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漫画(十)

来源 :语文世界(初中版 )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255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十月的阳光下,84岁的奶奶打开了那只锈迹斑驳的黑漆木箱,取出了一套古老得几近朽烂的工具。母亲说那就是人们传说的奶奶的绣案。  奶奶抖开一段水样的白绫,熟练地张在绣案上,然后对着阳光眯起眼睛,一根黑色的绒线准确无误地穿过针孔。  于是,奶奶干枯的双手变成了两只春天的蝴蝶,在绣案翩然起舞。  人们都说,奶奶曾经是乡里最出色的绣女,她的绣品鲜艳而不媚俗,高雅却不清寒,如果谁家出嫁的女儿能拥有一件奶奶的绣
期刊
[真题回放]  请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文章。  1.那一刻,我们____________。  2.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要求:①如果选择题目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自定;③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应不少于20行);④有真情实感,力求有创意,不得套写抄袭;⑤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题目解析]  作文考题给了两个题目,要求任选一个,这就给我们了一个选择的自由,选
期刊
[经典简介]  蟋蟀柴斯特从没想过离开康涅狄格州乡下的草场,可它却因贪吃跳进了一个野餐篮,被带到纽约最繁华的地方——时代广场的地铁站。在人情冷漠的纽约,幸运的柴斯特遇到了聪明又略带市侩的塔克老鼠和忠诚、憨厚的亨利猫,还遇到了爱它的主人——男孩儿玛利欧。蟋蟀柴斯特用它绝妙的音乐天赋回报了朋友们的真挚友情,帮助玛利欧一家摆脱了困境,自己也成为了震惊整个纽约的演奏家!然而功成名就后的柴斯特却满心失落,思
期刊
2008年7月13日22时   振奋的讯息来自那远方的古城莫斯科   传到北京的红色电波啊   波及神州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北京啊北京   你一手挽着祖国一手挽着五环   像出征的将士得胜还朝   用我的诗情邀来那漫天的星辰日月   让天下的朋友在这儿聚会   用我的语言融化成一首奔放的歌   让寰宇的憧憬在你这儿凝结      我们赢了   赢得痛快啊   我们笑了   笑得开心啊   三千年
期刊
1.请你参加与“陕西民间艺术进课堂”有关的综合性学习系列活动。  ⑴【调查】阅读下面的表格,概括出三类调查对象态度变化的共同趋势。    ⑵【讨论】针对下面言论中的一个要点,表明自己的态度并谈出理由。  陕西民间艺术宜纳入原有的音乐、美术、劳技等课程之中,不增加课时,不设为考试科目。  ⑶【宣传】请为你所在地区富有特色的一种民间艺术写一条宣传语。要求:突出该民间艺术的特点,并使用比喻的修辞方法。 
期刊
[赛题一]   2007年12月14日国务院公布《关于修改的决定》,决定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定为法定假日。民族的传统节日,往往蕴含着伟大的民族精神,传承着民族的特色文化,凝聚着民族所特有的向心力和亲和力。把民族的传统节日以法律形式予以设定,这对弘扬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激励炎黄子孙发扬民族精神,牢记民族历史,激发中华儿女为民族更加强大而竭力创新创造的热情有着一种潜在的积极意义。
期刊
最留恋的瞬间  2004年,举重选手努尔詹·塔伊兰以总210.0公斤的总成绩夺得雅典奥运会女子48公斤级举重金牌,成为首名赢得奥运金牌的土耳其女运动员。她说:“这是土耳其妇女在奥运比赛中的第一个巨大胜利。我决心将这一胜利献给土耳其民族。”四年后的北京,她抓举开把的重量是84公斤,可惜三次试举均告失利,最终比赛无成绩。失利后,塔伊兰在下场前特意吻了一下杠铃,令人动容。她虽然失败了,但她对举重项目的热
期刊
陈敬容,笔名蓝冰、成辉、文谷。1917年9月2日生于四川省乐山县城。乐山旧制为嘉定府,古称嘉帅。它是距峨眉山百里左右的一个半岛形地带,三面为长江支流所环绕,只有一面陆路,经几个县通往成都。那里气候宜人,风物多丽。古往今来,哺育了不少有成就的文人。盛唐诗人岑参、现代作家郭沫若都出生在那 里;宋代诗人苏东坡曾在那里的凌云山上读书,凌云山有东坡洗砚池,历来被视为名胜之地。  她家里虽不富裕,却足可温饱。
期刊
[剧情简介]   1959年,威尔顿预备学院以它凝重的风格受到了当时人们的尊敬。在那里,教育的模式是固定的,不仅单调而且束缚了思想。然而这一切在一个新教师的手中发生了改变。基丁反传统的教育方法给学院带来了一丝生气:在他的课堂里,他鼓励学生站在课桌上,用一个崭新的视角去观察周围的世界;他向学生介绍了许多有思想的诗歌;他所提倡的自由发散式的思维哲学在学生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渐渐地,一些人接受了他,开始
期刊
点绛唇  朱 翌  流水泠泠,断桥横路梅枝亚。雪花飞下,浑似江南画。白璧青钱,欲买春无价。归来也,风吹平野,一点香随马。    [赏析]  这首词另题为“雪中看西湖梅花作”。作者雪中游湖观梅,雅兴不浅。他看到了一段画意,又赏到几分春意,信手拈来似的作成此词,“不为雕琢,自然大雅”(《词林纪事》卷九引《词苑》)。据说朱敦儒拜访作者之父不遇,于几案间见此词,遂书于扇而去(陈鹄《耆旧续闻》)。由此可见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