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语文要素,落实阅读与积累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njian99_Gma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双线组元
  统编教材采取“双线组织结构单元”编排,即以宽泛的人文主题和明确的语文要素组织安排单元内容,将语文素养的各种基本“因素”,分成若干个知识或能力训练的“点”,由浅入深,由易及难,分布并体现在各个单元系统的练习之中,形成一条贯穿全套教材的显性线索。
  语文要素是统编小学语文教材提出的一个核心概念,是建构语文教材训练体系的基石。语文要素就是语文训练的基本元素,包括基本的语文知识、必备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涵盖学习方法)、良好的学习习惯四个方面。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运用适当的学习策略,学习基本的语文知识,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必备的语文能力。
  二、挖掘隐藏在教材中的“语文要素”
  (一)“语文要素”在教材中的体现
  统编教材把“语文要素”分解细化,一一落实,分布到各个单元导读、课后习题、语文园地、习作设计之中。教学中,我们需要聚焦教材中的语文要素,把握教学目标。下面梳理“语文要素”在教材中的体现:
  1.通过单元导语点明本单元的语文要素;
  2.通过课后习题落实语文要素,贯穿方法指导;
  3.通过语文园地的我的发现、交流平台梳理总结语文要素,进一步提炼相关方法;
  4.通过字词句、词句段运用、习作等进行实践运用语文要素。
  教师在教学中要牢牢把握好语文要素的重要性和指导性,落实在语言实践中,着力训练,夯实语文基础。
  (二)梳理第一学段教材中的“语文要素”
  相对第二、三学段,第一学段的语文要素在教材中没有单元导语提示,也没有明显的组织形式,需要教师根据《教师教学用书》的单元说明、教材中课后练习题、文中的泡泡提示中提炼出语文要素,确定相关教学内容,落实第一学段的教学目标。以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为例:《教师教学用书》的单元说明如图所示,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是低年段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本单元四篇课文《秋天》《小小的船》《江南》《四季》的课后练习题都有明确指出朗读课文这一语文要素。
  此外,单元说明中还有重点读好“一”字不同读音和引导学生初步认识自然段这两个语文要素,在此单元第1课《秋天》课后两道题练习题均有体现。
  我们通过从《教师教学用书》的单元说明中了解,并借助课后练习题解读,梳理提炼一年级上册教材的语文要素分别如图所示:
  三、落实语文要素,学习阅读与积累
  语文学习是一个逐层递进的过程:识字、阅读、表达。语文学习离不开阅读和积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强调的都是阅读和积累的重要性。
  因此,一年级语文教学如何利用好教材,聚焦语文要素,引导学生学习阅读与积累?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1.紧扣年段目标,找准阅读与积累的落脚点。2.多维度解读,明确阅读与积累的训练点。3.落实基本功练习,抓实阅读与积累的着力点。
  (一)紧扣年段目标,找准阅读与积累的落脚点
  统编教材是以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编写依据的,课程标准是指导学科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我们在教学中应做到心中时刻有“标准”:一年级的语文教学应重视学生汉语拼音的不断巩固复习,重视识字写字,重视阅读,为学生学习书面语打好基础;重视口语交际,为学生表达能力的发展打好基础。使初入学的学生受到全面的语文启蒙教育,不仅在知识能力方面打好基础,而且在学习兴趣、方法、习惯等方面做好奠基工作。
  以识字写字为例。教材中设置了专门的识字单元,充分考虑汉字的文化特性、儿童的认知规律,重在渗透汉字文化,体现汉字规律。我们可以灵活结合教材运用多种方法指導学生进行识字,鼓励学生自己运用多种方法识记汉字,必要时还可以进行字形分析,发展学生的识字能力,形成初步积累。
  例如,学生喜欢读图、读连环画,不仅因为他们识字量少,更因为图画更形象生动,可感、可想象。借助图画识字是此阶段儿童的一种学习方式。因此,教师可以在不同的教学环节展现生动有趣的图画,让学生从形象上识记字形,让识字得以巩固。例如,在教学识字课《大小多少》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具,逐一将黄牛、小猫、鸭子、鸟等物品数量的图片逐一呈现在学生的眼前,让学生通过物品与对应文字的认识,了解文字本身所蕴含的意义,感受“大、小、多、少”的数量概念,加深对文字的记忆。
  又如,教材14课安排了一篇连环画形式的课文《小蜗牛》,课文不全文注音,而是给少量难字注音,引导学生重视图画这一重要的课程资源,学习借助图画认读、猜测生字,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发展阅读能力,积累文字。
  (二)多维度解读,明确阅读与积累的训练点
  每个单元的语文要素,都是教科书环环相扣体系结构中的一环。语文要素在教材中会依照深浅程度形成一条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的线索。因此,除了整体梳理全册的语文要素外,我们需要进行多维度解读,从单篇课文研读和系统研读入手,明晰“篇”中语文要素,进而把握“篇”类要素关联,在教学时“勾连上下”“环顾左右”,把握好“上下”“左右”各要素之间的关联,明确单元教学定位,使同一语文要素循序渐进,并对重要的语文要素整体地教、连续地教、有针对性地教,使学生的阅读与积累能力获得螺旋上升。
  如一年级上册提取信息能力这一语文要素是从第7课《青蛙写诗》一课开始的,在教学的时候,针对课后练习“说一说,青蛙写诗的时候谁来帮忙了?”老师不要只停留在一问一答,想到一个就回答一个的层面,可以在让学生借助圈画的方式,圈画青蛙写的诗里谁来当逗号和句号,让学生一边读一边圈画与问题有关的信息,最后引导学生用完整地一句话来回答,锻炼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
  接着,到教学12课《雪地里的小画家》时,针对课后练习“说一说,雪地里来了哪些小画家?它们画了什么?”我们可以联系前面学习过的圈画方法,并在此前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边读边用两种符号,分别圈画有关信息,引导学生把两个相关的信息用一句话串联起来,说清楚要点,学生通过借助不同的符号来回答问题,促进学生表达的条理性。   再到13课《乌鸦喝水》课后练习是“说一说,乌鸦是用什么办法喝着水的?”此时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从圈画字词到画出句子,要求学生用两句以上的话来说出信息链,加大训练难度,从而进一步促进阅读理解和信息提取能力的提高。
  以上不同单元的几篇课文,明显突出课文学习时就“信息提取”这一语文要素连续进行专项训练,从圈词到画句,再到用一两句话说出完整信息,均体现语文要素的层递性,明确学生阅读与积累的训练点。
  又如:《项链》一课,语文要素是:“的”字短语的合理搭配和积累。学生在之前学习第四单元《小小的船》时,已经进行仿例子说“的”字短语的训练,到今天学习《项链》一课,课后题“的”字短语,谁说得多?语文要素在仿例子说的基础上训练要求进一步提升,要求说得合理,说得多。老师教学时,通过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雪白的浪花,然后结合图片、生活场景,通过观察拓展,激发学生说更多的“的”字短语。当学生回答“雪白的白云,雪白的雪花“”等重复颜色的不合理搭配时,老师马上做出引导,使学生对“的”字短语的合理搭配、正确使用和积累得到进一步提高。由此可见,语文要素的学习贯穿到各单元的课文中,层层深入,逐步推进。
  (三)落实基本功练习,抓实阅读与积累的着力点
  关注语用,也是该部编版教材一个鲜明的特点。教学中,我们要通过阅读活动实践,落实基本功练习,凸显语用意识,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形成良好语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1.重视朗读指导和训练
  朗读是阅读教学的起步。語文课程标准对朗读非常重视。在识字课文中,朗读的作用更加重要。一年级的语文教学要将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通课文、培养语感作为语文学习的重要任务。
  朗读,首先是要读准字音、正确地朗读。《教师教学用书》指出:指导朗读要体现层次性,每次朗读都有不同要求。在一年级上册,学生学习了汉语拼音之后,在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的基础上,以多种形式反复练习朗读。读正确——要读出轻声、儿化、变调等;读流利——要做到不破词,不拖长音,做到连词读,不丢字、不添字、正确停顿等;在正确朗读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朗读能力——要读出意思、语气、情感等,如“读好长句子”,教师在教学中,遇到长句子和不容易读好的句子,要重视范读,发挥示范作用,让学生感知长句子的节奏、停顿。同时还要注重利用一些技巧:如创设情景、师生合作读等,进行必要的针对性训练。
  因为低年级学生的朗读指导不是靠理性的分析,而是感性的实践。所以,刚才的两节课在教学读长句子中,老师都十分注重范读和师生合作读,引导学生感知长句子的读法,学生通过反复练习,习得长句子的朗读方法,并将方法迁移到另一个长句子的朗读,得到朗读能力的提升。
  2.重视字词句积累训练
  字词句积累是语文学习最基础的任务,可采取以下方法积累和巩固字词句:
  (1)会认会写的字要不断反复巩固复习。每课要求会认,会写的字,在课本“识字表”、写字表、语文园地的“识字加油站”栏目都会有需要学习的新字,具有积累的价值,我们可以把这些要求会认会写的字做到反复巩固积累。
  (2)借助经验拓展扩词。教学中,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偏旁归类、联系生活、生字组词等方式拓展识记生字词,让学生建立字音、字形、字义之间的联系,从而增加词汇量,达到学生积累词汇的目的。
  (3)利用“栏目”丰富积累。教材通过课后练习设置的“读一读”“记一记”“背一背”“写一写”“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和语文园地的“字词句运用”“日积月累”等栏目,安排了相应的字词句练习和记忆内容。教师要注重这些“栏目”的利用,不断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学生对字词句的感悟、理解能力,并学习运用规范的语言进行表达。
  3.抓好自主阅读与积累
  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培养学生自主阅读与积累的习惯是本套教材编排创新的一个体现。教材编排了”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读童谣和儿歌”“快乐读书吧”等栏目,以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自主交流、体现主动阅读、分享阅读为主。例如,“快乐读书吧”的教学,要重视课外阅读的指导,引导学生选择好的读物,给他们创造交流课外阅读成果的机会,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一方面可以根据与教科书配套的同步阅读或辅助性教材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另一方面可以采用重点推荐一本、带出推荐同一类书籍的方法,向学生推荐一些程度适合的课外读物,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和阅读量,如阅读性的辅助读本:有人民教育出版社的《语文素养读本》等;与诵读有关的辅助读本:有《声律启蒙》《日有所诵》等;与经典有关的辅助读本:有《三字经》《弟子规》等等。
  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它们在阅读教学中承载的特殊功能,多渠道倡导学生大量阅读,对学生的课内外阅读进行系统安排,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探究的过程中感受阅读的乐趣,激发学习的动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4.重视语言文字的理解、运用和表达能力提升
  课文的语言是静态展示给学生的,如果只是机械地朗读和背诵,就不能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理解和运用能力,在重视积累的同时,强化输出,设计灵活多样的活动,调动学生联系生活体验,设计有效的语言表达实践练习,引导学生在创设的真实情境中进行交际,让学生在迁移运用中提升语用能力。
  例如:《大还是小》一课,老师抓住: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这一语文要素,先引导学生聚焦问题“文中的我,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大?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小?”然后让学生提取文中信息,接着老师再激发学生联系生活体验,结合插图,说一说自己生活中的例子,学生通过联系生活实际体验,把自己代入文中,从而理解了课文内涵,思考与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升。一年级学生的阅读与积累学习需要聚焦语文要素,落实好“点”,着眼于“远”。“点”是基础、积淀。在落实“点”生成语文要素“线”的基础上,要保护好学生探索世界的好奇心,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重视语言文字的运用,倡导大量阅读、自主学习,着重培养学生对语文的“爱”,进而使其养成习惯、掌握方法,形成思维,为其以后的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全面夯实基础。
  这就是阅读与积累的最终意义。
其他文献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对古诗词教学提出这样的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诗词更是传承中华文化的珍贵宝藏。初中语文课本中精心挑选的一些优秀古诗词,对于培养和提高初中生的文学想象力和素养,增加其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陶冶情操、培养美好的心灵和品质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指导作用。但目前初中古诗词的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尽人意的
期刊
本报综合消息 为了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丰富学生的生活实践,林伟民纪念小学因地制宜,在校园操场的一角开辟了一块地,将其变成学生的劳动实践基地——“伟民劳动基地”。经过全校师生持续的耕作,近日,“伟民劳动基地”丰收了。  师生们分区域共同种植蒜苗、白菜、生菜、油白菜等农作物。学生化身为绿色的小使者,从翻土到播种、浇水、施肥、除草。亲自参与到种植的每个环节。在种植、呵护、管理的过程中,师生共同体验耕耘的
期刊
本报综合消息 1月8日下午,从化区教育局在从化中学杏坛讲学厅举行了第八届校园科技体育艺术节闭幕式活动。闭幕式活动首先播放了2020年第八届校园科技体育艺术节工作总结视频,然后区教育局副局长陆敬强宣读《从化区第八届校园科技、体育、艺术节成绩通报》,现场颁发了从化区第八届校园科技、体育、艺术节先进单位奖和优秀组织奖,以及第36届广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从化赛区一等奖单位、2020年从化区学校体育特色项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研究的深入以及教育改革的推进,学校愈发重视学生的思想文化建设,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感恩教育是思想文化建设与素质教育中的一项内容。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实施感恩教育,需要结合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心理特点以及对于感恩的理解情况去制定针对性的实施策略。本文对感恩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实践策略作了探讨,旨在强化感恩教育在小学德育中的价值实现,促进学生积极健康的成长发展。  【关键词】感恩教育;
期刊
【摘要】文言文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是历史长河中前辈们智慧的结晶,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开展文言文教学,能够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祖国文化的魅力,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祖国的崇敬和爱戴之情,对于调动起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助力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涯具有重要意义。现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心得来谈谈小学语文文言文“三读法”教学模式的做法,并以《书戴嵩画牛》作例谈。  【关键词】部编版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三读
期刊
【摘要】农村小学生在学习英语时面临客观环境的劣势,若要学好英语这门第二语言学科,就要夯實基础并强化对词汇的拼读和记忆。自然拼读法在现阶段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一方面学生可以提升个人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另一方面还能降低农村小学生英语学习的难度。现阶段的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并不理想,笔者结合个人执教三、四年级英语的经验,分析自然拼读法在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提出几点自
期刊
【摘要】在新课改中对初中语文教学作出明确规定,课堂上要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审美水平等,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道德观,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语文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课堂中最重要的教学环节之一,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环节。通过语文阅读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扩充知识储备,使学生成为具有文化底蕴的人才。本文主要阐述阅读能力在初中语文
期刊
【摘要】当今小学数学教育备受瞩目,小学数学老师的工作任重而道远。本文简要阐述如何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引导与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几个策略。  【关键词】教育现状;转变观念;创设情境;转变方法;培养思考能力  我国数学教育起步较早,积累了许多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在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现实的小学数学教育实践中暴露出不少的问题。教师在上数学课的时候,
期刊
【摘要】在初中班主任工作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在学习方面是否进步,也要注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促使学生在心理上得到发展。教师要基于认知发展规律展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分析影响其心理的因素,并获得其心理认同,尝试引导其改变,对其进行鼓励,促使其转移情感,认识多彩世界,引导其参与到实践中,z提升价值观念。这些方法都能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质量,很好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基于此,本文对如何应用认知发展理论,开展心理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落实,小学数学需要保证学生的自主学习,知识学习和应用成为综合能力和素养培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要解决学生没有自主探究,缺乏学习方向的问题。小学生的好奇心较重,对于具体的内容感受性较强,在教学中就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来提高教学效果,保证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引领自主学习探究,在知识的学习中建立数学核心素养,形成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基于此,本文探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