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王原祁绘画风格演变(一)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7376184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郭继生将王原祁一生绘画风格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康熙三十年(1691年)以前的早期画风、康熙三十年至四十五年(1706年)的中期画风、康熙四十五年后的晚期画风。笔者接受郭继生的看法,若进一步结合王原祁仕途生涯来分析其绘画风格的演变,我们发现其中的契合之处:早、中期画风的分界点约在康熙三十年,正是王原祁入京为官的起始,所以,任职京师应该说是他早、中期绘画风格转折的关键;中、晚期画风的分界点约于康熙四十五年,则是他升任翰林后大量笔墨供奉的一段时间。因此,任职翰林可以说是王原祁中期画风进入晚期画风的转折点。下面,笔者结合具体作品的阐释勾勒出王原祁早、中、晚期绘画风格的演进脉络。
  王原祁山水得益于乃祖王时敏的亲授,间接吸收营养于董其吕的艺术和思想。王时敏富于收藏大量宋元名迹,自小对古代传统有着极为深切的体会。由于其祖王锡爵(1534-1614年)的关系,王时敏与董其昌之间一直保持着亦师亦友的关系,因而深受董氏影响,钟情于元代山水画大师黄公望。他的绘画,笔墨苍润深秀,功力深厚,实得益于此。
  王时敏自称:“元季四子,当推子久,得其神者惟董宗伯,得其形者,余不敢让……”力追子久,贯穿着王时敏的一生。王时敏早年作品仿黄公望而颇有董其昌笔意,及至中年初步形成了个人风格,布局于平稳中求变化,笔墨端秀文雅,设色明净光洁,情调是平和冲淡、安闲自在的。他皴染之空灵、用笔之深厚、运墨之淋漓,工整稳健、明净清脱的画风,较早年更加成熟。此时,王时敏十分注重用笔,较接近黄公望,但笔法组织更加有序而规整,圆厚而不逸宕,墨法也无松江派的凄迷之感,但尚拘于点染而少皴擦。到老年,他的画艺又有新的变化,作品更加成熟,讲求有笔有墨,有干有湿,用笔虚而灵,用墨涩而润,运笔松秀而画面紧实,化黄公望萧散荒疏之气为温润尔雅之格,有效地加强了草木葱茏、云蒸霞蔚之感。(图1-图2)
  王原祁生长于如此绘画世家,耳濡目染,从小即显示出极高的绘画天赋,连王时敏本人都无从辨识,张庚曾记载:
  公(王原祁)童时偶作山水小幅,粘书斋壁间。奉常见之,讶曰:“尔若何时为此耶?”询知,乃大奇曰:“是子业必出我右。”
  王原祁是王家长孙,出生于王时敏50大寿后的第5天,当时他正隐居家乡、痴心于绘画。他一直对王原祁疼爱备至,用心最笃,倾力最多,同时寄予了莫大的期望。在关注学业之余,王时敏有意识地培养王原祁,口传手授,讲解绘画之理法,“间与讲析六法之要,古今异同之辨”。康熙九年(1670年),王原祁中进士,79高龄的王时敏殷殷嘱告:“汝幸成进士,宜专心画理,以继我学。”而且,像当初董其昌为其绘制临仿粉本一样,王时敏亲为长孙绘制《仿自李成以下宋元名家山水册》凡三十开,以供其研习和临仿,其殷殷的教诲之心跃然纸上。后来,王原祁回忆起少年经历时,在不同的场合屡屡念及祖父教诲、指授之功。字里行间,充满了无限感念之情:
  余弱冠时得先大夫指授,方明董巨正宗法派。
  余少时侍先大父,得闻绪论。又酷嗜笔墨,东涂西抹,将五十年。初恨不似古人,今又不敢似古人,然求出蓝之道终不可得也。
  画中有董巨,犹吾儒之有孔颜也。余少侍先奉常并私淑思翁,近始略得津涯。
  余幼学于先奉常赠公,久而得其藩翰,见此二十,则方知子久得力处,益信华亭宗伯及家奉常所传不虚也。
  余弱冠时,得闻先赠公大父训,迄今五十余年矣,所学者大痴也,所传者大痴也;华亭血脉,金针微度,在此而已。
  余于笔墨一道,少成若天性,本无师承。诵读之暇,日侍先大父赠公,得闻绪论。久之于宋元传授贯穿处,胸中如有所据。发之以学文,推之以观物,皆用比理。每至无可用心处,间一挥洒,成片幅便面,无求知于人之心,人亦不吾知也。
  与乃父王揆一样,王原祁镌刻“西庐后人”印表明自己的家族出身,并时常钤盖于自己的画作,以向人们传递其家族背景。当然,作为“国朝画苑领袖”的王时敏也是王家后人引以为傲的。王原祁在著述中隐隐包含着这种自豪之情,而且无限感念引领自己走上绘画之路的祖父。
  就传世作品而言,最早的要数康熙十年(1671年)花朝日为三叔王撰(1623-1709年)所作《仿子久笔意图》(扇面,纸本,设色,23cm×52cm,上海博物馆藏,图3),用笔用墨之间谨守法度,中规中矩,王原祁时年30岁。一个月后,王原祁又为集老道世兄作《仿子久笔意》(扇页,纸本,墨笔,23cm×52cm,上海博物馆藏,图4)。这两件难得的仿黄公望风格的早期作品,虽未呈现出后来典型王原祁特点,笔墨结构松秀,但仍见气局俊拔。当时,王原祁基本处在仿古式的学习阶段,大体能反映出青年时代的斟酌弃取,初步形成了构图铺陈、讲求笔法的特点。乙卯(1675年)清和,34岁的王原祁作《仿大痴设色小景图》(扇页,纸本,设色,16.6cm×50.4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图5),尽量汲取传统,注重结构,又比较讲究虚实的对比关系;设色苍润虽不及晚期作品,但他以色来发笔墨的倾向已初显端倪。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这种作风一直影响着王原祁的创作。
  康熙丁巳(1677年),36岁的王原祁在云间作了一本《仿古山水图》册(6开,纸本,设色或墨笔,21cm×27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图6),数年后在昆陵舟次题跋:
  此余丁巳春间往云间笔也,先奉常见之谓余为“可教”,题识四字。今阅十五年矣,于古人笔墨终未梦见,殊愧先大父指授,为之泫然。康熙庚午长夏观于昆陵舟次谨题。
  《仿古山水图》是王原祁早期绘画的代表作品,所仿元六家山水各具形貌,笔墨或设色又颇具苍润、恬淡、秀丽等不同特点。所以,前有王时敏康熙十七年(1678)隶书“灵心自悟”四字,奖掖他在仿古的同时,有所体悟古人的画法、画理,同时又寻求个人的创作之途。
  显然,早年的王原祁一直遵循了乃祖王时敏的教诲,取法黄公望,并以此探索自己的绘画之途。康熙辛酉(1681年)清和,王原祁为东屿老长兄作《仿大痴富春大岭图》(轴,纸本,墨笔,100cm×36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图7)。这是他诠释黄公望画风,但又不失其独立性的另一个例子。从总体上说,该图构图严密,尚存润墨湿笔的皴染之态,颇具黄氏华滋之象呈现出一种变而未尽的一种过渡形态;而空间处理相当到位,压顶主山的凝重与其下边留白的云气有虚实相间的效果。这种效果是王原祁后来作品里的一大特点。
  平心而论,王原祁的早期绘画可能表现出稍强的图画性和稍欠流畅的用笔,秀润处近于王时敏。当然,这样评判绝不是贬低 王原祁的才能,这是每个画家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
  甲子(1684年)仲春,43岁的王原祁不忘祖训,在专心吏事之余,坚持画业。历二年之功为云壑道兄写成《溪山高隐图》(卷,纸本,墨笔,纵31.8cm×817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图8),自识:
  是卷与云壑有夙约,戊亥二载相聚渚阳,公余即出此遣兴,吏事鞅掌,时复作辍。今云壑寿母南归,为之尽晷穷膏,半月告竣。中间未免多荒率之笔,或以古法绳之者,取其意不泥其迹可也。
  很明显,《溪山高隐图》效法于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卷,分三、四大段,开卷描绘坡岸水色,远山隐约,接着是连绵起伏,群峰争奇的山峦,再下是茫茫江水,天水一色,最后则高峰突起,远岫渺茫;山间丛林茂密,点缀村舍、茅亭,水中则有渔舟垂钓;山水布置疏密得当,开合起伏,层次分明。笔墨兼取黄公望、董源、巨然、米家云山诸法,山石的勾皴,用笔顿挫转折自然随意。在早期作品中,我们经常能看到这种形式。就其基本面貌和用笔特点而言,王原祁似乎仍停留在忠实效仿黄公望的阶段,这应该是不过分的。
  丁卯(1687年)初春,王原祁在邢州寓所偶捡簏中废纸醉作《仿大痴富春山图》(轴,纸本,墨笔,100.5cm×54.8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图9),因纸涩拒笔而自叹“竟未得大痴脚汗气”。
  事实上,王原祁的绘画用纸多为半生半熟、柔韧光洁的镜面笺,易吸墨而不致自行晕破笔触,又耐反复皴染,画者施用笔墨时可得心应手。元张雨评黄公望画以“峰峦浑厚,草木华滋”,为王时敏、王原祁祖孙奉为圭旨。这幅仿黄公望山水所画山峦树石因笔涩而乏笔墨浑厚华滋之致,乃为画家称作“未得大痴脚汗气”,对研究王原祁的绘画不无启示价值。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王原祁以仿黄公望的笔法为友人赵贞绘成《仿大痴富春图》(轴,纸本,墨笔,106.6cm×51.8cm,浙江省博物馆藏,图10),内容类似于上述者,深远的空间效果主要通过宽阔的河谷实现,但其用笔有点僵硬、繁密,过分的强调峭壁的轮廓线。或许正因如此,王原祁不再尝试摹仿一个已确定的模式,而是带着个人自由倾向去传递形式和笔墨的相对独立性。
  大致在50岁前后,王原祁受家学影响几乎沉浸在黄公望式的笔墨风格中,给人的普遍印象是摹拟黄公望的高手(图11),正如孙岳颁题王原祁康熙癸酉(1693)清和所作《仿大痴富春山图》诗云:“富春山绘黄公望,生面重开王麓台。应是长歌歌不尽,画中诗见右丞才。”对此,王时敏在王原祁尚未大成时即已断言:“元季四家,当推子久。得其神者,惟董宗伯。得其形者,余不敢让。若形神俱得,吾孙其庶手!”
  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是,早年的王原祁大半时间活动于江南,明润松秀的水乡、丘陵风光无疑影响着他的创作。而且,江南地区的审美趣味也长期习惯于这种黄公望式的笔墨特质。从绘画的传播途径来看,出生于太仓的王原祁取法这种传统风格显然是顺理成章的。或许,这就是所谓的地域文化的影响吧!
  当然,王原祁绝非对黄公望风格的临写或再现,而是对黄公望原作树石屋宇等所有的造型方法融会贯通而变成自家的造型手段,并按自己的构图程式予以组合。数年后,王原祁在为云徵所作《仿设色大痴长卷》对自己师法黄公望进行了一次全面详尽的论述:
  古人长卷皆不轻作,必经年累月而后告成,苦心在是,适意亦在是也。昔大痴画《富春》长卷,经营七年而成。想其吮毫挥笔时,神与心会,心与气合,行乎不得不行,止乎不得不止,绝无求工求奇之意,而工处奇处斐韲于笔墨之外,几百年来神采焕然。余前日于司农处获一寓目,顿觉有会心处,方信妙境亦无多子也。云徵不学画而性喜画,每以论文之法论画,敦学相长无倦也。更喜观余泼墨,侍侧竟日不移,非深知笃好者,能如是乎?余故为作长卷。云微有馆课,余点染时辄来,指摘微茫,推求精奥。余恐其妨帖括之功,亦时作而时辍,竟历三四年之久。余心思学识不逮古人,然落笔时不肯苟且从事,或者子久些子脚汗气于此稍有发现乎,识之以博一粲。
  (未完待续)
其他文献
武汉博物馆在筹备近代历史展览时,曾征集到一副晚清洋务巨擘张之洞撰写的《行书七言联》,纸本行书,纵165厘米,横49厘米。对联内容为:“鱼鸟亲人濠濮想,桂山留客楚骚辞。”联中并附小记:“请命入觐,长夏无事,因忆十桂堂为湖北署中第一名胜之区,其余小蓬壶、魁星阁不足以较其短长,而十桂之楹联清新雅饬尤为吾惬心之作,今幸案头有残笺破纸,不妨喜为一书以志不忘。张之洞撰并书。”右下角钤朱文“孝达”,白文“张之洞
期刊
龙起源于何时?  龙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早期,距离今天的时间不会少于八千年。这个时期,原始先民已不单纯地、被动地依靠上天的赏赐了,他们能够熟练地取火用火,学会了用木头搭简单的房子,开始磨制石器、骨器,手工制作陶器,逐渐定居下来从事生产活动了。生产活动使人们同大自然的接触越来越宽泛,自然界作为人之外的不可思议的力量对人们精神世界的撞击也越来越大。  为什么鱼类穿游不居,蛇类阴森恐怖?为什么云团滚滚,电光
期刊
我国是茶叶的故乡,饮茶之习俗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饮茶的发展,茶类品种的增多,饮茶方法的不断改进,从一件几千年粗糙古朴的陶碗到一件造型别致的茶壶,在历史演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茶具文化。茶具,古代亦称茶器或茗器。“茶具”一词最早在汉代出现,西汉辞赋家王褒《憧约》有“烹茶尽具,酺已盖藏”之说,这是我国最早提到“茶具”的一条史料。到唐代,“茶具”一词在唐诗里随处可见,如唐诗人陆龟蒙《零陵总
期刊
有人之处必有江湖,江湖之中必有是非,是非所在源于名和利。这是一句调侃话,但是引用在当前的艺术品市场,不为过,尤其是刚刚过去的一年。  “神庙”多事,“壶王”闹事,“玉衣”惹事;鉴定打假,拍卖打黑,名家打官司;鉴宝节目满天飞,寻宝行动全国跑,造宝作伪地下仿……纵观2011年的这个“江湖”,可谓纷争不断,是非不减,你方唱罢我登场,有人欢喜有人忧……  这些窘况或现象,将中国艺术品市场推向媒体舆论的风口
期刊
在宋代五大名窑中,官窑瓷器是列汝窑之后的珍贵名瓷,在国内外许多著名博物馆中都有宋代官窑瓷器的展出,它们为宋代官窑瓷器的研究和鉴定提供了器型、釉色、胎土、开片和重量等依据。应当指出的是,这些多年来陈列在博物馆展柜中的宋代官窑瓷器绝大多数都是传世器物,以它们为标准所拟定的许多鉴定参照依据,都是研究者必须烂熟于胸的标准。但是,随着大量出土瓷器的涌现,这些标准还不能全部规范新出土的宋代时期的瓷器,包括宋代
期刊
只要悉心鉴赏与研究中国传统书画艺术,人们便不能不提及到当执晚明画坛之牛耳的文人画大家、“华亭派”领袖董其昌。  董其昌(1555-1636年)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明后期松江府华亭(今属上海闵行)人。他自幼家境贫寒,发奋用功努力,《明史》卷二百八十八中有传,称其“天才俊逸,少负重名”。万历十七年(1589年),董其昌考为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迁授编修。曾任当朝皇太子的讲官,后来出任湖广副使,再
期刊
有明一代,行草书最为盛行。早期倡导宋、元帖学,复古思潮盛行,“台阁体”泛滥;中期“吴门书派”崛起,以畅神适意,抒发个人情趣为宗旨,改变了书坛的沉滞状态,出现“天下法书归吾吴”的兴盛局面;晚期城市经济的繁荣及个性意识的自觉,推动了行草鼎盛期的到来,一时名家辈出,流派众多,遗留下了众多个性鲜明、意态活发的行草书法作品。武汉博物馆珍藏的一批明代行草书法作品,灵动飘逸,各具特色,现从中撷取六幅精品赏析如下
期刊
“灿如金,润如玉,凝如脂”的田黄石,几百年来一直受到文人墨客、印家的青睐。田黄是产于福建寿山的寿山石,是寿山石系中的瑰宝,是印章中的极品,是我国特有的“软宝石”!全世界只有我国福建寿山的一块不到一平方公里的田中出产,因色相普遍泛黄色,又产在田里,故称田黄石。  田黄石素有“万石之王”的尊号。其色泽温润可爱,肌理细密,自明清以来就被人视为“印石之王”。数百年来田黄石受藏家至爱,正如俗语所说:“黄金易
期刊
在镇江博物馆琳琅满目的展品中,有一套堪称奇珍的唐代酒具——银鎏金龟负“论语玉烛”酒筹筒、酒令筹、酒令旗、酒纛,流光溢彩,精美绝伦,夺人眼球,它所传递的历史文化信息,更让人叹为观止。  1982年元旦,镇江丁卯桥金银器窖藏一次出土金银器956件,如果单以数量计算,是迄今为止唐代金银器最大的一次考古发现,其中龟负“论语玉烛”酒筹筒、酒令筹、酒令旗、酒纛是反映唐代人饮酒行令具体规范内容的珍贵实物,举世无
期刊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其形象是各类艺术形式表现经久不衰的题材之一。最早的龙形玉雕作品,出现在距今约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时期,此后历代不断绵延发展。春秋晚期,玉龙的制作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战国时期的玉龙就是直接在春秋晚期玉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此期玉龙数量之多、造型之美、雕琢之精,可谓历代之冠。玉龙制作运用了新的“减地突雕法”,工艺即先将谷纹形状大致突现,再将四周地子减低,然后把尾部慢慢地用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