新、墙面微更新以及艺术公教活动。他指出,该基金会主要通过艺术的方式介入陆家嘴老旧小区,目的是为了改善空间的视觉面貌,改善居民生活的品质。但总体上,作为一家社区性的基金会,总的体量、能量还是非常薄弱,内部参与者如何被激发、自组织、培育或者发展,这是地方能够持续建设、持续有活力的最为关键的因素。同样,横渡社区的发展也是需要志愿者协会长期植根在本地,寻找相关村民,定期举办系列活动,村民的积极性才有可能被激活。
  2.新建筑體与乡村艺术社区规划
  张敦福(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致力于消费社会学的研究领域,他首先论述了中国普遍的“消遣经济”观念,在他看来,这个概念与中国传统的经济形态、经济特征以及社会性质非常相关。社会生活与经济生存体系中的不同生存方式构成了生计经济,生计经济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社会整合形式。而消遣经济中休闲时间的增加、充裕是社会整合形式的重要来源,它们两者之间彼此影响非常紧密。当下随着社会变迁,中国大规模、大面积的民众富裕起来,中国人社会生活的图景包括中国乡村的社会生活图景发生改变,人口结构与城乡结构都呈现出生产与消费、工作与休闲不平衡的状态。工业化与大众消费带来的后果之一即是造成人的终日忙碌,由此他提出要让传统乡土社会的休闲、消遣观念和生活态度予以平衡,以提高社会生活质量的希望。
  伍鹏晗(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讲师、荷兰注册建筑师)作为建筑师库哈斯乡村研究团队的一员,分享了在城市化快速进程下对于欧洲乡村的观察与思考。他分别叙述了德国乡村、荷兰乡村及俄罗斯乡村的农业发展状况,他认为在社会变迁城市化进程中,乡村会是整个革命的最前线,因为在当下现代化社会,农业已经脱离单靠季节性的农业生产,反而包含基因工程、高新科技、遗产记忆、季节迁移、土地买卖、政府补贴、临时人口,税收优惠,招商引资、政治动荡等诸多因素,其实远比快速城市化所带给城市的变革要更动荡许多,而且是更值得我们去思考,因为任何一个因素都可能对乡村造成一个非常大的改变。
  魏秦(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建筑系副系主任)结合近十年的乡村教学与实践,以以往的建筑案例来探讨如何营造小而美的乡村公共空间以及乡村产业建筑的再利用策略。对于乡村的公共空间的功能,她提出,公共空间主要分为生活性的功能空间、信仰性的功能空间、生产性的功能空间和娱乐性的功能空间,这些功能空间会随着生活产生变迁,所以研究者应当有意识地紧跟现下生活。此外,对于乡村产业建筑再利用的思考,她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展开工作:一是功能提升和置换;二是形态的更新和变异;三是通过对传统建筑、乡村产业建筑结构的一种挖掘,通过创新和融合来做一些尝试,以此激活处于荒废化状态的传统乡村产业建筑。   董楠楠(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副主任)介绍了自己团队从2017年起持续4年的“田园实验”乡村实验性临时景观演绎系列,该实验主要以乡村农作季节的农田本身作为景观用地,以最小的干预程度而重构当地的景观呈现,该实验分别从上海崇明建设村、上海金山水库村到浙江台州的横渡镇进行,其中金山水库村的乡村艺术节成为2019年在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中唯一的乡村振兴主题板块的案例。他提到,对于乡村而言,一方面我们更多的工作是在配合乡村的治理,另一方面在这其中有更为多元的角色介入。以横渡为例,它不仅仅是个地名,它实际是在强调:未来的乡村振兴,需要我们用社会学、艺术、规划、建筑景观,甚至更多专业学科的视角来观察乡村,协同解决乡村存在的问题,即用这种多学科的横向拉通,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人士的共同参与,真正实现我们乡村振兴。
  3.乡村社区:在劳作中的艺术
  严俊(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上海大学经济社会学与跨国企业研究中心(IESM)联合主任):《艺术乡建与文化自觉:关于目的、过程与影响的社会学思考》。他尝试从费孝通的“文化自觉”大概念下展开,结合社会学理论研究方法建立了一个理论模型,并按照目的、过程和影响三个要素重点分析了“碧山计划”和“青田范式”两个案例。他认为,“艺术乡建”是一个实践中的“双向文化自觉”:作为行动者的村民,需要在艺术家的启发与活动参与中了解自己,明确未来的方向;作为行动者的艺术家,也需要真正成为整体文化中的一员和村民站在一起,反思自己的价值与方法的意义。
  李秀勤(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艺术家)是本次论坛中唯一一位以艺术家身份发言的嘉宾,发言内容围绕此次在横渡创作的《啄石启悟》石头雕塑作品。对于选择盲文这一创作形式的原因,她提到主要有两点:其一,她认为盲文是需要人以触摸的形式,通过触觉去感受作品,这一方式与历史上人们对于艺术是视觉化的印象相异,因此她提出艺术是一种体验,一种感知生命的方式;其二,盲文的结构是凸出的、正面的,但其制作方式又是通过将反面压出来,以凹显凸,这是凹与凸的转换,而凹凸的本质就是雕塑。
  马琳(策展人、上海大学博物馆副馆长、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教授)作为本场论坛最后发言的专家,主要介绍了从2018年起持续至今的“边跑边艺术”艺术实践,并以时间线性梳理了以往的社区展案例。她提到,“边跑边艺术”是作为社区枢纽站所推动的一种行动方式,它没有固定成员,是一个由策展人、艺术家和志愿者组成的开放式小组和平台,更是一个能够与社会美育相结合的过程。对于此次的“边跑边艺术到横渡”,策展人在选择艺术家时就以作品在地性为前提,艺术家需要先在当地驻留、考察而后逐步创作,因此“边跑边艺术到横渡”不仅仅是一个展览形式,它也包括了美育工作坊、艺术家驻留、专家论坛等内容,它更是一个综合性的艺术活动。
  王小松(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副院长):“艺术社会学”和“社会艺术学”是两个根本不同的问题,今后会在横渡创造“横渡宣言”,并以此为论坛的核心目标。因为不论是户外雕塑、艺术装置还是美育工作坊,都能反映乡村的未来、乡村的核心问题,我们要将横渡所做的艺术实践、举办论坛等经验分享和传递下去,因为艺术就是要走在前面。与会专家、学者的分享与交流,不仅肯定了首届横渡乡村“社会学艺术节”为多学科的视角和观点交叉互融所提供的创新性平台,更为日后的艺术乡建提供了丰富的学术理念,有助于更好的拓展新时代艺术与社会实践的创新视野。
  周美珍:记村民手机摄影展、费孝通图片展
  上海大学社会学院耿敬教授与社会学专业四位本科生蔡晨茜、兰珊、梁逸慧、庞雨倩一同对当地村民进行调研,展开深入动员,举办了村民手机摄影展和费孝通图片展。在调研过程中,我们了解到横渡镇除了依靠先天的自然环境外,当地的村民通过三个阶段,实现了脱贫。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在实地调研后,重点关注乡村振兴后村民们精神生活匮乏的问题。
  两个展览都以照片的形式展出,用雪弗板上墙。村民手机摄影展的照片主要是记录了横渡的自然与人文风光。4月17日,在此次活动策划人王南溟和耿敬的带领下,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的研究生与上海大学社会学院的本科生一同在横渡美术馆布展,各自发挥自身学科的优势。根据社会学院提供的图片内容,结合展览空间,依据评选的名次划分展出的位置,请当地的布展公司进行作品的安装上墻。4月18日,村民摄影展正式对外展出。在展出的空间中,上海市摄影家郭金荣还进行了“视·觉—解析数码摄影的三大要素”的讲座,给听众现场教学手机摄影的技巧。其间美术馆整个建筑体中的三扇门徐徐打开,将室内的村民摄影作品与室外的稻田融为一体。
  费孝通在1989年11月2日写的《八十自语》中提出:“‘志在富民’是不够的,还有一个富了怎么办的问题。”依据这句话,在耿敬、王南溟和郭金荣老师的指导下,在横渡美术馆另一个空间展出了17张费孝通的摄影作品,每张作品下方还附有相应的文字说明,这些作品是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师生从《费孝通》图册中挑选出,涵盖了费孝通几个时间段的工作历程。而后经过郭金荣的调整变为较为清晰的版本。在4月17日的前期考察中,我们初步定为展厅中使用两面墙做刻字,其中进门的一面水泥墙用作展览前言文字,侧面靠窗处最后一面墙展出费孝通的思想文字内容,摄影作品则是分布在其余的四面墙上。4月22日正式布展,同样也是请摄影展的布展团队帮助作品上墙,另一家当地的刻字公司完成刻字。这次费孝通图片展,策展团队希望能以当代艺术的布展形式来呈现,整个展览作品和说明文字的间距松一些,与横渡美术馆整体协调。但由于当地布展公司之前较少涉及当代艺术展览的布展,作品的高度和间距一开始并不完善。王南溟老师一直在现场指导作品的摆放位置。第一面墙的作品经过多次的调整,布展工人摆放摄影作品的高度和位置逐渐接近理想的状态。此外,当地广告公司主要是涉及商业的展览,刻字的效果也与一般的当代艺术展览不同,各种状况发生后,原本计划半天布完的费孝通图片展未能按期完成。此外因展厅条件限制,原本做成刻字的前言部分,也被不断地调整。4月23日上午,刻字公司根据现场效果和我们的要求又修改了一版,展览的结尾部分的刻字终于成功上墙。但前言部分,因墙壁质量等问题,在揭下转印贴的过程中,部分墙壁也被带下来,被王南溟老师戏称为一件观念作品。23日下午,因条件有限和为赶上开幕的时间,再次让刻字公司制作了KT板代替刻字,虽然整体效果会减弱。最终变为了1.3米宽,1.6米高的KT板。贴上KT板后,部分瑕疵也经过修补不再被看出。在这次布展中,除了常规的流程外,布展团队与我们工作团队首次接触,一开始还未磨合好,他们原先的布展概念还停留在传统和商业的模式下,但通过这次合作,也了解到了当代艺术展览的整体效果。   欧阳婧依:白溪畫卷
  在这次横渡之行中,我和横渡镇中心小学的学生们一起进行十米长卷的写生,完成《白溪画卷》。在横渡,人依溪岸住,由此衍生了上陈、石燕、南林、横渡、下罗等村庄。白溪的水是青绿色的,至深处却是奶绿色的,倒是印证了“白溪”这个名。自然的乡村田野风光确实给艺术家们提供了无限丰富的原生素材和广阔空间,但是对于土生土长的横渡人来说,这些风景习以为常,甚至有些审美疲劳。如何激起学生们对这一段自然风光的兴趣成为了我首要考虑的问题。
  在横渡的十几天里我们拜访了当地的几座村庄,几乎没有看到与我年纪相仿的青年人。在询问当地人后我们得知,留在村子里的大多是留守儿童和老人,青年人大多去往发达的城镇打工或是定居,村镇内的农作物几乎没有创造富余价值来使他们盈利。由此,我开始意识到这可能是一块正在慢慢流失人口的大地,这里的记忆需要我们去保存。我认为我们团队所要做的就是让孩童们加深儿时在横渡的记忆。
  4月21日当天,十米长卷,十五个小学生一字排开,伏卧于岸边,每位同学在长卷上都有属于自己的一块小天地。我们取白溪之水作画,以白溪砂石为镇纸,描绘一段独特的白溪风光:梯田、深林、峭壁参差交互,小舟横卧溪中。在写生中,我们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困难。画卷上反射的强烈日光刺得大家挣不了眼,山间穿行的风把水桶和画纸一次次吹翻,高温使我们汗如雨下。但是这些没能削减学生们对写生的热情。在写生过程中,学生们也加入了自己对于白溪的美好期待,山上的树更加葱郁了,天更加蓝了,水更加清了。
  这次写生首先增强了当地学生对白溪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在写生过程中,我让学生们当小老师,告诉我白溪的历史,让他们感受到生于白溪的骄傲,回忆白溪的魅力。其次,面对白溪写生能使我与当地的小学生一起与自然互动、与同伴互动,团结合作。再次,这件《白溪画卷》完成后,可以有机会在横渡美术馆展出,拉近美术馆与孩子之间的距离,让他们从小就感受到艺术的乐趣,消除大众与艺术之间的隔阂。最后,我相信这段特殊的记忆会伴随他们成长。
  王南溟  独立策展人,社区枢纽站创始人
  魏佳琦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
  周美珍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
  欧阳婧依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油画修复专业硕士研究生
其他文献
“日出东方——上海市庆祝建党百年青年美术创作项目”中的作品,都是艺术家们围绕建党百年主题,历时一年,精心创作而成。在创作过程中得到了各方领导、各学科专家的悉心指导,在此表示感谢。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上海人,我一直以来非常关注这座城市的历史和人文积淀。2006年由于偶然的因素开始由人物、花鸟题材的创作转至以描绘上海城市精神和城市风貌为主的建筑主题创作。
首先很荣幸以青年艺术家的身份参加这次“日出东方”创作项目,也非常荣幸作品《嫦娥四号探月计划》入选了本次建党百年主题展览,非常感谢各位专家在创作过程中给予的宝贵意见和指导,尤其是专程到工作室进行上门督导。在这之前,我有幸参与过“上海历史文脉美术创作工程”“时代风采——上海现实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等主题性创作项目。
上海作为戏曲重镇,发生过许多对全国戏曲界产生重要影响的事件:《戏曲报》创刊、成立华东越剧实验剧团、拍摄越剧彩色艺术影片《梁山伯与祝英台》、举办华东地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海越剧院访问苏联和民主德国、上海市人民沪剧团创演现代戏《芦荡火种》、上海市人民淮剧团创演《海港的早晨》《文汇报》发表《让文艺舞台永远成为宣传毛泽东思想的阵地》、第一次提出了文艺创作的“三突出”理论、上海京剧院创演《曹操与杨修》、上
“横渡之春:社会学艺术节”在浙江省三门县横渡镇举办,是艺术助力乡村振兴的一次新的实践。值此论坛开幕之际,我谨代表中国美术家协会表示热烈祝贺!向论坛策划人耿敬、王南溟先生致以敬意,向参加论坛和艺术活动的各位学者与艺术家致以问侯!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随着“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提出,我国进入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在国家擘画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如何用艺术助力乡村文化建设,丰
本文以新天地的光影艺术为例引发更深度的思考,探究公共艺术如何再度引燃产业综合体的活力?如何通过公共艺术激发城市和商业的想象?什么样的运作机制可以让城市级的文化项目持久发展?  “场景营造”与“场域制造”  文化的艺术性与商业性之间存在着一定对抗关系,就好像编剧、导演、制片也一定会有矛盾。商业机构考量艺术项目的重点,就是公众的参与性如何体现?有什么好的记忆点?是否会让人在离开后依然能回想起这里?首先
期刊
临近结尾处,母亲戴安娜无奈地告诉女儿,想还她一个正常人的生活,但自己已经很难做到。女儿娜塔莉却说:“我不需要一切正常的生活,它离我太遥远了。只要近乎正常,甚至差不多是正常的,就够了。”而这句“近乎正常”就像利剑一般刺痛台下所有观众的心,也为台上的这家人划开一条道,让他们有了继续生活下去的出口。  一  《近乎正常》这部诞生于2008年的摇滚音乐剧,以其独特的视角,关注了那些隐秘在城市角落的心理疾病
现实题材是戏剧创作的重要领域,如何创作出优秀的现实题材剧目,是当代戏剧继承发展的重要课题。现实题材戏剧创作在数量剧增、遍地开花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不少不可忽视的问题,值得重视—题材雷同,内容缺乏生活真实基础、不接地气;人物形象不真实、不丰满;主要情节事件不突出,缺乏扣人心弦的戏剧性;思想内涵单薄、艺术性不高。其中最核心、最关键的问题还在于对时代精神的把握不精准,对戏剧艺术精神的张扬不彻底。  充分尊
享誉国际的沈伟曾于2008年中国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以自己编导的现代舞《画卷》作为第一个出场节目惊艳世界。2014年沈伟应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之邀,携舞蹈代表作《春之祭》《声希》等参加中国上海第十六届国际艺术节的展演,以《地图》《天梯》舞蹈作品参加中国上海第十八届国际艺术节的展演;又以《沈伟:未知的探索》参加中国上海第二十届国际艺术节的展演,他的作品每次展演皆与上海观众进行一次视觉与心灵上的交流……
一  说通透,先源于贯通。贯通是从形式开始的。首先是语言的贯通—剧情发生,地点先而泰州,继而北平,再之上海,南腔北调,就在这一场演出中,融合起来,时而京腔京韵,时而方言苏白,时而沪上软语,甚至还有洋泾浜英文,居然就这么化而相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语言贯通的基础,是剧种贯通。《当年梅郎》,以昆曲人演京剧人,自然而然地,京剧唱段,就成了昆曲叙事中的戏中戏,这就显现出演员的功力了,时而昆曲,时而京剧
本文以上海大学博物馆“三星堆:人与神的世界”特展进陆家嘴东昌新村社区展为例,通过博物馆公共教育进社区、社会动员与居民参与、再从社区到博物馆几个方面,探讨博物馆与社区参与的模式和对双方的影响,并对博物馆与社区的互动关系进行了思考。  “三星堆:人与神的世界”特展进陆家嘴东昌新村  “三星堆:人与神的世界”特展进陆家嘴东昌新村社区展是上大博物馆首次将文献图片展和讲座直接进居民区的一个公教项目,以期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