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资本流动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分析

来源 :国际商务财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ny_Drun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选取2011—2020年63家商业银行年度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分析跨境资本流动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跨境资本流动对银行风险承担有显著促进作用,考虑跨境资本的异质性时发现,资本流出和证券投资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更大。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在给银行带来盈利的同时,也会降低其违约风险。
  【关键词】跨境资本流动;银行风险承担;系统GMM方法
  【中图分类号】F032.1
  一、机理分析与研究假设
  跨境资本流动提高银行风险承担的作用机理:第一,跨境资本流动引起信贷规模急剧扩张,助长金融市场投机行为,引起房地产、证券、股票市场价格波动,银行与微观企业主体的风险识别能力会受到干扰,强化银行资产负债表进一步扩张,银行体系风险积聚。第二,跨境资本流动会引起本国币值变动,通过货币错配效应造成银行净资产损失。第三,跨境资本流入增加国内货币供应量,降低均衡利率水平,银行等量贷款获得的收入减少,在黏性收益率的影响下,银行放宽监管要求、投资高收益高风险产品,风险偏好提升。
  跨境资本流动降低银行风险承担的作用机理:第一,跨境资本带来的海外投资渠道提高了银行资金配置效率,有助于分散银行风险。 第二,跨境资本流动引入银行竞争,带来国外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经验,促使银行优化经营管理、降低经营成本。由此提出假设:
  H1a:跨境资本流动规模增加会提高银行风险承担水平。
  H1b:跨境资本流动规模增加会降低银行风险承担水平。
  跨境资本流入影响银行风险承担的作用机理:一方面,跨境资本流入促使银行信贷激增,在全球流动性以及银行的杠杆周期的作用下,跨境资本流动会造成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体信贷规模的急剧扩张,从而影响其银行体系的稳定性,增加银行风险。另一方面,跨境资本流入通过溢出与倒逼效应改善东道国微观企业的盈利能力以及银行系统的风险管理水平,从而降低银行风险。由此提出假设:
  H2a:跨境资本流入规模增加会提高银行风险承担水平。
  H2b:跨境资本流入规模增加会降低银行风险承担水平。
  跨境资本流出影响银行风险承担的作用机理:从宏观层面看,跨境资本大规模撤离降低人民币币值与资产价格,泡沫破裂引发金融危机,银行风险积聚。从微观层面看,国际资本大规模流出造成银行批发性融资急剧减少,提高银行融资成本。资本流出特别是股权资本的流失带来的资金链断裂,导致企业与银行经营困难,增加违约风险。由此提出假设:
  H3:跨境资本流出规模增加会提高银行风险承担水平。
  二、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一)研究样本选取
  本文选取了包括5家国有大型银行、13家股份制银行和45家城市商业银行在内的63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时间跨度为2011—2020年。数据来源于wind数据库与各银行年度报告。
  (二)变量选取与定义
  1.被解释变量
  被解释变量为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现有研究对银行风险的衡量主要有破产风险法和资本充足法两种。前者用于测度银行的破产概率,常用指标为Z值。后者侧重于监管当局对银行的监管程度。本文选取Z值作为银行风险承担代理变量。Z值计算方法如下:


  其中,ROA代表资产回报率,σi( ROAit)代表资产回报率的标准差,CARit=股东权益/总资产,Z值越大,银行风险承担能力越高。
  2.解释变量
  本文选取国际收支平衡表中金融账户净值作为跨境资本流动的代理变量,并对其进行异质化处理,通过区分借贷方账户净值研究不同流向跨境资本对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
  3.控制变量
  本文分别从银行层面与宏观层面选取控制变量进行模型估计,银行层面选取银行规模(SIZE)、非利息收入占比(NIRR)、盈利能力(NIS)、贷存比(LDRS)、成本收入比(CIR)、资本充足率(CAR)等指标。宏观层面选取经济发展水平(GDPGR)、通货膨胀水平(M2GR)、金融经济发展水平(LNFINANCE)、人民币实际汇率(REER)等指标。
  (三)模型设定与方法估计
  为检验跨境资本流动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本文将银行风险承担的时滞性考虑在内,加入银行风险承担的上期值,构建动态面板模型,设定如下模型并进行估计:


  其中,RISKit為银行i在t年的风险承担指数,其一阶滞后变量RISKit-1表示银行风险的持续性影响。CCFt为t年的跨境资本流动净额,Xit为银行层面控制变量,Mt表示宏观层面控制变量,εt是随机扰动项。考虑到短面板数据的局限性以及可能存在内生性问题,本文选用系统GMM方法对模型进行估计。为考察不同类型跨境资本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模型(3)、(4)将跨境资本流动分为流入、流出两个方面,考察其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变量描述性统计
  描述性统计结果见表1。Z值平均值为30.08655,整体偏大,说明商业银行破产风险总体较高,风险承担能力较低,且最大值与最小值差距显著,说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因银行异质性呈现出较大差异。跨境资本流动最大值为0.343048,最小值为-0.434462,资本流入变化区间为(-0.100977,0.563334),资本流出变化区间为(0.218021,0.67565)。


  (二)基础回归分析
  为保证系统GMM估计结果的有效性,本文采用Arellano&Bover(1995)提出的两种检验方法对工具变量和估计结果的有效性进行鉴别。AR(2)的P值都大于0.1,说明面板模型随机扰动项不存在二阶和更高阶的序列自相关,且Sargan过度识别的检验结果也显示不能拒绝工具变量有效性的零假设。模型通过了过度识别检验和序列相关性检验,故系统GMM的估计结果是有效的。
  表2回归结果表明,RISK的一阶滞后项系数显著为正,说明银行风险承担行为存在明显持续性。跨境资本流动与银行风险承担之间存在着显著正相关关系,跨境资本流动净额每增加1个单位,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水平提升3.40034个单位,跨境资本流动显著提高了银行风险承担行为。当考虑不同流向跨境资本的影响时,回归结果表明,资本流入与资本流出都对银行风险承担行为发挥正向促进作用。跨境资本流入每增加1个单位,银行风险承担增加2.142481个单位,跨境资本流出每增加1个单位,银行风险承担增加4.371181个单位。跨境资本流入一方面带来银行贷款利率下降,银行为追求黏性目标收益率、减少监督成本从事更高风险的投资行为。另一方面,资本流入又通过间接渠道影响国内房地产、股票、证券市场,通过资产价格效应影响银行风险识别能力,资本流入推升资产价格,在监管指标顺周期性影响下,银行风险识别能力下降,银行风险加剧;跨境资本流出则通过影响微观企业融资结构和经营能力,间接影响到自己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下降,并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双重影响下,银行改变自身借贷行为,导致风险水平不断上升。
  (三)异质性分析
  本文对跨境资本流动进行异质性分析,按照国际收支平衡表“金融账户”下的类目,将其划分为直接投资(FDI)、证券投资(FII)、其他投资(FOI)三类,其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结果表明,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增加均会提高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水平,证券投资对银行风险承担的作用更加明显。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使企业资本金扩充,经营效率提高,但当资本大量外逃时企业将面临资金链断裂与股权资本流失的困局,企业无法偿还债务会增加违约概率,银行风险上升。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通过构建包括5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13家股份制银行、45家城商行在内的63家商业银行的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运用GMM方法研究跨境资本流动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第一,跨境资本流动对银行风险承担具有促进作用。第二,从资本流向来看,跨境资本的流入、流出均会提升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水平,其中,资本流出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作用更明显。第三,从资本类型看,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增加均会提高银行风险承担水平,证券投资对银行风险承担作用更大。
  主要参考文献:
  [1]方意,颜茹云,郑子文.资本账户开放对银行风险的影响机制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17(11):33-43.
  [2]谢春梅.银行间借贷市场系统性风险识别与防范—基于复杂网络理论[J].国际商务财会,2021(08):24-26.
  [3]顾海峰,卞雨晨.跨境资本流动、资产价格与银行流动性風险: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与银行业竞争的调节作用[J].财经科学,2020(12):13-27.
其他文献
信息技术给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巨大的便利条件.为了提升国企的财务管理质量和财务管理效率,运用基于信息技术的财务共享方法可以实现工作内容的优化.文章就国企推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对财会人员的职业影响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希望能够为相关的技术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帮助和支持.
【摘要】共享经济目前已掀起了全球消费革命,十九大报告也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共享经济。共享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其法律特点在于大众参与和使用权为中心。共享经济最初的设计目的是更好地利用社会闲置资源,但随着共享经济的发展,其资源利用也日趋多样化,利用客体的多样化同样也导致法律规制问题日渐复杂化。鉴于此,文章主要针对经济法视角下共享经济法律规制问题进行分析,指出共享经济在法律规制层面将产生个人信息保
今年年初,市场对经济表现出非常一致的乐观.然而,首创证券宏观团队在对2020年12月经济数据的分析中,就已经明确提出“经济拐点就在当下”.团队判断,最晚至2021年年初,经济的环比增速拐点出现.后来经过市场验证,4-5月以来,市场逐渐形成经济压力较大的一致预期.国家统计局近期公布的8月经济数据显示,经济增速明显放缓,市场对经济悲观情绪较为浓厚.然而,站在当前的时点,结合已公布的今年前8个月数据来看,经济开始趋于平稳.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以下简称“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的前提下,存政策的支持下,经济尽管弱势
期刊
本文基于2010年-2019年全国31个省份的相关数据,利用空间面板回归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考察财政支农、金融助农与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非线性空间关系.研究表明,财政支农与农村金融的深化发展对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增长的促进作用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并且呈现区域异质性特征.其中,西部地区省份财政支持对农民增收的促进作用显著,东中部地区金融助农效果更佳;财政金融助农增收具有明显的门槛特征,当农村居民收入跨越第一门槛值而低于第二门槛时,财政支农促进农民增收的效果会减弱但仍然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当农村居民收入跨越第二门槛时
【摘要】目前《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规定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合并方在企业合并中取得的资产和负债,应当按照合并日在被合并方的账面价值计量。但随着新三板、创业板等上市或公众公司越来越多,集团化企业也会根据产业规划进行上市或公众公司同一控制下合并安排。在有活跃的市场报价,公允价值能合理取得的前提下,在合并方存在非控股股东,同时有公允价值权益体现诉求的前提下,单一的权益结合法能否满足利益相关方投
【摘要】大数据时代对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提出更高要求,亟需探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治理模式。契合中国特色的信用治理模式不仅可优化征信业的监管职能,还能推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进程。为研究大数据时代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治理模式,文章采用定性综述与系统分析的方法,呈现大数据视域下社会信用体系的概念及特征、大数据技术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应用,并揭示其治理模式的内涵及当今时代不同治理模式的演变规律。通过对比分析得出
养老事业,情牵千家万户,事关全民福祉.实现老有所养,既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党和政府的庄严承诺.“十四五”是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作为治国理政的物质基础和重要支柱,财政支持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政策还存在较大的改善空间.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财政部门重任在肩,责无旁贷,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履职尽责,支持养老事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切实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好更公平地惠及老年群体.
期刊
近年来,浙江省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对推进非税收入公共支付改革创新的引领、撬动和支撑作用,大力推进财政部门、执收单位、代收机构、收款银行之间的多跨协同,融合汇聚了33家商业银行、非银行支付机构线上线下各类支付渠道.平台累计为全省2万余家执收单位非税收入收缴业务提供服务超3亿人次,其中95%的缴款业务可通过电脑端、移动端完成,实现“一次不用跑”,其余业务也可依托平台实现“就近跑一次”,实现便民利企和非税收入规范管理统筹发展.非税收入领域公共支付数字化改革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
期刊
【摘要】自管理会计引入中国以来,历经30多年的发展进程,在实践中取得显著的运用成果。但相比较国外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我国并不具有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这影响到管理会计理论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实践应用。对此,文章依据我国管理会计理论的内涵及特性,从经济学理论、行为与组织理论、战略与价值管理理论三个维度,分析我国管理会计理论的基础扩展,并提出我国管理会计理论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
【摘要】企业环保投资是环境会计重点关注的学术议题之一。文章在政府环境管制下,充分考虑消费者的能动作用,运用委托代理基本理论,分析政府和企业间在环保投资问题上的委托代理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环保投资主要取决于消费者能动作用、企业风险厌恶程度、外部环境不确定性、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消费者能动作用显著改变了企业环保投资的风险承担系数。从政府推动和市场拉动并举,从“推”“拉”两端促使企业扩大环保投资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