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本体性教学的思考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lin_shan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的语文课程教学,效率低下的究其根本原因是没有把语文的本体性教学作为教学重点,而是把非本体性教学内容当作了语文课的主要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了对课文内容的分析,过多地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忽视了语文学习的工具性。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准确区分本体性教学内容和非本体性教学内容,并围绕本体性教学为重点来进行教学设计,改变语文教学中重“人文性”而轻“工具性”的倾向。
  【关键词】本体性教学 非本体性教学 教学目标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2-0054-02
  语文课程不仅承担着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任务,还承担着思想品德、情感审美和多元文化教育等诸多任务。按照《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功能的阐述,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可以大致划分为两个大类:一类是语文本体性教学内容,一类是非本体性教学内容。所谓语文本体性教学内容,即反映这门学科本质特征的、区别于其他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语文知识、语文策略(方法)和语文技能。此类教学内容是语文课程的本职任务,带有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本质特征。所谓非本体性教学内容,则包括情感、态度、审美、价值观教育、多元文化的学习、思维能力等,这类教学内容并不是语文课程一科独担的,而是基础教育各门课程共同承担的,并且学校、家庭、社会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所能发挥的作用远远超过了语文这门课程[1]。
  语文作为一门以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能力为主要目标的综合性实践课程,理所当然地应该以语文知识、方法和语文技能(即本体性教学内容)为目标展开教学,只有完成这些教学内容,才能为学生学习各门课程奠定扎实的基础,才能为学生人文素养的全面提升奠定基础。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本体性教学内容应该是渗透在语文知识、方法和技能的学习过程之中的。
  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已经有很多有经验的教师意识到“教的具体知识”比“如何去教”更加重要。“教的具体知识”其实指的是语文的教学内容。数学课、外语课之所以不存在类似的问题,是因为在这些课程中具体所需要教授的知识都是教材明确给定的,而语文教材给出的只是课文,如何找到从课文中具体知识,要教给学生们什么,需要教师自己根据文本特点结合个人经验和认识去判断、选择,决不能将教学内容与课文内容直接划等号。
  一、准确选择是进行语文本体性教学设计的前提
  在当前的语文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总是把非本体性教学内容当作语文课教学的主要目标,这是当前语文课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在语文课的教学中,本体性教学和非本体性教学内容的出现失位、错位,这就异化了语文课程的性质,弱化了语文知识的学习,强调语文课文中情感以及价值观的感受。综观我们的语文课,大多数采用的教学流程是“初读课文——分段讲读——总结提升”,如此的教学流程,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瞄准的是非本体性教学内容,而本体性教学内容往往是零散的,碎片的。但是,语文的学习首先应该回归到语文的本质上来…… [2],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语文的学习效率。
  下面将人教版教材第七册《巨人的花园》两种不同教学进行比较来区分小学语文本体性与而非本体性教学。
  首先我们看下常态化教学的设计,教学分两课时进行,具体如下: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
  3.明白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愿意和同学交流阅读感受。
  教学过程:
  1.初读感知。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查字典或者联系生活经验理解词语。
  (2)这是一座怎样的花园?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注:在这里,指导学生反复阅读,方式多样,如:赛读、品读。
  2.精读感悟巨人的行为和语言。
  3.探究花园由美丽园变成寒冷园的原因。
  4.研读巨人的改变,读懂快乐来自分享。
  以传统的语文教学观点分析,这样的教学内容似乎没有什么问题。然而变换一种视角,以本体性教学内容的学习来思考和度量,就会发现这样的教学设计无论是在教学内容的确定上还是教学过程的设计都是存在很大问题的。这堂课的教学重点是懂得快乐要和大家分享的道理,毫无疑问这是属于非本体性教学的内容,整堂课都是围绕这一非本体性教学内容展开的。在这堂课中我们能到看到在第一個环节引导学生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读通读顺课文,这能体现语文课程的特点,属于本体性教学的内容,但是到第二三环节,重点落在了体会巨人心理变化,要回归到情感的感受。第四个环节完全是根据让学生树立快乐需要分享的价值观而设计的。虽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没有错,但是,具体到语文学习上,我们的重点是要本体性的知识。这堂课从一开始的对文章字词的认识,朗读课文,我们还能看到本体性教学内容的体现,体现语文课的独有特点。但到后续的分段教学再到揭示道理等都是围绕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来展开的,对词语和句子的分析,也是多为了整堂课中碎片式的点缀。学生学完这篇课文对如何研读课文,如何表达等这些本体性的教学内容不会留下太多的痕迹,印象最深的应该是巨人的快乐最终是靠分享得来的,而这些恰恰都是非本体性的教学内容。
  同样,这篇课文另一种教学也是分两课时进行,但将学习表达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整堂课围绕心理描写的学习和运用来进行。具体设计如下: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
  3.体会心理描写的作用并学习运用心理描写的方法。
  4.明白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愿意和同学交流阅读感受。
  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了解巨人的花园中快乐的来源。
  2.整体感知课文,教学生字新词,理清表达顺序,概括主要内容。
  3.围绕巨人心理描写,进行表达实践
  (1)读巨人的心理变化,知晓快乐的来源是分享,学习品读方法。
  (2)去掉心理描写与原文对比,体会心理描写的好处。
  (3)修改一段话,在适当的地方添上心理描写,并与原文进行对比。
  4.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我们注意到整个教学过程做了修改,一二环节的教学是语文学习的基础,与第一种设计没什么差别。关键变化主要体现在第三个环节通过读巨人的变化,主要聚焦品读巨人的心理变化,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心理描写在整个文章主旨思想的表达中所起的的作用,继而修改一段话,要求写话时注意运用文章中学到的心理描写方法,学生自觉地将阅读中习得的写作方法有机地迁移到自己的表达实践中。最后再与学生讨论这堂课的收获,学生自然会说学会了品读人物心理描写,明白了写作文如何运用心理描写。这就告诉我们语文教师必须要提高课程意识,在每一篇的课文教学中选择有价值的本体性教学内容,并且围绕着本体性的教学内容展开教学。
  叶圣陶先生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语文课应该用教材教会学生学习阅读,学习写作。但是一直以来,许多教师没有把课文当作例子,而是笼统地将课文当作了教学内容,教“教材”。我们必须要扭转这种局面,不要将语文课上成思想品德、历史课,一定要把语文自身的本质知识,学习方法或技能作为语文教学的最主要的任务,从而提高语文的教学效率。
  二、抓住工具性要素是进行语文本体性教学设计的关键
  实践表明,要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和学生的语文素养就要以语文的本体性教学内容为重点。我们要在充分认识语文本体性教学内涵的基础上,围绕本体性教学内容展开教学。首先就是语言的积累。小学生正处在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处于记忆的黄金期,小学阶段必须将大量语言积累作为语文教学基本任务,多读、多背、多听,重视语言的输入。其次就是要加强语言的运用。加强言语训练,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语言,构建自己的言语系统,掌握语言运用规则,做好语言的提取和输出工作。再次就是要关注语文的学习方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最后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爱上读书。[3]
  在课程标准中不会有本体性教学的相关规定,这主要都是靠语文教师根据自己的语文专业素养和嗅觉,去寻找并发掘本体性内容。语文课本只不过是一个例子,是学习语文本体性知识的材料,语文课是用语文教会学生学习阅读、学习写作。本体性知识不仅包括课文中的生字、新词、朗读、概括,还有阅读、写作方法、语文技能练习和语言能力的学习,在课堂中进行本体性教学必须重视实践环节,让学生进行迁移练习。就比如《巨人的花园》,在传统的教学中,最主要的都是围绕文章的情感、价值观做的教学设计。最终学生们学到的只是对于这一篇文章情感、价值观的认识,对于语言的积累,以及语言的运用肯定没有实质性的改变。而作为本体性教学内容的设计中,我们看到教学重点是学习表达的同时进行表达实践,将课文当作学生练习的范例,目的在于引導学生掌握表达方法。也巧妙地渗透了语言积累。
  在语文教学中,在注重本体性教学的同时,也不能完全陷于技术主义的泥潭,单纯的只是关注语文知识点的训练,如果是这样,就是回到了以前的教学状态,使得语文教学与学习枯燥乏味。因此,要辩证的看待问题,在进行本体性教学过程中,不能完全抛弃人文情怀,也要合理渗透非本体性教学的因素,使得两者有机地统一起来。毕竟教材中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或事例,能在读者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我们要抓住这个契机进行理想主义、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一生受益的品质也是不可或缺的。
  参考文献:
  [1]彭水源.语文本体性教学内容的确定与实施[J].教学与管理,2013(5)
  [2]吴忠豪.语文本体性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J]. 小学语文教学,2013(16)
  [3]李洋. 在扎实训练中落实语文本体性知识[J]. 考试与评价,2013(6)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方法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综合护理措施、效果.方法:选择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67例进行系统的综合护理.结果:16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明显得到控制、遵医
任何脏器或组织离开了原来的部位,通过人体正常的或不正常的薄弱点或缺损,孔隙进入另一个部位,称之为疝.疝最多发生于腹部,以腹外疝为多见,是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随着人口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目的:探讨硬核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出术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在2009年10月~2010年11月收治白内障患者共有109例,对其中30例40眼作为实验组,实验组采取颞上象限巩膜5~5.5
目的 评价护士在妊娠期妇女口腔科就诊中的作用.方法 调查没有护士配合的妊娠期妇女及有护士配合的妊娠期妇女口腔科就诊的情况,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护士对于配合医生诊
目的 探讨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两种麻醉方式对老年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09年1月~2010年1月间在我院住院的ASA Ⅰ~Ⅱ级择期行非心脏手术的老年患者(年龄≥
老年人因骨骼内骨盐大量丢失易致骨质疏松,跌倒后易引起股骨颈嵌顿性骨折,而老年人血供差,如采用传统牵引法,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还会引起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故老年
【摘要】在高中各学科中,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学科,语文教学对学生良好人格的塑造有着重要作用,人格教育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项基本内容,在语文教学中开展人格教育,既是语文教师的工作任务,也是语文新课标提出的主要课题,本文从教学实际出发,分析了高中语文教学中在实施人格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在反思、探讨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进人格教育的举措。  【关键词】语文教学 高中学生 人格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3 【
【摘要】一般情况下,疑问代词“什么”表示疑问语气,事实上,疑问代词“什么”在很多情况下并不表疑问而表否定,而且表达效果出人意料。“什么”构成否定时,语法位置各不相同,它可以独立成句,可以与名词、动词、形容词等构成否定结构,也可以直接否定句子。  【关键词】什么 否定 语气 语法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1-0051-02  众所周知,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