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法口服硫酸钡X线下复位胃扭转的应用价值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ke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总结介绍改良法口服硫酸钡X线下复位胃扭转的方法,提高胃扭转复位成功率。方法:检查上消化造影后明确诊断胃扭转者,进行口服硫酸钡体外手法复位。结果:51例胃扭转患者通过手法复位,44例复位成功,成功率86%。结论:选择好手法复位适应症, 改良法口服钡剂复位治疗胃扭转的成功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改良法;硫酸钡;胃扭转;X线
  【中图分类号】R816.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2-0106-01
  胃扭转是一个并不常见的后天性胃自身缠绕性疾病,可引起胃出口部分梗阻[1]。X线消化道造影检查诊断较容易,口服硫酸钡手法复位临床见效快并可以减少患者外科手术带来的痛苦。本科室从2012年-2018年检查上消化造影后明确诊断胃扭转者,改良以往采用的翻身结合蹦跳的传统方法,我们采用立位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的方式进行手法复位,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共治疗急慢性胃扭转51例,其中大部分患者复位成功。本方法复位率高,患者容易接受,值得推广。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51例, 男31例, 女20例, 年齡21~72岁, 平均43岁。病程10天~26个月。临床表现主要症状为上腹部憋胀、不适、嗳气, 胃灼热, 反酸, 呕吐, 个别患者消瘦,急性胃扭转者上腹部剧烈疼痛。
  1.2检查方法
  X线造影表现:本组中49例为器官轴型 (纵轴型) 胃扭转, 胃沿纵轴向上翻转, 胃大弯位于上方, 胃小弯位于下方, 贲门位置降低, 腹段食管延伸, 并于胃体部粘膜交叉, 十二指肠球倒置向下。2例为网膜轴型 (横轴型) 胃扭转, 胃窦、胃体沿横轴向前或向后翻转胃窦部翻至左侧并抬高与胃体部粘膜交叉。
  1.3改良复位方法
  (1)患者空腹, 嘱患者服200%硫酸钡300ml-400ml, 使胃充盈, 腹部尽量放松, 患者做腹式深呼吸运动。(2)患者深弯腰, 医生站于其右侧, 右手托患者上腹部, 反复上下颠簸震颤数次, 医生用手向旋转反方向推患者上腹部数次。(3)部分体质较好患者可原地起跳十余次。(4)患者站立位, 以左足跟为轴, 右足抬高离地, 双手抱头。器官轴型 (纵轴型) 胃扭转,医生站于患者正前方, 双手抓住患者用力向顺时针方向快速旋转, 旋转角度约270°~360°, 反复旋转四至五次。网膜轴型 (横轴型) 胃扭转逆时针方向快速旋转。(5)患者以上复位法可交替使用, 透视下观察直至复位成功。不能复位者, 隔期再次复位或建议手术。
  2 结果
  本组51例患者, 复位成功44例, 成功率为86%, 与相关文献报道相近。其中5例复发,后经再次复位成功。51例患者中有15例胃窦炎,余无明显器质性病变。7例未整复成功, 其中1例选择手术治疗复位, 6例服药对症治疗。
  3 讨论
  3.1病因
  胃的正常位置主要依靠食管下端和幽门部的固定,肝胃韧带、胃结肠韧带和肝十二指肠韧带、胃脾韧带也参与胃大小弯的固定。(1)较大食管裂孔疝、膈疝、膈肌麻痹、膈膨升及十二指肠降部外侧腹膜过度松弛,可使食管下端和幽门下部不易固定。(2)胃大小弯的韧带松弛或过长都是发病因素。(3)急性胃扩张、暴饮暴食、剧烈呕吐和胃逆蠕动是诱发因素。也可无明显原因胃扭转。
  3.2分型及临床表现
  贲门部具有相对固定性,很少全胃扭转。根据扭转轴心分为器官轴型和网膜轴型。器官轴型是胃体向上绕着贲门幽门连线(轴)旋转,多见。网膜轴型胃扭转是胃围绕大小弯中点的连线(轴),自右至左旋转。按发病分为急性和慢性胃扭转,按程度分完全性和不完全性胃扭转。急性胃扭转可上腹部阵发性绞痛,恶心呕吐,还出现腹膜炎症状体征。慢性胃扭转可以不出现症状,或出现发作性餐后紧压感,左上腹烧灼感,疼痛、嗳气、恶心呕吐等症状。
  3.3影像表现
  胃扭转X线征象极具特征性,立位腹部平片见“双液气平面”,钡餐检查器官轴型示胃大弯向上,高于胃小弯,贲门向下、幽门向上移位,两者位于同一水平,十二指肠球部向下。网膜轴型示胃窦部向左移位,胃远端与近端交叉扭曲。
  3.4改良法X线下手法复位的优点:基本原理是器官轴型胃扭转时,胃的部分旋转,当口服硫酸钡时,胃体充满造影剂,当对患者采快速旋转时,由于惯性作用,胃体部保持原来位置,而身体先发生旋转,从而使扭转的胃复位。优点:患者较容易接受,痛苦小、简便易行。 在复位过程中首先要向患者解释清楚,争取患者的积极配合,复位过程中操作要适当,要有耐心,部分患者可能需要多次复位。另外复位后要注意检查胃内的其他基础病变,以达到复位检查的目的。 同时告知患者不宜吃的过饱,亦不做深弯腰动作,餐后最好平卧或半卧位,避免再次复发。总之,改良法X线下手法复位胃扭转无创伤、痛苦小及患者容易接受的特点, 并且复位后能及时准确查出致病的原因, 从而降低胃器质性病变的漏诊及误诊, 提高胃扭转的复位成功率,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陈星荣,陈九如. 消化系统影像学 M .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277
  [2]尚克中主编 中华影像医学消化系统卷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97
  [3]张敏荣 X线诊断及介入治疗在慢性胃扭转治疗中的应用[J].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7,26(04) 975-976
  [4]陈星荣.胃扭转X线诊断 (附98例分析) [J].中华放射学杂志,1984,18:253.
其他文献
【摘 要】在目前的教学环境当中,微课和翻转课堂教学方式普遍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认可,在各种教学实验当中也有着很大的贡献。本文通过对微课结合翻转课堂在临床专业医学机能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提出以下观点。  【关键词】微课;翻转课堂;临床专业;医学机能学;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2-0090-01  在临床专业中,医学机能学
期刊
【摘 要】目的:研究肺功能检测对于老年性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作用与效果。方法:选出我院在2015年11月~2019年2月检出的78例老年性哮喘或是COPD患者,在这其中,19例单纯哮喘患者,将其作为A组,另在此基础之上16例哮喘合并COPD患者,将其作为B组,另在此基础之上43例单纯COPD患者,将其作为C组,对全部患者就其各肺功能实施检测,比如,各肺通气功能、各肺弥散功能、各
期刊
【摘 要】目的:通过分析某小学一起流感暴发疫情,提出学校传染病防控对策。方法:收集整理某小学2019年1月3日~2019年1月15日期间流感暴发数据,并作出相关分析。结果:此次疫情为A型流感病毒,且同一班级存在两种不同类型病毒的混合感染,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班级学生罹患率39.14%,男女罹患率分别均为20.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是一个综合性工作,需要学校-家长-社会的共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2-0085-01  胎膜早破指的是胎膜在临产前自然破裂。通常孕龄未达到37孕周的胎膜早破被称作是未足月胎膜早破。妊娠达到37周以上发生者称足月胎膜早破。在围生期阶段,胎膜早破属于常见并发症,不但能提高早产率,而且还会一定程度增加围生儿病死率,提升产褥感染率与宫内感染率。胎膜发育不良、宫颈内口松弛与感染等均是引发
期刊
【摘 要】目的:探究肺癌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对顺铂的敏感性调节。方法:通过超速离心从肺癌细胞A549上清液中分离得到外泌体,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来观察外泌体的形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CD63和CD81的蛋白表达;将肺癌细胞来源外泌体一组用顺铂处理,另一组不进行处理,将2组外泌体与肺癌细胞共同培养,然后用CCK-8法来检测外泌体在同源细胞中对顺铂的敏感性调节过程中的作用。结果:外泌体在透射电子显微
期刊
【摘 要】目的:研究不同雾化吸入操作对慢性咽炎病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60位慢性咽炎确诊病患,按照雾化吸入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比较慢性咽炎治疗效果及症状控制速度差异。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仅为76.67%;观察组鼻塞、咽喉浓分泌物、咽部干痒、咽喉肿痛症状缓解速度更快。结论:超声雾化方式对药液的分解效果更佳,患者咽部吸收雾化药液效果更强,慢性咽炎疗效更优。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目的:比较MeDonald环扎术和Shirodkar环扎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63例宫颈机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32例为MeDonald环扎术式,B组31例为Shirodkar环扎术式,比较两组手术成功率,足月儿分娩率,早产儿发生率,先兆早产保胎二次住院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A组、B组手术成功率分别为81%、90%,B组高于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足月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2-0082-01  胆管结石是生活中常见的结石病症种类,屬于临床胆石症。根据胆管结石部位的不同,分为肝内胆管结石以及肝外胆管结石,还分为原发性胆管结石以及继发性胆管结石等。胆管结石会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较大的痛苦,造成病人上腹部胀痛以及绞痛的情况发生,还有可能导致病人出现持续发热的情况,给病人到来巨大的生
期刊
【摘 要】目的:探究社区高血压患者接受高血压慢性病管理模式对预防并发症的价值。方法:2017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本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健康管理)与观察组(对照组基础上再给予高血压慢性病管理模式)各50例,对比两组干预后的血压水平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00%)低于对照组(16.00%),P0.05。  
期刊
【摘 要】目的:观察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所收治的4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4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人员均进行免疫学检验,对比两组人员的检测结果。结果:检测后,研究组患者在RF、抗CCP指标水平以及阳性检出率中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患者在IgG、补体3以及补体4指标中均低于对照组(P0.05)。  1.2 研究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