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美大尺度岩石破裂实验考察报告

来源 :国际地震动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ther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2年12月9日至12月18日,在莫斯科由中、俄、美合作进行了大尺度岩石样本破裂实验。通过实验,获得了丰富的数据资料。本文概述了这次实验的情况,详细介绍了所采用的观测手段,阐述了笔者对这次实验的印象和体会,并对如何进一步开展中、俄实质性的科技合作提出了建议。
其他文献
<正> 在美国诞生了一门称为“实时地震学”的新地震学。倡导这一学说的是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地震研究所所长金森博雄。重视“地震发生后”地震学的研究目的之一是地震预测。日
课堂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药学教育技术的现代化将集中体现在课堂教学现代化的改革中.虽然传统计算机辅助教学(CAI,Computer Aided Instruction)课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
本文综合分析了淮阴市两次防震意识调查情况,阐述了淮阴市地震办公室在增强社会防震意识、提高防震抗灾能力中发挥的作用和效果,指出了目前开展防震减灾宣传工作所存在的问题。
十八、进一步拓宽地震地下流体学科的研究与应用领域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已有46亿年的演化历史,它包括地球固、液、气、生四象分别的和整体的生成和演化史。几十年来人们对固体地
俯冲带大地震是世界上最大的地震,与岩石圈的俯冲有关。它们在板块之间沿着长1000公里、宽200公里的地区使下插的大逆冲断层的上界面发生断裂。1992年9月16—19日在
断层段的滑移率同其所属断层带的长度有关。而断层带的滑移率又同它邻近或相接触的断层带的连通性有关。在加州旧金山湾地区观测到的断层段滑移率变化同海沃德、卡拉韦拉斯和
最近对诸如圣安德烈斯一类的活动断层区进行的地震学、热流和应力测量产生了如下看法:这些断层区可能是相对薄弱的。对这种情形的一种可能的解释是沿该断层存在着超高压力的流体,这种流体会减小由部分“浮动”岩石滑动所需的剪切应力。虽然已对超压的断层流体提出了几种机制,我们可想起“压力封闭”是由于溶液中物质的重新分布而在沉积岩和火成岩中形成的;沿一条断层边界形成的这种封闭将会阻止孔隙中的流体相通并使断层区和周围
本文综述了我国地震数据库的建设及其应用,指出了建立地震数据库的重要意义和目的,介绍了制定地震数据库技术规范的目的及规范的内容。目前,我国已有5个单位依照该规范建立了4个区域综合地震数据库和3个专业地震数据库,其中有的达到了国际水平或国内先进水平。数据库的建成,为我国地震事业保留了宝贵的数据财富,为地震分析、预报和科研工作提供了长期、连续、可靠、高质量的数据资源。
前言截至1957—1958年国际地球物理年(IGY)正式在南极大陆及其周围地区进行科学调查和观测以前,人们普遍认为南极地区不发生地震,当时的地震学教科书上也是这样说的。在IGY期间,南极观测是主要的观测项目,共有11个国家参加(比利时后来参加,1959年达到12国),建起了约20个越冬基地。其中有11个基地安置了地震计,开始了南极大陆正式的地震观测。
1.地震的基本情况 1993年7月12日夜里,一场强烈地震袭击了日本北海道南部日本海一侧的沿岸地区,造成了继日本海中部地震(1983年5月26日,M7.7)以后10年来最大的一次地震灾害。据日本气象厅地震火山部测定,这次地震的发震时间为当地时间1993年7月12日22时17分,震中在北海道西南近海(北纬42.8度,东经139.4度),震级为7.8,震源深度为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