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的欢蹈(外二首)

来源 :诗歌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lley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一片落叶的叹息开始
  到另一朵花蕾的遗迹
  那些虛空,是多么辽阔,深邃,高远
  路上滴落的汗水,脚印里长出尖锐的针
  走啊,走啊,那些深夜或者烈日下的半途
  马蹄踩碎了薄薄的乡愁
  曾经两岸猿声,守望成隔世的寓言
  悬空是一种绝世之美
  一寸一寸延伸,一下一下试探
  触摸到的夜色,握不住的露水
  让眺望的目光慢慢温热
  想象与虚构睁开眼睛
  以同样的试探,去回应陌生人的问候
  数百年前,他们曾经是火塘边的亲人
  终于可以拥抱在一起了
  钢铁与水泥,从宗教里走出来
  低垂的涛声,仿佛赞颂
  被风声吹得哗哗作响,满山遍野的叶子
  站在山坡上,此起彼伏地欢呼
  一页黄卷翻过去,一扇门敞开
  满天星辰携带着四方河山,扑面而来
  寂静属于梦境
  在幽谷里,一路向前
  纵深再纵深
  晨光弥漫,阳光掠过高空
  身前身后,阴影覆盖
  跨过清泉濡湿的沙地
  藤蔓展开宽大的叶片
  昨夜的凉意触碰到脚跟
  崖壁上的歌声停止
  风绕过巨石
  从峡谷里奔出来
  脚印踩过枯叶,马粪
  荒地,墓园,水磨坊
  清晨,阳光即将照耀
  峡谷的寂静属于梦境
  这时刻,布谷鸟的叫声
  是多么地神圣,它来自天庭
  穿越层层云朵与光芒
  潜行在泥土里
  所有人都匆匆忙忙行走在路上
  鸟声微微地颤动
  它们期待着一场雨,在春天
  让大地睁开眼睛,启动一场轮回
  从此以后,饥寒饱暖都与它息息相关
  然后再生成丝绸,纸张,鼓点,祭祀,婚姻
  此刻的峡谷是大地的一部分
  它的行程,从片刻的光阴开始
  泥土松动的时候
  嫩绿的芽,垂悬着一首史诗
  不远处是正在被兴衰荣辱打磨的部族
  托付静默的爱
  一段时光,洁净的,光滑的,圆润的
  温暖渐渐淡下去的暮色
  此刻,如果拥有
  我会以静默注视你,在我眼中
  光鲜起来,与中秋节的月亮交相辉映
  刻骨铭心,语言一片苍白
  从某个地方出发,穿过你
  抵达的地方,森林与溪水在背后欢唱
  你时常在我看不见的地方
  拥抱我,呼喊我,埋怨我
  低下头来,看见内心
  刚刚安静下来,它曾经
  是一阵接一阵激越的鼓声
  把大地敲得足迹层叠
  把天空敲得星辰四溅
  如果能够深爱
  就爱你吧,生命慷慨地属于每一个人
  烛光一样燃烧每一寸光阴
  那些消失的,毁落的,蹉跎的,荣光的
  托付给了谁,至关重要
其他文献
著名教育学家李镇西在一篇文章里说:“语文教师应该善于点燃学生思考的火花,使语文课堂成为学生思考的王国!”语文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  课堂应是宽容的。我认为“宽容”体现在教师教态的自然亲切,有亲和力,还体现在思想上允许不同意见的存在,尤其是与教师本人的不同意见的存在。  前几天听了深圳宝安区公明中英文学校小学五年级的一堂语文课《放弃射门》,感慨良多。这篇文章的主旨是颂扬一种人性美
黄昏在天上  泼了一杯滚烫的奶茶  云彩泛起泡沫  翻卷、交织,色彩斑斓的纱巾  冒着飘香的蒸汽  夜還没到  月亮已从西天露头  犹如馋嘴女孩难过的眸子  核实任性的一泼  有多少损失  容器  为了远离恶,涉过一条黑色河流  断绝滚滚红尘,以及所有的念想  如果写诗也是一种修行  日子也可以是一种容器  我就把自己装在一个修行的容器里  河流蜿蜒,犹如生活界碑,谁也不知道起止  在这容器的余生
我们常常看到有的学生写完作文后,长嘘一口气,然后把作文本一合,自以为大功告成;或在作文本发下以后,急忙翻看一下分数,匆匆看看老师写的批语,就一切了事;也常常听到有些学生议论,写作文是学生的事,批改作文是老师的事,似乎修改作文的事与自己毫不相干。显然,以上的说法、做法都是不正确的。这说明学生还没有养成自觉修改作文的习惯,没有体会到自我修改作文的重要意义。其实文章的修改,从某种意义上说。贯穿于整个写作
我们在作文评改中经常发现,学生作文雷同的多,缺少创新,究其原因,是思维封闭凝滞,不能对事物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为了构筑学生开放鲜活的思维形态,应经常进行多维发散思维训练,即在思考某一事物或问题时.能横向思维,也能纵向思维,可正向思维,又可逆向思维,甚至能更多方向思维,以实现思维角度、层次、途径和结果的多样化。这种训练能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使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从而使文章思路开阔.内容丰富新颖。
盛可以是上世纪70年代生人,2001年开始写作,以一篇爆炸性的作品亮相文坛,赢得一批新潮作家和批评家的赏识。2002年开始写小说,短短几年时间,不仅出版了三部长篇,还有一大堆短篇,来势凶猛。但坦率地说,盛可以以大胆的身体修辞为特色的小说,并没有能够征服我,因为这些小说还不足以使我将她与其他70后写家区分开来。但当我读了她的《心藏小恶》、《归妹卦》和《淡黄柳》之后,我真的喜欢上她了,她到底是个有个性
在春天,一朵花和另一朵花相认  必须经过月光照耀的秘境  沿途所见蚂蚁,都有熟悉又生动的表情  遵照植物生长的秩序,可以如期获得雨水和黎明  如果足够幸运,一朵花邂逅另一朵花  只需要,一个早晨  刺槐  你以为春深日暖,槐花要从远处一直开过来  不需要动用心思和力氣  你以为搅动空气的不仅仅是花香  还有其他什么东西  比如尘土和杂音  这些蛰伏在街道和楼宇间的暗器  令人唏嘘。你如常经过长虹路
柏杨先生在21世纪到来之初,提到生命个体中“尊严”这一话题,同时强调指出“健康”和“阅读”是个体生命中谁也无法替代的。笔者认为习作与健康、阅读一样都是生命的活动,都是生命个性化的行为,它的第一要义是自主,是全身心的投入,是学生开启心智、打开心窗从而认识自我、认识自然与社会的金钥匙。有了这把钥匙就能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为此必须建构学生独特性的习作方式,回归
黎明時醒来  睡在白云上的人  心如雪山那滴水的纯净  窗外的鸟鸣清脆  如一抹新绿泛着莹亮的晨露  迎春花开了,玉兰花开了  它们嘬嘴亲吻春天的样子  仿佛小姑娘一样肆无忌惮  一只口罩捂住我太久  是时候摘下了吧  到春天的野外呼吸  成长  那时我家后院有一棵不大的桂花树  小时候的我受了委屈  就拿小刀在树干划痕  父亲发现后,抚摸着我的头说  孩子,你和这棵树都是要长大的  日子在撕去一
审美教育就是通过人对美的感受,引起感情的激荡,形成感情的共鸣,在愉快中受到教育,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美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出高尚的审美情操,获得知识的满足和愉悦。  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我一直坚持将审美教育与语文教学结合起来。我通过以下方式为学生创设审美情境。    一、自然情境    随着教学设施的不断更新,教学挂图、投影仪、多媒体先后走入我们的课堂。这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设备优势,也为我们创设审
高处  是我在尘世的短暂缺席,是一次  生命演练——从繁华闹市转入  曲折山路,婴孩般被松脂的香气  吸引,在挫伤我的崖壁前,以及  辨不清方向的迷途中,我相信我哭过  也笑过。如今生活已经把它们撕成碎片  像游走在松林间的小鹿,记忆里  环抱过的小树,被众多的绿色遮盖  曾经爱过的人,已然消失无踪。这里  只有風和硕大无边的寂静,它们  映照我的老年,一切都是过往  白云轻轻飘过——  黄昏,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