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称为“民族记忆的背影”,是口传心授、世代传承的活态流变的文化遗产。从远古年代起,聪慧、勤劳、淳朴的四川人,在漫长的历史中创造发展了特色鲜明、光辉灿烂的地域文化,使四川形成文化积淀深厚的一方沃土,同时成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富集地之一。
据省文化厅统计显示,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已经超过1万项,其中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手工技艺、民俗的数量最多,在单体文化资源数量上名列全国前茅。自2005年我省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以来,富集的资源一步步纳入由上而下的非遗保护体系。
“目前,全省已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105项,省级名录项目333项;国家级非遗项目传承人代表57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574名。《羌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传统桑蚕丝织造技艺——蜀锦》、《格萨(斯)尔》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0年‘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彝族火把节》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0年‘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申报项目。”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何政军介绍说。
数据的背后,折射出我省非遗保护取得的丰硕成果,同时昭示非遗记忆(技艺)在文化全球化的浪潮冲击下,依然显现出耀眼夺目的光辉。
元宵节上的非遗体验
2011年2月17日,成都市人民公园广场。“携手传统文化 共度欢乐元宵”——2011年非物质文化遗产元宵节主题文化活动从上午9点开始,就吸引了众多市民的围观。
蜀锦、羌绣、银花丝技艺、皮影、剪纸、糖画、瓷胎竹编、成都漆艺……一个个非遗技艺展示台前,非遗传承人展现着自己的手艺,周围聚集起一层层专注欣赏的目光。
“有好多手艺,我都是十几年都没看到过了哟!今天这些师傅们集中展示他们的绝活,确实是大开眼界。”家住汪家拐社区的彭桂凤大妈感叹道。
在非遗展示现场,还进行了打陀螺、抖空竹、踢毽子、滚铁环等传统民俗活动,亲切的互动形式,让市民们笑声不断。
抽绳噼里啪啦地此起彼伏,木制陀螺发出呜呜的声音……50岁出头的成都市民项义峰兴致勃勃地参加完打陀螺比赛后,头上已经蒙起一层细汗。“这些小时候玩过的游戏,现在还是觉得好耍!”项义峰嘴都笑得合不拢。“这个非遗活动搞得真好,我又看到了许多以前经常见到传统技艺,像瓷胎竹编、漆艺、糖画,真是勾起了我儿时的回忆啊。今年的元宵节,过得挺难忘。”
记者观察:为数众多的非遗项目,绝非一旦停留在“保护名录”中,就慢慢淡出大众的视野,成为被遗忘的“死文化”。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在持续不断的活态展示活动里,非遗记忆(技艺)能够得到与大众共享的更多契机,并走入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成为地域文化中生生不息的永恒印记。
保护,正在成为体系
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基地建设项目在青羊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博览园开工,该项目是全国第一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建设工程项目。这是一个功能完善,集保护、宣传和科研为一体的智能“非遗”阵地,总占地约10亩,建筑面积为9800平方米,项目总投资6000多万元。
“四川省非遗保护中心项目工程的成功施行,这在全国属第一。”何政军说。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无形的文化,在对其进行保护之时,要充分利用高科技现代手段,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我们将建立一个羌族文化虚拟体验厅,用数字化方式生动地展示羌族文化,三维模拟手段也能让参观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另外,我们还会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展示活动,组织现场演示或演出。”
时间倒推半年,2010年6月24日,一块醒目的招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川扬琴传承基地”挂在了成都大慈寺社区活动中心,这是四川省首个诞生在社区的非遗传承基地。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75岁的四川扬琴表演艺术家徐述激动地说:“具有数百年历史的四川扬琴,从此有了一个开花结果、再开花再结果的长长久久传承基地!是党和政府让古老的四川扬琴焕发了青春!”
2010年6月17日,汶川县龙溪乡羌人谷文化博览馆正式对外开放;6月11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挂牌成立;2010年国庆前夕,羌族地区最大的非遗保护中心北川县非遗保护中心陈列馆开馆……密集的信息都围绕着一个主题:我省基本搭建起“省、市、县、乡村(社区)”的非遗传承保护五级网络。
记者观察: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犹如“中心服务器“,成为信息采集、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的中心;非遗公园这样的大型展示、活动基地,将成为非遗活态传承的重要场所;以北川非遗保护中心陈列馆为代表的县级传习场馆,则是网络中的管道,承上启下地放大非遗生存空间;汶川县龙溪乡羌人谷文化博览馆作为乡级支点,为非遗保护提供最基层的技术支撑;而以大慈寺社区为代表的村(社区)级传习所是整个保护体系的“细胞”,让非遗传承具有“点”的效应。
技艺薪火相传
很难想象,有着悠久历史的四川传统曲艺——四川扬琴的第三代传承人吴瑕如此年轻。“我的年龄比师傅徐述小了四十多岁。”80后的吴瑕身上透着蓬勃的朝气和活力。
去年10月,吴瑕凭借一首传唱三代的四川扬琴经典曲目《贵妃醉酒》,在第六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评选中,为四川曲艺摘回第一个“牡丹奖.新人奖”。省曲协秘书长李蓉说,在曲艺界最高奖项中获此殊荣,是对我省青年演员和曲艺传承的一种肯定。
面对如此崇高的荣誉,吴瑕显得很淡然。“摘这朵‘牡丹’,有一老一新两个功臣:老的是曲目,新的是唱曲人的精神。《贵妃醉酒》从我师爷那一辈就开始传唱,是流传了很多年的经典,但是并不一定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参加牡丹奖比赛的《贵妃醉酒》,在继承四川扬琴传统唱法、韵味的同时,也从音乐、时间和结构上进行了调整。音乐方面没有用传统的四川扬琴音乐配器方式,而是一位通俗音乐制作人为这出传统曲目重新设计音乐,听起来既古典又时尚。时间上也从原来的半个小时浓缩到了8分钟。”
2005年从四川音乐学院民族声乐专业毕业后,吴瑕就进入了省曲艺团,师从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徐述学习四川扬琴。“徐老师的学生有十几个,但是现在能坚持在舞台上表演四川扬琴的,寥寥无几。可是我就想做一个耐得住寂寞的唱曲人,去享受扬琴表演的个中幸福。”
阿坝州非遗项目嘉绒藏族编织、挑花刺绣工艺国家级传承人杨华珍已年届六旬,“5.12”地震过后,杨华珍的老家已是面目全非,但即使面临重重困难,杨华珍还是坚信,藏绣和羌绣仍然有着美好的未来。她说:“地震毁了家园和土地,但只要人还在,手没残,就还有希望。”“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愿意学刺绣,再不想办法保护就要失传了。”作为阿坝州挑花刺绣协会会长和羌族刺绣协会副会长,出于对“羌绣”技艺的热爱和对灾后羌文化濒危的关心,杨华珍通过个人力量在成都创立了“藏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作为推广羌绣及其文化的平台。“现在在阿坝和成都,有许多妇女都加入到羌绣的创作中,羌绣有了这样广泛的群众基础,一定会传承得更好。”
记者观察:在非遗保护工作中,传承人的作用至关重要,是保证文化活力的关键。作为“民族记忆的背影”的活化石,传承人身上承载着祖先创造的文化精神,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存活在这些杰出传承人的记忆和技艺之中,是文化精髓薪火相传的基因。只有以他们为核心,培养出年轻的新一代,非遗技艺才能够得到传承,继而被赋予更为丰厚的内涵,并发扬光大。
非遗节 让本土文化走出去
2007年5月23日至6月10日,首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成功举办。时隔两年,2009年6月第二届“非遗节”也大获成功。两届非遗节的圆满成功,使成都取得了非遗节的永久举办权,“非遗之都”的美誉成为成都又一张闪亮的城市名片。
刺激消费、拉动就业、延伸关联产业、走市场促传承……正是非遗节这个大平台,将羌绣、蜀绣、油纸伞等诸多非遗项目推上了“生产性保护”的宽广之路。
时至今日,泸州油纸伞非遗传承人毕禄富仍对参加第二届非遗节记忆犹新。“短短几天时间,就销出上千把油纸伞,收入2万多元。非遗节的举办,让更多人了解到我们泸州油纸伞的魅力。”
2009年09月,四川省决定在青羊区绿舟公园新建国际非遗博览公园,为举办第三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及今后定点长期举办提供条件。
在新非遗博览园的规划图上可以看到,博览园规划为五洲情、世纪舞、百味戏、西城事、时空旅五大风格各异,又相互融合的组团。“我们的目的,是让非遗项目能在这里得到充分展示,又让项目本身具有造血功能,这样才既能把非遗节庆活动搞好,又能有常态经营。”成都青羊城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说。新公园将坚持唯一性、国际性、长效性三大原则,预计年吸引800万游客。
记者观察:非遗节的举办,有效展示了我省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取得的积极成果,提高了民众参与非遗保护的意识,成为我省推进非遗保护、增进国际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离不开生产性方式保护。2001年兴建的成都锦里民俗休闲街,通过市场化运作,将蜀锦、蜀绣、竹编、漆器、糖画、剪纸、皮影表演等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旅游观光和商业营销,不仅创造了浓厚的民俗文化旅游氛围,取得不错的商业经济效益,而且在活态的经营和生产性保护中更好地继承和传播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出具有四川特色的文化品牌。“5.12”震后建立的绵竹年画传习所、阿坝妇女羌绣就业帮扶中心等,也充分证明生产性保护能够真正延续传统的手工技艺。
据省文化厅统计显示,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已经超过1万项,其中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手工技艺、民俗的数量最多,在单体文化资源数量上名列全国前茅。自2005年我省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以来,富集的资源一步步纳入由上而下的非遗保护体系。
“目前,全省已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105项,省级名录项目333项;国家级非遗项目传承人代表57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574名。《羌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传统桑蚕丝织造技艺——蜀锦》、《格萨(斯)尔》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0年‘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彝族火把节》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0年‘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申报项目。”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何政军介绍说。
数据的背后,折射出我省非遗保护取得的丰硕成果,同时昭示非遗记忆(技艺)在文化全球化的浪潮冲击下,依然显现出耀眼夺目的光辉。
元宵节上的非遗体验
2011年2月17日,成都市人民公园广场。“携手传统文化 共度欢乐元宵”——2011年非物质文化遗产元宵节主题文化活动从上午9点开始,就吸引了众多市民的围观。
蜀锦、羌绣、银花丝技艺、皮影、剪纸、糖画、瓷胎竹编、成都漆艺……一个个非遗技艺展示台前,非遗传承人展现着自己的手艺,周围聚集起一层层专注欣赏的目光。
“有好多手艺,我都是十几年都没看到过了哟!今天这些师傅们集中展示他们的绝活,确实是大开眼界。”家住汪家拐社区的彭桂凤大妈感叹道。
在非遗展示现场,还进行了打陀螺、抖空竹、踢毽子、滚铁环等传统民俗活动,亲切的互动形式,让市民们笑声不断。
抽绳噼里啪啦地此起彼伏,木制陀螺发出呜呜的声音……50岁出头的成都市民项义峰兴致勃勃地参加完打陀螺比赛后,头上已经蒙起一层细汗。“这些小时候玩过的游戏,现在还是觉得好耍!”项义峰嘴都笑得合不拢。“这个非遗活动搞得真好,我又看到了许多以前经常见到传统技艺,像瓷胎竹编、漆艺、糖画,真是勾起了我儿时的回忆啊。今年的元宵节,过得挺难忘。”
记者观察:为数众多的非遗项目,绝非一旦停留在“保护名录”中,就慢慢淡出大众的视野,成为被遗忘的“死文化”。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在持续不断的活态展示活动里,非遗记忆(技艺)能够得到与大众共享的更多契机,并走入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成为地域文化中生生不息的永恒印记。
保护,正在成为体系
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基地建设项目在青羊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博览园开工,该项目是全国第一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建设工程项目。这是一个功能完善,集保护、宣传和科研为一体的智能“非遗”阵地,总占地约10亩,建筑面积为9800平方米,项目总投资6000多万元。
“四川省非遗保护中心项目工程的成功施行,这在全国属第一。”何政军说。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无形的文化,在对其进行保护之时,要充分利用高科技现代手段,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我们将建立一个羌族文化虚拟体验厅,用数字化方式生动地展示羌族文化,三维模拟手段也能让参观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另外,我们还会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展示活动,组织现场演示或演出。”
时间倒推半年,2010年6月24日,一块醒目的招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川扬琴传承基地”挂在了成都大慈寺社区活动中心,这是四川省首个诞生在社区的非遗传承基地。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75岁的四川扬琴表演艺术家徐述激动地说:“具有数百年历史的四川扬琴,从此有了一个开花结果、再开花再结果的长长久久传承基地!是党和政府让古老的四川扬琴焕发了青春!”
2010年6月17日,汶川县龙溪乡羌人谷文化博览馆正式对外开放;6月11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挂牌成立;2010年国庆前夕,羌族地区最大的非遗保护中心北川县非遗保护中心陈列馆开馆……密集的信息都围绕着一个主题:我省基本搭建起“省、市、县、乡村(社区)”的非遗传承保护五级网络。
记者观察: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犹如“中心服务器“,成为信息采集、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的中心;非遗公园这样的大型展示、活动基地,将成为非遗活态传承的重要场所;以北川非遗保护中心陈列馆为代表的县级传习场馆,则是网络中的管道,承上启下地放大非遗生存空间;汶川县龙溪乡羌人谷文化博览馆作为乡级支点,为非遗保护提供最基层的技术支撑;而以大慈寺社区为代表的村(社区)级传习所是整个保护体系的“细胞”,让非遗传承具有“点”的效应。
技艺薪火相传
很难想象,有着悠久历史的四川传统曲艺——四川扬琴的第三代传承人吴瑕如此年轻。“我的年龄比师傅徐述小了四十多岁。”80后的吴瑕身上透着蓬勃的朝气和活力。
去年10月,吴瑕凭借一首传唱三代的四川扬琴经典曲目《贵妃醉酒》,在第六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评选中,为四川曲艺摘回第一个“牡丹奖.新人奖”。省曲协秘书长李蓉说,在曲艺界最高奖项中获此殊荣,是对我省青年演员和曲艺传承的一种肯定。
面对如此崇高的荣誉,吴瑕显得很淡然。“摘这朵‘牡丹’,有一老一新两个功臣:老的是曲目,新的是唱曲人的精神。《贵妃醉酒》从我师爷那一辈就开始传唱,是流传了很多年的经典,但是并不一定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参加牡丹奖比赛的《贵妃醉酒》,在继承四川扬琴传统唱法、韵味的同时,也从音乐、时间和结构上进行了调整。音乐方面没有用传统的四川扬琴音乐配器方式,而是一位通俗音乐制作人为这出传统曲目重新设计音乐,听起来既古典又时尚。时间上也从原来的半个小时浓缩到了8分钟。”
2005年从四川音乐学院民族声乐专业毕业后,吴瑕就进入了省曲艺团,师从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徐述学习四川扬琴。“徐老师的学生有十几个,但是现在能坚持在舞台上表演四川扬琴的,寥寥无几。可是我就想做一个耐得住寂寞的唱曲人,去享受扬琴表演的个中幸福。”
阿坝州非遗项目嘉绒藏族编织、挑花刺绣工艺国家级传承人杨华珍已年届六旬,“5.12”地震过后,杨华珍的老家已是面目全非,但即使面临重重困难,杨华珍还是坚信,藏绣和羌绣仍然有着美好的未来。她说:“地震毁了家园和土地,但只要人还在,手没残,就还有希望。”“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愿意学刺绣,再不想办法保护就要失传了。”作为阿坝州挑花刺绣协会会长和羌族刺绣协会副会长,出于对“羌绣”技艺的热爱和对灾后羌文化濒危的关心,杨华珍通过个人力量在成都创立了“藏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作为推广羌绣及其文化的平台。“现在在阿坝和成都,有许多妇女都加入到羌绣的创作中,羌绣有了这样广泛的群众基础,一定会传承得更好。”
记者观察:在非遗保护工作中,传承人的作用至关重要,是保证文化活力的关键。作为“民族记忆的背影”的活化石,传承人身上承载着祖先创造的文化精神,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存活在这些杰出传承人的记忆和技艺之中,是文化精髓薪火相传的基因。只有以他们为核心,培养出年轻的新一代,非遗技艺才能够得到传承,继而被赋予更为丰厚的内涵,并发扬光大。
非遗节 让本土文化走出去
2007年5月23日至6月10日,首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成功举办。时隔两年,2009年6月第二届“非遗节”也大获成功。两届非遗节的圆满成功,使成都取得了非遗节的永久举办权,“非遗之都”的美誉成为成都又一张闪亮的城市名片。
刺激消费、拉动就业、延伸关联产业、走市场促传承……正是非遗节这个大平台,将羌绣、蜀绣、油纸伞等诸多非遗项目推上了“生产性保护”的宽广之路。
时至今日,泸州油纸伞非遗传承人毕禄富仍对参加第二届非遗节记忆犹新。“短短几天时间,就销出上千把油纸伞,收入2万多元。非遗节的举办,让更多人了解到我们泸州油纸伞的魅力。”
2009年09月,四川省决定在青羊区绿舟公园新建国际非遗博览公园,为举办第三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及今后定点长期举办提供条件。
在新非遗博览园的规划图上可以看到,博览园规划为五洲情、世纪舞、百味戏、西城事、时空旅五大风格各异,又相互融合的组团。“我们的目的,是让非遗项目能在这里得到充分展示,又让项目本身具有造血功能,这样才既能把非遗节庆活动搞好,又能有常态经营。”成都青羊城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说。新公园将坚持唯一性、国际性、长效性三大原则,预计年吸引800万游客。
记者观察:非遗节的举办,有效展示了我省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取得的积极成果,提高了民众参与非遗保护的意识,成为我省推进非遗保护、增进国际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离不开生产性方式保护。2001年兴建的成都锦里民俗休闲街,通过市场化运作,将蜀锦、蜀绣、竹编、漆器、糖画、剪纸、皮影表演等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旅游观光和商业营销,不仅创造了浓厚的民俗文化旅游氛围,取得不错的商业经济效益,而且在活态的经营和生产性保护中更好地继承和传播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出具有四川特色的文化品牌。“5.12”震后建立的绵竹年画传习所、阿坝妇女羌绣就业帮扶中心等,也充分证明生产性保护能够真正延续传统的手工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