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幻灭是哈代小说创作的重大主题,哈代的悲剧意识构成了其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其具有代表性的几部作品为依据,剖析了其悲剧意识的内涵,分析了其悲剧意识的成因。试图从多个角度来解读和评析哈代及其作品。
关键词 哈代 幻灭主题 悲剧
托马斯·哈代是拥有最多读者的维多利亚时代作家之一,是英国19世纪后期批判现实主义小说的重要代表,20世纪大胆探索和开拓的“现代诗歌之父”。他将自己的小说大体分为三类:性格与环境的小说、罗曼史与幻想的小说和精于结构的小说。其中以有地方色彩的“性格与环境小说” 最为重要,这类小说反映了人与自然及人与社会大环境的冲突。翻开他的作品集我们不难发现幻灭是哈代作品的重大主题,
一、哈代作品中表现的幻灭主题
(一)《还乡》
《还乡》发表于一八七八年,是哈代的小说艺术开始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作品以英国西南部威塞克斯“一片苍茫万古如斯”的埃格敦荒原为背景,描写了五个青年男女不同的悲剧命运。故事发生的场景爱敦荒原,以及荒原上固守传统习惯风俗的居民,就是整个人类生存环境的缩影。故事中男女主人公与荒原的关系,不管是克林·姚伯的回归荒原,改造荒原,还是游苔莎的厌倦荒原,摆脱荒原,都反映了哈代那个时代的“现代”青年与环境的剧烈冲突这样的一对青年男女,多半出于外貌上的相互吸引,再加上初识阶段彼此的误解,在一时的感情冲动之下结为婚姻伴侣,他们婚后的冲突也就更加激烈。又是命运的拨弄,这种冲突不仅难于因势利导地得以排解、消减,相反却愈演愈烈,最后必然酿生悲剧。
(二)《卡斯特桥市长》
这部作品的故事发生在19世纪的英国,小说的主人公迈克尔·亨查德为人正直,善良。年轻时因醉酒卖掉妻女,醒悟后勤奋努力,从一个无名小卒爬到了市长宝座。由于他生性嫉妒,倔强执拗,结果在事业和爱情上都败给自己的生意合伙人法尔费雷。曾经辉煌的生活如幻梦般破灭,所以当身边的亲人都离他而去(包括女儿伊丽莎白)时,“他每天都在想念伊丽莎白,希望能再和她一起生活。但一想到这是不可能的,他的心就被刺痛了,他希望自己死掉。”。可怜的他在绝望、孤独中凄惨地死去。唯一留下的一张纸写着:“我,迈克尔·亨查德希望全世界都彻底把我忘记。请把我埋在乡下某个地方,不要做任何标记,再也不要跟任何人说起我。”。哈代对主人公的绝望、死亡等方式的描写体现出作品的幻灭主题。主人公同现实抗争,却仍然摆脱不了命运的捉弄而后被残酷的社会所吞噬。小说的故事充满了悲剧性。在《卡斯特桥市长》中,我们可以看出哈代在思想上的变化和发展。虽然他仍然认为人生是一出悲剧,但和《还乡》里的尤斯塔西雅的命运悲剧不一样,迈克尔·亨查德的悲剧是他自身性格和愚蠢行为造成的毁灭。
(三)《德伯家的苔丝》
《德伯家的苔丝》写于1891年,是他最伟大的两部小说之一,另一部就是后面即将谈到的《无名的裘德》。这部作品的女主人公苔丝是哈代笔下最能体现其幻灭主题的人物。作品一开始就向我们展现出了一个天真、纯洁、美丽的乡村姑娘苔丝。就是这样一个乡村姑娘,本应有美丽的人生,但她的命运却充满了悲剧性。苔丝的不幸由遭强暴开始,而后私生子的夭折又使本已痛苦不堪的她陷入了巨大的绝望。坚强不屈的苔丝勇敢地生活下去,并和牧师的儿子安吉尔·克莱尔相恋、结婚。美好的生活从遭到新婚丈夫的抛弃而破灭,在残酷的现实里,命运又安排她委身于强暴她的人,悲愤中她杀掉了这个带给她不幸的人,坦然走上绞架,从而使哈代的幻灭主题体现得淋漓尽致。在文章最后当安吉尔告诉苔丝警察已来时,哈代的描述是:“ 她站起来,抖了抖身子,向前走去,那些人却一个也没有动。“我准备好了,”她平静地说。”。可见,此时的苔丝经历了多次的波折坎坷,太多的努力、失败、绝望后,已是身心疲惫,或许死亡对她来讲是一种好的解脱,她“平静”面对这一切。哈代的幻灭主题体现在苔丝短暂的一生:在命运的打击下,不屈地同命运抗争,对新生活的希望和向往却如幻境般破灭,最后等待着的是绝望,是死亡。同时又向我们暗示出:人在同命运斗争时,往往显得力量悬殊,任何努力都徒劳无益,最后难逃毁灭的结局
(四)《无名的裘德》
在这部作品里,哈代也是用他最擅长的使人落泪的文笔刻画了另一幕人生悲剧,哈代自称要写出“灵与肉的生死搏斗”。小说以悲怆的笔调叙述了乡村青年袭德一生的悲剧。裘德好学深思、刻苦自修,却始终被拒之于大学门外。女主人公淑聪颖美貌,更重要的是具有独立的人格和思想,蔑视世俗和僵化的宗教,但她跟裘德的爱情却为教会所不容、世俗所不齿。裘德壮志不酬、谋职无路、告贷无门,绝望中,他的长子同弱妹幼弟一同吊死。淑遭此惨变,终向命运和教会屈服,离开了深爱的裘德,自由的思想、独立的人格均遭毁弃。裘德刚终日纵酒,郁郁成疾,年满三十即含恨而终。
可以看出哈代在他的作品中,用深情的笔墨刻画了一个个悲剧人物,通过对主人公的失败、绝望、死亡的描写强调了作品的幻灭主题。哈代作品里为我们展现了一副副人类的悲剧图——面对残酷的现实,人类是那么渺小、羸弱和无助。那么,哈代大量渲染幻灭这一主题,其创作缘由何在呢?
二、哈代作品中幻灭主题的成因
(一)人生经历
哈代出生于英国多切斯特的一个小村落,那里的人们过着远离工业文明、保持传统宗法的生活。村落周围是广阔的荒原、林地。哈代非常热爱自己的家乡,他的很多小说以他所生长生活的英格兰西南部地区为背景,富有浓重的地方色彩。1861年哈代遵从父命到伦敦学习建筑设计,在那段时间里哈代依旧醉心于自己的文学涉猎,伦敦的先进文化更让他接触到一片崭新的艺术天地,他开始进行自己的文学创作。哈代生活的时代是资本主义上升时期,资本主义在给英国社会创造了繁荣的经济的同时也加深了下层贫苦人民的困境,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侵入英国偏僻落后的农业地区,给以农业劳动者为主体的各阶层人民带来了不幸和厄运。资本主义工业的高速发展让许多人失去家园,流浪街头。作为一个资产阶级人道主义者的哈代亲眼目睹了资本主义入侵农村致使农民破产的情况, 他在作品中描写了资本主义给农村带来的灾难, 并且对农民的悲惨境遇寄予同情。我们在前面介绍的作品里可以看出他对广大百姓的关心和同情,以及对资本主义社会里的拜金主义和腐朽生活的剖击。哈代通过其作品揭露了资产阶级道德、法律和宗教的虚伪性。
哈代作品中幻灭主题体现在对一个个悲剧人物的刻画上,哈代所出的时代特色和自己的经历是其主题成因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悲剧意识
悲剧意识是哈代幻灭主题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丹纳在其 《艺术哲学》中说:“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 任何一个作家不可能完全摆脱他所置身的社会和文化对它的影响
托马斯·哈代出生于英国一个具有浓厚宗教氛围的家庭,其祖父、 父亲、叔叔均为正统的基督教徒。他们饭前必做祈祷,每日的早课是祈祷,读圣经,唱赞美诗,每个星期天都要去教堂。哈代在青少年时代曾一度醉心研究《圣经》,深谙教义,《圣经》作为一种古老传统文化早已深入哈代内心。哈代的作品里充斥着基督教的种种意象和对古老基督精神的推崇和宣扬。后来他对希腊悲剧、莎士比亚悲剧研读不已,并受叔本华悲剧意识影响,认同近代科学思想上的怀疑派论调,在宗教方面成为怀疑论者。生活在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的哈代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与乡村残存的宗法制思想的碰撞有着深刻的感受和体验,再加上他本人的时代局限性致使他对人生的见解悲观宿命。他信奉哲学家斯宾塞提出的观点,即人生本来就是不幸的,从内到外都受到自然世界与人性的胁迫。哈代的悲观主义笼罩了他许多作品,并通过幻灭的主题得以体现。
通过哈代的作品及个人经历和生存环境的分析,可见哈代是个善于关注,描写贫苦百姓的挣扎、绝望,并且将幻灭主题贯穿始终的作家。人生的经历和社会的现实形成了哈代独特的悲剧意识:在残酷的现实中,人是渺小无助的,无论经过多少努力,即使是或得了成功,那也是短暂的,转瞬即逝,最后终将是悲剧性的结局。
参考文献:
[1]廖美珍译.苔丝[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0.
[2]魏小红,严秀芹译.卡斯特桥市长[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4.
[3]丹纳,付雷译.艺术哲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1.
[4]覃承华. 哈代“幻灭”主题成因论略 [J].长沙大学学报,第2l卷第l期2007,1.
[5]杨成虎,刘颖主编.英美文学选读[M].朝华出版社,2004,10.
[6]哈代著[英],张谷若译.還乡[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关键词 哈代 幻灭主题 悲剧
托马斯·哈代是拥有最多读者的维多利亚时代作家之一,是英国19世纪后期批判现实主义小说的重要代表,20世纪大胆探索和开拓的“现代诗歌之父”。他将自己的小说大体分为三类:性格与环境的小说、罗曼史与幻想的小说和精于结构的小说。其中以有地方色彩的“性格与环境小说” 最为重要,这类小说反映了人与自然及人与社会大环境的冲突。翻开他的作品集我们不难发现幻灭是哈代作品的重大主题,
一、哈代作品中表现的幻灭主题
(一)《还乡》
《还乡》发表于一八七八年,是哈代的小说艺术开始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作品以英国西南部威塞克斯“一片苍茫万古如斯”的埃格敦荒原为背景,描写了五个青年男女不同的悲剧命运。故事发生的场景爱敦荒原,以及荒原上固守传统习惯风俗的居民,就是整个人类生存环境的缩影。故事中男女主人公与荒原的关系,不管是克林·姚伯的回归荒原,改造荒原,还是游苔莎的厌倦荒原,摆脱荒原,都反映了哈代那个时代的“现代”青年与环境的剧烈冲突这样的一对青年男女,多半出于外貌上的相互吸引,再加上初识阶段彼此的误解,在一时的感情冲动之下结为婚姻伴侣,他们婚后的冲突也就更加激烈。又是命运的拨弄,这种冲突不仅难于因势利导地得以排解、消减,相反却愈演愈烈,最后必然酿生悲剧。
(二)《卡斯特桥市长》
这部作品的故事发生在19世纪的英国,小说的主人公迈克尔·亨查德为人正直,善良。年轻时因醉酒卖掉妻女,醒悟后勤奋努力,从一个无名小卒爬到了市长宝座。由于他生性嫉妒,倔强执拗,结果在事业和爱情上都败给自己的生意合伙人法尔费雷。曾经辉煌的生活如幻梦般破灭,所以当身边的亲人都离他而去(包括女儿伊丽莎白)时,“他每天都在想念伊丽莎白,希望能再和她一起生活。但一想到这是不可能的,他的心就被刺痛了,他希望自己死掉。”。可怜的他在绝望、孤独中凄惨地死去。唯一留下的一张纸写着:“我,迈克尔·亨查德希望全世界都彻底把我忘记。请把我埋在乡下某个地方,不要做任何标记,再也不要跟任何人说起我。”。哈代对主人公的绝望、死亡等方式的描写体现出作品的幻灭主题。主人公同现实抗争,却仍然摆脱不了命运的捉弄而后被残酷的社会所吞噬。小说的故事充满了悲剧性。在《卡斯特桥市长》中,我们可以看出哈代在思想上的变化和发展。虽然他仍然认为人生是一出悲剧,但和《还乡》里的尤斯塔西雅的命运悲剧不一样,迈克尔·亨查德的悲剧是他自身性格和愚蠢行为造成的毁灭。
(三)《德伯家的苔丝》
《德伯家的苔丝》写于1891年,是他最伟大的两部小说之一,另一部就是后面即将谈到的《无名的裘德》。这部作品的女主人公苔丝是哈代笔下最能体现其幻灭主题的人物。作品一开始就向我们展现出了一个天真、纯洁、美丽的乡村姑娘苔丝。就是这样一个乡村姑娘,本应有美丽的人生,但她的命运却充满了悲剧性。苔丝的不幸由遭强暴开始,而后私生子的夭折又使本已痛苦不堪的她陷入了巨大的绝望。坚强不屈的苔丝勇敢地生活下去,并和牧师的儿子安吉尔·克莱尔相恋、结婚。美好的生活从遭到新婚丈夫的抛弃而破灭,在残酷的现实里,命运又安排她委身于强暴她的人,悲愤中她杀掉了这个带给她不幸的人,坦然走上绞架,从而使哈代的幻灭主题体现得淋漓尽致。在文章最后当安吉尔告诉苔丝警察已来时,哈代的描述是:“ 她站起来,抖了抖身子,向前走去,那些人却一个也没有动。“我准备好了,”她平静地说。”。可见,此时的苔丝经历了多次的波折坎坷,太多的努力、失败、绝望后,已是身心疲惫,或许死亡对她来讲是一种好的解脱,她“平静”面对这一切。哈代的幻灭主题体现在苔丝短暂的一生:在命运的打击下,不屈地同命运抗争,对新生活的希望和向往却如幻境般破灭,最后等待着的是绝望,是死亡。同时又向我们暗示出:人在同命运斗争时,往往显得力量悬殊,任何努力都徒劳无益,最后难逃毁灭的结局
(四)《无名的裘德》
在这部作品里,哈代也是用他最擅长的使人落泪的文笔刻画了另一幕人生悲剧,哈代自称要写出“灵与肉的生死搏斗”。小说以悲怆的笔调叙述了乡村青年袭德一生的悲剧。裘德好学深思、刻苦自修,却始终被拒之于大学门外。女主人公淑聪颖美貌,更重要的是具有独立的人格和思想,蔑视世俗和僵化的宗教,但她跟裘德的爱情却为教会所不容、世俗所不齿。裘德壮志不酬、谋职无路、告贷无门,绝望中,他的长子同弱妹幼弟一同吊死。淑遭此惨变,终向命运和教会屈服,离开了深爱的裘德,自由的思想、独立的人格均遭毁弃。裘德刚终日纵酒,郁郁成疾,年满三十即含恨而终。
可以看出哈代在他的作品中,用深情的笔墨刻画了一个个悲剧人物,通过对主人公的失败、绝望、死亡的描写强调了作品的幻灭主题。哈代作品里为我们展现了一副副人类的悲剧图——面对残酷的现实,人类是那么渺小、羸弱和无助。那么,哈代大量渲染幻灭这一主题,其创作缘由何在呢?
二、哈代作品中幻灭主题的成因
(一)人生经历
哈代出生于英国多切斯特的一个小村落,那里的人们过着远离工业文明、保持传统宗法的生活。村落周围是广阔的荒原、林地。哈代非常热爱自己的家乡,他的很多小说以他所生长生活的英格兰西南部地区为背景,富有浓重的地方色彩。1861年哈代遵从父命到伦敦学习建筑设计,在那段时间里哈代依旧醉心于自己的文学涉猎,伦敦的先进文化更让他接触到一片崭新的艺术天地,他开始进行自己的文学创作。哈代生活的时代是资本主义上升时期,资本主义在给英国社会创造了繁荣的经济的同时也加深了下层贫苦人民的困境,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侵入英国偏僻落后的农业地区,给以农业劳动者为主体的各阶层人民带来了不幸和厄运。资本主义工业的高速发展让许多人失去家园,流浪街头。作为一个资产阶级人道主义者的哈代亲眼目睹了资本主义入侵农村致使农民破产的情况, 他在作品中描写了资本主义给农村带来的灾难, 并且对农民的悲惨境遇寄予同情。我们在前面介绍的作品里可以看出他对广大百姓的关心和同情,以及对资本主义社会里的拜金主义和腐朽生活的剖击。哈代通过其作品揭露了资产阶级道德、法律和宗教的虚伪性。
哈代作品中幻灭主题体现在对一个个悲剧人物的刻画上,哈代所出的时代特色和自己的经历是其主题成因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悲剧意识
悲剧意识是哈代幻灭主题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丹纳在其 《艺术哲学》中说:“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 任何一个作家不可能完全摆脱他所置身的社会和文化对它的影响
托马斯·哈代出生于英国一个具有浓厚宗教氛围的家庭,其祖父、 父亲、叔叔均为正统的基督教徒。他们饭前必做祈祷,每日的早课是祈祷,读圣经,唱赞美诗,每个星期天都要去教堂。哈代在青少年时代曾一度醉心研究《圣经》,深谙教义,《圣经》作为一种古老传统文化早已深入哈代内心。哈代的作品里充斥着基督教的种种意象和对古老基督精神的推崇和宣扬。后来他对希腊悲剧、莎士比亚悲剧研读不已,并受叔本华悲剧意识影响,认同近代科学思想上的怀疑派论调,在宗教方面成为怀疑论者。生活在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的哈代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与乡村残存的宗法制思想的碰撞有着深刻的感受和体验,再加上他本人的时代局限性致使他对人生的见解悲观宿命。他信奉哲学家斯宾塞提出的观点,即人生本来就是不幸的,从内到外都受到自然世界与人性的胁迫。哈代的悲观主义笼罩了他许多作品,并通过幻灭的主题得以体现。
通过哈代的作品及个人经历和生存环境的分析,可见哈代是个善于关注,描写贫苦百姓的挣扎、绝望,并且将幻灭主题贯穿始终的作家。人生的经历和社会的现实形成了哈代独特的悲剧意识:在残酷的现实中,人是渺小无助的,无论经过多少努力,即使是或得了成功,那也是短暂的,转瞬即逝,最后终将是悲剧性的结局。
参考文献:
[1]廖美珍译.苔丝[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0.
[2]魏小红,严秀芹译.卡斯特桥市长[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4.
[3]丹纳,付雷译.艺术哲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1.
[4]覃承华. 哈代“幻灭”主题成因论略 [J].长沙大学学报,第2l卷第l期2007,1.
[5]杨成虎,刘颖主编.英美文学选读[M].朝华出版社,2004,10.
[6]哈代著[英],张谷若译.還乡[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