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教育中良好行为习惯培养路径研究

来源 :学习周报·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m1209xm10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是一个渗透性、缓慢性、长期性的教育工程,必然需要从大处着眼、细节入手,才能推动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长足发展。因此本文将以小学生为中心,通过小学德育教育的三个方面策略的研究,促使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得到健康化的成长。
  关键词:小学德育;良好行为习惯;培养路径;有效研究
  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在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进基础上,为学生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是所有小学教育工作者的根本任务。而在《中小学德育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学校教育其本质不应该将重点放在学生书本知识学习上,应当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掌握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为此班级管理和教学工作中应当将德育放在首位,应当将德育教育贯穿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从而推动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发展。德育教育主要指的学习、生活、劳动等教育中形成的良好行为习惯,尤其人类动作习惯的养成基本在儿童阶段定型十之八九,所以发展小学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既是学生人生教育的启蒙阶段,也是人生教育的重要奠基阶段。故此本文从研究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切入,通过德育教育策略的有效实施,希望能够促进小学生行为良好习惯的快速形成与健康发展。
  一、德育教育渗透于学生日常学习活动
  美国教育家杜威指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是生活经验的重组和改造。儿童从未成年状态发展到成年状态,他们的智慧与能力是不断的,儿童自身习惯与道德也将在生活及教育环境的影响下潜移默化的形成。因此,在小学德育教学过程中应该是全方位、多层面的推动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能鲜明化的定义德育教育活动或学生生活。因为良好行为习惯形成是不受环境、区域所左右,应当视为一体化强化德育教育的渗透。针对不同教育区域或生活场景下,应当通过不同的德育策略来达到影响、引导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例如,在文明礼貌层面上,应促使学生主动向老师打招呼、向家长说再见,上课学习要集中,不能随意乱动,阅读课文过程要安静,不能肆意大声讲话。课间卫生层面,大小便后勤洗手,洗手要做好袖口卷好、手心手背洗干净,拧好水龙头。户外方面,户外要谨慎,危险东西要远离,公共场合要爱护,不能任意掐花折枝……在学校日常活动中教师要做到善意提醒与引导,学生自然而然会形成正确的良好行为。这也符合德育教育的“渗透性”特征,潜移默化地改变学生不良行为习惯。
  二、榜样的带头作用助力良好行为养成
  任何时代“榜样”的力量都是无穷无尽的,尤其在小学德育教育中树立一个德育榜样,将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成效。因为学生具有好奇、模仿的学习特征,所以榜样精神是德育教育的一大助力。而教师作为与学生接触最为密切的岗位之一,也是学生最为直接的模仿对象。对于教师的言行举止、处理原则、是非观标准,都会给学生造成耳濡目染的教育影响,甚至成为诸多学生验证自我行为正当性的有力依据。所以教师在日常教育要做好以身作则的带头作用。例如,当看见学生书本、玩具掉落地上后,教师应当及时捡起。要杜绝以严师形象提醒学生自己东西掉落地上了。不同做法都会给全班学生做一个示范,在学生没有形成健全是非观时,老师的言行举止在学生眼中则是对的存在、权威的化身。此外,班干部不仅是学科教师的小帮手,更是德育教育的天然“榜样”的存在者,也是最愿意接受老师指导和主动完成老师教学标准的学生。因此,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要以班级干部为教育节点,通过班干部身体力行的表現也对其他学生产生积极性的带动作用,从而充分发挥出榜样精神带来的教育作用。
  三、家校联合保证学生良好行为健康发展
  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单凭学校教育是不够的。而家庭作为儿童第一所学校,家长作为儿童第一任老师,对于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发展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性。因此,必须统一家庭与学校德育教育的立场,才能更好地助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得到更加健康性发展。所以学校德育教育实施过程中教师必须做好家长工作。具体而言,第一,要阶段性向家长了解学生在家庭的兴趣爱好、行为表现,有效掌握和分析学生群体的不良行为习惯与家庭的关联性。第二,积极为家长群体普及科学合理的育儿观,宣传正确可操作的教育方法,力争所有家长群体都能履行家庭教育的责任和配合学校德育教育工作。此外,教师可以通过家长会开设,延伸到家长育儿交流主题会,以教师分享学生阶段性的德育素质发展情况,也引导家长说出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现象。通过家长之间的育儿交流和家校之间的沟通探讨过程,针对不同育儿问题进行不同的干预策略,从而实现家校联合、共同育儿的教育环境。
  总而言之,行为习惯的养成非朝夕而至,必须持之以恒从大处出发,细节入手的原则下,彻底化将良好行为习惯的德育教育贯穿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通过全方位德育策略和不良习惯的反复矫正过程中,为学生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奠定良好行为习惯的发展基础。
  参考文献:
  [1]曲新.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08):239+241.
  [2]杜蓉辉.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J].华夏教师,2018(08):27.
其他文献
摘 要:当代社会对于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要求非常高,现代企业都非常重视个人与集体的融合度与粘合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教授科学知识与专业技能,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增强学生对集体中互相帮助精神的认识,让学生能成为一个拥有团队合作能力、能对集体作出贡献的人。体育课程相较其他课程来说,更有团队合作的氛围,因此,本文就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对教学策略进行探讨与研究。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初中物理学科是初中阶段的学生所要学习的一门重要学科,学好物理这一学科不仅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非常有必要,而且在学生以后的高中阶段来说物理学科同样占有非常高的地位。课堂教学的时间很短,但是物理这一学科的教学任务很重,也就是说学生在一节课中所要接受的知识很多。但是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是初学物理学科,因此在初级阶段需要明确认知好物理学科,打好基础,这就体现出了教师在课堂教学环节中的任务十分重大。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程的发展和进步,我国的教育事业核心发生了转变,不再以应试为目的开展教学,而是更加注重提升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它要求教师放弃理论化的讲解,追求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在中专思想政治教学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能够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也有助于学生在学习生活当中逐渐形成完善的人格和品质,对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有着积极的推进意义。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中专政治;教学策略  中专教学当
期刊
摘 要:虽然现在社会发展的水平越来越好,不少家庭的经济能力也越来越好,但是有些地区还没有摆脱贫困的,这些地区的教学环境与大城市的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是没有办法相提并论的。在一线城市上学的学生,从小学阶段就已经接触到计算机的学习课程了,但是在贫困地区的学生,有可能初中也不一定能学习到相关的计算机的知识。因此,本文就如何构建初中信息技术的高效教学课堂进行讨论与总结。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高效教学课堂
期刊
摘 要:如今,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无不需要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已经改变了生产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这种背景下,信息技术这门学科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正面临着学习基础信息技术知识的关键时期。因此,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有必要特别关注教学,重视教学的革新,助力学生更好地学习信息技术,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本文将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经验,从多个方面谈一谈小学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方法。  关键
期刊
摘 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的被人们所应用,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教育应该探究现代信息技术的优点,让现代信息技术成为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工具,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具有十足的学习效率。历史是初中生需要学习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初中历史教师自然需要承担起属于教师的职责,将现代信息技术的巧妙地融合进自己的教学中,使自己的教学更具有生机。  关键词:初中历史;现
期刊
摘 要:课堂是物理教学活动的主要阵地,物理课堂教学有效与否,对物理教学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对于教师而言,提高课堂的吸引力,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教会学生自主学习,就成为物理课堂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物理课堂;学习兴趣;积极性;主动性  苏格拉底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教师的责任在于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而去努力探索、发现。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是影响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行,怎样实现提升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对历史时间、地点、人物、时代背景等历史要素的感知力,并且通过独立学习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正日益受到教育学界的广泛关注。实现提升学生对历史与社会知识的整体认知,要求教师循循善诱掌握和巩固课程的基本内容,不断形成学生对历史与社会的正确观念,既是当前历史学科的本质,同样也是反映历史与社会的时代性与社会属性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初中历史
期刊
摘 要:体育是一门能够锻炼学生身体、磨炼学生心理意志的学科,对学生来说,这门学科知识学习十分的重要。但是,很多高中体育教师却忽视教学方法的创新,往往采用简单却枯燥的教学策略对学生教学,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应对这种现象,高中体育教师有必要多多关注快乐体育理念,并将其有效地应用于课堂中,以使得学生更为快乐地学习体育知识,打造高效体育课堂。  关键词:高中体育;快乐体育;教学策略
期刊
摘 要:情境体验式教学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充分地调动学生的自发性、自主性,拉近课堂与生活的实际距离。在具体的情境体验式教学中,可以通过游戏、与生活相联系、运用多媒体技术等多种途径,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有所感悟,从中获得体验与思考。  关键词:小学低段;道德与法治;情境体验式教学  现代教育改革要求课堂教学也要与时俱进,进行革新,我们在小学低段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要不断地丰富学生的课堂体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