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揭示ceRNA网络调控锰致神经毒性的标志物

来源 :环境卫生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dz4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筛选锰(manganese, Mn)染毒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后差异表达RNAs,分析内源性竞争RNA(competing endogenous RNA, ceRNA)共表达网络并鉴定出与帕金森病(Parkinson’ s disease, PD)患者大脑皮质中共表达的关键RNAs,揭示Mn致神经毒性与PD的共同分子机制和潜在的生物标志物。方法 利用Agilent人表达谱芯片对Mn暴露(500μmol/L MnCl2,6h)SH-SY5Y细胞进行mRNAs、miRNAs和lncRNAs检测;运用R软件分析差异表达(differential expression, DE)基因。通过starBase和miRTarBase数据库鉴定miRNA-lncRNA和miRNA-mRNA相互作用关系,用Cytoscape软件构建ceRNA调控网络,对比分析GEO数据库GSE72962检测的PD患者额叶皮质miRNAs表达数据;对DE mRNAs进行GO功能富集和KEGG通路分析。结果 Mn染毒SH-SY5Y细胞后差异表达分析筛选出DE lncRNAs 177个,DE miRNAs 112个和DE mRNAs 6 353个。根据共表达分析结果和ceRNA调控机制,最终纳入lncRNAs 20个,miRNAs 14个和mRNAs 27个,共65对相互作用关系构建lncRNA-miRNA-mRNA调控网络。其中miR-124-3p和miR-371a-5p的表达在Mn染毒神经细胞和PD患者额叶皮质中均有显著性变化。GO和KEGG富集分析提示,ceRNA主要富集在神经系统发育、凋亡信号调节、氧化应激反应、自噬、细胞衰老等通路。结论 ceRNA调控网络在Mn致神经毒性作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miR-124-3p和miR-371a-5p可能会成为锰中毒和PD诊断的生物标志物。
其他文献
本课对象广大党员干部。本课时间3小时(讲课2小时,讨论1小时)。本课目的广大党员干部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准确把握“两个大局”的丰富内涵和联动关系,牢牢抓住“两个大局”中的有利变局,塑造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主动作为、顺势而为,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期刊
据《中国教师报》2022年5月4日03版报道:《强师计划》特别强调坚持师德为先,对新时代中小学师德建设作出系统部署并提出明确要求,体现出对教育发展基本规律的科学遵循,必将有力推动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的高质量发展。坚持师德为先是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了教师必须是道德高尚的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应该是师德师风。坚持师德为先的实质是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强师计划》对加强教
期刊
USBkey是一项重要的身份识别以及数据保护的网络安全技术,逐步被用户认可和使用,本课题研究由此出发,基于我国USBkey技术应用现状对该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分析。目前我国常用的USBkey种类较多,但根据芯片类型主要可以分为智能卡芯片和非智能卡芯片两个大类。根绝内置cpu是否支持加密算法也可以分为带算法和不带算法两种。
成仿吾作为无产阶级教育家,在民主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关于师德师风建设理论和实践探索,是党的百年教育思想的重要构成,为党的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仿吾强调坚持教书和育人、言传和身教、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强调党对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领导。成仿吾的师德师风建设理论和实践在当代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舞蹈啦啦操音乐节奏感较强、动作和队形变换多样、感染力强,且具有较大的视觉冲击力,这些特点使小学生非常喜爱这项运动。选取新疆乌鲁木齐市某小学五年级和六年级的小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对已经接受舞蹈啦啦操训练和未接受过啦啦操训练的小学生进行调查数据取证,开展数据统计分析,探讨舞蹈啦啦操对小学生心境状态的影响及其促进作用。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接受舞蹈啦啦操训练与未接受舞蹈啦啦操训练学生的心境状态存在显著差异,
目的 通过构建肾乳头状细胞癌(PRCC)相关ceRNA网络并进行分析,同时联合免疫细胞浸润,寻找新的PRCC治疗靶点和预后标志物。方法 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下载PRCC相关基因及其临床数据,并利用R软件筛选出差异表达的RNA分子构建ceRNA网络。进行单因素Cox分析、lasso回归分析以及多因素Cox分析筛选出与预后相关的基因并构建基因风险模型。通过CIBERSORT算法对免疫细胞
面对当前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存在的乡村发展问题,文章从艺术设计的视角研究乡村振兴的途径,通过对乡村发展的问题分析、艺术设计介入乡村振兴的SWOT分析、艺术设计介入乡村振兴的案例调研,以及对开平市塘口镇乡村进行田野调研,提出通过艺术设计产教融合、艺术展演、艺术孵化、艺术拍卖等途径振兴乡村。
新时代对师德师风的新要求为课程思政开展奠定了基础,同时,课程思政为师德师风建设提供内生动力。高校师范专业学生是教师队伍的后备军,其师德养成情况直接关系到课程思政的实施成效。课程思政的价值塑造、传递过程、系统性的形成等相关价值取向与教师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及协同育人意识息息相关。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背景下,深入思考师德师风建设与课程思政之间的联系,呼应时代发展所需,开阔课程思政研究和教师专业发展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