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紧缩史警示

来源 :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ruidao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去40年中,美联储曾四次着手收紧货币政策,每次紧缩都引发了就业和产出的下降,并且它们的下降幅度远超美联储工作人员的预测。美联储已准备好再次收紧货币政策,审视上述历史以及美国经济现状可以得知,美国马上就要进入危险区域。
  1979年-1982年,时任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克尔(Paul Volker)改变了当局的货币政策方针。他的预期是,通过控制流通中的货币量,美联储可以在更大幅度降低通胀的同时,使闲置产能和失业率的增幅小于传统凯恩斯主义模型所预测的幅度。
  不幸的是,对于美联储和美国经济来说,凯恩斯主义模型才是对的,它们对通缩的代价的预言完全正确。此外,这一货币紧缩期带来了预料外的后果。花旗集团等金融机构发现,使它们免于破产的完全是监管宽容,许多拉美国家陷入了长达五年以上的萧条。
  接着,1988年-1990年,时任美联储主席艾伦·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进行了新一轮货币紧缩,这轮紧缩摧毁了过度负债、资本不足,以及原本就岌岌可危的美国储蓄贷款机构的资产负债表。
  为了防止随之而来的衰退恶化,联邦政府被迫救助了资不抵债的机构。州政府也被拖下了水:得克萨斯州(Texas)将相当于全州三个月总收入的资金,用于援助该州的储贷银行及其储户。
  1993年-1994年,格林斯潘再一次勒紧货币政策,结果惊讶地发现,小规模紧缩可以给长期资产价格和企业借贷成本带来重大影响。幸运的是,格林斯潘愿意推翻自己的决定,立刻中止紧缩周期,虽然负责制定政策的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的多位委员对此表示抗议,但事实证明这一举动防止了美国重新陷入衰退。
  最近的一次紧缩是2004年-2007年,也是四次紧缩中破坏力最强的一次。格林斯潘和他的继任者本·伯南克(Ben Bernanke)都不明白,在经历了长期监管不足后,房地产市场和金融体系已经变得多么脆弱。这一双重错误——在放松监管后错误地收紧货币政策——至今仍在折磨着美国经济。
  如今,美联储似乎马上又要开启紧缩周期了。眼下经济正处于非常时期。美国失业率也许暗示存在通胀抬头的风险,但就业人口比仍表明美国经济举步维艰。事实上,工资形势表明,较之失业率,就业人口比是反映经济萧条程度的更好指标。而在十年前,没人会将今天的就业人口比作为货币紧缩的依据。
  事实上,就连美联储也不相信美国经济面临着过热的紧迫威胁。美国通胀不但低于美联储的长期目标,并且至少三年内都将如此。而美联储要在它自己的经济学家都认为美国财政政策过于拘束的时候才会改变政策。
  与此同时,考虑到全球经济的脆弱性和关联性,美国收紧货币政策可能在海外产生负面效应(并给美国国内带来反作用力),特别是考虑到目前中国的市场波动以及欧洲的经济萎靡。
  你很有可能会认为,美联储不顾历史教训和当前的经济不确定性,急于收紧货币政策,是由于对官方决策影响力过大的商业银行在背后推波助澜。毕竟,商业银行的业务模式是基于它们每年(通过消极和相对安全的长期投资)所赚的收益,至少比它们向储户支付的利率高3%。而这只有在美国国债收益率高于当前水平时才可能实现。
  果真如此的话,这将反映出银行家没有理解银行业的实质利益(material interest)。令商业银行获益最大的,不是立即提高利率,而是使货币政策有助于确保经济能支撑在未来实现更高利率。历史经验表明,在短期内收紧货币政策只能加剧经济动荡,随后利率将迅速回归低位。货币政策紧缩之路应该引起所有人的警觉。
  作者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学教授、国家经济研究局副研究员
其他文献
1215年6月15日,在泰晤士河畔的兰尼米德草地上,51岁的英格兰国王约翰(King John)与起兵反抗的贵族和主教们和解,签署了《大宪章》。随后,这份文件被复制成13份,散发到英格兰各地。  800年过去了,《大宪章》不但没有被湮没在历史洪流之中,反而被翻译成各种不同文字在世界流传。因为它不仅影响了英国的历史走向,也影响了欧美许多国家历史的进程,成为自由的象征。  从今年3月开始,大英图书馆举
期刊
随着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下称“广东自贸区”)近日挂牌成立,在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的加工贸易合作1.0版本以及CEPA及其补充协议的2.0版本后,粤港澳合作已开始进入3.0版本时代。  所谓3.0版本,势必与前两个版本有极大不同。其中,最显著的变化是,在推进粤港澳服务贸易合作时要采取“负面清单”管理模式。这是一种全新的开放模式,也是中国经济管理的重大创新,其意义将不亚于2001年时中国加入WTO组织。
期刊
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与以往工具性革命不同的是,很多理解大数据的书籍或文章,都在表达同样一种观点:大数据大有取代人类的组织、制度,甚至道德、价值观和宗教信仰的超常力量。大数据,已经全然成为主体或主宰的角色。“除了上帝,任何人都必须用数据来说话”,成为对大数据神奇功能的最经典表达。在这里,人,已经退居于次位了。  那么,大数据究竟是人类的工具,还是主宰?如果只是工具,我们只需要回答工具运用的利弊和风险
期刊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自古以来,利益就是“普天之下”社稷运行的核心。很高兴看到,时吴华先生的新著《金融国策论》,将利益视作联接金融与国家的关键纽带。正如书中所言,国家安全、社会发展之根本在于保障公民的利益与安全,全民福祉就是国家利益,而金融作为调节利益最有效的手段,天然就具有国策的属性,发展金融并保障金融的安全就是现代国策的核心之一。当今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金融创新层出不穷,
期刊
在公安系统工作35年的宋建国,于2006年至2012年执掌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担任局长达6年。  在宋建国及其子和秘书相继被查之后,一个主要围绕“京A”机动车牌的盘根错节甚至带有传奇色彩的故事,随着宋建国涉嫌受贿案进入司法程序逐渐揭盅而出。  在北京等城市,机动车号牌,属于稀缺资源。尤其是党政机关普遍使用而未纳入摇号池中的京A车牌更具有某种身份的象征。宋建国正是利用手中权力,通过对这一稀缺
期刊
要达到捍卫现代基本价值与基本制度的目的,政治科学似乎有些无能为力。这个时代真正需要的是政治哲学重回争论现场,给出严密的现代政治正当性证成,才足以给反现代政治理念以致命的一击  福山讨论政治秩序问题的两卷著作经三年成为完璧。第二卷引发的反响,明显超过第一卷。因为第一卷《政治秩序的起源:从前人类时代到法国大革命》主要是对政治秩序生成的政治史梳理,第二卷《政治秩序与政治衰败:从工业革命到民主全球化》(P
期刊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古典的增长模型,往往强调土地或者资源、资本和劳动力。而劳动力供给又是严格受到一个国家人口结构的限制,如果出生率下降、老龄化加剧,从长期看,劳动力供给必然不足,且劳动力的供养负担加重。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而言,就不是什么好事,而中国现在正面临这种险境。  当然古典增长模型往往不考虑技术变迁,因此无法预料新技术带来的全要素生产力的急剧改善。这也是单纯讨论人口视
期刊
新兴市场国家和发达经济体日前的市场波动再一次证明,评级机构和投资者在评估各国经济和金融脆弱性时,会犯下极其严重的错误。评级机构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发现风险、下调国家评级,而投资者的行为就像是羊群,常常在很长时间里忽视风险的累积,然后突然换挡,导致市场波动过大。  鉴于市场动荡的本质,金融海啸早期预警系统也许很难构建,但当今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这样一套系统。几乎没有人预见到2008年的次贷危机、欧
期刊
关于中国消费不足的讨论已经由来已久。很多人看到的是最终消费之中私人消费部分在过去十年来从国际平均水平的50%下滑到了最近2014年的37.7%的低位, 这相比美欧等发达国家70%左右的消费水平差距不断扩大,甚至相较马来西亚、泰国等亚洲国家平均50%-60%的消费水平来说也是偏低的。但我们不认同这一看法。  一方面,名义私人消费总额在过去十年增长迅猛,从总量上来看,中国已经是全球范围内除了美国之外最
期刊
已有的国有企业改革,围绕着国有资产的资本化而进行,即如何有效地将原有的生产性国有资产转变为经营性的国有资本。这种改革虽然促进了中国的市场化,但也正在形成由利益集团掌控大量社会资源为特征的权贵资本主义。深化改革,应当以将国有企业转变为非营利性公法企业以及建立国有资产的法治治理架构作为终极目标。  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具体措施。国有企业的近期改革方案,应当围绕打破国有企业的行政性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