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我的鹞子不南归

来源 :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sx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鹞鹰,一种凶猛的鸟,样子像鹰,比鹰小,背灰褐色,腹白色带赤褐色,捕食小鸟。北方叫鹞子。
  ------引子
  我爱小动物,纯粹是一种天性,从小到现在一直这样,说不清楚原因,就是感觉亲切。
  小时候父亲被打成右派,我家在海原县西安乡。那时麻雀很多,一群一群的,生产队里为了驱逐粮食地里的麻雀,开春后就派专人用网套鹞子。我喜欢玩,就天天屁颠屁颠的跟着套鹞子的张大爷。但张大爷喜静,嫌烦。说:“你娃娃不能白跟我,要跟就得把麻雀和黄鼠拿来套鹞子用,不是吓跑了鹞子,你负责?不拿来就一边玩去”。所以下午一放学我就背着背篓,把家里水桶偷偷装进去,一边铲草,一边灌黄鼠。晚上则约几个伙伴或在荒弃的老屋里,或用手电照着在树上用弹弓打麻雀。成天在外面野,没少惹母亲生气。
  记得那是1974年5月中旬的一个礼拜天,我和张大爷在果园里从早晨九点就把网布好,中午吃了点张大爷带的馒头,一直等到下午四点多了,眼睛把天都望穿了,就是不见鹞子的影子。张大爷说一连好几天了都是这样,点背得很。张大爷问我想听啥故事,天天就听张大爷讲《三国演绎》《杨家将》《封神演义》,都听腻了。我说啥也不想听,我只想鹞子。张大爷便自己哼着《辕门斩子》。“从秦甘罗十二岁身为太宰”,到“难道说小奴才是禽兽投胎”。唱着杨六郎向母亲申诉斩子根由,喷吐有力,陶醉其中。唱了半天也没意思了,正准备收网时,树丛中突然一道黑色的闪电直扑网里,我跟着张大爷飞似地跑到了网前。“是一个速儿!”张大爷说。“速儿”,学名鹊鹞,海原俗称叫速儿,含有敏捷、快速的意思。当我看到速儿的一瞬间,我的心比它胆怯和无助神情击中。那双圆圆的红底中带着金色双环的眼睛,可爱,可怜而无助。好像会说话似的,仿佛在向我求救。当时,我感到我懂它的眼神里流露出来的一切——它的心情,它挣扎的动作。它盯着我,我愣在那。呆呆地看张大爷把鹞子装进布袋,收好网。说:“这鹞子不错,一看就灵呢。”才回过神来。
  我喜欢它,我感觉我们心有灵犀。
  因为速儿,张大爷家我是跑得更勤了。
  那是一个无人居住的窑里,靠近窑洞最里边在一人高的地方,固定着一个长长的细木工,速儿就拴在那根棍子上。
  开始一个礼拜,叫“顺鹞子”。这个过程比较轻松。给捕获来的速儿双腿上拴上一米多长的细绳,固定在架子上,张大爷每天按时按时按点按量把收拾好的黄鼠和麻雀肉,固定在离速儿的不远的地方,速儿饿的受不了时,自然就开始吃剥好的麻雀和黄鼠。让野生的鹞子逐渐适应人的喂养。顺完鹞子,在适应两三天之后,接着就开始“熬”鹞子。鹞子绑在腿上的绳子的长度也增加到窑洞的长度。这是个残酷的过程,一般需要半个月左右的时间。“熬”就是再不让鹞子在吃现成的——饭来张口,坐享其成。而是训练鹞子靠自己去捕食麻雀解决食物。这时,刚习惯悠闲的幸福日子的鹞子,一般会和人一样,一下很难适应从好日子跌落到艰难日子的转变。显得暴躁不安,喜乐无常,彻夜不眠。这种情况,人不断的逗弄鹞子满屋乱飞,加速其消耗体力,鹞子实在饿得招不住了,只好捕捉人们放在屋里的麻雀充饥,自食其力。稳定几天之后,就是最后一道程序“放鹞子”。把绑在腿子上的绳子解开,让它在房子里自由的飞来飞去,然后人拿着麻雀肉“徘”“徘”的叫,直到到鹞子在人的叫声中飞落到手上吃食,且一叫就到,这个鹞子也就算彻底熬“熟”了。巩固一个礼拜就可以到屋子外面放飞捉麻雀了。
  那近一个月的时间,没事我几乎天天在张大爷家呆着。所以速儿也不怕我。在外面放飞时只有我和张大爷能叫来,很是可爱。
  和张大爷说的一样,速儿飞行的速度很快,飞出去象箭,不,它比箭还快。但它最大的优点是不贪,面对成百上千的麻雀群,它飞行出击之前就选好了目标,抓捕目标清楚,准确、快捷。不飞则罢,一飞比大有斩获。速儿虽没有“板雄”(另一种鹰鹞)身材魁梧有气势,但它利索与简洁的捕猎,同样树立起自己的威严和杀气。当它在张大爷的手臂上出现在麦田时,叽叽喳喳的麻雀会在瞬间变得静悄悄,慌慌张张开始逃逸,胆小的麻雀甚至吓得飞不起来,隐藏在麦田里。只要它飞过的那一片麦田,麻雀几天都不敢再涉足此地。
  张大爷说他从没见过如此聪慧和有灵气的鹞子。
  一次,我去张大爷家家里没人。就偷偷地把速儿腿上的绳子解开,它也不飞出去,站在我的手上,又从我的手上飞到架子上,转而又从架子上飞到我的手臂上,像一个调皮的小孩,可好玩了。后来张大爷知道了,看我真的喜爱,鹞子也听我的话,有时也让我带出去玩。它高兴时飞得好远,远的我都看不到它的身影。有几次人们都说速儿是我让吃得太饱,不回来了,当我失望、后悔放它时,它却会突然不知从那出来,落在我的肩头给我一个意外惊喜。不高兴时,我放开它,它就绕一小圈,不是落在我的头上,就是落到我的肩上,赶也赶不走,活脱脱一个小无赖,所以知道的人都说它通人性呢。
  而它感动人们的,是在候鸟回归南方的时候。
  秋天结束,候鸟们都在南归,速儿却不走。以前,只要到了候鸟南归的时间,鹞子放开后就会自己与同伴一同离开,再不回来。而速儿被张叔放掉后又回来了。一而再,再而三。从十里、二十里、到百里,到更远。从我们村放到海原,从海原放到固原,又从固原放到平凉。不管你从那放它,它就是不回南方。不是到张叔家,就到我家,或者落在我上课的教室外面的树上,或者窗台上,等我一块回家。
  已是入冬时节,天冷了。漫天的黄叶,都在匆匆赶路向大地的怀抱里跑去,只有速儿孤零零的那么执着,天天跟着我,不忍离去。它身上的羽毛没有了往昔的光亮,眼睛也不再那么犀利炯炯有神,羽毛变得稀松无力,开始脱落。那些天,速儿也不再找张大爷一直跟着我,我走那它到那。我能明显感到它像一个受冻的人一样颤抖着身体。好几次也许是冷的厉害,它只接飞到了我的怀里,固执的让我心碎。我哭了。
  这时人们都知道了速儿和我的事情,人们好奇又稀罕,在家乡传的沸沸扬扬。老师也因感动不管。一天,放学后我哭着给它做了个窝,爸爸妈妈说那不行它会死掉的。我不信,心想南方不就是暖和些吗?我若把屋子也搞暖和一点它就会挨过冬天。但是速儿羽毛一天比一天少了,飞得也缓慢了,有时连麻雀也抓不到。因为,我没看见它嘴角有进食的血丝。我开始用弹弓打麻雀喂它,但它越来吃的越少,一个月刚过速儿一口都吃不下去,羽毛大量脱落,再也飞不起来——飞出去看看自己熟悉的天空。每天我放学回到家,象小鸡一样在地上扇动着翅膀向我扑腾扑腾过来……
  那是一个下着大雪的日子,在同伴走了的两个多月,我回家后看见它直愣愣的站着,眼睛望着我一动不动,当我摸到它冰凉的身体时,我明白了,速儿已走了。那是一个孩子怎样的哭声啊,生命里纯粹,浓烈,真实,全部饱满的情感,没有掩饰的、自然的在撕心裂肺的嚎叫中宣泄着……
  大人说我这个娃娃好可怜。我有我的速儿可怜吗?
  是我害了我的速儿。我的速儿走了,我把它埋在了捕它的地方,那个地方因伤心再也没去过。那时我不知自己哭了多长时间,但我知道夜里因失去速儿哭醒的情景,母亲摸着我的头说:“没事,没事。我的小鱼儿回来。”不断地安慰着我。母亲迷信,害怕我的魂让速儿勾走了,人就活不成了。
  人都说孩子善忘,但我到今天也无法忘记我的速儿。从孩子到现在,速儿活着的最后76天,那一天情景我还能一一描述出来。只是当人向我说起速儿的事来,我的身体就无法自控——颤抖痉挛起来,伤心的无法言语。
  30多年过去了,想起速儿,我的眼睛依然像老家的山泉,汩汩地冒出不盡的泪水。
  想速儿,想的心痛。
  ——为速儿的重情重义,为它执着的眷恋。那时起,我知道人和动物的心灵,绝对有一条无法说清的通道。那是一条神秘而圣洁的通道:可以改写天命。让那些,“一念,便成永恒”的生命,再此相遇。
  每一个麦收季节,我都会看到我的速儿掠过麦田的身影;每一个冬天到来,我都会想起我不南归的速儿,
  几十年了,我的速儿一直都不曾离开过我。
其他文献
袁阿姨已经63岁了,依然面容姣好,体态轻盈苗条。她曾经是一名建筑师,退休后每天在紫竹院公园义务教民族舞,迄今已8年有余。  她36岁的女儿媛媛目前在北京一家知名通信公司担任助理,平实的工作赋予她恬静而腼腆的神情,可是那走遍世界各地的经历令她如同一个矿藏,越是深挖,越能发现源源不断的风景。  行走在北京街头,这是一对再普通不过的母女,可是不普通的是,自从2004年媛媛首次和妈妈同游韩国之后,在短短8
期刊
1945年12月18日,蒋介石和宋美龄夫妇在北平南苑机场举行新闻发布会,表达其战后重建中国的决心。几分钟后,“美龄号”起飞赴南京。“美龄号”是蒋介石的专机,一个星期以前,也就是12月11日,这架C-47飞机载着蒋、宋和他们的幕僚,出人意料地,由重庆飞到曾经的战时失地北平。自从1937年日军占领北平以来,蒋介石首次踏上故都的领土。天安门城楼上早已取下了“建设东亚新秩序”的标语,挂上了蒋介石的巨幅画像
期刊
闫妮18岁考上了一所财经学院。大学毕业后,和许多同班同学一样,按照家人的要求,她专业对口地找了份会计工作。可是,她对枯燥的数字根本提不起兴趣,整天迷迷糊糊,朝着外面的天空发呆,就想着辞掉这份工作。母亲劝她:“女孩子,做个会计挺好的,不脏,不累,不重。”她对着母亲淡淡地一笑,毅然辞掉了这份来之不易的会计工作。  辞职后,呆在家里的闫妮发现自己迷上了表演,常常为电影中演员的出色表演如痴如醉,拍手叫绝。
期刊
古人云:“此生若不为读书,何以遣生涯”?  而时人的精神生活却未必尽以读书为乐,比如“看奥运”(童叟妇孺尽皆投入,因不学即会,不费大脑),“看歌星演唱会”,凡能言语者必能学唱,故凡易为之事必趋之若鹜……此即大众娱乐,消磨时光尔尔。  而读书之辈,虽自古不绝若滔滔江海,江山代有才人出,虽古语有云“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可风水轮换,读书人每况愈下的时代也比比皆是。真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台,各领风骚数百
期刊
习近平接受《中华儿女》的采访,表示因为工作岗位的关系,不用宣传大家已经注意到了,所以他拒绝了很多对他个人的采访,但他还是用朴实的语言回顾了自己的从政道路。  习近平(以下简称“习”):欢迎你们来。从我个人来说,这么多年来,对我个人的采访,我拒绝了有100次以上。我不愿意宣传个人,因为我们都在工作岗位上,你不宣传大家都在注意你了。从另一方面说,我们做了一些工作,那是應尽的职责;我们有了成长进步,也都
期刊
在过去的近一个世纪里,世界经历了两次大战,德国都是始作俑者。人们不禁要问:德国何以有如此巨大的能量掀起两次大战?  经济、地理、民族等方面固然有许多原因,但是德国在军事技术上的领先不能不说起了很大的作用。在战争的某些阶段,先进的武器甚至还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谁也不会想到,风光秀丽的德国竟然是众多杀人利器的生产之地,像杀人如麻的毒气弹、巨大火炮,先进的冲锋枪、火箭弹,以及灭绝人性的焚尸炉、重型坦
期刊
2010年4月27日,美国加州大学植物细胞生物学教授、来自中国安徽阜南县会龙乡的朱健康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在美国科学院迄今为止总共2076名院士中,42岁的他是最年轻的一位。同时,他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二位在中国内地接受大学教育的美国科学院院士。  从中国山村孩子到美国科学院院士,从乡间田野到国际植物研究的最前沿,一路上,是他当农民的父亲朱洪善拿着独特的教鞭——“麦子”,把他一步一步“鞭打”到
期刊
三毛,我亲爱的女儿:  自你决定去撒哈拉大漠后,我们的心就没有一天安静过,怕你吃苦,怕你寂寞,更担心你难以适应沙漠的日常生活。明知这是何等崎岖艰苦的道路,但是为了你的志趣和新生活的尝试,我们忍住了眼泪,答应下来。孩子,你可知父母是如何的矛盾,如何的心酸!这一时期,我常常跑邮局,恨不得把你喜爱的食物、小玩意儿统统寄上,借着那些小小的礼物,也寄上我们无限的爱和想念。有一天,你告诉我们,已拥有了梦中的白
期刊
相逢:人面桃花相映红  30多年前的往事,仿佛就在昨天。  那个春天的傍晚,张建国跟几个知青经过舟车劳顿,终于到达了插队的地方:融安县一个偏僻的山村。  四周山山相连,形成了一个宽阔的山谷,村庄就在谷底。  20来户人家散落山野。晚风中炊烟袅袅,给仙境般的山谷染上人间烟火色。  张建国念过高中,被分配到大队部一所学校当教师。  所谓学校,总共才30多名学生,小学和中学捞在一个班,由一名叫曾美丽的女
期刊
“宁愿是荒野上饥饿的鹰,也不愿做肥硕的井蛙。”执是之故,我学会捆绑行李。  总是独自走上生命的每个阶段,从全然陌生的环境开始安顿自己。小学毕业,明明附近有所国中,我却跑到离家40分钟车程的国中就读。好不容易与他们熟了,成为一分子;明明附近有几所高中可供选择,却大胆地跟导师讲:“我要去台北考高中!”第一次,我知道北一女、中山、景美等学校,我问老师志愿顺序,他不太确定,但终于帮我排妥。他没问万一考上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