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发蔸”是咋回事

来源 :农村百事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zhiming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常情况下,大田栽培的玉米不会从基部发生分蘖(农村俗称“发蔸”),但有时也会出现玉米“发蔸”现象。不少农民遇到这种情况,由于不清楚是怎么回事,常常不知道该如何处理。
  玉米“发蔸”到底是咋回事呢?首先,玉米发蔸是因为其茎秆基部有能够形成分蘖的腋芽,正常情况下,由于玉米植株的顶端优势较强,基部的腋芽发育受到抑制,所以很少出现分蘖发蔸现象。但如果遇到特殊情况,削弱了玉米植株的顶端优势,玉米基部腋芽就会发育生长,出现少见的“发蔸”现象。其次,玉米发蔸能力受品种影响很大。有的玉米品种发蔸能力特别强,如“墨西哥饲用玉米”,正常情况下基部能发出20~30个甚至更多的分蘖,这类玉米以收获绿色茎叶为主,发蔸力强有利于提高产量。甜玉米、糯玉米、爆裂型玉米等特种玉米,发蔸能力也相对较强。但大面积种植的普通玉米发蔸能力较弱,正常情况下很少发蔸。第三,普通玉米是否发蔸,主要受环境与气候影响。例如,春播玉米播种稀,前期地温较低,玉米苗地上部分生长缓慢但根系发育较好,如果拔节期温度高、光照强,水、肥供应充足,植株合成养分较多,主茎消耗不完,造成营养过剩,就会促使基部腋芽发育形成分蘖。此外,玉米受病虫、除草剂危害,或者促使植株矮化生长的激素施用过量,使玉米主茎发育生长受阻,也会造成玉米基部腋芽发育生长,出现非正常发蔸。
  普通玉米以收获籽实为目的,如果基部发生分蘖较多且生长较旺,则会消耗养分,削弱玉米主茎生长,但只要及时将其掰掉,不会对玉米最终产量造成较大影响。需要注意的是,玉米除蘖要掌握好时间,掰早了还会再生,掰晚了养分已经消耗,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一般在第二个分蘖长出两片叶时去除最适宜。去分蘖后如果能够及时培土,即可抑制分蘖再生。(湖北省竹山县农业局 熊飞 邮编:442200)
其他文献
EBH-132掘进机行走液压故障分析淮南煤矿机械厂韩奇,汪昌龄EBH-132掘进机在我厂已投入生产。在样机调试时,出现了左右行走起动速度不一致的故障,经过对故障的形成进行理论分析,找出了解决故障的
黑豚原产于云南、广西等地,栖息范围广.三五成群的黑豚掘洞穴居,它胆小温顺,形似小熊猫,多在黄昏出洞采食,以各种植物为食.中华黑豚尽管人工饲养已有悠久的历史,但它们依然保
期刊
介绍了俄罗斯IIOTT研究所研制的逆流重力分选机的构造及工作原理、技术参数,指出了该产品是结构简单,能耗小,重量轻的一种经济高效的选煤设备。
我国的环境状况不容乐观。近年来我国政府和有关部门采取了种种措施,但环境问题至今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现实的基础与要达到的目标有很大差距,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公务人员
针对带式输送机输送长度随着输送倾角的增大而减小的问题,设计出一种带式输送机的助力装置。
介绍了在9t箕斗制造中,解决了特殊型材的合理代用问题,并对悬挂装置三角形连接板结构和工艺的改进 。
为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和中国一东盟博览会在南宁举办服务,满足社会各界及海内外人士了解中国和东盟各国有关资讯的需要,由广西社会科学院、广西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广西
梅花鹿腹泻在其饲养过程中虽属常见病,但由于病因复杂,在治疗和护理方面存在诸多误区,给养鹿生产造成不小的损失  1.治疗梅花鹿腹泻存在的误区  (1)滥用抗生素  当前治疗动物疾病滥用抗生素的现象极为普遍,治疗梅花鹿腹泻更是如此,几乎是见病就用,而且剂量成倍增加,结果疗效甚微,有的甚至使病情加重,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期,使饲养者蒙受较大的经济损失。  引起梅花鹿腹泻有多种因素。过分依赖抗生素的效力而忽略
介绍加压过滤机的结构原理及工业试验结果。
本文主要介绍经老挝境内的古代丝绸之路通道以及作为内陆国家,老挝将如何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东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在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中发挥作用和实现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