隰县:“触网”按下致富“快捷键”

来源 :中国扶贫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dlily_5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西隰县位于晋西吕梁山南麓,属于典型的黄土高原残塬沟壑区,是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一路驱车进入县城,整洁宽阔的街道、依山而建的楼房、种类齐全的商铺、琳琅满目的商品、笑脸盈盈的居民……这一切,都让人无法将这个小县城与“贫困”二字联系起来。
  作为一个纯农业县,实现脱贫攻坚最快捷的途径就是让优势农产品走进市场,变成商品,而电商就成为隰县实现这个目标的不二选择。
  目前,隰县多种手段齐发,大力推进域内电商产业发展。通过电商平台,以玉露香梨为主的农特产品销往全国50多个省市,带动创业就业1191人,帮扶贫困户1700余户,销售额达1000余万元。
  电商培训铺就创业新路
  《诗经·国风》中有“山有苞棣,隰有树檖”的记载,檖,即山梨。可见有“中国金梨之乡”美誉的隰县自古以来就是梨的名产区,特色梨品种“玉露香”香飘全国,名扬四海。除此之外,隰县还盛产砂糖杏、纸皮核桃、小米等多种品质优良的特色农产品。但是,如何让好东西卖上好价钱,成为老百姓脱贫致富的经济支柱,需要智慧。为此,隰县政府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建立电商培训基地,邀请电商大咖对有意发展电商的农户进行培训,并多次组织老百姓到浙江丽水学习电商,旨在让贫困老百姓通过互联网销售农产品,实现脱贫致富。
  说到电商培训与实地参观学习,刘晓慧就是一名受益者。“去之前我根本不知道电商是什么,在丽水学习的五天收获满满。”如何开自己的店铺、如何用微信进行营销、如何锁定单品客户,让其成为精准顾客,如何增加粉丝……可以说,刘晓慧的丽水之行绝对是满载而归。
  刘晓慧在培训中学到了一套更好宣传自己产品的好办法,那就是去果园采集资料,晒到朋友圈;在朋友圈晒自己修剪果树的照片、视频;梨花开放时晒出洁白的梨花;香梨丰收时晒现场采摘、打包邮寄……这些打开电商市场的必要手段,使刘晓慧尝到了甜头,找到了路子。“往年只卖入2000元的玉露香梨今年卖了8000多元。”刘晓慧兴奋地说,“以前只等客商来收购,现在自产自销,减少了中间环节,既方便又能赚到钱,还学到了很多营销新技能,感谢政府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好平台。”
  董向明之前在外跑运输,几年下来根本没有赚到什么钱。去年7月,他留意到县里有了电商孵化基地,就参加了基地的培训班。几次下来,董向明觉得电商创业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便注册成立了黄土镇无鲁村电商服务站。“去年,我的不套袋苹果卖了26.5万元,这是我之前跑运输想都不敢想的收入。这种创业方式真是我们返乡农民的最佳选择。”说起自己的返乡创业经历,董向明一臉兴奋。
  经过电商培训,老百姓的思维转变了,发展电商的技术提升了,外出务工农户不断回乡创业,这些都成为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引擎,为隰县的脱贫攻坚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机体活力。
  科技创新造就电商扶贫新模式
  使用微信,扫一扫二维码就可以知道梨农的姓名、照片、电话和所在村庄。一颗梨还能够如此追本溯源,这在之前想都不敢想。为了响应隰县县长王晓斌提出的“发出大美隰县在互联网上的声音”的号召,隰县玉露香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了一套玉露香梨二维码追溯系统,汇集了全县梨农的详细信息与生产管理等情况,这样每一颗玉露香梨都有自己专属的“身份证”,既是产品的宣传员,又是质量的监督员,更是产品的销售员。据了解,2016年贴有二维码的玉露香梨,市场销售局面格外喜人。
  如今,农户拿起手机,随时能向消费者推销自己的农产品,这得益于隰县“两站”的建立。隰县电商扶贫科技创新技术研发之初,率先建成和开通了158个农村电商服务站,为创业者提供了电脑版的创业平台。但是,那些无法连接宽带的贫困村怎么办?经过半年多的潜心研究,隰县微站终于成功上线。这不但使隰县的农民不受时间和区域的限制,只需拿自己的手机,用自己的微站,即可推销自己的农特产品,而且实现了电商精准扶贫全覆盖、接地气、服水土、无盲区。微站与网站的融合,破解了农村电商发展的难题,形成了村村有平台,户户搞电商的大好局面,使农村电商销售在当地、服务在当地、造富在当地,真正让贫困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
  “一码、两站”所构建的这种农业可追溯体系,切切实实给发展电商的贫困户带来了“红利”。王明明是隰县阳头升乡青宿村的一个普通农民,2016年开始做电商,机敏的他充分利用这种农业可追溯体系,把自己的电商事业搞得风生水起。“我每天都通过微博、微信,把我在田里干了什么活、果子的长势情况,拍成小视频发布出去。”王明明告诉记者,现在消费者吃东西不放心,运用这种形式,也是变相为消费者提供保证产品质量的“证据”。有了这些证据,消费者可放心购买农产品,销路越来越广。
  与此同时,为了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隰县建立了电商体验园与电商创业园,为创业者建立了孵化成长的实践园区,为消费者定制认养提供了平台,为原产地电商平台提供了绿色网货。到目前为止,隰县共创建电商体验园22座、电商体验基地30个、“特产体验馆”1个。创建电商众创园1个,占面积980平方米,设有“隰县众创园”“特色隰县馆”“电商服务中心”“特产体验馆”“综合服务区”,提供100个工位。有创业导师13人,运营管理人员139人,创业人员1万余人,1140个电商创业团队。“一码、两站”所构建的农业可追溯体系实现了创新上网、品牌推广、用户反馈。“两园”又形成了标准化的产业生产基地。“一码、两站、两园”的建成既提高了农产品的信誉,保证了食品的安全,增加了消费者的信心。同时又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树立了良好的产品形象,打造了自己的品牌,推动隰县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快车道。
  新型农民创建电商新品牌
  “我从去年开始搞电商,一开始是从杏做起的。”王明明饶有兴致地向记者讲述着他的电商故事,他家有十几亩杏,因为杏的成熟期短,且不宜久存,所以经常等不到客商来收购就已经烂在了地里,卖不上价钱,“好的时候五六毛一斤,有时候五六毛都卖不上。”2016年杏成熟时,王明明借每年搞“草莓采摘”的思路,组织宣传“砂糖杏采摘节”。随后,王明明把搞采摘的消息通过微信朋友圈发布出去,没想到效果特别好。“有些距离比较远的顾客想要邮寄,我就试着寄了。”电商宣传不仅让王明明的杏卖出了高价格,还让他的杏卖出了山西省,“之前从来没有卖出过山西省,现在通过这种线上宣传,我的杏卖到了福建厦门等地。”
  初步打开电商发展势头的王明明决定,要坚定地走好电商致富这条路。恰逢县里开了电商扶贫培训班,王明明毫不犹豫地报了名。“之前卖杏的时候就是摸索着通过朋友圈宣传,通过参加培训,我学会了开淘宝店,开始在淘宝上卖我的农产品。”王明明说。
  王明明认为做好电商,除了宣传做到位,最重要的就是质量,“现在,我都是种不套袋的‘丑苹果’。”王明明向记者介绍,因为不套袋、不铺反光膜,所以苹果在颜色和形状上较其他的苹果稍显逊色,但是因为有了更加充足的光照,他的苹果甜度特别高,口感特别好。同时他的果园还坚持实行不打农药、不打除草剂的原生态有机种植方式,倡导自然消费和绿色消费,保证苹果天然有机品质好。另外,在王明明看来,持久地发展电商,不仅要保证好的质量,信誉也很重要,“前几天,往江苏发了一箱玉露香梨,到货后对方反映有一个烂的,我二话不说马上又给人家发了一箱。”凭着好信誉和好质量,王明明收获了一波又一波的回头客。
  收获了“甜蜜事业”的王明明并没有停下脚步,而是为自己的电商事业规划更高更远的蓝图。目前,王明明带领村里的部分贫困户,成立了“隰县百信农产品合作社”,并注册了自己的商标“晋西小镇”,他把商标授权给北京一家公司,让他们在京东、淘宝上开店,他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把自己的产业链做大做强。 现在,王明明的所有农特产品都贴上了“晋西小镇”这个专属商标。对于如何更好地打造品牌,王明明胸有成竹,“我们农民资金、人脉关系都比较少,单靠自己很难把品牌做大做强,如果通过企业就不一样了,他们资金多、门路多,如果委托他们把‘晋西小镇’的品牌打响,受益的不仅仅是企业本身,对于我们村的老百姓,甚至整个县里的老百姓来说都是一件脱贫致富的大好事”。
  会经营、有打算的王明明在电商产业发展上收获颇丰。之前年收益只有两三万元的杏,通过电商销售卖到了十万元左右;玉露香酥梨也能通过电商卖到近七元一斤;谷子在当地只能卖到2.2元每斤,网上能卖到近八块钱一斤……这些实实在在的数字都让王明明对之后的电商发展之路充满信心。
  王明明只是隰县通过电商脱贫致富的普通一员,但他的发展折射出了农民脱贫致富的基本品质,那就是只要勤劳、敢想、敢干,跟得上新形势,千万个王明明们就能实实在在地快速奔向小康。到那时,隰县将真正地“香飘四海”,实现中国梦。
其他文献
“今天下着小雪,夜出奇的冷,炉火没有压住,后半夜冻得在被窝里蜷了一晚上。千里之外,看来第一堂课是要学会自我生存……”这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派驻西吉县震湖乡第一书记李进海驻村的第一篇日记。  李章村地处“苦甲天下”的西吉县西北部,距县城近60公里,地处国家六盘山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核心地带,与甘肃省会宁县接壤。该村自然条件恶劣,天旱少雨,沟壑纵横,地域偏僻,学校、道路等公共设施基础差,农业生态脆弱,经
期刊
7月24日,国务院扶贫办发出通知,要求切断形式主义的思想根源,及时纠正扶贫工作中频繁填表报数、迎评迎检、陪会参会等形式主义苗头性问题,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作为一名基层镇党委书记,我备感欣慰,为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作风回归而点赞。脱贫攻坚工作以来,我与广大镇村干部、贫困群众朝夕相处,熟悉了解他们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困惑,对基層脱贫攻坚中存在的形式主义深有感触。  填表检查——偏离扶贫初
期刊
四年前,世界500强企业华润(集团)有限公司与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成功联姻,本是相距千里的两个不同体,因为一个共同目标,手紧紧握在了一起——那就是让海原县困难群众过上好日子。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企地双方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脱贫富民战略统筹定点扶贫全局,紧盯目标,优势互补,创新模式,“靶向治疗”,效果良好
期刊
中国民生投资集团(以下简称中民投),一家“中字头”的大型民营投资集团;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一个“国字头”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两者因“阳光”走到一起,因脱贫攻坚有了更深的交集。  2015年,中民投旗下的中民新能投资集团在盐池县建设大型地面光伏电站,承诺用不低于光伏项目总投资额20%的资金帮扶盐池县脱贫摘帽。  20%的资金有多少?中民投有幅蓝图,计划在3到5年内在盐池县投资375亿元,截至目前,
期刊
5月4日,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管村镇红扁村后面的山坡上,一座崭新的集雨池在阳光下异常显眼,“今年刚修的,血橙和水稻再也不愁没水浇了。”村支书鲜其柏很自豪。红扁村是去年已退出的贫困村,但享受的政策却并未就此停掉,集雨池就是今年聚焦产业长效扶贫的小农水项目。  近年来,四川省贫困人口已从625万人减至2016年底的272万人。在瞄准前方攻城拔寨的同时,353万已脱贫老乡、2437个已退出贫困村的成果巩固
期刊
党的十八大以来,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已得到有效遏制,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危害甚深、群众反映强烈。“民之所愿,我之所行”。国务院扶贫办发文纠正扶贫领域的形式主义问题,体现了为民服务、求真务实的理念,是解决现实突出问题的迫切需要,更是维护脱贫攻坚工作正常秩序、回应群众关切的德政之举。  扶贫领域的形式主义之风有多严重?有媒体报道——扶贫干部为全村贫困户填写扶贫统计表,仅填写一遍就需签
期刊
中关村华医移动医疗技术创新研究院进行健康扶贫工作的总体目标: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新时期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和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围绕让贫困群众“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方便看病”的目标任务,采取力度更大、针对性更强的政策举措,以分类救治为主要抓手,服务群众,防止因病致贫、返贫。  “感谢华医团队在承德围场开展的医疗扶贫项目,为老区人民医疗扶贫趟出了路子,摸索出了经验,产生
期刊
深化对口援藏扶贫工作会议8月7日在拉萨隆重召开。会议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特别是在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和全国扶贫援藏工作会议精神,总结成绩、交流经验,进一步深化对口援藏扶贫内涵,提升对口援藏扶贫工作水平,凝聚中央和国家部委、对口支援省市、中央企业的智慧与力量,助力西藏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我区到20
期刊
岢岚县地处晋西北黄土高原中部,管涔山西北麓,因境内有“岢岚山”“岚漪河”而得名。1948年4月4日,毛主席率中共中央领导机关转战西柏坡途中路居岢岚,留下了“岢岚是个好地方”的赞誉。  但岢岚县地处吕梁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山高谷深、沟壑纵横、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可耕农田多数为依山陡坡,无法实施灌溉,农民只能靠天吃饭,生存条件恶劣。全县202个行政村,其中贫困村116个,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试点县
期刊
“原来就以为这太阳能可以做饭、烧水,谁承想还能卖电赚钱啊!”这是山东省沂南县岸堤镇兴旺社区64岁的贫困户胡茂银做梦也想不到的事。  从熟悉的太阳能热水器到陌生的光伏发电,山东沂南正在向天空要能源,向太阳要效益。  沂南县位于沂蒙山区腹地,是革命老区县、沂蒙精神的主要发源地、“智圣”诸葛亮的故里、“沂蒙红嫂”的家乡。总面积1706平方公里,有296个行政村91万人,现有贫困户3万户、贫困人口5.1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