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早餐

来源 :小品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fzzf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算是不错的朋友圈,不外乎有美景、美文、美食、美人。就说美食吧,九宫格里荟萃了鲁川粤闽苏浙湘徽,飘散着炒炸熘焖涮蒸酱烤……看得多了,也有点审美疲劳,眼光似乎也挑剔起来,但老同事谢君晒出一幅居家早餐图,还是让我惊讶了。
  一方四边有镂空花纹的楠木托盘内,半碗带青绿菜叶的宽汤面条,碟子里是一个包子、几颗樱桃番茄、去皮的橘子和划上刀痕的猕猴桃,此外,盘里还放着一个鸡蛋、一杯牛奶、一纸罐酸奶。早餐丰盛,搭配讲究,还有那深青色图案的大号碗,乳白色浅碟,把这一顿早餐烘托得十分优雅、精致。朋友圈里不乏讲究的午餐和晚餐,但这样用心做早餐的,似不多见。
  我们这一代的早餐曾經是简单的、匆忙的。过去受经济条件限制,一般都是泡饭,将隔夜吃剩的米饭用开水泡一下,佐以咸菜、萝卜干拨拉下肚。好一点的,会去买大饼油条,再加碗豆浆。
  都说广东人的早餐讲究,改革开放后有机会去香港体验那里的“早茶”。那天一早,慕名寻到莲香楼,里面已是人头攒动。一辆盛放各色点心的手推车,在食客审视的眼光中往复穿行,大家各取所需,虾饺、叉烧肠粉、豉汁蒸排骨、莲蓉包等,味道自然不错。
  我感到震撼的,是第一次见到星级酒店早餐的大场面,真个是“烹龙炮凤玉脂泣,罗屏绣幕围香风”。来添咖啡的服务生总会说声“请慢慢享用”……这样的早餐模式,真的能吃出诗意来。
  然而居家日常的早餐,一直是难解的心结。上海人午餐不会怠慢,再简化也会有两菜一汤;晚餐常常是一家人的团圆餐,也是一天辛勤工作后的犒劳宴,色香味俱全。唯有早餐,上班族时间紧迫,很难坐下来,往往在公司门口的饮食摊,买两个包子胡乱塞下;就连读小学的孩子,也是一纸杯牛奶、一个煮鸡蛋,在上学途中的私家车里解决。只有自由职业者、单位实行弹性工作制的,或者退休人员,才能够正视早餐。
  近年来,我在家中添置了不少早餐炊具,如煮蛋器、多士炉、豆浆机、料理锅等,曾经敷衍了大半辈子的早餐,是到了该认真对待的时候了。牛奶选择生牛乳,要新鲜度和营养保留度都比较高的;面包吐司选择的全麦面包;果酱不会买瓶装的,选择一次性的铝盒小包装……餐具器皿也备有几套,牛奶和果汁绝不会用碗去盛,一定是晶亮的圆柱玻璃杯;烤好的吐司一定放置在西餐浅碟,不会是中式菜肴盘。
  如果说,早餐是城市清晨尚未修饰装扮时的素颜,那么早餐也最能体现人们的真实生活性情。早餐也是一种仪式。谢君是个讲究的人,这顿早餐是急不得的,我想他会铺上餐巾,摆好筷子和勺子,然后正襟危坐,细嚼慢咽,吃得从容,喝得优雅。忘了是谁说过的,讲究是对生活最大的温柔。
  选自《文摘报》
其他文献
车子从赣州市区驶出,一路行向西南大余县方向,沿途时而可望见远处有一条河流蜿蜒流淌,我知道那是章江。这条河流与另一条名为贡水的河流在赣州市区合并而成为另一条著名的大河──赣江。  大余县位于赣州市的西南端,同时也是江西省的西南端,居章江上游,“五岭”之一的大庾岭之北麓,与广东南雄、仁化相连。我要去的是位于大余县城之南的梅关,全国目前保存最完好的古驿道便在大余的梅关。从江西大余到广东南雄,历史上曾有长
路过马尔康市梭磨乡马塘村的时候,看到阿来旧居。依山坐落的藏式建筑,在初夏的日光中显得独立而又清亮,其房后山势高而温润,左右敞开,蜿蜒向下。端的是一处上好的居家之地。我也总是觉得,所有的作家都是有确切故乡的。阿来当然更是。  停车下来,站在草坡上端详之间,想起他年少时候便写出的《尘埃落定》《旧年的血迹》等作品,不由得肃然起敬。人们总是以为人在具有俯瞰力的都市,才能够写出惊世之作,也才能够很快地得到认
普通中国人最熟悉的美国作家也许就是马克·吐温了,即便是在那个“打倒美帝,打倒苏修”的年代里,马克·吐温的文章也还是被选进了当时的中学课本。他的那篇《竞选州长》让无数的中国人在吃不饱肚子的年代看到了美国社会更“黑暗”的一面。直到现在,我还记得那篇文章里的一段描写,说是有九个不同肤色的孩子跪在那位要竞选州长的家伙面前喊他“爸爸”。马克·吐温的名字在那个时代的中国人心目中,是与白求恩、埃德加·斯诺等几位
清晨4:30的闹钟准时响起,城市还在酣睡当中,起床洗漱,然后打车去火车站。   这是一趟5:53准时发车的绿皮火车,车次是7053次,四十多年了一直如此,从济南市区开往泰安,以很慢的速度驶过村庄与田野。   我坐上这趟车是奔着一个书店而来。在火车上开书店,这个创意太棒了。坐在慢火车上无聊,如果能逛逛书店该有多好,这不,现在已经有人知道你的想法,把书店开到你座位面前了,从此不用担心出门忘记带书,
短视频时代,时常有一些人或景突然就火了。前阵子,就因为挂了一个大大的粉色蝴蝶结,武康路129号的阳台成了上海最热门的“打卡点”。住在这座小楼的一位老奶奶也成了“网红”,来者都想和她搭个话。最终,因不堪其扰,奶奶被家人接走,蝴蝶结也被取下。城市角落里的“小确幸”,最后在围观中无疾而终。无独有偶,因“一碗拉面三块钱,卖了15年不涨价”,“拉面哥”火了,不断涌入的看客、主播,将村子围了个水泄不通;因话语
朋友的孩子寫了一篇观察日记,请我帮忙修改润饰。孩子写的是如何喂鸟、给它们打扫卫生、惊喜地发现鸟蛋,字里行间充满爱心。我回说写得不错,不妨把鸟笼门打开,看看鸟儿接下来怎么做,让孩子继续观察,继续写。我一直不喜欢把鸟关着养,就出了这个馊点子。没想到朋友居然采纳了。于是那孩子继续写道:“我把鸟笼从家里拿出来,打开鸟笼,躲进家里。过了半天,心里舍不得它们,出门来看。没想到,它们一个也没走!也许,它们是因为
千年前,冬天,雪格外大,永州的山山水水一夜变白。江面上,一个孤独的垂钓者,兀然自坐。如果说,法国著名画家罗丹先生,把思想者的痛苦浓缩为一尊雕像,那么,柳宗元则把孤独者的思考抽象为一首诗。“千山鸟飞绝”“独钓寒江雪”。世人眼中的柳宗元是孤独的,那只寂寞的钓竿,钓出了潜藏于人心的千愁萬绪。世人只是看到了一个落寞的背影,而并未感触其绚烂的内心。殊不知,真正的孤独者并不孤单,他们有各自表达情绪与思想的通道
村庄的四周是大地,从某种程度上说,村庄只是海上的一座孤岛。我把大地比喻成海是有依据的,在我的老家,唯一的地貌就是平原,那种广阔的、无垠的、平整的平原。每一块土地都一样高,没有洼陷,没有隆起。你的视线永远没有阻隔,如果你看不到更远的地方,那只能说,你肉眼的视域到了极限。这句话也可以这样说,你每一次放眼都可以抵达极限。极限在哪里?在天上。天高,地迥;天圆,地方。  我想我很小就了解了什么是大。大是迷人
游子远离故乡,就易生乡愁。梦见故乡哪怕是一缕炊烟,也会动容也会两眼满含泪水。离别的时间越长,乡愁就越加浓郁。犹如醇酿,一饮便醉。  我的故乡,在马鸣惊月的内蒙古高原。内蒙古高原上的辽阔草原,有它独特的品格与风光。风是清爽的,含有雪的品质。云是洁白的,间有羊群的缩影。草,翠绿而鲜嫩,散发乳汁的香味。犬吠传得很高,也很远。在夜深里给人的感觉,仿佛它是从星星那里传来的。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是说它的辽阔和
我何时第一次知道芹菜里的“水芹”呢?  总角之年,我特别喜欢母亲炒的芹菜,大铁锅爆炒,在一定火候时,她喜欢铝勺子?一些凉水极速均匀泼洒在滋滋蹦跳的芹菜段上,再炒一段時间。母亲说这样的芹菜食用就脆而不嫩。  其时,这芹菜个子不高,茎子不粗,叶子不大,农家几辈子沿袭而种,村庄前扇子面一样模样的菜园里即有。菜园临近一口石砌大沿井,春夏,母亲几乎每周都担水浇园子,芹菜那一阵子水灵灵的。它们是土生土长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