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太惊世之举:深山里建造一座“千年瓷宫”

来源 :新青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wk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不久,一位88岁老太太成了《每日邮报》上的中国红人,无数外国人纷纷为其“打call”,赞叹她活成了一代传奇:小学没读完,创作的瓷板画却刷新了世界吉尼斯纪录;她平时连50块一件的衣服都舍不得买,却花费五年时间,耗资600多万元,用自己一生收集的6万多件瓷器,在深山里亲手建造了一座她梦想中的“瓷器宫殿”。虽为此倾家荡产,众叛亲离,老人说她依然骄傲,因为有生之年留了一座瑰宝给后人!

天津瓷房子,八旬老太“梦开始的地方”


  
  1930年,余二妹出生在江西景德镇浮梁县农村。小学文凭都没有的她,12岁便在舅舅的陶瓷作坊学艺,因为吃苦耐劳,心灵手巧,没几年功夫,余二妹就掌握了制陶泥和畫坯等工艺。后来她去了景德镇的艺术瓷厂从事粉彩工作,与众多陶瓷艺人切磋学习,积累了丰富的专业知识。
  虽然大字不识几个,余二妹却画得一手好画,她创作的《九龙闹海》巨型陶碗,曾创下过世界吉尼斯纪录。
  1988年,余二妹主动提出“下岗”,在浮梁县家乡创建了自己的陶瓷厂,率先恢复了古法柴窑工艺,最早实现了“柴窑复烧”,为中国留住了一门宝贵的传统手工艺技术。经过几十年打拼,她的产品远销欧美和东南亚等国,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自己厂里生产的陶瓷器,余二妹看见喜欢的,都会收藏起来几件,就像农民种粮囤粮,她做瓷,就囤瓷,几十年下来,她的瓷器藏品多达6万余件。这些精美瓷器一直堆在仓库里,一年年过去,瓷器上的灰尘也落在了余二妹的心里。余二妹一直觉得,是陶瓷成就了没什么本事的自己,所以她也该报答些什么。望着仓库里那些布满灰尘的瓷器,她心里冒出了一个念头:“要是能造一个瓷器博物馆,让大家都看到我这些宝贝就好了!”做了一辈子瓷,爱了一辈子瓷的平凡农妇余二妹,从此有了一个伟大的梦想。这个念头起的时候,余二妹刚过完60大寿。但直到20年后遇见那座把梦想照进现实的“瓷房子”,她的愿望才得以实现。
  2010年9月,80岁的余二妹去天津旅游,偶然看见了路边的一栋瓷楼,那是一座法式老洋楼改造而来的,极其华丽。老人愣愣地站在原地,看着那幢由瓷器碎片拼成的房子,陷入了沉思:和瓷器不沾边的天津都能有这样的瓷楼,景德镇作为世界有名的瓷都,居然没有一座像样的瓷房子?她暗暗发誓,无论如何,一定要建一座属于景德镇的瓷宫。
  从天津回来后,余二妹当即筹备起了“造瓷宫”的事儿。办了几十年瓷厂,她手里有点积蓄,加上老宅拆迁补偿款共计也有四五百万。但她咨询了一圈,发现按自己的设想,没有个一两千万根本下不来。这意味着,散尽一辈子打拼的家产不说,还有可能要背上一屁股的债务。
  但余二妹没有放弃,老人觉得,建造“瓷宫”对她个人和景德镇都极具意义。打从一开始,她也压根没指望别人会理解,“我做的这件事,是别人都不会去做的事,但在我有生之年能看到千年瓷宫的建成,我的人生就不会留下遗憾,这会成为我一生中最值得骄傲的事情。”人的一生中总会有某个时刻,需要坚守自己的决定。

住茅棚吃泡面,散尽家产深山造“瓷宫”


  
  2011年初,不顾所有人的反对,余二妹开始走寻多处为瓷宫选址,最终她选择了浮梁县新平村。因为古代制陶瓷就是在新平村,这里是景德镇瓷器的源头。她没和家人商量,就花了200多万租下了50亩土地,子女们得知后,气得好几年都没与她来往。余二妹索性搬进工地旁的茅棚,一来方便盯着施工,晚上还能看守瓷器与建筑材料。头一年,工地上没通水电,她只好每天走去村子里打水回来洗漱,生火做饭。为了省钱,她从此再没有穿过一件50块的衣服,顿顿用1.5元钱的泡面充饥。一下雨,茅棚就像发了大水。最难的时候,这位八旬老人也曾偷偷抹抹泪,心想:算了吧。但次日天刚蒙蒙亮,她又早早出现在了工地上。夜里工地上漆黑一片,除了算当日的收支明细,余二妹唯一的活动就是抬头看天。每一颗闪烁的星星,都懂得她独自在“黑暗”中的坚持。就这样在瓷片中坚守了5年时间,余二妹连春节都没有回过家,唯一陪伴她的是对“瓷宫”梦想的执着。有人问她,“你孤独吗?余二妹停顿了一下,“有时候,是孤独,但如果能做成瓷宫,孤独也值得。”
  “瓷宫”初建时,她也想过请设计师,可签合同100万,出图纸又要100万。余二妹觉得不值当,设计不就是画画嘛,没钱请设计公司,索性自己来。余二妹想突破亭台楼阁的传统建筑样式,建一座景德镇还没有的大房子。她跑去复印店,把想法告诉店员,让人家帮她上网一页一页找图片,最后花了20元,打印了一张福建土楼建筑图。然后,她每天亲自监工,一边推敲,一边指导工人细节图样的做法,以及瓷器的拼法。凭借12岁开始就在陶瓷中锻炼的审美,在她的启发和指导下,景德镇诞生了这样一座别具一格的圆形“宫殿”。
  当她梦想中的“瓷宫”,在浮梁县新平村一个小山头上拔地而起,却又因为资金跟不上而停工的时候,余二妹也想过贷款,可政府对瓷宫项目的“手续”迟迟批不下来。光是县里的一个领导,她就先后去找了6次。从新平村去县城,汽车要坐一个多小时,一次次申请,一次次跑空,比身体上更吃不消的,是老人内心的无力感。
  建造瓷宫的第四个年头,也就是2015年,眼看这座宏伟壮丽的“瓷器宫殿”差一点就要完成了,最后一次去申请贷款时,余二妹直接冲进了县领导的办公室。“你要么把瓷宫推倒,要么你给我批手续。你把瓷宫推倒了,我也就死心了。你要是不推,只要瓷宫还在那里,我就要坚持一天,我还会这里找你!”余二妹说,别人可以等,可是她已经85岁了,没有时间了。有时候余二妹也觉得委屈,自己明明做了件大好事,为什么还要像个乞丐一样,四处去找贷款,去碰壁。但每当被人问到,这样被人践踏尊严,是否值得?她又总是坚定地回答:“当你一心想要做一件事时,就不会问值不值得,而是会告诉自己,不管付出什么代价,我一定要做成。”这是属于她的信仰。   2016年10月,余二妹整整花了5年时间,倾其所有投入600多万元建造的“瓷宫”,终于宣告竣工。那天,十里八乡赶来参观的人群散去后,她独自站在自己建造的宫殿前,瓷片的反光晃得老人第一次在白天流出眼泪来。不久后,这座中国建筑界的瑰宝,还被认定为国家2A级景区。建造“瓷宫”不仅用光了老人的积蓄,余二妹还变卖了金银首饰和一部分收藏,欠下几十万元债务。她在景德镇市区樊家井的老房子,由于年久失修,已经成了危房,但余二妹却舍不得花钱修缮。

登上《每日郵报》,中国传奇老太“追梦不息”


  在瓷宫正门,7个青花釉色的“千年瓷宫万年藏”的大字镶嵌在大门上方。这座气势恢宏、色彩绚丽的“瓷宫”共有3层,总面积1200余平方米。第一层是以青花为主的高温瓷,第二层是老茶花盘子,第三层则是古典粉彩颜色釉。
  建造它,余二妹用上了她一生收集的6万多件各类瓷器,还有重达80吨的碎瓷片。每一件瓷片的摆放位置,瓷片的拼贴方式,都是这位老人亲手设计的。即便是“瓷宫”内的天井地面上,也铺满了各式瓷片。听见游客的惊呼,余二妹会让她们躺下来,和自己一起看看头顶圆圆的天,那里有希望照进来。
  瓷宫墙面上镶嵌着各式工艺的瓷瓶、瓷碗、瓷盘和瓷板画。这些瓷器,都是按照传统方法烧制的景德镇代表产品、精品乃至孤品。有的在景德镇仅此一套,还有的是祖传的,最少也有上百年历史。在瓷宫的外墙,余二妹镶嵌的是上世纪80年代最早在景德镇重新启动的柴窑产品。除了基本的陶瓷装饰外,“瓷宫”还是一座用瓷器讲故事的大型瓷房子。《红楼梦》、《水浒传》等四大古典名著的故事瓷板画、100 个中国历代帝王瓷板画、500 罗汉瓷板画陈设其中。
  对于余二妹来说,“瓷宫”最大的价值和意义就在于凝固了时间,凝固了历史,这是她“囤”给未来的礼物。这也是余二妹即便与全世界为敌,也要坚持到底的原因:辛苦赚了一辈子的钱,最后也带不走,不如用来做一件造福这座城市子孙后代的事,也算圆了自己最初的梦。
  瓷器的英文名就是“CHINA”,它也成了中国向世界伸出的最好的一张名片。 “连外国人都来采访呢!”余二妹老人介绍说,瓷宫出名后,不仅国内的采访不断,她和自己建造的这座陶瓷宫殿,还在2018年3月登上了英国著名的《每日邮报》。外国网友看过报道后,也都被这个巨型的“China”震惊了。大家纷纷留言称:“这位中国传奇老太真不了起”“为了艺术和美而做出的惊世之举”“所以说中国和瓷器在英语里面是同一个词,她树立了一座令人愉悦而敬佩的丰碑”。一时间,余二妹竟成了走红英国的匠心“红人”。
  如今,余二妹早已和家人和解,但她还是坚持要住在“瓷宫”旁边。因为在它的不远处,第二座瓷宫的姊妹殿堂“瓷海”也在建造中。她说,自己还有很多瓷板画,她想把中国名著的瓷画建造进“瓷海”中。余二妹的梦,还没有结束。于是她每天依旧雷打不动,四点起床监工。等游客陆续来的时候,她又当起讲解员,每一个瓷器,每一块瓷片,老人都能手舞足蹈地给你说出一个故事来。
  同龄老人都在享清福的时候,余二妹风风火火的新生活才刚刚开始。不少人都佩服这位88岁老人的活力与乐观,却很难想象这个衣衫破旧、身材瘦小的老人,曾独自在晚年经受过多少“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在她众叛亲离时,变卖家产背债时,审批项目被赶走时,数年间一个人住在阴冷的茅棚默默坚守时,88岁的老人是如何坚持下来的?
  “我这一生,就是在陶瓷里面闯,跟陶瓷结缘很深的。以后老了,我也要在这里,埋在这个山上。”余二妹说。
  这位年近九旬的老人,至今还在为梦想而努力和坚持,你还有什么理由放弃?
其他文献
美食是人生的一大享受和追求,无怪乎有人毕生以享受美食或者创造美食为终极目标。为了满足大家对美食的终极幻想,下面为您列出世界十大最昂贵最珍稀的美食。  Top. 1 意大利阿尔巴白松露  松露是一种比较昂贵的食材,其中最昂贵的当属意大利的阿尔巴白松露。这种松露非常难种植,因此价高难求。曾经,一个约1.51千克的松露以160,000美元售出,购买者是香港人。  Top. 2 艾玛斯鱼子酱  这是一种产
「一」  莫小白不动声色地删了所有合影,扔了房间里所有那个人的东西,对着镜子,化了一个精致的妆,穿了买的新衣服,踩着七分的高跟鞋,拎着小花包,美美地出门了。  阳光很好,爱情没了,必须得好好挣面包,不然谁给你吃啊。闺蜜打来慰问的电话,她把伤心事,说的云淡风轻,生活是现实的,悲伤地矫情不能当饭吃,当衣穿,当钱花。    莫小白供职的公司,在这个城市最好的写字楼。那也就是说,能在这个写字楼出入的人,都
记忆里,印象最深的是故乡老屋前面的有两口水塘。水塘的水很清澈,清澈的可以看见小鱼在里面游来游去。  那水塘,就是我们孩子的天堂。我们一些男孩子,常常用大头针弯成钩,钩上穿上蚯蚓,再在钩上系上一根线,就趴在水塘边,手里拿着那根线,在那些小鱼的面前晃来晃去。看见小鱼咬上钩了,轻轻一提,那小鱼儿就钓了上来。  将那钓上来的鱼放在身旁的装满水的小瓶子里,不一会儿,小瓶子里就有许多小鱼儿,看着那些小鱼儿在瓶
她是屏幕上那个职场白骨精“杜拉拉”,又是张扬极富个性的“米莱”,她就是人们所熟知的女演员小“清新女王”王珞丹。她不但戏演得好,而且在职场和朋友圈里拥有极高的好人缘。谈起她和朋友的交往之道,她笑言:朋友是拿来用的,我爱你也用你。下面就请看看她在职场与朋友交往的用人之道吧。  尽心尽力,替他人张罗  一次,王珞丹随着经纪人去赴一个晚宴。没想到在座的全是大牌,没有人在意角落里的王珞丹。席间,张艺谋导演突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我在金城兰州读铁路中专。那时我们乘坐的还是绿皮车,到了北京换乘,才能坐上空调特快69次或44次开往兰州。列车要穿行在沙漠的边缘,我们经常是望着窗外,惊呼沙漠的一望辽阔。  在这寂寞的3000多公里的路程里,需要在北京住宿,签票,经常是后半夜,天没亮就去排队,签不上,只好硬着头皮上车。车厢的过道,行李架,硬座下面,两座间的空当,到处是人。我们也经常睡在硬座的下面。  特别是冬天,人
在我的家乡,漫山遍野生长着青蒿这种其貌不扬的植物。在我的记忆里,最起码有三种统称为青蒿的草。一种叫臭蒿;一种叫艾蒿,也叫香蒿;另一种山里人懒得细分,干脆就叫做蒿子。春风刮过之后,漫山遍野就能看到它们一丛丛、一簇簇肆意生长的身影。它们或身形高大,或体态纤细,或挺拔,或匍匐,肆意地冒出葱翠欲滴的绿意。  这三种青蒿中,长得最渺小的当属蒿子,山里人给它取了一个形象的外号“抓地皮”。它们谨小慎微一簇簇的匍
莎莉妮和她爸爸莎莉妮的叔叔也是一个好厨师工作中的爸爸,身后的架子上是各种调料罐  新找出来的这部印度喜剧——《美食大战》,说时间也不远,2013年上映的。电影故事没什么大意思,在伦敦的印度两兄弟都是厨师。因为误会而各自拥有祖传食谱的一半。两人开的餐厅也是在一条街的两面,既是对门也是竞争对手。哥哥的女儿莎莉妮要结婚了,想要一个印度婚礼,要所有的亲戚都参加,目的是让爸爸和叔叔重新和好。    因为有两
旅游与美食总是密不可分,一座城市的街头美食是帮助游客接触城市文化的一扇窗,是品尝当地人文历史的一种方式。  肉片卷——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肉片卷是用薄面饼做皮的卷饼,卷饼里包裹的是土耳其烤肉的典型配料,五香肉,通常是羊肉,有时是鸡肉或牛肉。首先把肉垂直的旋转烤制后切下,加上番茄、洋葱、黄瓜、生菜,还有香草酸奶和辣椒酱。如果你在伊斯坦布尔的深夜游荡,不妨尝尝香脆的肉片卷。  法式长棍面包——越南的胡
多年前,我在摘抄本上写下英国诗人兰德诗:“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我当时并不知此詩的译者是杨绛先生。只是觉得很合自己心境,有一见钟情之后久久的震憾。  此后,我回避了一切,专心读书,這样一读就是十年,我把这样日子叫“归隐江湖”。 记得纳兰容若的《虞美人》句子:“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十年,十年,数着数着
2017年春天,《航拍中国》火了!江河湖海,森林沙漠,山的脊背,海的瞳孔,这些震撼又新鲜的画面,使得它在豆瓣评分高达9.4,被网友称为堪比BBC的大作。它还登上美国纽约时代广场,在纳斯达克巨型屏幕上连续播放。无数海外游子含泪感叹:真的美哭了!与此同时,总导演余乐也引起人们关注,他是如何“烹饪”出这部“中国有史以来航拍规模最大”的纪录片的?拍摄期间有着怎样的艰险经历和新奇发现?  “航拍中国”,做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