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神庙祭祀活动近年来在沉寂了一段时间后又兴盛起来了,随着现代化的推进,人们的信仰祭祀习俗也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在农村地区。晋南农村百姓的神庙信仰活动从未断绝,即使在经历日寇侵华的战乱和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文化大革命及其中的“打神”运动后,年久失修,祭祀场地大多已破败不堪,同时賽社祭祀和演剧习俗已逐渐遗失殆尽,但神秘的信仰一直都萦绕在晋南地區农村的上空,同时神圣、神秘却已不再是其代名词了。本文以夏县朱吕村为代表浅析这一现象.
关键词:晋南农村;夏县朱吕村;现今神庙祭祀文化
一、夏县朱吕村简介
今山西省夏县,上古为安邑地,夏禹建都于此,至今该县城仍有禹王市场和禹王像.在春秋时属晋国地,战国初期为魏国都城,秦置安邑县,属河东郡.汉魏晋俱因袭之.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将安邑县分为南、北安邑,至太和十八年(494)将北安邑改名为夏县,即现在该县城西北的禹王城,在北周建德七年(578)移至现在的地址.据宋本《太平寰宇记》记载:夏县“以夏禹所都之地为名”.隋属河东郡.唐武德元年(618年)属虞州,贞观十七年(643年)属绛州,大足元年(701)属陕州,不久复属绛州,乾元三年(760年)又属陕州,北宋因之。金贞祐三年(1215年)属解州,元、明不改,清因之。今属运城市,县名,位于山西省西南部、黄河北岸、中条山西麓,东南邻河南省,地貌七山二川一丘陵,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丰富,矿藏地层出露较全,工业发展较快。朱吕村位于夏县县城西南2.5公里处,属裴介镇管辖,与瑶峰镇的秦寺后村、南庄村以姚暹渠为界,隔河相望。全村大多农户以种植经济类蔬菜为营生,近年来全村盖起近千亩蔬菜大棚,大多年轻人出门务工;各街道硬化路状况较好,交通便利;本村各种电器、通信设备齐备。据笔者实地考察走访,朱吕村现有三个神庙, 且各庙宇祭祀活动比较规律,同时将其与邻村墙下村和车寺后村的大型古庙关帝庙及其祭祀习俗将做一对比,考察情况如下,借此对现今晋南祭祀文化活动做一浅显分析.
二、三庙历史变迁及现状
该村落现今有三千余人,但存有三个神庙:玉帝庙、关帝庙、泰山庙。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以学生为主力的红卫兵进行了以“破除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标榜的“破四旧”社会运动,又在人民日报、新华社以及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等的肯定下愈演愈烈,席卷全国大陆,各地红卫兵竞相模仿,其中一个影响深远的破坏性举动就是冲击寺院,捣毁神佛塑像、牌坊石碑,查抄、焚烧藏书经文。激烈的“破四旧”活动对当时中国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农村影响最大,而农村里纯朴忠厚的人们也被迫从日出而作、日落而作的生活秩序中拖曳了出来,他们在暴力残害前变得麻木,村周围神庙遭到空前的质疑、破坏,逐渐在意识形态上进行了毁灭性的打击—对于他们从祖先就有的信仰接连被批判、被毁坏,感到无措、害怕、迷茫。文化大革命过去良久,改革开放后,到我们的民族文化被国外文化尤其是美国文化冲击到苟延残喘的今天,大学里有关的民俗学、社会学教授正在努力抓住我们将要逝去的民俗文化的最后一丝“魂魄”,逐渐政治上也不再对神庙祭祀疾言厉色。
在2003年、2004年前后,朱吕村前后陆续兴建起了三个简易的神庙:位于村西北角二百米左右的玉帝庙(因修城建公路和田地规划曾两度移址)、位于村西南角的泰山庙(最后建成,较为完好)、唯一一个位于村中位置的关帝庙(最早也最为破旧),皆为平房。询问相关知情中老年人得知,庙宇建成所需费用基本都是村中百姓的捐赠,大多五元、十元,也有五百、一千元;神庙建造中主持修建的“领头”,也是捐钱最多的人,大部分都是家中男女主人均信仰该神庙中的被供奉的神祗,并有能力捐赠富裕的香油钱,就如三个庙当中玉帝庙中仅玉帝像,该庙“领头”前后花费一万余元,而在泰山庙建设时,“领头”一人捐了三千余元,这些“领头”亦定期进行打扫、清洁;其祭拜时间已形成规制,农历每月的初一和十五,其余天都是大门紧锁状态,且均在一天当中的十二点之前,一般早饭后百姓会相约着去庙里上香,十二点之后神庙的门再次关闭上锁,因十二点之后百姓大多会去田间料理农活。
而对比邻村墙下村和车寺后村的关帝庙,二者的建造皆为清代,据墙下村乐楼脊枋题:“大清康熙二十岁次□酉中社□□会重修戏楼,谨誌”可知,戏台于清康熙二十年重修;据车寺后村关帝庙正殿明间脊枋题:“时大清道光贰年叁月十一日创建寅时立柱卯时上梁建木人车遇圣伏愿合乡永远吉祥如意,谨誌.”故正殿为道光二年创建。又据二者庙内碑刻考,二庙建造会银皆为村民在各村经理人的带领下捐赠。而二庙现为村老年活动中心,但每月初一、十五亦开正殿大门,进行祭拜,相较之下,墙下村因建筑规模宏大,祭拜的百姓除了本村外还有邻村百姓前来拜祭,且平时在墙下村关帝庙看庭进行文娱活动,如广场舞、象棋、戏曲演唱等。
三、走访见闻
在2017年农历腊月十五,笔者去朱吕村各庙宇上香祈福。首先是关帝庙,位于 “人民舞台”旁边的一个十平米大小的平房,一个将近两米高的泥制塑像——关公像放置在最里位置,身披红色披风,但已积满灰尘,威严肃静;据考证,该关帝庙为原村党员办公室—左右墙壁上贴着有关村党支部涂金牌匾,另一侧是对关帝歌功颂德的锦旗。该庙用地面积小, 白底墙上布满灰尘,巨大的关帝塑像前为放祭祀用品的供桌,桌子前是不足七平米的砖铺地板,两旁是较为破旧的长凳,用于坐人,当时坐着十多个人,低声絮语。进入庙门,一位老者已将点燃的香递来,整个庙安肃静,跪拜三次后起身、旁坐。后进入泰山庙,庙中正中位置的正是泰山府君,其头上戴有类似民间皇帝戴的旒冕,身穿黄色龙袍,服装上有腾龙、七彩祥云、浪花等图案,手拿笏板(上有模糊图案),器宇轩昂,其旁边的两名小将也是威风凛凛。笔者询问一位老者有关泰山府君周围的两名小将名讳,老人家只是说“这是两位副将啊!名字倒也说不上来。”可以见大多祭拜者对所奉神祗了解尔尔.之后,在玉皇庙相遇一位早晨在泰山庙虔诚祭拜的老者,跪拜玉皇大帝后,上前攀谈:“没事啊,反正都是爷嘛,跪拜祈福啦,每个爷都保佑咱哩!(大家)都这样啊!”故认为,祭祀礼仪混乱,亦证实百姓上庙祭拜的目的—祈福、辟邪。最后去的村西北的玉帝庙,情致也大致相同。可以看出,现今庙宇祭奉并无严肃整洁的祭拜环境,祭拜过程礼节也无完整流程。 相较之下,据墙下村关帝庙庙中现存碑刻考察,墙下村关帝庙分别在清康熙二十八年、雍正三年、民国九年中村民连年进行苦心经营、重修,庙宇保存更為完整,祭拜的男女老少,络绎不绝。车寺后村关帝庙虽无墙下村的盛况,但较之朱吕村又更胜一筹,无论人数规模还是时段,都较为规律。两庙均在关帝“超神”日—农历六月二十四号及前后两天,进行规模不小的祭祀賽社活动,因自明中叶后,一般政神系统中的神殿庙宇都会设有古戏台,故在祭祀仪式结束后,在其戏台演剧就变得不可缺少,而邀请戏团所需费用基本都是村民自愿捐赠。除关帝“超神”日外,墙下村每年一度的古会都会在农历十月十号举行,届时除了五十年代新修的“人民大舞台”举行表演外,关帝庙还会在其山门舞楼进行小规模的戏曲表演。
四、三庙民间信仰祭祀文化
对于朱吕村及其邻村都供奉的关圣帝君,因关羽祖籍运城解州,自宋真宗时关羽被列为祀典神,运城地区的关公祭拜活动逐年热络, 明万历十年关羽更是被加封为“协天大帝”,至此关羽的武侯祠逐渐改为关帝庙,并在明末代替姜尚成为武神。关羽符合《礼记·祭法》中记载“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菑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的标准,被定为政统神系的关帝庙,自古至今都受到士大夫阶层的自觉维护。
对于玉皇大帝的祭拜,因在道教文化中,被尊为众神之首。按传统,在祭拜的前一天晚上,举家沐浴斋戒,按家中老幼尊卑依次上香跪拜;庙中若立玉帝像,其旁定要有相应的文武官吏或者副将等,不可单独供奉,成为孤君;按习俗,不成规模的小庙不可擅自塑像,只能用“天公炉”或“神牌位”来代替,这两点朱吕村玉帝庙都与之不符。泰山庙中所供奉的主神为东岳大帝,为道教神宗,传为上天与人间连接的神圣使者,帝王祭祀代表受命于天。自秦始皇开始的历代帝王,都曾到泰山进行封禅祭天的仪式,已证统治地位的正统性。后在历代沿袭中,统管天下的泰山府君也有了固国安民、延年益寿、福禄官职、生死命数等功能,深得老百姓的香火。
结语:现今晋南地区农村百姓普遍受“无神论”教育,对农村神庙祭祀主神并无唯一性和排他性;但又神秘隐晦的神灵又让百姓自觉可保佑自己及家人平安喜乐,故百姓仍自觉神祗有着强烈而神秘的感召力,这同农村春节祭祀活动异曲同工。
作者简介:
刘秀萍(1990—),学校:山西师范大学,专业: 戏剧与影视学,方向:戏剧戏曲,籍贯:山西运城夏县。
关键词:晋南农村;夏县朱吕村;现今神庙祭祀文化
一、夏县朱吕村简介
今山西省夏县,上古为安邑地,夏禹建都于此,至今该县城仍有禹王市场和禹王像.在春秋时属晋国地,战国初期为魏国都城,秦置安邑县,属河东郡.汉魏晋俱因袭之.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将安邑县分为南、北安邑,至太和十八年(494)将北安邑改名为夏县,即现在该县城西北的禹王城,在北周建德七年(578)移至现在的地址.据宋本《太平寰宇记》记载:夏县“以夏禹所都之地为名”.隋属河东郡.唐武德元年(618年)属虞州,贞观十七年(643年)属绛州,大足元年(701)属陕州,不久复属绛州,乾元三年(760年)又属陕州,北宋因之。金贞祐三年(1215年)属解州,元、明不改,清因之。今属运城市,县名,位于山西省西南部、黄河北岸、中条山西麓,东南邻河南省,地貌七山二川一丘陵,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丰富,矿藏地层出露较全,工业发展较快。朱吕村位于夏县县城西南2.5公里处,属裴介镇管辖,与瑶峰镇的秦寺后村、南庄村以姚暹渠为界,隔河相望。全村大多农户以种植经济类蔬菜为营生,近年来全村盖起近千亩蔬菜大棚,大多年轻人出门务工;各街道硬化路状况较好,交通便利;本村各种电器、通信设备齐备。据笔者实地考察走访,朱吕村现有三个神庙, 且各庙宇祭祀活动比较规律,同时将其与邻村墙下村和车寺后村的大型古庙关帝庙及其祭祀习俗将做一对比,考察情况如下,借此对现今晋南祭祀文化活动做一浅显分析.
二、三庙历史变迁及现状
该村落现今有三千余人,但存有三个神庙:玉帝庙、关帝庙、泰山庙。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以学生为主力的红卫兵进行了以“破除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标榜的“破四旧”社会运动,又在人民日报、新华社以及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等的肯定下愈演愈烈,席卷全国大陆,各地红卫兵竞相模仿,其中一个影响深远的破坏性举动就是冲击寺院,捣毁神佛塑像、牌坊石碑,查抄、焚烧藏书经文。激烈的“破四旧”活动对当时中国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农村影响最大,而农村里纯朴忠厚的人们也被迫从日出而作、日落而作的生活秩序中拖曳了出来,他们在暴力残害前变得麻木,村周围神庙遭到空前的质疑、破坏,逐渐在意识形态上进行了毁灭性的打击—对于他们从祖先就有的信仰接连被批判、被毁坏,感到无措、害怕、迷茫。文化大革命过去良久,改革开放后,到我们的民族文化被国外文化尤其是美国文化冲击到苟延残喘的今天,大学里有关的民俗学、社会学教授正在努力抓住我们将要逝去的民俗文化的最后一丝“魂魄”,逐渐政治上也不再对神庙祭祀疾言厉色。
在2003年、2004年前后,朱吕村前后陆续兴建起了三个简易的神庙:位于村西北角二百米左右的玉帝庙(因修城建公路和田地规划曾两度移址)、位于村西南角的泰山庙(最后建成,较为完好)、唯一一个位于村中位置的关帝庙(最早也最为破旧),皆为平房。询问相关知情中老年人得知,庙宇建成所需费用基本都是村中百姓的捐赠,大多五元、十元,也有五百、一千元;神庙建造中主持修建的“领头”,也是捐钱最多的人,大部分都是家中男女主人均信仰该神庙中的被供奉的神祗,并有能力捐赠富裕的香油钱,就如三个庙当中玉帝庙中仅玉帝像,该庙“领头”前后花费一万余元,而在泰山庙建设时,“领头”一人捐了三千余元,这些“领头”亦定期进行打扫、清洁;其祭拜时间已形成规制,农历每月的初一和十五,其余天都是大门紧锁状态,且均在一天当中的十二点之前,一般早饭后百姓会相约着去庙里上香,十二点之后神庙的门再次关闭上锁,因十二点之后百姓大多会去田间料理农活。
而对比邻村墙下村和车寺后村的关帝庙,二者的建造皆为清代,据墙下村乐楼脊枋题:“大清康熙二十岁次□酉中社□□会重修戏楼,谨誌”可知,戏台于清康熙二十年重修;据车寺后村关帝庙正殿明间脊枋题:“时大清道光贰年叁月十一日创建寅时立柱卯时上梁建木人车遇圣伏愿合乡永远吉祥如意,谨誌.”故正殿为道光二年创建。又据二者庙内碑刻考,二庙建造会银皆为村民在各村经理人的带领下捐赠。而二庙现为村老年活动中心,但每月初一、十五亦开正殿大门,进行祭拜,相较之下,墙下村因建筑规模宏大,祭拜的百姓除了本村外还有邻村百姓前来拜祭,且平时在墙下村关帝庙看庭进行文娱活动,如广场舞、象棋、戏曲演唱等。
三、走访见闻
在2017年农历腊月十五,笔者去朱吕村各庙宇上香祈福。首先是关帝庙,位于 “人民舞台”旁边的一个十平米大小的平房,一个将近两米高的泥制塑像——关公像放置在最里位置,身披红色披风,但已积满灰尘,威严肃静;据考证,该关帝庙为原村党员办公室—左右墙壁上贴着有关村党支部涂金牌匾,另一侧是对关帝歌功颂德的锦旗。该庙用地面积小, 白底墙上布满灰尘,巨大的关帝塑像前为放祭祀用品的供桌,桌子前是不足七平米的砖铺地板,两旁是较为破旧的长凳,用于坐人,当时坐着十多个人,低声絮语。进入庙门,一位老者已将点燃的香递来,整个庙安肃静,跪拜三次后起身、旁坐。后进入泰山庙,庙中正中位置的正是泰山府君,其头上戴有类似民间皇帝戴的旒冕,身穿黄色龙袍,服装上有腾龙、七彩祥云、浪花等图案,手拿笏板(上有模糊图案),器宇轩昂,其旁边的两名小将也是威风凛凛。笔者询问一位老者有关泰山府君周围的两名小将名讳,老人家只是说“这是两位副将啊!名字倒也说不上来。”可以见大多祭拜者对所奉神祗了解尔尔.之后,在玉皇庙相遇一位早晨在泰山庙虔诚祭拜的老者,跪拜玉皇大帝后,上前攀谈:“没事啊,反正都是爷嘛,跪拜祈福啦,每个爷都保佑咱哩!(大家)都这样啊!”故认为,祭祀礼仪混乱,亦证实百姓上庙祭拜的目的—祈福、辟邪。最后去的村西北的玉帝庙,情致也大致相同。可以看出,现今庙宇祭奉并无严肃整洁的祭拜环境,祭拜过程礼节也无完整流程。 相较之下,据墙下村关帝庙庙中现存碑刻考察,墙下村关帝庙分别在清康熙二十八年、雍正三年、民国九年中村民连年进行苦心经营、重修,庙宇保存更為完整,祭拜的男女老少,络绎不绝。车寺后村关帝庙虽无墙下村的盛况,但较之朱吕村又更胜一筹,无论人数规模还是时段,都较为规律。两庙均在关帝“超神”日—农历六月二十四号及前后两天,进行规模不小的祭祀賽社活动,因自明中叶后,一般政神系统中的神殿庙宇都会设有古戏台,故在祭祀仪式结束后,在其戏台演剧就变得不可缺少,而邀请戏团所需费用基本都是村民自愿捐赠。除关帝“超神”日外,墙下村每年一度的古会都会在农历十月十号举行,届时除了五十年代新修的“人民大舞台”举行表演外,关帝庙还会在其山门舞楼进行小规模的戏曲表演。
四、三庙民间信仰祭祀文化
对于朱吕村及其邻村都供奉的关圣帝君,因关羽祖籍运城解州,自宋真宗时关羽被列为祀典神,运城地区的关公祭拜活动逐年热络, 明万历十年关羽更是被加封为“协天大帝”,至此关羽的武侯祠逐渐改为关帝庙,并在明末代替姜尚成为武神。关羽符合《礼记·祭法》中记载“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菑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的标准,被定为政统神系的关帝庙,自古至今都受到士大夫阶层的自觉维护。
对于玉皇大帝的祭拜,因在道教文化中,被尊为众神之首。按传统,在祭拜的前一天晚上,举家沐浴斋戒,按家中老幼尊卑依次上香跪拜;庙中若立玉帝像,其旁定要有相应的文武官吏或者副将等,不可单独供奉,成为孤君;按习俗,不成规模的小庙不可擅自塑像,只能用“天公炉”或“神牌位”来代替,这两点朱吕村玉帝庙都与之不符。泰山庙中所供奉的主神为东岳大帝,为道教神宗,传为上天与人间连接的神圣使者,帝王祭祀代表受命于天。自秦始皇开始的历代帝王,都曾到泰山进行封禅祭天的仪式,已证统治地位的正统性。后在历代沿袭中,统管天下的泰山府君也有了固国安民、延年益寿、福禄官职、生死命数等功能,深得老百姓的香火。
结语:现今晋南地区农村百姓普遍受“无神论”教育,对农村神庙祭祀主神并无唯一性和排他性;但又神秘隐晦的神灵又让百姓自觉可保佑自己及家人平安喜乐,故百姓仍自觉神祗有着强烈而神秘的感召力,这同农村春节祭祀活动异曲同工。
作者简介:
刘秀萍(1990—),学校:山西师范大学,专业: 戏剧与影视学,方向:戏剧戏曲,籍贯:山西运城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