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一提到阅读能力,人们往往就想到语文阅读,其实随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阅读成了最重要的一项活动,是汲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中学数学教学要把阅读能力的培养作为一个明确的要求提出并实施。本文从初中语文教学角度出发,阐述了应当如何培养中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
初中语文教学要求学生应具备综合学习素质,在听、说、读、写方面都能有所发展,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部分,学生阅读能力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教师要采取多种措施,积极探索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对于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习惯
习惯是学习的基础,只有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习惯才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但是就目前的状况来看,有很多初中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只注重学习语文课本上的知识从而忽略了课外阅读,这导致了学生的阅读面过于狭窄,学生也缺乏广泛阅读的兴趣。
(一)激发阅读兴趣
俗话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要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习惯,首先就需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所选的读物应当具备的特点包括:语言质朴而生动;内容引人入胜,让学生爱不释手。在读物的选择方面,教师应当充分把握由易到难的原则,只有循序渐进,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阅读信心。
(二)拓宽阅读范围
局限于课本的阅读是不科学的,长此以往,学生的阅读也得不到更好的巩固和提高。所以,教师应当让学生多学习和阅读科普性较强的应用文或者说明文,为学生提供更多样的阅读材料,包括人物传记、人文历史、新闻报道及科普知识,等等。除了这些,有条件的话,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阅读原版文章。
(三)保证阅读时间
初中生在学习方面仍然缺乏自制力,所以,教师应当适当地对学生做一些阅读规定,强制规定学生应当每天坚持半个小时的课外阅读时间,每个人每天应当阅读 1000 字以上的短篇文章。
二、调动学生主动阅读的兴趣
主动学习才是教学的最终目标,教师应当培养学生主动、自觉读书的好习惯。
(一)悬念调动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以设置悬念导入课堂教学。阅读时,教师要善于给学生设置悬念,给学生范读一些精彩文章之后,不告诉学生故事结局,学生在悬而未决的过程中就想急切地寻找答案,长此以往,学生自己也能够慢慢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
(二)故事梗概
教师之所以要给学生一个故事梗概,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通过故事梗概发散自己的思维。比如,在推荐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时,由于这一本书的内容较多,课堂上让学生阅读整本书会浪费大量时间,为了让学生能够对整本书的内容有一个大致了解,教师可以给学生描述出故事的梗概,学生听到教师生动形象的讲解,课后会对阅读这本书产生极大的兴趣。
(三)视频辅助
现在,很多电视剧都受到学生的广泛青睐,由于不少电视剧也是经过书籍改编的,因此,学生会对阅读这类书籍产生很大的兴趣。比如,中央电视台播放的《水浒传》曾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对学生有较大的冲击力,学生经常会在课后讨论剧情的发展,这时,需要教师恰当地引导学生阅读该名著,并且师生共同讨论一些有争议的问题,这样学生就能够获得更好的阅读效果。
三、找到学生阅读能力的薄弱环节,对症下药
中学数学阅读包括概念、定义的阅读,公式、性质、定理的阅读,纯数学题目的阅读,应用题题目的阅读等。从学生解题中出现的问题看出,失误的原因很多都是没有通过阅读关。比如括弧中给出的条件没看到,让选择错误选项选成正确的,没看到某个关键的字、词,给出四个命题让判断正确的个数,后面给出四个选项,而学生看到第一个命题正确就选择了A,给出图表中的关键点没有注意到等。
其实就是有些学生阅读起来浮光掠影,一目十行,丢三落四,抓不准要点,抓不住关键字词,读不出其中的隐含条件,有的根本没有读完,只看了开头,仅凭大脑中对熟题的认知,没注意到所涉及题目与印象中题目的区别就盲目动笔。教师应该找准学生阅读中的这些薄弱环节,让学生认识到阅读在数学中的作用,引起学生重视,提高学生的阅读意识,认真对待阅读,避免以上问题的出现。只有对症下药,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会使学生自主地培养阅读能力,促进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的提高。
四、培养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
阅读有很多种方法,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合他们的方法。第一,明确文题,要读懂一篇文章最重要的就是读懂文章的题目,所以,教师要让学生明白题目在文章中的作用。第二,理清层次。每篇文章都有其内在的逻辑层次,读者在读懂文章的题目之后就需要理清文章的层次。比如,在阅读《看云识天气》这一篇文章时,作者是围绕“云”和“天气”来论述的,在理清了文章的层次之后,学生很快就能够理清思路,同时提升阅读的速度和质量。第三,控制速度。阅读分为快速阅读和字斟句酌式的阅读,快速阅读主要针对那些思路清晰、内容浅显的文章,要求只大体掌握文章大意即可;但是,对于那些需要透彻了解的文章,字斟句酌的方式更合适。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提高初中生阅读质量的问题已经迫在眉睫,面对该问题,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全力以赴为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 张慧.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探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9.
[2] 刘黎.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误区及对策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
[3] 贾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3.
[4] 陈丽华.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1.
【关键词】初中语文;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
初中语文教学要求学生应具备综合学习素质,在听、说、读、写方面都能有所发展,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部分,学生阅读能力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教师要采取多种措施,积极探索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对于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习惯
习惯是学习的基础,只有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习惯才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但是就目前的状况来看,有很多初中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只注重学习语文课本上的知识从而忽略了课外阅读,这导致了学生的阅读面过于狭窄,学生也缺乏广泛阅读的兴趣。
(一)激发阅读兴趣
俗话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要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习惯,首先就需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所选的读物应当具备的特点包括:语言质朴而生动;内容引人入胜,让学生爱不释手。在读物的选择方面,教师应当充分把握由易到难的原则,只有循序渐进,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阅读信心。
(二)拓宽阅读范围
局限于课本的阅读是不科学的,长此以往,学生的阅读也得不到更好的巩固和提高。所以,教师应当让学生多学习和阅读科普性较强的应用文或者说明文,为学生提供更多样的阅读材料,包括人物传记、人文历史、新闻报道及科普知识,等等。除了这些,有条件的话,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阅读原版文章。
(三)保证阅读时间
初中生在学习方面仍然缺乏自制力,所以,教师应当适当地对学生做一些阅读规定,强制规定学生应当每天坚持半个小时的课外阅读时间,每个人每天应当阅读 1000 字以上的短篇文章。
二、调动学生主动阅读的兴趣
主动学习才是教学的最终目标,教师应当培养学生主动、自觉读书的好习惯。
(一)悬念调动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以设置悬念导入课堂教学。阅读时,教师要善于给学生设置悬念,给学生范读一些精彩文章之后,不告诉学生故事结局,学生在悬而未决的过程中就想急切地寻找答案,长此以往,学生自己也能够慢慢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
(二)故事梗概
教师之所以要给学生一个故事梗概,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通过故事梗概发散自己的思维。比如,在推荐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时,由于这一本书的内容较多,课堂上让学生阅读整本书会浪费大量时间,为了让学生能够对整本书的内容有一个大致了解,教师可以给学生描述出故事的梗概,学生听到教师生动形象的讲解,课后会对阅读这本书产生极大的兴趣。
(三)视频辅助
现在,很多电视剧都受到学生的广泛青睐,由于不少电视剧也是经过书籍改编的,因此,学生会对阅读这类书籍产生很大的兴趣。比如,中央电视台播放的《水浒传》曾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对学生有较大的冲击力,学生经常会在课后讨论剧情的发展,这时,需要教师恰当地引导学生阅读该名著,并且师生共同讨论一些有争议的问题,这样学生就能够获得更好的阅读效果。
三、找到学生阅读能力的薄弱环节,对症下药
中学数学阅读包括概念、定义的阅读,公式、性质、定理的阅读,纯数学题目的阅读,应用题题目的阅读等。从学生解题中出现的问题看出,失误的原因很多都是没有通过阅读关。比如括弧中给出的条件没看到,让选择错误选项选成正确的,没看到某个关键的字、词,给出四个命题让判断正确的个数,后面给出四个选项,而学生看到第一个命题正确就选择了A,给出图表中的关键点没有注意到等。
其实就是有些学生阅读起来浮光掠影,一目十行,丢三落四,抓不准要点,抓不住关键字词,读不出其中的隐含条件,有的根本没有读完,只看了开头,仅凭大脑中对熟题的认知,没注意到所涉及题目与印象中题目的区别就盲目动笔。教师应该找准学生阅读中的这些薄弱环节,让学生认识到阅读在数学中的作用,引起学生重视,提高学生的阅读意识,认真对待阅读,避免以上问题的出现。只有对症下药,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会使学生自主地培养阅读能力,促进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的提高。
四、培养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
阅读有很多种方法,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合他们的方法。第一,明确文题,要读懂一篇文章最重要的就是读懂文章的题目,所以,教师要让学生明白题目在文章中的作用。第二,理清层次。每篇文章都有其内在的逻辑层次,读者在读懂文章的题目之后就需要理清文章的层次。比如,在阅读《看云识天气》这一篇文章时,作者是围绕“云”和“天气”来论述的,在理清了文章的层次之后,学生很快就能够理清思路,同时提升阅读的速度和质量。第三,控制速度。阅读分为快速阅读和字斟句酌式的阅读,快速阅读主要针对那些思路清晰、内容浅显的文章,要求只大体掌握文章大意即可;但是,对于那些需要透彻了解的文章,字斟句酌的方式更合适。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提高初中生阅读质量的问题已经迫在眉睫,面对该问题,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全力以赴为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 张慧.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探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9.
[2] 刘黎.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误区及对策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
[3] 贾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3.
[4] 陈丽华.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