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学术界对陈独秀历史地位的重新评价,像高语罕这样受陈独秀“牵连”、在中共党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历史人物,也拂去尘埃,成为人们研究的对象。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干将、中共第一批党员、朱德的入党介绍人、黄埔军校“四凶”和南昌起义的策划者之一,高语罕的一生波澜起伏,那种“贫贱不能移”的士人风骨,在铜臭弥漫、物欲横流的时代,更显得弥足珍贵。
投身于革命洪流
“淮南古镇”正阳关位于淮河中段,是淮北最大支流颍河、淮南最大支流沛河等众多河流的交汇处,曾经樯帆云集、车水马龙,与山海关、嘉峪关等并称为中国“八大关”。
在所有介绍高语罕的文章中,都说他于1887年8月1日出生在安徽寿县正阳关盐店巷,这是不确切的。因为正阳关有东、南、北三条大街,57条巷子,没有一条叫“盐店巷”。北大街有一条巷子,名叫“盐卡巷”。明清之际,食盐专卖,盐商凭“盐引”(取盐凭证,也称“盐钞”、“盐卡”)经营,获利甚丰。“盐卡巷”因此得名。咸丰五年(1855年),清政府在正阳关设立“淮北督销正阳关盐厘总局”,直接隶属户部,授权12家商店经销,称作“官盐行”,皖北、皖西运销食盐均在正阳缴纳盐厘,每引征银2两,岁征银约30万两。
高语罕的祖上,曾经是一大盐商。可是,花无十日红。到了他祖父那一辈,已经败落。祖父依靠给航运公司做会计的收入,养活家小。他的父亲虽然是个私塾先生,一生苦苦攻读,却时运不济,竟然连个秀才都没有考中。
小时候,每当高语罕学习学不进去时,母亲不打不骂,只是哭鼻子抹泪,对他说:“儿啊,人有脸、树有皮,不吃馒头也要争口气。别学你伯(当地人喊父亲为伯),文不能文,武不能武,让娘一辈子在人前抬不起头……”娘两个搂在一起,哭成一团。哭累了,母亲下厨房去做好吃的;小语罕擦干眼泪,拿起书本,沙哑着嗓子继续攻读……
1904年冬天,清政府举行最后一次科举考试,16岁的高语罕随同老师前往寿州赶考。张榜时,高语罕榜上有名,而他的老师却名落孙山。次年,高语罕离别家乡,考入安庆陆军测绘学堂。不久,他就结识了柏文蔚、常恒芳等寿州老乡,并参加了由陈独秀、柏文蔚、常恒芳、熊成基等组织的维新会(反清组织岳王会的外围社团)。1908年11月22日,安徽新军马炮营队官(相当于连长)熊成基利用省城安庆防卫空虚,率领1000多人发动起义。高语罕积极参加,勇敢战斗。马炮营起义失败后,高语罕的身份暴露,只得返回家乡,在羹梅学堂(今寿县正阳中学)担任教师。
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头的枪炮声敲响了清王朝的丧钟,高语罕奔走相告。为了准备北伐力量,“革命奇士”韩衍创建了安徽青年军,自任监督(司令),并请高语罕担任秘书长。遗憾的是,出师未捷身先死。1912年4月,国民党内部争权夺利,同室操戈,韩衍遇刺身亡。高语罕被迫出走青岛。
“五四”运动在北京爆发的消息迅速传遍四方。身为芜湖省立五中学监的高语罕闻风而动,与刘希平等进步教师一起,积极联络,发起组织了声援北京的学生游行。但是,他们的义举却遭到了一些人的反对。5月6日,在西门詹家巷召开芜湖“学生联合会”和“教职员联合会”成立大会,高语罕当选为两会会长,决定次日上街游行。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学监姚慎思带头反对,说:“鄙人好文。身为女校学监,女生与男生在一起游行,有违男女授受不亲之古训。”高语罕呼地一声站起,细目圆瞪,用拳头敲击桌子,反驳道:“鄙人好武!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男生爱国,女生也是国民,也应该爱国。为什么男女不能在一起游行?请问姚先生,你的年纪不大,胡子也不长,为何每天都和女生待在一起?你为什么不避嫌?”姚慎思被驳得满脸羞红,夺门而逃。“五四”运动在江城芜湖开展得波澜壮阔,高语罕的学生李克农、蒋光慈、钱杏邨(阿英)、曹渊等,都成长为革命洪流中的闯将。
曾任民革中央主席的朱蕴山指出:“安徽的新文化运动,实际上是从芜湖五中开始。……与刘希平、高语罕两位老师分不开的。”
介绍朱德等人入党
1920年10月4日,北京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成立,李大钊为负责人。当时,高语罕正在北京。作为陈独秀的挚友、李大钊的早稻田大学同学,高语罕参加了北京共产主义小组和马克思研究会的秘密活动,并经李大钊、张申府的介绍,成为中共第一批党员。
两年后,高语罕被公费派往德国哥廷根大学留学,并与张申府等人一起组建了中共旅欧总支部。在《九死一生记》中,他回忆道:“每逢星期六或星期日,大家要聚餐一次,时常不离伴的,大概是叔隐、太朴、师亮、朱德夫妇(贺治华,朱德的第三任妻子)和我。”“他(叔隐)和孙炳文、朱德、章伯钧等之加入共产党及国民党,皆经我一手包办。”
国共合作初期,火热的革命形势为有志青年搭建了施展抱负的舞台。旅欧的共产党人响应召唤,纷纷回国,担任重要的领导职务。周恩来成为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聂荣臻成为黄埔军校政治部秘书兼政治教官;高语罕则担任了黄埔军校政治主任教官、入伍生部少将党代表兼共产党黄埔党团书记,还兼任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政治训练主任。在国民党二届一中全会上,他当选为中央监察委员会常委。高语罕对于看不惯的现象既敢怒,也敢言。一次,黄埔军校召开座谈会,桌子上摆满了水果、点心,高语罕进了会场就提出批评:开会是工作,又不是请客,革命经济很困难,何必这么铺张!蒋介石十分尴尬,脸上一阵白一阵红。还有一次,他指出:改造整个社会,不是光靠打倒几个人就行了。我们目前是要打倒北京的伪执政段祺瑞,但如果不注意肃清我们阵线内部的反革命分子和反革命思想,南方恐怕也会出现段祺瑞。蒋介石倘若有反革命的思想和行为,我们也会以对待段祺瑞的态度,对待他,打倒他!由于他心直口快,多次公开批评蒋介石,与邓演达、张治中和恽代英一起,被蒋斥责为“黄埔四凶”。
但是,高语罕“抗上”却爱下,他讲授的《政治学概论》,旁征博引,妙语连珠,深受学员的欢迎。在《黄埔旧事》中,聂荣臻写道:高语罕刚从欧洲回来不久,穿的是一件普通西装,戴一顶鸭舌便帽,架着一副高度的近视眼镜,为人十分和蔼,“遇到接近他的人,十有八九都是他先打招呼”。由于很多青年都读过他的《白话书信》,再加上他的讲课通俗、风趣,与恽代英、萧楚女等人一样,是“当时最受欢迎的政治教官”。 1927年5月21日,武汉发生“马日事变”,大批共产党人四处逃亡。7月下旬,高语罕辗转到了九江,住在甘棠湖烟水亭。7月25日,为保密起见,高语罕、贺龙、叶挺、叶剑英、廖乾吾等5人租了一条游船,在甘棠湖上一边游览,一边策划南昌起义。高语罕受命起草《中央委员宣言》,指出:“近日武汉少数中央委员假借中央党部名义所发布之一切训令决议,同人等概未同意,不能负责,武汉与南京所谓党部政府,皆已成为新军阀之工具,曲解三民主义,毁弃三大政策,为总理之罪人,国民革命之罪人……”
8月1日黎明,南昌起义爆发,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民革”)宣告成立,高语罕与宋庆龄、邓演达、谭平山等24人当选为委员。起义失败后,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以“右倾机会主义错误”之名,解除了陈独秀的总书记职务;11月,中央实际负责人瞿秋白又在上海主持会议,对南昌起义领导人分别给予批评、处罚,并要求陈独秀、谭平山、高语罕等人前往莫斯科,向共产国际承认错误。陈独秀等人一口回绝。后来,他们又集体反对极左的“武装保卫苏联”的号召,被打成“托派”,开除党籍。
不为五斗米折腰
远离政治以后,高语罕躲在上海的亭子间,专心著述。这个时候,喧哗过去,亲友散去,他的内心是孤寂的,唯一让他感到欣慰的是,爱情女神将女医生王丽立送进了他的生活,两个人在虹口区提篮桥和汇山路之间租房栖身。白天,王丽立去大马路南洋大药房挂牌行医,高语罕在家里奋笔疾书,煮字疗饥;晚上,两个人逛逛公园、喝喝咖啡,享受着难得的闲散时光。
据统计,到1936年,高语罕连续出版了20多种图书,其中,著作有《语体文作法》、《国文评选》、《青年书信》等,译著有《历史哲学纲要》(黑格文)、《知识学》(费希特)、《辩证法经典》(马克思、恩格斯)等。
为了预防不测,表明心迹,他还特意立下一份遗嘱:“予若以党争或其它变故及疾病而死,所有予之著作权皆赠与丽立。予之墓旁应留一棺之地,作丽立他年归结,藉践同分之约。”
在收获学术成果和爱情之后,高语罕也收获了友情。
1932年10月15日,陈独秀被上海公共租界总巡捕房逮捕,不久,就移送到南京江苏高等法院江宁地方法院看守所关押。这是他第5次坐班房。陈独秀感到凶多吉少,就给高语罕写信,交代身后事宜:“书桌抽屉内藏有一小袋,系女友潘君之物,她多年积蓄,尽在其中,若失去,我真对她不起,务请先生再去探望一次……”1934年7月21日,国民政府最高法院做出终审判决,判处陈独秀有期徒刑8年。在此期间,高语罕多次到看守所探视,送去衣物,嘘寒问暖,表达了深厚的革命情义。
1936年冬季,著名报人陈彬和创办了《申报》(港版),邀请老友高语罕帮助撰写社论。于是,高语罕携王丽立前往香港。后来,高语罕发现,他所撰写的社论,常因观点与报社老板不一致而被人改得面目全非,因此,他不顾生计中断,对陈彬和申明:“我的许多老朋友大半都为革命而牺牲了,有一些现在还关在监牢里。惭愧得很!十年以来,偷生海隅,实在对不起我那些或死或囚的老友们!只有一点政治的人格和良心,还没有出卖。现在要我出卖我的良心与人格,那就无异于戕害我的生命。请你原谅,我此后不能给你再做社论。”
“八一三”淞沪战役刚刚打响,高语罕就按捺不住报国激情,从香港回国,准备前往上海,投身抗日洪流。但回到国内以后,上海、南京等地相继被日寇占领,他无路可走,只身返回家乡正阳关,一边休整,一边等待机会。1938年春天,他得知武汉成为抗日大本营的消息,就在镇上办了一张难民证,前往汉口,住在难民所,那里可以免费提供食宿;8月,又由黄埔军校的学生胡宗南安排,飞往战时陪都重庆,经黄埔军校同事、重庆行营主任顾祝同安排,做了一名参议,每月虽有一些收入,却是个“不参不议”的虚职。仿佛被迎面泼了一盆冷水,高语罕心情不爽,却也是无可奈何。
“关门弟子”吴敬琏
生活逐渐安顿下来,高语罕又打电报,叫来了在故乡湖南常德避难的王丽立。不久,他听到陈独秀被提前释放、移居江津的消息,便搬了过去。两家相距不是太远,人们经常可以看见山间小路、荷塘岸边,一高一矮悠然漫步,倾心交谈。高个子就是高语罕,矮个子就是陈独秀。
在那个烽火连天的艰难岁月,江淮大地已经沦陷,寿县也被日军攻占,许多人背井离乡,逃往西南。1922年,有 一位名叫潘康侯的人在寿县县城开设了中华大药房,成为当地西药经销第一人。流落江津后,开了一家食杂店谋生。萍水相逢,高、潘两位老乡格外亲热,经常在一起作诗、挥毫。在《高语罕在江津》一文中,潘际凡(潘康侯之子)回忆道:
有一次,我放学回家,见高(语罕)带着新版《烽火归来》托家父代售;又一次,高来我家,母亲特为他做家乡“小刀面”和“火烧馍”。高边吃边赞,勾起缕缕乡情,不禁嘘唏,乃将移居江津途中之作写成四扇条幅,赠送家父。其中一诗云:“香岛归来北地驰,慷慨唯嫌剑履迟。三度中秋闲岁月,满腔孤愤似呆痴。”不久,又赠诗曰:“十年鲁连不帝秦,输将热血洗乾坤。平生师友飘零尽,千里翻违伏枥心。”
1942年5月27日,陈独秀在贫病交加中,走完了自己64岁的悲壮人生。6月4日,高语罕就在重庆《大公报》上发表《参与陈独秀先生葬仪感言》:我们晓得一个思想家或一个文学家,若果要在他的生活奋斗的过程中,使他的学术上的创作和他的辉煌灿烂的人格保持着绝对的和谐,就必需具有一种为真理而牺牲的坚定意志和勇敢精神,而这种精神与意志之表现,第一是耐得穷,吃得苦。第二是把死生看得很淡。在上海被国民党政府逮捕,押解南京,陈先生在京沪车中酣睡达旦,像平时旅行一样。
抗战胜利前夕,民众的生活空前艰苦,高语罕也到了家无隔夜粮的地步。1945年7月,他应《新民报》社长陈铭德、总编邓季惺的邀请,迁居成都,一边为报纸撰写自传《九死一生》(连载),一边为四个初中生补习功课。1931年,邓季惺的丈夫吴竹似英年早逝,留下了吴敬琏等三女一男。一年以后,陈铭德与邓季惺梅开二度,对这几个孩子视若己出。吴敬琏年龄最小,只有15岁。在辅导中,因为有小青年陪伴,高语罕的心情好了不少。他对吴敬琏格外看重,评价道:小弟(吴敬琏的乳名)“有心思,有条理,嗜学。”高语罕桃李满天下,吴敬琏可以视为其“关门弟子”。
1946年春天,高语罕搭乘新民报社的专轮,抵达南京,在明瓦廊街一所简陋的民居内栖身,不求那些做了高官的友人、学生施舍,继续卖文为生。他曾对人坦言:我现在既不属于共产党,也不属于国民党。我是个自由主义者——民主主义者。民主政治必须由民主政党来领导;这个政党必须彻头彻尾服从大多数民众的公意舆论,而不是强奸民意所制造出来的舆论;每一个真正的(不只是招牌的)民主政党,就是说,它内部压根儿就是民主的。如果党内没有民主,它便没有对人民实行民主的可能。
1947年3月,高语罕胃癌复发,卧床不起,无钱治疗,他曾想回正阳关养病,可是,当时国共两党正在打内战,淮河两岸兵荒马乱,重病在身,出行不便,于是,他就写信,请妹妹到南京服侍自己。后来,病情恶化,他被学生王持华等人送进医院抢救。4月23日,溘然而逝。临终前,高语罕希望自己能够落叶归根。可是,由于经费困难等,最后,被安葬在南京南门外花神庙,与《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的墓隔路相对。墓碑由国民党元老于右任题写。
2011年10月,中央党校哲学部胡为雄教授在《北京日报》上发表文章,指出:“高语罕在20世纪上半叶撰写的《白话书信》、《理论与实践:从辩证法唯物论的立场出发(书信体)》、《青年书信》这三本书,是我国历史上最早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通俗著作。”“高语罕的著作社会影响巨大。1921年他的《白话书信》出版发行后,即与《独秀文存》、胡适《尝试集》一起,成为上海亚东图书馆最畅销的三部书之一,后曾屡遭国民党当局查禁,却一版再版,共发行39次,总数达10余万册之多,该书影响了众多青年革命者。”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第一人”应是高语罕。
投身于革命洪流
“淮南古镇”正阳关位于淮河中段,是淮北最大支流颍河、淮南最大支流沛河等众多河流的交汇处,曾经樯帆云集、车水马龙,与山海关、嘉峪关等并称为中国“八大关”。
在所有介绍高语罕的文章中,都说他于1887年8月1日出生在安徽寿县正阳关盐店巷,这是不确切的。因为正阳关有东、南、北三条大街,57条巷子,没有一条叫“盐店巷”。北大街有一条巷子,名叫“盐卡巷”。明清之际,食盐专卖,盐商凭“盐引”(取盐凭证,也称“盐钞”、“盐卡”)经营,获利甚丰。“盐卡巷”因此得名。咸丰五年(1855年),清政府在正阳关设立“淮北督销正阳关盐厘总局”,直接隶属户部,授权12家商店经销,称作“官盐行”,皖北、皖西运销食盐均在正阳缴纳盐厘,每引征银2两,岁征银约30万两。
高语罕的祖上,曾经是一大盐商。可是,花无十日红。到了他祖父那一辈,已经败落。祖父依靠给航运公司做会计的收入,养活家小。他的父亲虽然是个私塾先生,一生苦苦攻读,却时运不济,竟然连个秀才都没有考中。
小时候,每当高语罕学习学不进去时,母亲不打不骂,只是哭鼻子抹泪,对他说:“儿啊,人有脸、树有皮,不吃馒头也要争口气。别学你伯(当地人喊父亲为伯),文不能文,武不能武,让娘一辈子在人前抬不起头……”娘两个搂在一起,哭成一团。哭累了,母亲下厨房去做好吃的;小语罕擦干眼泪,拿起书本,沙哑着嗓子继续攻读……
1904年冬天,清政府举行最后一次科举考试,16岁的高语罕随同老师前往寿州赶考。张榜时,高语罕榜上有名,而他的老师却名落孙山。次年,高语罕离别家乡,考入安庆陆军测绘学堂。不久,他就结识了柏文蔚、常恒芳等寿州老乡,并参加了由陈独秀、柏文蔚、常恒芳、熊成基等组织的维新会(反清组织岳王会的外围社团)。1908年11月22日,安徽新军马炮营队官(相当于连长)熊成基利用省城安庆防卫空虚,率领1000多人发动起义。高语罕积极参加,勇敢战斗。马炮营起义失败后,高语罕的身份暴露,只得返回家乡,在羹梅学堂(今寿县正阳中学)担任教师。
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头的枪炮声敲响了清王朝的丧钟,高语罕奔走相告。为了准备北伐力量,“革命奇士”韩衍创建了安徽青年军,自任监督(司令),并请高语罕担任秘书长。遗憾的是,出师未捷身先死。1912年4月,国民党内部争权夺利,同室操戈,韩衍遇刺身亡。高语罕被迫出走青岛。
“五四”运动在北京爆发的消息迅速传遍四方。身为芜湖省立五中学监的高语罕闻风而动,与刘希平等进步教师一起,积极联络,发起组织了声援北京的学生游行。但是,他们的义举却遭到了一些人的反对。5月6日,在西门詹家巷召开芜湖“学生联合会”和“教职员联合会”成立大会,高语罕当选为两会会长,决定次日上街游行。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学监姚慎思带头反对,说:“鄙人好文。身为女校学监,女生与男生在一起游行,有违男女授受不亲之古训。”高语罕呼地一声站起,细目圆瞪,用拳头敲击桌子,反驳道:“鄙人好武!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男生爱国,女生也是国民,也应该爱国。为什么男女不能在一起游行?请问姚先生,你的年纪不大,胡子也不长,为何每天都和女生待在一起?你为什么不避嫌?”姚慎思被驳得满脸羞红,夺门而逃。“五四”运动在江城芜湖开展得波澜壮阔,高语罕的学生李克农、蒋光慈、钱杏邨(阿英)、曹渊等,都成长为革命洪流中的闯将。
曾任民革中央主席的朱蕴山指出:“安徽的新文化运动,实际上是从芜湖五中开始。……与刘希平、高语罕两位老师分不开的。”
介绍朱德等人入党
1920年10月4日,北京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成立,李大钊为负责人。当时,高语罕正在北京。作为陈独秀的挚友、李大钊的早稻田大学同学,高语罕参加了北京共产主义小组和马克思研究会的秘密活动,并经李大钊、张申府的介绍,成为中共第一批党员。
两年后,高语罕被公费派往德国哥廷根大学留学,并与张申府等人一起组建了中共旅欧总支部。在《九死一生记》中,他回忆道:“每逢星期六或星期日,大家要聚餐一次,时常不离伴的,大概是叔隐、太朴、师亮、朱德夫妇(贺治华,朱德的第三任妻子)和我。”“他(叔隐)和孙炳文、朱德、章伯钧等之加入共产党及国民党,皆经我一手包办。”
国共合作初期,火热的革命形势为有志青年搭建了施展抱负的舞台。旅欧的共产党人响应召唤,纷纷回国,担任重要的领导职务。周恩来成为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聂荣臻成为黄埔军校政治部秘书兼政治教官;高语罕则担任了黄埔军校政治主任教官、入伍生部少将党代表兼共产党黄埔党团书记,还兼任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政治训练主任。在国民党二届一中全会上,他当选为中央监察委员会常委。高语罕对于看不惯的现象既敢怒,也敢言。一次,黄埔军校召开座谈会,桌子上摆满了水果、点心,高语罕进了会场就提出批评:开会是工作,又不是请客,革命经济很困难,何必这么铺张!蒋介石十分尴尬,脸上一阵白一阵红。还有一次,他指出:改造整个社会,不是光靠打倒几个人就行了。我们目前是要打倒北京的伪执政段祺瑞,但如果不注意肃清我们阵线内部的反革命分子和反革命思想,南方恐怕也会出现段祺瑞。蒋介石倘若有反革命的思想和行为,我们也会以对待段祺瑞的态度,对待他,打倒他!由于他心直口快,多次公开批评蒋介石,与邓演达、张治中和恽代英一起,被蒋斥责为“黄埔四凶”。
但是,高语罕“抗上”却爱下,他讲授的《政治学概论》,旁征博引,妙语连珠,深受学员的欢迎。在《黄埔旧事》中,聂荣臻写道:高语罕刚从欧洲回来不久,穿的是一件普通西装,戴一顶鸭舌便帽,架着一副高度的近视眼镜,为人十分和蔼,“遇到接近他的人,十有八九都是他先打招呼”。由于很多青年都读过他的《白话书信》,再加上他的讲课通俗、风趣,与恽代英、萧楚女等人一样,是“当时最受欢迎的政治教官”。 1927年5月21日,武汉发生“马日事变”,大批共产党人四处逃亡。7月下旬,高语罕辗转到了九江,住在甘棠湖烟水亭。7月25日,为保密起见,高语罕、贺龙、叶挺、叶剑英、廖乾吾等5人租了一条游船,在甘棠湖上一边游览,一边策划南昌起义。高语罕受命起草《中央委员宣言》,指出:“近日武汉少数中央委员假借中央党部名义所发布之一切训令决议,同人等概未同意,不能负责,武汉与南京所谓党部政府,皆已成为新军阀之工具,曲解三民主义,毁弃三大政策,为总理之罪人,国民革命之罪人……”
8月1日黎明,南昌起义爆发,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民革”)宣告成立,高语罕与宋庆龄、邓演达、谭平山等24人当选为委员。起义失败后,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以“右倾机会主义错误”之名,解除了陈独秀的总书记职务;11月,中央实际负责人瞿秋白又在上海主持会议,对南昌起义领导人分别给予批评、处罚,并要求陈独秀、谭平山、高语罕等人前往莫斯科,向共产国际承认错误。陈独秀等人一口回绝。后来,他们又集体反对极左的“武装保卫苏联”的号召,被打成“托派”,开除党籍。
不为五斗米折腰
远离政治以后,高语罕躲在上海的亭子间,专心著述。这个时候,喧哗过去,亲友散去,他的内心是孤寂的,唯一让他感到欣慰的是,爱情女神将女医生王丽立送进了他的生活,两个人在虹口区提篮桥和汇山路之间租房栖身。白天,王丽立去大马路南洋大药房挂牌行医,高语罕在家里奋笔疾书,煮字疗饥;晚上,两个人逛逛公园、喝喝咖啡,享受着难得的闲散时光。
据统计,到1936年,高语罕连续出版了20多种图书,其中,著作有《语体文作法》、《国文评选》、《青年书信》等,译著有《历史哲学纲要》(黑格文)、《知识学》(费希特)、《辩证法经典》(马克思、恩格斯)等。
为了预防不测,表明心迹,他还特意立下一份遗嘱:“予若以党争或其它变故及疾病而死,所有予之著作权皆赠与丽立。予之墓旁应留一棺之地,作丽立他年归结,藉践同分之约。”
在收获学术成果和爱情之后,高语罕也收获了友情。
1932年10月15日,陈独秀被上海公共租界总巡捕房逮捕,不久,就移送到南京江苏高等法院江宁地方法院看守所关押。这是他第5次坐班房。陈独秀感到凶多吉少,就给高语罕写信,交代身后事宜:“书桌抽屉内藏有一小袋,系女友潘君之物,她多年积蓄,尽在其中,若失去,我真对她不起,务请先生再去探望一次……”1934年7月21日,国民政府最高法院做出终审判决,判处陈独秀有期徒刑8年。在此期间,高语罕多次到看守所探视,送去衣物,嘘寒问暖,表达了深厚的革命情义。
1936年冬季,著名报人陈彬和创办了《申报》(港版),邀请老友高语罕帮助撰写社论。于是,高语罕携王丽立前往香港。后来,高语罕发现,他所撰写的社论,常因观点与报社老板不一致而被人改得面目全非,因此,他不顾生计中断,对陈彬和申明:“我的许多老朋友大半都为革命而牺牲了,有一些现在还关在监牢里。惭愧得很!十年以来,偷生海隅,实在对不起我那些或死或囚的老友们!只有一点政治的人格和良心,还没有出卖。现在要我出卖我的良心与人格,那就无异于戕害我的生命。请你原谅,我此后不能给你再做社论。”
“八一三”淞沪战役刚刚打响,高语罕就按捺不住报国激情,从香港回国,准备前往上海,投身抗日洪流。但回到国内以后,上海、南京等地相继被日寇占领,他无路可走,只身返回家乡正阳关,一边休整,一边等待机会。1938年春天,他得知武汉成为抗日大本营的消息,就在镇上办了一张难民证,前往汉口,住在难民所,那里可以免费提供食宿;8月,又由黄埔军校的学生胡宗南安排,飞往战时陪都重庆,经黄埔军校同事、重庆行营主任顾祝同安排,做了一名参议,每月虽有一些收入,却是个“不参不议”的虚职。仿佛被迎面泼了一盆冷水,高语罕心情不爽,却也是无可奈何。
“关门弟子”吴敬琏
生活逐渐安顿下来,高语罕又打电报,叫来了在故乡湖南常德避难的王丽立。不久,他听到陈独秀被提前释放、移居江津的消息,便搬了过去。两家相距不是太远,人们经常可以看见山间小路、荷塘岸边,一高一矮悠然漫步,倾心交谈。高个子就是高语罕,矮个子就是陈独秀。
在那个烽火连天的艰难岁月,江淮大地已经沦陷,寿县也被日军攻占,许多人背井离乡,逃往西南。1922年,有 一位名叫潘康侯的人在寿县县城开设了中华大药房,成为当地西药经销第一人。流落江津后,开了一家食杂店谋生。萍水相逢,高、潘两位老乡格外亲热,经常在一起作诗、挥毫。在《高语罕在江津》一文中,潘际凡(潘康侯之子)回忆道:
有一次,我放学回家,见高(语罕)带着新版《烽火归来》托家父代售;又一次,高来我家,母亲特为他做家乡“小刀面”和“火烧馍”。高边吃边赞,勾起缕缕乡情,不禁嘘唏,乃将移居江津途中之作写成四扇条幅,赠送家父。其中一诗云:“香岛归来北地驰,慷慨唯嫌剑履迟。三度中秋闲岁月,满腔孤愤似呆痴。”不久,又赠诗曰:“十年鲁连不帝秦,输将热血洗乾坤。平生师友飘零尽,千里翻违伏枥心。”
1942年5月27日,陈独秀在贫病交加中,走完了自己64岁的悲壮人生。6月4日,高语罕就在重庆《大公报》上发表《参与陈独秀先生葬仪感言》:我们晓得一个思想家或一个文学家,若果要在他的生活奋斗的过程中,使他的学术上的创作和他的辉煌灿烂的人格保持着绝对的和谐,就必需具有一种为真理而牺牲的坚定意志和勇敢精神,而这种精神与意志之表现,第一是耐得穷,吃得苦。第二是把死生看得很淡。在上海被国民党政府逮捕,押解南京,陈先生在京沪车中酣睡达旦,像平时旅行一样。
抗战胜利前夕,民众的生活空前艰苦,高语罕也到了家无隔夜粮的地步。1945年7月,他应《新民报》社长陈铭德、总编邓季惺的邀请,迁居成都,一边为报纸撰写自传《九死一生》(连载),一边为四个初中生补习功课。1931年,邓季惺的丈夫吴竹似英年早逝,留下了吴敬琏等三女一男。一年以后,陈铭德与邓季惺梅开二度,对这几个孩子视若己出。吴敬琏年龄最小,只有15岁。在辅导中,因为有小青年陪伴,高语罕的心情好了不少。他对吴敬琏格外看重,评价道:小弟(吴敬琏的乳名)“有心思,有条理,嗜学。”高语罕桃李满天下,吴敬琏可以视为其“关门弟子”。
1946年春天,高语罕搭乘新民报社的专轮,抵达南京,在明瓦廊街一所简陋的民居内栖身,不求那些做了高官的友人、学生施舍,继续卖文为生。他曾对人坦言:我现在既不属于共产党,也不属于国民党。我是个自由主义者——民主主义者。民主政治必须由民主政党来领导;这个政党必须彻头彻尾服从大多数民众的公意舆论,而不是强奸民意所制造出来的舆论;每一个真正的(不只是招牌的)民主政党,就是说,它内部压根儿就是民主的。如果党内没有民主,它便没有对人民实行民主的可能。
1947年3月,高语罕胃癌复发,卧床不起,无钱治疗,他曾想回正阳关养病,可是,当时国共两党正在打内战,淮河两岸兵荒马乱,重病在身,出行不便,于是,他就写信,请妹妹到南京服侍自己。后来,病情恶化,他被学生王持华等人送进医院抢救。4月23日,溘然而逝。临终前,高语罕希望自己能够落叶归根。可是,由于经费困难等,最后,被安葬在南京南门外花神庙,与《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的墓隔路相对。墓碑由国民党元老于右任题写。
2011年10月,中央党校哲学部胡为雄教授在《北京日报》上发表文章,指出:“高语罕在20世纪上半叶撰写的《白话书信》、《理论与实践:从辩证法唯物论的立场出发(书信体)》、《青年书信》这三本书,是我国历史上最早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通俗著作。”“高语罕的著作社会影响巨大。1921年他的《白话书信》出版发行后,即与《独秀文存》、胡适《尝试集》一起,成为上海亚东图书馆最畅销的三部书之一,后曾屡遭国民党当局查禁,却一版再版,共发行39次,总数达10余万册之多,该书影响了众多青年革命者。”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第一人”应是高语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