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来源 :大舞台·教学与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ye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最能调动学生读书、思索、答问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质疑,也最能发现学生不懂或不太懂的字、词、句、段,以便教师给予有的放矢的辅导,从而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关键词】培养 学生 质疑能力
  
  一、创设质疑的氛围,让学生敢问
  
  课堂上,教师必须放下架子,态度要和蔼,语气要亲切,充分尊重学生,和学生建立一种朋友关系。鼓励学生敢于发表意见,不懂就问,敢于对老师质疑,对学生质疑,对教材质疑。营造一种民主、宽松。师生平等、师生合作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敢问,这是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基础。
  
  二、培养质疑的兴趣,让学生愿问
  
  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如果问错了,不指责,还要肯定其积极动脑的一面;如果问对了,问得好,要给予肯定、鼓励和表扬。其中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全班同学从文中找答案,一起解决;有争议的问题,组织同学们开辩论会。如讲《可爱的草塘》一课时,一个学生发问:小丽说北大荒好得哪儿都比不上,咱们国家有那么多名胜古迹,她这样说不对。他的话音刚落,立刻遭到好多同学的反对。我趁机把同学们分成两方,让他们各抒己见,进行辩论。意见统一后,我说:“他提的问题很重要,他能提出这个问题真了不起!”再看那位同学,成功的喜悦溢于言表。小学生都喜欢表现自我,他们为了发现问题必定开动脑筋思考,挖空心思找疑问,这样就激起他们质疑的兴趣,愿意去问。
  
  三、给予质疑的时间,让学生能问
  
  一些专家认为,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大流弊仍是一个“牵”字,老师精心设计出一个又一个环节,牵着学生的鼻子按老师的思路亦步亦趋往前赶。老师问个不休,学生忙于应付,根本没有质疑问题的机会。要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老师首先必须给学生很大的自由度,安排充分的时间,让他们细细地读书,静静地思考,去发现问题;安排充分的时间,让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去提出问题。“要改革教学方法,把质疑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全过程。(1)在预习中提出“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有什么问题”等要求。引导学生认真预习课文,从中发现问题。如我教《苦柚》一课,通过预习,学生一个个举起小手,迫不及待地提出数十个问题:“郑重其事”是什么意思?伯父说:“我们都得了思柚病。”可表妹从未见过柚子,更没吃过,怎会得思柚病呢?对卖柚子的小姑娘的外貌描写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柚子那么苦,伯父为什么把一筐柚子全买下了?小姑娘为什么不要伯父给她的100元钱?……学生思维多么活跃!(2)在讲课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对老师的讲解,对同学的发言提出疑问,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从而引导学生的求异思维。③)在讲读分析课文后,要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再质疑,问问他们还有什么问题。
  
  四、教给质疑的方法,让学生善问
  
  学生乐于思考,敢于质疑,但有的学生质疑的质量不高,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那个词语是什么意思,疑不到點子上。这里存在着一个善于思考、善于质疑的问题。从何疑起?怎样疑?教师要教给学生多方面的、行之有效的质疑方法。
  1、从课题上质疑 :教材中许多课文的课题都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引导学生针对课题提出问题,既有利于对文章的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如教《狼牙山五壮士》,出示课题后,引导学生质疑。学生问:五壮士指的都有谁?为什么称他们是壮士?题目改为“狼牙山五战士”行吗?这些问题,直触中心,为更好地理解课文做了铺垫。
  2、从课文遣词造句的妙处质疑 :引导学生在自读课文时,找出文中精彩的语句或感受最深的地方,从中去寻找问题。如《颐和园》一课有一句:“游船、画肪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痕迹。”学生质疑:我们常说船在水面上“划过”,这里为什么用“滑过”?老师指导学生通过联系上文解答了这一疑问,同时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形象性,既训练了学生的语感,又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3、从课文的重点。难点处质疑 :对课文重点、难点句段质疑,既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同时,也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围绕这一线索进行教学。如教《跳水》一课,一个学生提到:“一顶小小的帽子,孩子回家后买一顶不就行了,何必冒着生命危险去追呢?”其他学生听后哄堂大笑,当我反问他们怎么解释时,他们却哑口无言。其实,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提得很有价值。通过这个问题的解决,学生可以更形象地感知事物之间的联系。
  4、从矛盾之处质疑: 有些课文中有看似矛盾之处,那正是作者匠心独具所在。引导学生读书前后联系起来,找出矛盾的地方,从此处质疑,从而悟出道理,提高认识。如《给颜黎民的信》一课。信的开头称呼是“颜黎民君”,可见这封信是写给黎民的,在结尾鲁迅先生却写道:“祝你们好”,这是为什么?这个问题正揭示了课文中心,表现了鲁迅先生对青年一代的真诚关怀。
  (作者单位:河北省魏县棘针寨乡后屯小学)
其他文献
伴随着信息技术在社会中的日趋普及和INTERNET的触角在世界各个角落的延伸,“数字化生存”的网络世界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被赋予了“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任务的教育也就必须适应这样的变化而主动改革。在《新课程标准》推动落实的时刻,我充分利用本校信息技术的优势,大胆地进行尝试,将信息网络技术恰当普遍地运用于课堂教学,使它成为优化课堂教学的有力手段。  网络环境具有资源丰
期刊
随着信息技术应用的日益普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人类社会带入到了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也逐步渗透于各行各业,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贴近,它已对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及思维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前,计算机教育在世界各国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重视,我国教育部已把信息技术课列入必修课范畴,信息技术课的主旨在于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期刊
語文课上,最动听的声音是读书声,在琅琅书声中,学生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在琅琅书声中,学生用心灵与作者对话;在琅琅书声中,学生用心灵去感受美、欣赏美。  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语文课堂花样层出不穷,但总觉得缺少点什么,仔细想想,原来缺少了抑扬顿挫的琅琅书声。究其原因,大概是老师们认为朗读课文太浪费时间,不如讲解课文效果好。所以,我觉得问题的关键不是朗读课文太浪费时间,而是没有将朗读课文与各项能力的提
期刊
【摘 要】实施创新教育、素质教育是新时期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课堂教学是实现其目标的主渠道,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落实创新意识的培养,是课堂教学的一个主要任务。  【关键词】创新教育 教学质量 思考    课堂教学如何让大多数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让非智力因素领动智力因素共同发展,新的教学理论认为建构教学模式应该以学生为中心,视学生为主体。因而教师的每一节课的设计都应该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出学
期刊
我们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在教学中我尽量利用各种手段,创设引人入胜的意境,创设丰富多彩、有趣生动的教学情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从而使学生产生参与探究的动机。一开始学生们还有一些胆怯、害羞心理,站在台上不自在、别别扭扭的。那么,如何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摆脱这种心理,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呢?我采取了以下方法:    一、注重教师情绪对学生的影响    由于教学内容的严肃性和
期刊
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应该是培养学生使用英语交际的能力,而不是单纯的知识积累,课堂教学是一种多层次、多功能、综合运用各种感官的活动,如何在这一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法就显得特别重要。    一、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课堂环境如何,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极大,教师的责任在于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师要以满腔的热情,全心地投入课堂教学,仪表要
期刊
化学方程式是中学阶段最重要的化学用语之一,在任何题型中都离不開化学方程式,因此,进行化学方程式的教学必须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给学生讲清楚化学方程式的概念,意义及书写方法。化学方程式概念: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各是什么,表示反应条件是什么,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反应的客观事实。  
期刊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基础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鼓励学生大胆求异,多层次、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寻  求一题多解,拓宽思路,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奥秘和情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某水泥厂去年生产水泥32400吨,今年前五个月的产量就等于去年全年的产量,照这样计算,
期刊
【摘 要】目前技校学生基础差、知识储备少,如何将这些学生培养成为在社会上具有一定竞争力的技术工人,我认为必须狠抓实习教学。  【关键词】电工实习 技能实训 教学方法    近几年,技校学生素质普遍越来越差,基础知识储备也越来越少,而电工对基础知识的要求比较多,这就更提高了我们的教学难度。有什么办法能提高我们的技能实习教学效果呢?结合笔者几年的电工实习教学,我总结了以下几点共同探讨。  第一:明确电
期刊
【摘 要】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是教师组织、引导、参与和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双向活动,这其中,教师的“导”起着关键作用。这里的“导”要“导”好,关键要靠设疑提问才能实现,许多人认为提问是教师最重要的语言活动,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可见,课堂提问与教学的关系,并不只是形式上的热闹。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运用的巧,运用的妙,就会使课堂教学呱呱叫。课堂提问就是在教学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