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面河面138区块油气成藏特征分析

来源 :中国化工贸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sonmc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揭示了中国石化江汉油田八面河重点井区面138块圈闭条件为构造-岩性-地层圈闭、储层特征沙河街组储层发育,储集条件优越、原油主要源自牛庄、广利洼陷及其斜坡带、输导体系畅通及具有很好的保存条件,探索面138区块的成藏特征,为该井区开发勘探提供参考。
  关键词:油气成藏 圈闭条件 油源 输导体系 储成
  一、圈闭条件
  根据区域地质、三维地震和钻井资料开展圈闭落实,面138块油田的总体构造格局是一个受南高北低的中生界基底控制、继承性发育的单向斜坡,古近系地层由西北向东南层层超覆。向东南上倾方向地层被剥蚀,西侧为岩性边界封堵,属于构造-岩性-地层圈闭,该圈闭长约10km,宽3.9km,地层西北倾,地层倾角3~10°,圈闭面积40km2,高点埋深950m,闭合幅度180m。面138块油田断层多为北东向,也有北西向,少量近东西向,这些断层一般不控制沉积,除东部三条北西向、两条北东向边界断层控制油、水分布外,块内断层对油层分布无影响。
  二、沙河街组储层发育,储集条件优越
  沙四段沉积期面138块是受到郭井子潜山、广饶凸起以及八面河鼻状带夹持的相对闭塞的沉积环境,南部物源早期受到NW向的郭井子潜山的控制,形成了NW向展布的沿岸滩坝,后期由于广饶凸起的逐渐抬升和湖浪作用的改造,形成了NE向展布的滩砂,致使原来NW向展布的单个沿岸滩坝复合连片,整体呈现NE向展布;沙三段沉积期由于构造的回返和ES物源体系的迅速推进,该区发育大量的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沉积体。其中沙四段2砂组渗透性砂岩厚度较薄,一般3-6m,沙三段5砂组渗透性砂岩厚度较厚,一般10-20m,据面137-1、面138-3等井的岩芯分析资料可知,该区储层平均孔隙度为33.8%,平均水平渗透率为861×10-3μm2,平均垂直渗透率为393×10-3μm2,岩芯残余油饱和度平均为52.6%,碳酸盐含量平均为4.6%(表1-1),因此,储层物性评价为高孔隙度中高渗透率。
  三、原油主要源自牛庄、广利洼陷及其斜坡带
  该块1975年钻探的草14井、1987年钻探的面137井、面138井、2001年钻探的面137-1井分别钻遇沙四段二砂组油层1.8 m 、3.8m和1.0m、3.8m,面137井、草14井、面137井于沙四段二砂组分别获得了日产7.3t、3.3t、3.4t的工业油流,充分说明面138块具有良好的油源条件。原油分析表明,其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较为一致:①在类异戊间二烯化合物中,植烷优势明显,Pr/Ph一般小于0.5,且植烷明显高于nC18;②伽马蜡烷含量很高,伽马蜡烷/C30藿烷一般>0.5;③甾烷异构化参数C2920S/(20S+20R)均小于0.32,一般在0.26左右,表现出较低的成熟度,表明该类原油主要源自沙四段低成熟页岩和油页岩(张林晔等,1999),因此,该区原油应该主要源于牛庄、广利洼陷及其斜坡带烃源岩。
  四、输导体系畅通
  研究表明,现今构造面24井区和面138井区为一鞍部,可能是油气输导的桥梁(图1-1)。东营凹陷牛庄洼陷油源通过这个油气优势运移通道进入八面河地区,南斜坡则是其油气运移的有利指向区,面138块位于油气优势运移通道西南高部位,是油气进入南斜坡后的有利聚集区。
  图1-1 面138块与鼻状隆起带连通
  五、具有很好的保存条件
  在面138块沙四段2砂组砂质滩坝的南侧高部位和西侧为滨浅湖泥滩沉积,形成有利的上倾遮挡条件,上部地层是厚度为40m左右的稳定泥岩及灰质泥岩,形成了良好的区域盖层。
  沙三上主要属于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沉积,局部往往遭受剥蚀造成油气的漏失,在南斜坡部分地区馆陶组底部发育一套厚层灰黑色玄武岩,厚度在0~20m之间,面积约300km2,该套玄武岩坚硬致密,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强的反射界面,在测井曲线上表现为视电阻率曲线呈极高电阻、自然电位曲线平直、感应值特低、密度高、声波值低等特征,可作为南斜坡的区域盖层。
  六、结论
  根据上述油源、油气运移指向分析,面138块油田的成藏模式是:牛庄洼陷沙四段、沙三段生成的低成熟-成熟油气从源岩排出后,通过断层、不整合面及砂岩储层等优势通道运移至面138块,在沙四段形成自源型油藏。另外,部分油气沿断层继续向上运移到沙三段储集体内形成它源型(下生上储式)构造岩性油气藏(图1-2)。
  图1-2 面138块沙河街组油田成藏模式图
  作者简介:苏文泽(1970-),男,汉族,湖北天门人,工程师,主要从事地质录井工作
其他文献
摘 要:石油是保障经济发展及国家进步的重要能源,为了能够充分利用油田当中的石油资源,则应注意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油层进行勘探开发。近年来,石油地质领域中出现了许多新的理论、技术及方法,只有在实际勘探工作中充分利用这些新技术和新方法,才能够为石油开采率的提高提供有效保证。本文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对石油地质新理论进行了分析,并同时探讨了新技术、新方法在石油勘探开发中的应用,包括油田薄层识别技术、三维地
气雾栽培是最近新型的无土栽培技术,与传统的基质栽培和水培有着显著的优势,番茄原产南美洲,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有种植,其果实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是蔬菜和水果市场常见的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东昆仑造山带显生宙岩浆作用研究较为深入,但对前寒武岩浆活动的报道则罕见。本文首次报道了东昆仑存在前寒武纪岩浆活动,为东昆仑前寒武纪的研究提供了年代学证据。本文的研究
本文通过分析井筒综合治理与油田稳产的关系,验证了从井筒综合治理入手,能够保证油田长期稳产,是延长油井稳产的一个重要手段。同时确定了安塞油田井筒治理主体技术,充分发挥了油
摘要: 使用共沉淀法成功制备出了纳米晶CaWO4∶Eu3+发光粉体。样品的XRD衍射图样显示了样品为单相的体心四方晶系CaWO4。对比不同掺杂浓度和不同煅烧温度样品发射谱,发现不同条件下的样品激发峰强度不同,Eu3+在配位场中占据在低对称的格位。对样品强发射峰进行监测,可观测到样品中的基质和Eu3+离子之间存在能量传递。在相同的激发条件下,发现荧光强度随着掺杂浓度变化,将Eu3+掺杂到CaWO4基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杏南区块属安塞油田长6油藏,受储层非均质性影响较强,注水井平面及剖面上的矛盾突出。近年通过实施注水井深部调剖措施,封堵见水裂缝,扩大水驱波及体积,提高水驱动用程度,达到稳油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能源利用方式也逐渐增加,各类能源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石油作为重要能源在社会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日常生活使用、工业上使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