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认知现状调查分析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b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认知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认知上存在较明显的认知不足和认知偏差,提出应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职业认知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实现成功就业。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就业指导 职业观
  
   职业教育即是就业教育,保障就业是高职教育题中应有之义。如何提高高职院校的就业率,真正实现高职毕业生的就业保障,除了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加强产学结合、调整专业结构、紧密跟随经济建设及人才市场所需之外,另有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就是分析研究高职学生自身的职业观现状,对其加以有效的引导,从而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准确地找到他们在职场中的位置,科学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理性择业,成功就业,确保他们的职业生涯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职业认知,是指人们对与职业有关的各种信息的认识和了解的程度,是职业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职业价值、职业理想、职业伦理的基础,影响学生职业价值的确立、职业理想的生成和职业伦理的形成。根据对象的不同,职业认知又分为两个方面,即社会职业状况认知和自我职业素质认知。社会职业状况认知,是指人们对社会职业分布的状况、特点、要求、发展趋势等的认识和了解程度;自我职业素质认知,是指人们对自身的兴趣爱好、优势特长、职业潜能及适应何种职业特点的认识和了解程度。
   为了摸清高职学生的职业认知状况,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帮助他们正确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笔者在珠三角地区几所高职院校进行了问卷调查,分别是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深圳),广东外语外贸职业技术学院(广州),阳江职业技术学院(阳江),广东纺织职业技术学院(佛山),,顺德职业技术学院(顺德),每个学校发放了问卷130份,其中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收回有效问卷96份,广东外语外贸职业技术学院收回有效问卷126份,阳江职业技术学院收回有效问卷114份,广东纺织职业技术学院收回有效问卷87份,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收回有效问卷89份。五校相加,总共收回有效问卷512份。
   以下是回收问卷的统计分析。
  
   1 社会职业状况认知
   目前高职学生的来源主要有普通高中毕业生和三校生(职业高中、中专、技校)。不论来源于哪里,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是从学校走进学校,没有社会和工作经历,因而对社会职业状况的了解,多是间接渠道获知的。
   1.1 对社会上各种职业的了解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对社会职业状况的了解,了解较多的只占4%,有一定了解的占66%,很少了解的占29%,一点了解都没有和未答的占1%。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对社会职业状况很少了解或一点了解都没有。一方面,这正好与学生没有社会经验和工作经历相关,另一方面,在信息渠道丰富多样的今天,还有不少学生处于与社会脱节的状态,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重视。
   1.2 对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及毕业生就业前景的认识
   高职的培养目标是什么,是伴随着近几年高职教育的发展逐渐明晰起来的一个问题。高职教育是职业教育而不是本科教育的压缩饼干,已经成为高职教育界的普遍共识。高职培养的不是创新型和学科型人才,而是培养在现场的工作的、有一定理论知识、能将设计意图转化成物质产品的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技术型人才。从近几年高职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的分布情况来看,大多数毕业生直接到了生产和服务一线,直接成为技术工人,工作三至五年之后上升到基层技术与管理岗位。
   那么,学生对高职培养目标的认识情况怎样呢?这一问题,对将来学生毕业后的自身职业定位有着重要的影响。从调查结果看,认为高职院校培养“工程师”的占到9.6%,认为高职院校培养“技术员”的占到59%,认为高职院校培养“技术工人”的占14.6%,有其他看法的占16.8%。应该说,选择“技术工人”的学生,对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的认识是较为清醒和准确的。高职毕业生很难在毕业之初就成为技术员,一定要经过基层一线几年的锤炼才能胜任技术员的角色。但是,选择“技术员”的学生远远多过选择“技术工人”的学生,反应了大部分学生还是不太能接受毕业后直接下到一线当工人的安排。还有一成的学生高估了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有近两成的学生对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抱有其他观点。
   在近几年的就业市场上,高职学生与本科学生相比,由于培养目标的不同,形成了错位竞争的态势。在就业形势的压力之下,出现了本科生在就业市场目标下移的现象,但是由于本科生动手能力不如高职生强,加上本科生的薪金期待比高职生高,因此在就业市场上,高职学生体现了一定的优势。
   学生对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竞争能力的认识又是怎样的呢?当问到“高职毕业生与本科毕业生在就业竞争中相比”这个问题时,认为“完全处于劣势”的占4.3%,认为“处于劣势,竞争不过”的占11.3%,回答不清楚的占3.7%,有80.7%的同学认为“高职生也有自己的优势”。这个结果表明,大部分的高职学生对于自身的竞争优势有一定的自信,但也有近两成的学生认为竞争不过本科生。但是,进一步在口头访谈时询问那些回答持“高职生也有自己的竞争优势”观点的学生,高职生的竞争优势体现在哪里,多数学生又答不出所以然。因此,有理由认为,学生的自信更多是出于一种自尊,他们对高职教育的目标和特点是不甚了了的。
   对毕业后就业前景的看法,选择“很乐观”的占9%,选择“比较乐观”的占70.4%,选择“比较悲观”和“很悲观”的分别占到19%和1.2%,即近两成的同学对毕业前景总体抱较为悲观的态度。这反应了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学生对就业市场的一种总体消极心态。
  
   2 自我职业素质认知状况
   高职学生对自身能力特征和性格特征的认识,回答“非常了解”的有47%的学生,回答“不太了解”的有50%的学生,回答“不了解”和“没想过“的学生分别有2%和1%。这个结果很令人深思,认为对自身非常了解和不太了解的同学各占了一半左右。
   但是,当进一步问到“对自己最适合从事哪方面的职业”时,只有23%的学生回答“很清楚”,比上一题回答“非常了解“的学生降低了一半;回答“不太清楚”的学生占62%,比上一题回答“不很了解”的学生上升了20%;回答“不清楚”和“没想过”的学生分别占13%和3%,均远远超过上一题相同答案的比例。只有约两成左右的学生,对自身职业特点的认知有自信。另有八成左右的学生,对自身职业特点的认知处于较为模糊的状态。与上一题对照分析可以发现,事实上大部分的学生对自身职业素质特点的认知是较欠缺的。
   通过对问卷的分析可以发现,高职学生在职业认知上,普遍存在着认知不足和认知偏差的问题。不论是对社会职业状况的认知还是对自我职业素质的认知,都有很大的欠缺。对高职的培养目标不甚清晰,对自己的职业目标定位过高,就业期望值过高。
   从调查数据来看,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对社会职业状况了解很少或基本不了解。在对学生的当面访谈中,进一步向学生了解他们对社会职业的分类与性质、与他们专业相关的职业发展前景的认识,大多数学生表现得很茫然。对于自我职业素质和职业潜能方面的认识,有八成左右的学生认识模糊。尽管从年龄阶段来看,他们的心理发展已基本成熟,具备了一定的自我评价能力,但对于自己的个性特征适合从事什么职业这个问题,大多数学生表现得十分徬徨。这必然影响到学生在择业时的适配性。高职毕业生在就业之后的头两年跳槽频繁,直接与这个因素相关。
   高职学生的职业认知还存在一个相当突出的问题,就是对高职培养目标的认识不准确,从而导致将自我的职业目标定位过高。由于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出现的时间较晚,历史不长,高职教育本身对自己的培养目标的寻找和定位也有一个过程,直到今天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在教育界尚有一定争论,这势必影响到学生对自身的职业目标定位发生偏差。学生在意念中只是把自己当做比本科生少上一年学的大学生,高职生与本科生有什么根本的不同,大部分学生是不甚了了的。因此,高职学生在就业市场上往往倾向于把自己置于与本科生同一起跑线的竞争位置,既不明白自己的优势所在也不明白自己的劣势所在。这是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观存在的极为突出的一个问题。
   高职院校学生存在对高职培养目标及自身职业目标定位偏移的现象,这首先要从社会找原因。高职的出现是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的结果。然而,社会上人们的观念,并没有适应和接受这个转变。精英教育观在我国根深蒂固,这不仅是我国几千年封建传统文化的影响,也是和我国一定历史阶段的社会经济状况和科技文化水平相适应的。我国长期以来受高中及其以上教育的人口只占极少数,进入近代有了大学以后的上百年中,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还不到1.5%,直至1999年也还不到5%。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大学毕业生甚至中专毕业生,一般来说就不需要也不可能到生产第一线去从事大众化的职业,这些人去从事精英职业是十分正常的事情。长期以来,在我国具有中专以上的学历或有专业技术职务的人被称为“人才”,这种多年来形成的约定俗成的固有观念,给高职学生准确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造成了很大错觉。他们倾向于把自己定位在专科生层次上,不切实际,盲目乐观,眼高手低。社会上所宣扬的观念,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培养的是中等技术人才,而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培养的高等技术人才,被高职学生片面地理解为这是他们一出校门之后的角色定位,因而他们很不情愿接受到基层和一线工作的现实,造成高职学生在择业时高不成低不就的茫然和浮躁心态。
   面对高职学生普遍存在的职业认知不足和认知偏差问题,在实际的就业指导工作中,有针对性地加以矫正,这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从而科学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提高就业质量、实现成功就业的必须要做的工作。
  
  参考文献
   [1] 江荣归.试论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问题,武汉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2] 金钊,于贯生.当代大学生职业观念的错位及矫正,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6期.
   [3] 黄妍,钟小川.高校扩招条件下大学生就业观的转化,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3期.
   [4] 黄桂珍,姜晓梅.高职大学生的职业意识现状及其引导策略,职业时空,2006年11S期.
   [5] 雷康敏.论大学生职业观教育,企业家天地,2009年4期.
   [6] 杨冰.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打造就业软实力,中国电力教育,2010年2期.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对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不容忽视,这就要求广大一线教师积极行动起来,采用各种手段,让小学生爱上阅读,并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努力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4(c)-0176-01  《小学语文新课标》指出:小学生应具备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能力,感悟情感,积累丰
①目的 研究浒苔多糖对腹腔脓毒症大鼠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影响,阐明浒苔多糖对腹腔脓毒症大鼠的免疫调理作用.②方法 制作SD大鼠盲肠结扎穿孔(CLP)脓毒症模型,被分
①目的探讨乌荞降糖颗粒对糖尿病小鼠血糖、体重及存活率的影响。②方法药物按照特定比例制成颗粒,对实验性糖尿病小鼠进行饮食干预。糖尿病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与乌荞降糖组;
<正> 目前,计划生育工作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是什么呢?简言之,就是:结婚高峰、人口自然增长率回升、人口数量回升和限制人口数量有矛盾;群众盼政策变,干部怕政策变。出现上述新情况和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实际问题,有认识问题,有政策问题。这些都和政策有关。所以,我想对人口政策和经济、社会政策谈几点认识。全面评价人口政策和经济、社会政策的矛盾目前,在人口政策和经济、社会政策之间还存在着矛盾,这是大家都公认的。但
①目的探讨超声高低频对肠套叠的诊断特点及其价值。方法对76例经空气灌肠或/和手术证实的肠套叠患者的超声影像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76例肠套叠患者中,超声诊断74例,漏诊
腹股沟疝是普外科的常见病,近年来修补方法不断发展,无张力疝修补术被誉为20世纪疝修补术的"里程碑",已得到大多数普外科医生的认可,逐渐替代了传统的修补方式.……
<正> 西方学者把人口质量视为一种稀有资源。这种资源具有很大的经济价价,要获得它,必须投资,必须付出代价。他们认为:人口质量包含着各种形式的人力资本,新增加的人力资本的价值,取决于人类从这种价值中,获得多少新增加的福利。衡量人口质量,在于分析从新增加的人口质量获得的收益,与这种质量付出的代价的比例关系。当收益超过代价时,总的人口质量就会提高。要提高人口质量,必然会降低对人口数量的要求,即赞同少养子
冷战结束后,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但是作为冷战两极对峙的产物--朝鲜半岛问题却没有得到根本改观.中国和日本作为亚太地区有影响力的两个重要国家,从地缘政治和现实利益出
主要阐述了无铅对电子产品可靠性的影响,进一步介绍了当前主流的、推荐的无铅替代合金材料以及无铅丁艺的标准化T作现状。
冯志伟,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语用所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当代著名语言学家,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语言规划。冯志伟先生是一个多语者(po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