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要培养幼儿对劳动的热爱和对劳动成果的尊重”的要求。幼儿园阶段是培养幼儿热爱劳动意识、培养幼儿良好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的黄金时期。而中班幼儿通过小班一年的培养,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理能力,在这个基础上,培养幼儿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尊重劳动者的良好品质,在幼儿热爱劳动活动的基础上,帮助养成正确的良好的劳动习惯,并能具备一定的劳动知识和技能,体验简单的劳动过程,从而学会享受服务自己、服务他人的乐趣。这样不仅可以养成了热爱劳动的好习惯,而且能增强幼儿的社会性,培养幼儿健康的性格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中班 劳动习惯 养成策略
一、培养幼儿劳动习惯的意义和重要性
1.促进幼儿个性品质健康发展
培养幼儿的劳动习惯可以促进幼儿个性和品质健康发展,幼儿期是个性形成初期也是培养品质的关键时期,但现阶段很多家长处于对孩子的溺爱和保护,忽视了在家庭教育中对学生进行劳动培养,甚至很多家庭在中班阶段仍在帮助学生穿衣并进行喂饭等日常活动[1]。
让幼儿参与到日常劳动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劳动兴趣和劳动意识,幼儿阶段的学生看待一切事物都是新鲜的,在劳动中体验成功可以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满足幼儿阶段的心理需求;在劳动中体验失败可以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教师可以帮助幼儿总结经验教训并进行反复实践,在提高幼儿抗挫能力的同时培养幼儿的毅力和独立性,促进幼儿身心和个性品质健康发展[2]。
2.发散思维、开发潜能
幼儿阶段是开发潜能的重要阶段,幼儿可以在劳动过程中发散思维,摸索快捷有效的劳动方式并开发大脑潜能,促进智力发展[3]。
幼儿阶段的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是相辅相成的,在劳动中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可以激发大脑运转频率,有效激发幼儿潜能。幼儿在劳动过程中需要观察教师劳动模式,思考快捷有效的劳动方法并自行摸索劳动方法,在调动多种感官的同时促进大脑飞速运转,有效激发大脑潜力和个人潜能。
幼儿阶段学生在劳动过程中需要认真对待手中工作,因此会形成注意力较为集中的良好习惯,据调查研究表明,自行穿衣吃饭并参与简单劳动的学生集中注意力时间要长于不参与劳动的学生。
3.提高幼儿思想道德品质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类的劳动,幼儿阶段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可以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并培养幼儿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吃苦耐劳不怕困难的品质[4]。虽然劳动是光荣的行为,但劳动也是需要付出辛勤汗水甚至泪水的行为,在中班阶段为幼儿创造劳动机会可以让学生在劳动中获得坚持不懈、不轻言放弃的良好品质。通过校内劳动可以培养幼儿的独立自主精神、通过社区劳动可以培养幼儿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通过家庭劳动可以让幼儿深刻感受到父母的艰辛并激发幼儿的感恩之心,促进家庭关系和谐发展[5]。
二、劳动习惯养成教育的方式
1.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培养幼儿劳动习惯
幼儿园一日生活丰富多彩,教师可以在生活细节中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
教师可以在就餐过程中培养幼儿的劳动习惯,幼儿园阶段在就餐环节前有搬动桌椅并分发碗筷的环节,教师可以鼓励并引导幼儿自行分发碗筷并学会自行就餐、熟知餐桌礼仪。在就餐活动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行擦嘴、漱口并整理餐桌,将厨余垃圾倒入垃圾桶并将参与送回指定位置。教师可以在就餐环节引导学生幼儿整理餐桌,很多中班阶段幼儿在吃饭过程中会掉落饭粒或菜汤,教师可以带领幼儿自行擦桌子并打扫地面,形成良好的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幼儿在自行整理就餐环境过程中可以摸索总结出顺着一个方向擦桌子效率较高和从上而下,先擦桌后扫地的劳动流程,提高学生的劳动效率和劳动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就餐环境评选“劳动之星”,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促使幼儿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为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班级为幼儿创设了自然角这一植物园地,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认领植物并进行浇水,切实参与到种植劳动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示范让学生认识到为植物浇水的步骤和浇水量,在种植劳动中学生需要定期浇水,無形中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通过浇水等劳动学生可以切身感受到种植的辛苦和收获的喜悦,在教师的合理引导下可以形成不浪费粮食的良好习惯并形成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良好的劳动习惯。
教师可以在午睡过程中培养幼儿良好的劳动习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午睡结束后自行穿衣穿鞋并整理被褥,并通过竞赛的方式提高幼儿的劳动积极性,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并自觉形成在家铺床叠被的良好习惯。
中班阶段游戏种类较多,游戏时间较长,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在游戏结束后自行整理玩具并收拾游戏场地。在整理玩具的过程中,可以根据玩具种类调整收纳方式,在开发智力的同时提高劳动效率。
教师可以通过“值日生”制度激发幼儿的劳动兴趣并形成良好的责任感。教师可以将班级幼儿分为若干小组,按周一至周五的顺序由不同小组负责班级内卫生环境,在小组劳动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提高幼儿的劳动能力、培养幼儿的合作交流能力并培养幼儿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良好品质。
2.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培养幼儿的劳动习惯
幼儿园中班阶段幼儿已经有一定的活动参与经验,教师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活动培养幼儿的劳动习惯。
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参加社会活动《我来帮帮你》,教师帮助幼儿设计劳动综合评价表格并让幼儿清楚认知不同评语的意思和进步空间,引导幼儿根据幼儿园一日生活对自身劳动行为和习惯进行评价并讲述为什么说自己“真能干!”通过劳动自评帮助幼儿获得劳动自信并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幼儿园阶段学生好胜心强,在良性竞争环境中每个幼儿都可以获得长足发展进步。
音乐教育是幼儿阶段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和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通过轻松愉快的音乐氛围可以对幼儿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有效提高教育效果并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劳动意识。教师可以通过音乐教学中的《我有一双小小手》、《我的好妈妈》等培养幼儿的劳动自豪感,强化幼儿热爱劳动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