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能力为核心的高职化工类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来源 :教师·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y1988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我国的高职教育发展迅速,但仍然存在着所培养的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求等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构建适合专业培养目标需要的、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并加强其配套建设。
  关键词: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工作过程;课程建设
  
  作者简介:谷雪贤(1979—),女,河北邢台人,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精细化学品的合成、分析及职业教育课改、教改等。
  
  高职教育是针对职业岗位的教育,主要是培养生产、建设、服务一线的技能型人才。而技能型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具有较高的职业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教高〔2006〕16号文《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高职教育要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职学生,已成为目前各高职院校十分关注并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必须加强对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体系的研究,积极探索和构建适合专业培养目标需要的、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
  一、目前高职教育中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虽然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大多都在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革、授课模式的改革。例如,大多课程体系都按照就业岗位群分析岗位具体工作内容和所需具体能力的程序,构建了课程体系,而很多课程也按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进行了设计。但大部分培养效果并不十分理想。综合分析,发现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前期的调研不够深入彻底、浮于表面,导致确定的培养目标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2)虽然进行了教学体系的改革,但未能真正突破“学科本位”的框架,制约了新的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实施。
  (3)虽然建立了可行的课程体系,但后续的课程建设等不到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选择不当,学生缺乏兴趣,导致课程体系难以顺利实施。
  (4)考核评价体系不合理;管理制度不完善。
  二、高职教育中课程体系问题的解决途径
  在详细分析目前的现状、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对各个问题进行合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并最终制定出一套课程体系,并且在构建的课程体系的基础上继续提出课程建设、改革、管理制度和考核评价体系等思路,最终切实改变目前效果不理想的现状,培养出具有较强实践操作能力和终身职业能力的高技能人才。
  (一)以能力为核心的高职化工类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1构建思路
  课程体系的构建实行“三步走”:首先在深度调研的基础上明确专业培养目标;然后根据培养目标构建出适合专业培养目标需要的、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最后制定出相关的课程标准和一套管理制度和考核体系。培养具有过硬而全面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学生,确保:首岗胜任、多岗适应、可持续发展。
  2课程体系的构建流程
  (1)调研。带着“如何培养出企业实际需要的人才?”这个问题,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企业调研和毕业生的回访调研。通过对调研结果进行分析发现:企业需要大量的人才,但直接从高职院校招收的人才却不多,究其原因是企业认为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大部分适应太慢,无法满足企业生产的需要。企业和毕业生反馈的意见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学生动手能力差,操作不规范,所学技能相对落后,不能适应企业的需求等,距离高职教育中所要求的“零距离”就业尚有一段距离。
  (2)构建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中坚持 “四接轨”的原则,即课程设置与岗位需求接轨、与行业(职业)标准接轨、与国际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接轨、与地方经济的需求接轨。在充分进行企业调研的基础上,通过确定工作岗位和岗位职责确定行动领域(工作过程)和学习领域,并结合相关职业标准和国际的先进理念,构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以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并制定课程标准。其流程如图1。
  
  图1 课程体系的构建流程
  
  图2 通过岗位分析设置技能模块的流程图
  
  在企业调研的基础上,首先应考虑到社会和就业市场的需求, 按照就业岗位所需技能针对性地设置技能(课程)模块,并且根据每个岗位的具体工作过程设置每个技能模块的支撑课程,具体流程如图2(以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为例)。 
  
  以下以分析检测岗位为例进行说明:对应分析检测岗位的岗位职责和具体工作过程:取样—样品检测—数据记录及处理—出具报告,及工作过程中所贯彻的实验室管理,参照化学检验工高级工的职业标准,确定了相应的课程,并规定了课程内容,为化学检验工高级工的考证做好准备。如图3。
   
  图3 分析检测岗位的岗位职责、工作过程及其对应课程
  此外,根据地方经济企业实际需要调整课程。以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为例进行分析,本校所处的中山火炬开发区及周边地区有众多的日用品、化妆品生产企业,所以本专业以日用化学品方向的生产过程为主线组织课程。但在当今社会,以胜任单一类企业岗位为要求的课程开发,很难适应劳动力市场的变化,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受到限制;同时这种课程模式的知识体系比较零碎,不利于学生的继续学习,且就业面窄。所以在课程设置上兼顾其他精细化学品。
  (二)以能力为核心的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核心,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保障。为了切实推动课程的改革,分别围绕日化等精细化学品的开发、生产操作、控制、分析检测的工作过程,组建了3个优质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组,依据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需求,进行课程建设与开发。
  1参照岗位的实际工作任务结合职业标准设计教学内容
  对于教学内容的选择,经过对调研结果的综合分析,建议按以下几条基本原则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整合:
  (1)针对性:教学内容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需求,符合日用化学品具体岗位对知识结构和技能的需求。
  (2)适用性和持续性:在保证学生理论知识够用及保证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尽可能淡化理论,加强技能训练,为实现三个目标服务。
  (3)一致性:教学内容与就业岗位的实际工作过程要求一致,尽可能实现学生“零距离”上岗,使学生进入生产一线后就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教学模式
  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继续深入“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此外,建议改变传统的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改用多渠道的教学方式,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教师适当的指导下,在宽松的教学环境下,鼓励学生利用多种渠道自主地、有创造性地学习。对实践课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我们部分实践课尝试采用“课前发放任务卡,学生按任务卡要求进行预习、制定方案等工作—课堂上发放记录单及指导卡,学生在课堂上按照预定方案进行操作,记录数据、现象等—课后完成报告”的形式,实施全程监控。此外,在内容设计上尽可能减少理论验证性的实验,增加实验内容的创造性和综合性。
  3建立新的质量评价体系,改革考试、考核方法
  新课程体系以岗位需要为考试、考核内容,包括综合素质和行业岗位需求的知识和能力。评价体系由若干模块组成。例如,在技能考核上,结合国家职业工种技能鉴定的教学要求,确定技能考核内容。在改革考试、考核方法上,新课程体系改变传统的答卷考试、考核方法,采取答卷与口试、理论考试与操作考试、答辩和现场测试相结合等多种方式。
  (三)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深入探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积极探索“产学合作、工学结合”的新模式。采用“1 1 1”的培养模式,学生有一年在企业顶岗实习。为了保证顶岗实习的质量,并能让学生逐步适应顶岗实习,岗位实习采取五段式:岗前教育(顶岗实习前邀请企业专家做一系列的职业道德、企业管理等方面的讲座)、职业技能考证实训、适应性顶岗实习、生产性顶岗实习、就业性顶岗实习。在学生顶岗实习期间,不定期对学生实习情况进行检查,与企业一起及时解决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保证实习的有效进行。这些措施保障了顶岗实习教学的过程监控和实习质量。
  (四)以校企深度融合为基础,建设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
  学校成立由相关行业企业专家、能工巧匠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校企除共同开展教学计划修订、课程设置、教材编写等工作外,还共同商讨实验实训条件的建设。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的指导下,建设了工学结合的校内实验、实训基地,以企业的实际项目为载体开展实训。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按照“贴近生产、贴近技术、贴近工艺”的原则,围绕日化、涂料等精细化学品的开发、生产、检测等环节模拟企业的生产车间、质检部等,建成了与企业生产环境一致、具有真实职业氛围的生产性校内实训基地:精细化学品生产实训室、精细化学品生产过程控制、操作实训室、精细化学品检测实训室及大型仪器分析实训室。将学习环境与工作环境相结合;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完成日化产品的生产、分析检测等岗位的全流程实习。
  (五)以能力培养为出发点,建设双师结构的师资团队
  由于学校现阶段引进的教师主要是高校的教授、硕士、博士等,普遍缺乏实际岗位操作技能等,因此,派专业教师下企业,直接到对口企业的相应岗位工作,锻炼岗位素质,可以为企业提出技术建议,强化校企合作的深度;同时,直接将企业一线能工巧匠、工程师等聘为兼职教师,主要负责实践课的教学内容。此外加强专业教师的技能培训,要求教师至少获得一本高级职业技能证书,获得岗位高技能。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16号,2006-11-16.
  [2]刘 俊.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浅探[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37—40.
其他文献
基于松滋A区油田工程灾害统计资料,开展陆相储层油田开发工程灾害特征和成因机理研究。以油田开发过程中出现的工程灾害事件"套管损坏"为例,通过比较不同地下地质结构油区工程
全球市场的一种转变已经开始,并且可能会变得更重要。这就是关于大宗商品的转变,它可能预示着中国及其经济的一场演变。
阅读教学中重视复述训练,有利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丰富学生的词汇,特别有利于提高学生独立运用语言的能力,使他们能够熟练地用口语发表自己的见解,传达别人的意见。根据对课文内容
浅谈其他货币资金家族的新成员──信用卡存款章自宗,孙利一、信用卡存款的特征近年来,各专业银行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相继开办了“信用卡”业务,许多企业为了便于开展经
研究了幂等元半环簇的一个重要子簇BR°M.利用幂等元半环的加法半群和乘法半群上的格林关系与在幂等元半环上定义的偏序关系以及次直积分解方法对BR°M进行了刻画.给
阐述了目前有代表性的几种语义推理查询方法.应用一些有效的优化查询技术对知识库中庞大的ABox进行本体的查询推理,以提高对知识库的利用效率和语义网的服务质量.基于模块化
世界经济论坛日前发布的《2012—2013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中国内地经济的排名在经过数年稳定上升后,今年下降三位,排名第29位。这也是中国的竞争力排名近八年以来的首次下降
近期,笔者在耶鲁大学攻读金融学博士的导师罗伯特·席勒教授和另外两位金融学教授一起分享了2013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表彰他们对于“资产定价实证分析方面”开创性的工作。
文化本质从哲学角度看就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文化的功能就是变化人、陶冶人;学校文化与哲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学校文化的最高价值是个性、创造和自由,学校文化建设必须与时俱进
讨论了Gabor框架的对偶框架的结构,并给出了显式表示.在φ很小的扰动下,给出了Gabor对偶框架的变化情况,即为一个Bessel列.在较弱的条件下证明了在Gabor框架的扰动下,其对偶框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