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孩子,别忘了给TA一张“明性片”

来源 :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tow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性别意识”上的亚健康,很可能会发展成“异装癖”,甚至是“易性癖”,心理学专家呼吁——
  
  2010年快乐男声开赛以来,“伪娘”层出不穷。其中,棕发波浪、黑长丝袜、拥有柔软动听的“女声”的刘著,因其太酷似女性,以至在赛场上屡屡引发现场评委对其身份的高度质疑。
  这是个开放的时代,每个人都有权按自己的生活方式生活,但是,若一个民族的男子都如此阴柔,那这个民族的未来会如何呢?
  俗话说“富养女,穷养儿”,是不是我们养育男孩的方法,在富裕的环境中,遇到了新问题?
  
  ★心理疾病★
  
  “伪娘”患了异性癖
  人活世上,有三种性别:生理性别、心理性别和社会性别。对一般正常人来说,这三种性别是统一的,但是对极少数人来说,这三种性别统一不起来,这就产生了所谓的异性癖(又叫易性癖)。
  以刘著为例,父亲带他检查过,医生的结论是:刘著在生理上是一个完全正常的男性,但他有颗女儿心,从小喜欢穿裙子,进入成都川音附中后,开始蓄长发,学化妆,着女装,穿高跟鞋,习惯被称作“著姐”。 他的生理性别、心理性别、社会性别出现了分裂。
  当然,女性也可能患异性癖。一个上小学五年级的11岁女生,留着平头穿着短裤,还爱上了同班的一个女生。她要父母带她去做变性手术,结果重庆的各大医院没人敢接招,因为检查结果表明,她是个十足的女孩。
  
  异性癖缘于心理性别被转移
  个案:南京有位年轻人,前女友与他分手时,厌恶地说:“你一点也不像男人!”这对他刺激很大。当时他大学刚毕业,找了几份工作都不如意。有一次在家,他化妆,穿上妈妈的漂亮衣服,在镜子面前左顾右盼,发现自己真是个“漂亮女人”,不免恨父母为何不生自己为女儿身,当男人太累了,而当女人,可以撒娇,被呵护。之后,他便常穿起女人的服装,想像自己成了女人。
  心理学所认为的性征,同时包含有生理和心理的特征。常被人们忽视的是“心理特征”,就是指男女在性格和行为方式上的差异。比如,男人以自信、独立、豁达、勇敢、坚毅、抗争、振奋的精神为荣耀,有着强烈的爱护和保护别人的意愿,以及勇于担当的责任心;而女青年则以温柔、文雅、善良为追求,希望获得别人的爱和别人的保护(取男人、女人性格优点的人,被称作“双性人格”)。
  此个案中的这位地道的爷们,却有着女人的心理特征。为何生理特征没变,却会有异性的心理特征?
  “异性癖”的真正名字叫“大脑皮层性别转移症”,是“心理性别意识”在环境的刺激下发生转移了。为什么在同样的环境中,有的容易转移,有的不容易转移?很可能有着遗传的因素在里边,患者的基因上有某种我们还不知道的特点,让其比较容易转移。就像有人容易患高血压,有人不容易患一样。
  “异性癖”患者的症状是“生理、心理、社会性别”的不统一。是心理上发自内心地认同异性,“异妆”已不能满足其心理需求,渴望通过手术,改变自己的性别,能以完全的异性形象在社会上立足(扮演异性的社会角色)。
  “异装癖”通过“异妆(异装和化妆)”后,心理上得到了满足,感到非常地快乐,这其实就是“准异性癖”。“异装癖”如果及时就医,可以走出“异性癖”的阴影。
  “性别意识”上的亚健康,很可能会发展成“异装癖”,甚至是“异性癖”,请重视!
  
  ★性别教育★
  
  富裕环境养“娇”儿
  越来越多的小男孩,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哭鼻子,越来越多的女孩说班上的男生缺乏男子汉气概……现在的男孩怎么了?”
  但是,这些孩子为什么会成为“性别意识”上的亚健康人群呢?
  个案:有个高一男孩,写作业一定要妈妈陪着,洗澡时还要妈妈给他搓背,而且至今还要和妈妈一起睡觉。
  “穷养儿,富养女”,这句俗语说的是针对不同性别的孩子需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对女孩来说,优越的条件有助于培养其优雅的举止和良好的气质;而对男孩来说,其坚韧的性格和勇于担当的精神,则需要生活的磨练。
  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独生子女时代的到来,怕女孩弱势,难以生存,就将女孩当男孩养,因此很多女孩已被教育得越来越“强势”;而男孩,则受到家庭无微不至的呵护和宠爱,品尝不到生活的百般滋味,变得非常娇气,失去了独立生活的能力。
  
  “性教育”不当惹祸端
  个案:一位16岁的少年,因爸爸有外遇而离婚,妈妈从小就教育他,不要随便与女生交往,若交往一定要对其负责,不要像爸爸那样,做对不起别人的事。在这种教育下,他不知如何与女生交往,于是干脆就不交往。十五六岁的时候,他开始喜欢抹妈妈的口红,穿妈妈的内衣,看着镜中妩媚的“自己”,心中非常快乐。
  性欲是人的本能,应该得到满足而使其能量发泄,弗洛伊德曾明确指出:“当性欲本能的能量受到过分严苛的阻抑后,可能导致神经症或性功能障碍。”
  这位少年在妈妈不当的性教育下,不敢与异性交往,压抑了自己的性本能,他对异性的本能需求,在欣赏镜中的“她”时得到了释放,所以他感到非常舒服快乐。妈妈发现他在那自言自语,其实,他是在和镜中的“她”对话。
  心理学认为,家庭教育中性教育被忽视,或者被拒绝,或者被歪曲(如个案中的母亲)等,会改变一个人的性取向。请为人父母的,千万重视。
  
  给孩子一张“明性片”
  心理性征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内分泌的影响,但社会因素、家庭影响、自身意识也很重要。性别差异要从小强调。
  个案:有位男孩,因体质较弱,奶奶把他当女孩儿来养,给他穿粉红的小裙子,扎两条小辫儿。男孩如今5岁了,性格文文静静的,喜欢偷偷地涂妈妈的口红,穿妈妈的高跟鞋。父母怎么强调他是个男孩儿,他都还是娇滴滴的样子。
  一个人把自己看作是男性还是女性,心理学上称为性别意识。所谓性别角色教育,就是无论是男孩儿还是女孩儿,应该从小就让他们明白作为男人和女人,应该具有怎样不同的气质和品格,如此,不同性别的人,才会与社会规范的性别的“原型要求”相适应。
  人类性心理发展过程中有几个关键阶段:儿童期2~3岁开始关注自己的性别,知道男孩该玩汽车、刀枪,女孩该玩娃娃、听诊器等游戏。这时,孩子的性意识,多半是家长灌输,孩子遵从;4~5岁,孩子的性心理产生,男孩要大胆、不能哭;女孩要文静、要细心。6~7岁,即懂得人的性别不会随服饰、形象或活动的改变而改变。真正的心理性别意识的形成,在12岁,青春期来临之前。
  个案中的男孩子在关键的婴幼儿期,被当女孩子养,因此有了女孩子的气质和品格。
  在美国,家长对低龄儿童的性别差异是很看重的,这在美国家长心中已成为约定俗成的育儿观。假如母亲送儿子上幼儿园,孩子缠着妈妈不肯放,妈妈只要对儿子说:“不能哭了,你是男子汉,男子汉是不能哭的。”男孩就会强忍着哭,松开手。
  在男孩的成长中,父亲起着格外重要的作用。由于男性和女性在气质上的差别,父亲和母亲的教育方式存在很多差异。母亲总想保护孩子,提供给孩子的,更多的是温情和舒适感;而父亲则提供力量、支持与依靠,一般会教育孩子要独立果断,这对男孩子自立、勇敢等性格的确立是很有必要的。在童年阶段,男孩子在父亲那里可以学习到很多男性的优良品质,以及对社会、家庭的责任等。
  儿童正确认识性别,必须是在双性别的环境中、在孩子和不同性别成员的相互关系中、在孩子与异性的不断比较中,逐步发展并成熟起来。所以,这个时候一定要让孩子在同龄人的环境中玩耍,才有利性别角色的教育。
  不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应在发挥自己“性别”优势的基础上,注意向异性学习,克服自己性格上的弱项,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和人格完善。现在多见的不男不女的“中性化”,是性别教育不当的结果。
其他文献
当代人们的生活质量较从前获得明显改善,于此同时,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城市园林景观建设不但能满足人们的身心需求,还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平衡,因此进一步加强
“9月12日上午8:53,我特意看了一下表,审判长宣读:原审被告人缪新华、缪德树、缪新容、缪新光、缪进加无罪.当时,缪新华就忍不住了,抬头也不行,低头也不行,眼泪就下来了.缪新
期刊
◎“猛龙”横空rn多年以来,歼-10在所有关心中国国防建设,关心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人心中一直是一个巨大的问号.在2006年12月29日这一天,这个问号变成了感叹号!
随着Internet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应用被建立在IP网络上。人们不仅仅满足于在网络上传送简单的数据,更希望能通过IP网络传送包括音频、视频信息的多媒体信息流。为了在IP网络
指示交付与第三人代为履行类似的地方是指示交付和第三人代为履行都会出现第三人,并且由第三人向原本的债权人履行相应的义务的一种外观.当三方协议或三方合同出现在司法实践
有效性是指既有效率和效果,又有效益。语文教学有效性是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全面地、有效地促进学生语文能力、语文素养的学习与发展。探索课堂教学有效性是一个十分值得研究
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在教育各个环节过程中,高等教育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起着先导行作用.“一带一路”把我国
2017年9月13日下午,凌晨才从福建赶回北京的顾永忠教授刚出现在办公楼内,迎面走来的同事立刻送上祝贺:“恭喜顾老师,又平反一个大案.”顾永忠微笑着表示感谢.rn这次法律援助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