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换位思考

来源 :中学理科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dfwe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与旧教学大纲相比,对教学目标阐述的角度及落脚点发生了根本变化。原教学大纲的教学目标是从教师“教”的角度提出来的,规定的是教什么,如何教,缺乏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现在新的课程目标直接从学生“学”的角度提出,以学生为主体直接指向学生学习活动本身,关注的焦点是学什么,怎么学,学的如何。这就要求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一方面扮演“教”的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知识,探究知识的引路人;另一方面还要学会换位思考,把自己置于学生的位置来认识体验思考问题,用学生的眼光去审视教学内容,即教师还要扮演“学”的角色,从而成为学生探究知识道路的合作者。
  那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换位思考,成为“教”与“学”这两种角色的化身,进而能灵活转化,进出自如,使师与生思维同步,使教与学融为—体。下面以人教版《生物1》“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这节为例谈几点想法。
  
  一、思学生所想
  
  在教授过程中学生在想什么,这是教师应及时了解的。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随时把握住学生思想的脉搏,更好地实现与他们心理上的沟通,引导学生的思路,使学生对学习的知识能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例如“利用质壁分离现象可以解决什么问题?”这是很多学生会思考的问题。
  利用质壁分离现象可以解决下列几个问题:(1)说明原生质层是选择透过性膜。半透膜只能让液剂(水分子)通过,而不能让溶质分子(旭蔗糖)通过。自动质壁分离复原现象说明,作为细胞渗透系统的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液泡膜和这二者之间的细胞质)是选择透过性膜,而不是真正的半透膜,外界溶质分子(如蔗糖)是可以进入细胞的。(2)判断细胞的死活。只有活细胞的原生质层才是选择透过性膜,才有质壁分离现象。若细胞死亡,原生质层结构破坏,选择透过性膜性质消失,不能产生质壁分离现象。(3)测定细胞液的渗透势。当植物组织细胞液与其周围的某种溶液处于渗透平衡状态,且此时植物细胞内的压力势为零时,细胞液的渗透势就等于该溶液的渗透势(该溶液的浓度称之为等渗浓度)。(4)从质壁分离的形式了解原生质黏性大小,是现今研究植物抗旱和抗寒性时利用的原理。(5)从质壁分离复原时间的长短了解物质进入细胞的难易程度。总之,质壁分离法在研究植物生理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
  
  二、解学生之惑
  
  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但有时由于教学双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在同一个层面上,有些教学内容在教师看来比较容易,几句话就可以说清楚,但是从学生角度看可能存在较大的难度,由此导致在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接受方式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最终造成教学过程中师生交流的障碍。要排除交流的障碍,就需要教师采取换位思考,从学生角度出发,帮助他们实现由难到易的转化。
  例如:能在下列哪种环境中正常生长的植物,其根毛细胞液浓度最大( )
  A、在农田中的农作物 B、在林中生长的植物
  C、大型湖泊的岸边植物 D、荒漠中生长的植物
  为此,我设计了两个问题:①何种环境中土壤中含水量最少?②植物吸水的原理是什么?让学生去思考、讨论,综合后解析:植物根毛细胞液的浓度与外界溶液浓度差的大小决定了根毛细胞能否从土壤中吸收水分,能在干旱缺水环境中生活的植物其吸水力最强、根毛细胞液的浓度最大。
  
  三、料学生之错
  
  课堂教学如果追求的是学生“对答如流”、“滴水不漏”的效果,这种追求和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思想是背道而驰的,最终将使学生逐步丧失求知欲和灵活思维能力。因而在教学中选择适当时机从学生思维人手,故意让学生出错,从而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认知与发展,进而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可以说课堂只有在“出错”与“改错”的探究过程中才是最活的。
  例如,甜菜块根细胞的液泡中有花青素,将块根切成小块放在蒸馏水中,水无明显的颜色变化。但用盐酸处理这些块根后,则能使溶液变红。这是因为( )
  A、细胞壁被盐酸破坏
  B、盐酸破坏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C、盐酸破坏了原生质层的选择透过性
  D、花青素不溶于水而溶于盐酸
  很多学生由于忘记了细胞壁是全透性的,或思维不够严谨,从而选择A、B、D选项,尤其是B项,但正确答案仅为c项。分析出错原因时,教师可放手让学生讨论,只需逐步引导学生探究问题出在什么地方,该如何分析,能得到哪些启发等。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学生自己去查找问题根源的同时,总结和归纳经验,进而开拓学生的思维,这比我们直接告诉学生结论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更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
  
  四、为学生之乐
  
  实验是生物学的基础,教学中应该特别重视对实验的展示,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凡是可以让学生动手的尽量让学生自己做,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好奇心得到满足从而会主动地探究现象的本质。
  例如“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让学生自己来做。现象是“细胞在0.3g/ml蔗糖溶液下失水发生了质壁分离,而在清水中因为吸水发生了质壁分离的复原。”如果0.3g/ml糖液改为3g/ml,或改为一定浓度的硝酸钾,实验又会出现什么现象呢?此时学生肯定会充满好奇,并进行想象、实验。此举不正是在培养学生想象限力的同时,给他们创设一个研究性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吗?
  
  五、赞学生之优
  
  人人需要赏识、尊重、赞扬,这种心理一旦获得满足,会极大地激发他们的潜能和创造力。教学中应经常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及时发现和捕捉他们的闪光点并适度加以赞赏和肯定,让学生始终保持一种愉快的情感,使学生自觉、主动地投入教与学的过程中,形成和谐的教学氛围。
  如学完本课后拓展:轮作是农业生产中经常使用的方法。农民在同一块田里种植的作物种类会因年份有所不同,也就是有计划地更换作物种类来种。
  请从作物根系对矿质营养元素吸收的角度分析。让学生分析讨论,及时鼓励并表扬学生中的优秀答案。
  
  六、想学生之遗
  
  生物学有许多内容需要强化记忆。在用到某一知识点时,忽然间明明熟悉的知识好象变得模糊起来。此时教师应马上意识到学生对这一知识也容易遗忘,这是典型的心理换位现象。遇到这种现象,我们必需以学生身份出现和他们一起回忆、识记、联想,一起分析、比较、归纳、总结。从而战胜遗忘,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例如在分析物质跨膜运输的特点时讲到:植物细胞主要通过渗透作用从外界吸收水分,当水分进入细胞时,必须通过细胞壁和原生质层,细胞壁是全透性的,原生质层由于细胞膜和液泡膜是选择透过性膜。这里,往往造成概念错误,把选择透过膜当作半透膜。事实上,两者之间是有区别的。半透膜是指只允许某些分子(或离子)透过而不让别的分子(或离子)透过的膜。而选择透过性膜是指细胞膜等生物膜,由于膜上具有载体等结构,且不同生物的细胞上载体种类和数量不同,因而对物质吸收与否和吸收多少具选择性。当细胞死亡时,细胞膜便失去选择透过性,变为全透性。
  新课程强调的是以人为本,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我们的教学活动应围绕学生这个主体展开。换位思考——沟通师生内心世界的桥梁,让我们利用这座桥梁和学生一起去探索生物学的奥秘吧!
其他文献
患者,女,66岁,体质量56kg,因右侧面肌痉挛5年余入院,既往无特殊病史。诊断“右侧面肌痉挛”,择期在局麻监护下行“右侧乙状窦后进路面神经梳理术”。术中探查和梳理面神经时,患者呻
摘要:科学探究的核心是围绕问题开展科学的探索、研究。如何让学生提出问题,本文认为教师在课堂通过积极的启发引导,与学生一起创设好问题情境,既是引导学生开展问题研究的必经之路,培养学生自发提出问题的重要环节。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就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和注意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科学探究;问题情境;创设    一、问题情境与物理教学    心理学家赞可夫
仙草义名仙人草、凉粉草,为唇形科仙草革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重要的药食两用的植物资源。仙草全草干样含有约70%碳水化合物,少量蛋白质、脂肪、色素等,还含有较多的矿物质元素
为加深对对流云增雨催化机制的理解,避免催化指标的随意性,通过三维积云数值模拟和雷达加密探测资料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发生在湖北省西北部多山地区的一次对流降水过程进行了增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尤其是在物理习题教学中经常会听到学生这样的抱怨和质疑:我们这样日复一日解题只是一种“纸上谈兵”,一种应考需要。解题能力的提高是否就意味着实际科学能力的提高呢?面对这样的抱怨和质疑,我们既不能因此全面否定物理习题教学的作用,也不能对这样的抱怨和质疑置之不理,否则极大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那么怎样进行物理习题教学,才能既不降低教学质量,又能使学生感到实实在在能力的提高呢?这就要求
探究是新课标的核心理念,探究性教学的关键是不直接去告知学生什么,而是经过师生双方的努力,用各种方法,通过一定的途径去获得答案。课堂教学中“探究学习”是指这样一种学习活动:学生通过自主地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掌握研究自然所必需的探究能力。“探究学习”的特点是:一是学生自主地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二是培养学生从事研究的必要探究能力;三是有效地形成认识自然的基础——科学概念。探究学习,就其教学程序而言,可分
2008年8月11日渤海西岸区的抚宁县牛头崖镇(05—06时)、唐海站(12—13时)分别出现小时雨量超100mm的突发性中γ、β尺度大暴雨天气过程。利用秦皇岛和天津CINRAD/SA雷达资料、中
摘要:创设情境是教学的突破口,它可以使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始终处于最佳状态,让学生自己“走”进课堂,全身心融入课堂,教学才能获得最佳的效果。创设生活情境可以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创设问题情境可以营造自主探究的教学氛围,促进学生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创设学科结合的情境可以增加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而且能够加深对地理规律、地理原理的理解。  关键词:生活情境:问题情境:学科结合情境 
本文针对目前全国规模最大的钢筋混凝土工业沉井,提出了力学分析和结构优化设计的方法,对于沉井下沉,封底板和全用的不同阶段,合理地确定了土壤摩阻力值和地下压力值,采用解析计算
在高考复习过程中,常发现一些题目用常规解法既复杂、又易出差错,若借助几何知识,如使用矢量三角形法则进行解题,则显得简单。所谓三角形法则即不在一直线上的矢量合成,用矢量三角形如图1表示: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