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白鹿原》电影改编对文本作品的得与失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pingaaa3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陈忠实的代表作之一——《白鹿原》自1993年出版起,就受到了各界热烈的关注及评议,后续不停有学者从《白鹿原》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女性角色分析、比较文学等方面进行研究。尤其在《白鹿原》获得茅盾文学奖之后,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传播,被改编为电影、戏剧、歌舞剧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文中所提到的《白鹿原》电影版是于2012年上映的王全安导演的电影作品,本文将就《白鹿原》文本作品与电影改编来进行比较,从得与失两个角度辩证地看待《白鹿原》电影改编对文本作品的得与失。在电影改编中,创作者结合了自身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以及其他学者的见解,再糅合近电影、艺术领域的创作手法,对原著进行了删减、增加、与创造,使得作品在某种程度上失去了原著蕴含的深意,却也带来了些创新,并更富有娱乐性。由此可见,在电影《白鹿原》对原著的改编中,得与失是共同存在的。
  关键词:《白鹿原》;电影改编;得失
  作者简介:李瑶,女,湖南邵阳人,硕士,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30--02
  陕西作家陈忠实的《白鹿原》是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长河中的一颗璀璨石子,自诞生之日便熠熠生辉,至今仍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作品以二十世纪五十年的渭河平原为写作背景,开篇以一个平头老百姓的嫁娶琐事为线索,引出波澜壮阔的宗族斗争、儿女私情、党派变换、阶级斗争,由浅入深,由小人物的命运引出了一个庞大的世界,可谓精妙。而电影的成功改编,更是推波助澜,将这部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学作品带到了更多人的视野里,电影工作人员历经九年筹备期,三年拍摄期,终于在2012年将这部旷世之作搬上了大荧幕。基于本身文学作品与电影传播载体的不同,以及表现手法的差异,电影想要做到完全还原作品,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在《白鹿原》电影改编中,对原著多多少少进行了内容的增加和摒弃,这些改编,有得也有失,可谓是瑕瑜互见。
  一、《白鹿原》的电影改编
  《白鹿原》的电影改编历程可以说是一波三折。在其问世之初,就曾传出过有导演有意改编的说法。尤其到1998年,《白鹿原》获得第四届茅盾文学奖之后,这部小说更是变得格外抢手,张艺谋、陈凯歌、田壮壮、吴天明等著名导演都曾动念改编这部小说,但因种种原因,都无疾而终。直到2002年,这部小说以5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卖出了影视改编权。在当时,这个“高价”也曾引起了一阵轰动。随后,西安电影制片厂宣布,将投资5000万元人民币拍摄这部巨作。但因小说中露骨的激情情节不過审,电影的立项不得已又推迟了两年的时间。此后王全安曾发表过“2005年将是白鹿原年”这类豪言壮语,但又因其与投资方在电影拍摄手法上的争议而再度搁浅。随着2006年话剧《白鹿原》的成功上演,使《白鹿原》的电影改编有了新的进展。2007年,西安电影制片厂邀请著名编剧芦苇完成了《白鹿原》的剧本改编工作,但王全安又因投资方在主创都未落定时就仓促决定开拍时间感到不满,愤而退出。之后,《白鹿原》虽然也有爆出姜文要导演,葛优、章子怡等著名演员加盟等消息,但始终未有真正进展。2010年,距离小说问世17年之后,王全安终于亲自操刀进行电影改编。2012年,一亿投资,两度放弃,九年筹备,十年铸一剑的电影《白鹿原》终于与广大影迷见面了。
  《白鹿原》电影改编由于其与原著文本截然不同的媒介特点,也就是将原著50万的文字转换成了2.5小时的影响,时间与媒介转换的限制使得电影无法全盘还原原著,而是将冲突主要放在白鹿两家老辈人在规矩秩序、地方地位的明争暗斗和新一代在社会变迁的历史潮流的境遇中遭遇的磨难,以及田小娥这个在原著中最具争议也是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由她引发的爱恨情仇上。在原著中,家族、国家的荣辱兴衰是所有故事情节推动发展的主线,全篇以此线索展开,田小娥与白鹿两家男人的爱恨情仇只是作为辅线穿插在文中,而电影改编将田小娥的情感发展放在主要位置,于是电影围绕着情感的发展铺开,从大体看来,这是电影与原著最大的不同了。当然可以理解的是,文学文本与电影这两者的受众不同,首先,文学作品面向的群众是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群,而电影面向的是更为广大的群体,无论文化程度高低,均可一览。顾在电影改编中,以感情线作为主体也是为了增加电影的趣味性,迎合更多观众的口味,也可以说是在电影改编中,在原著的基础上,使其更加商业化。
  二、《白鹿原》电影改编的“得”
  王全安在电影改编中,对原著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删改,于是最后呈现在观众眼前的电影是一部主要诉说了白鹿两家老一辈明争暗斗与新一辈成长,以及围绕女主角田小娥的感情线发展为主要内容的一部作品,将原著中主要以封建阶级与新革命的到来的矛盾,国家历史变迁的部分弱化或者是直接删减掉了,这样子的精简使得电影版的《白鹿原》更为精简易懂,符合大众的认知范围,也是电影表现手法目标的实现。这种形式和内容上的删减,一是由于电影自身普及的广泛性,不能涉及过多政治敏感话题因此要做创作内容的删减;二是为了使电影更加通俗化,符合大众的口味;三是为了将原著中最吸睛的部分表达出来,以达到一个使电影票房卖得更好,也就是为了达到商业化的目的。由此我们可以说,虽然电影改编失掉了原文的一些精髓的内容,但是作为一个电影作品来看,这样的处理方式是值得肯定的。
  电影改编较文本原著相比,电影中加入了多种艺术手法使得影片更具有表现力。电影基于本身可以更好地传达光影、对白的优势,使其在没有很高文学修养的普罗大众面前,也能很好地表达电影所想表达的精髓,电影中融入了具有陕西本土特色秦腔和皮影戏元素,由此不需要文墨渲染就在开篇高亢的秦腔奏乐中将观众带入到了作品意境当中,为观众拉开了衣服绘声绘色极具人文风情的画卷,还原了原著的故事背景,也起到了直观、深入的情感带入,极具画面感和音乐美。影片除了在开头用秦腔将观众带入意境外,在结尾也用了秦腔奏乐以与开头相呼应,此外,在黑娃逃乡到过巨人家里做麦客时,一大段农民现场表演的秦腔,悲壮又高昂,似乎为后文要发生的黑娃与田小娥的邂逅及后面发生的惨剧做了预告,电影本身也是随着这壮烈的秦腔逐渐走向高潮。由此可见电影改编所使用的艺术手法是其优势,在电影改编中采取合适的艺术手段,使电影更加富有感染力,也是《白鹿原》电影改编相比原著令人称赞的一部分。   三、《白鹿原》电影改编的“失”
  在《白鹿原》原著中,作者仅用笔触为读者呈现出广阔的视野、宏大的气势、贯穿全文的儒家传统文化,使作品如史诗画卷一般波澜壮阔而又使人深思,家族之争,阶级权利,爱恨情仇穿插全文,是个完整宏大的世界,各个层面,由个人,到家族,乃至国家命运,都在作品中被作者用精妙绝伦的文字富有逻辑的交织在一起,最终成就了这样一篇史诗巨作。但是在电影改编中,矛盾冲突主要体现的是父子冲突,而对历史变迁产生的阶级矛盾和家国矛盾的表现非常之少,贯穿全文的主要线索由庞大的家国权利变成由儿女情长,等于将原著所想表达的世界观范围缩窄了,使之蕴含的意义也变得更为肤浅,这是一种缺失,也为以后的电影改编文学作品提出了值得深思的问题:如何在商业价值与原著精魄两者权衡,取舍。
  此外,就《白鹿原》电影改编在角色上进行的删减来说,电影改编删减了朱老师,百灵等在原著中起着非常重要作用的一些人物,這些人物很大一部分代表了白鹿之精髓。比如白灵,她是白鹿原白鹿精神的化身,机灵,聪敏,又代表了新的世界新的力量的崛起,同时具有新时代女性独立,反叛封建思想的特征,在原著中开头以及结尾多次提到白鹿原上的白鹿精灵,似乎也是与白灵这个人物的命运有着一定相关,白灵就是白鹿精魂的化身,却在电影中遭到粗暴删减。朱老师在原著中代表了儒家传统文化,在家国动荡中,朱老师的地位也随之变化,代表了封建文化在历史动荡中受到了冲击,是个非常有代表性的人物,在原著中也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关键人物,但在人物删减中,直接将这两个重要角色抹去了,不得不说是电影改编的重大缺失之一。
  提到角色的改编带来的遗憾,不得不提电影中的女主角,田小娥。在《白鹿原》原著中,田小娥是个反叛个性鲜明的人物,她叛逆,不愿做小妾做封建思想统治下的牺牲品,这是她身上“新”的东西,但是同时,她又是那么渴望的到被封建思想那一套的认同,在文中田小娥对祠堂的执着中便可得知,这样一个充满了反叛改革意识,而又被封建思想所束缚的角色,充满了矛盾与争议,如果那个动荡的时代一样,新与旧碰撞出激烈的花火。但在《白鹿原》电影改编中,也许是为了迎合观众的心理,田小娥这角色被塑造成一个似乎只是被情欲控制的女人,那些反叛,那些固守,那些值得深思品味的人物性格,都变淡了。这是唯一一个在电影中占重要地位的角色,也被电影商业化,低俗化了,不得不说是件可惜的事。
  最后,《白鹿原》电影改编的优点与不足其实是相依相存的,所以在理解电影改编文学作品的许多不得已的利益化的举措的同时,我们还需要思考如何去权衡利益与精神的收获。但是电影的上映也为文学作品的广泛传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所以电影改编文学作品的做法还是值得推崇和鼓励,希望以后会有更多优秀的这类改编文学作品的电影出现在大众文化中。
  参考文献:
  [1]陈忠实.《白鹿原》[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12.
其他文献
近年来,ACG亚文化的受众群体和新兴的90后观影群体产生了大面积的重合,在资本促使下,中国商业电影开始吸收ACG亚文化中的诸多元素,从镜头语言、叙事结构和精神内核层面,将其
作者简介:常富丽,成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30--01  一、故事梗概  《唐顿庄园》讲述的是大时代背景下,一个贵族家族的兴衰荣辱。电视剧画面古朴精致,人物细腻真实,情节曲折,故事非常动人。  故事中顽固保守的老妇人与格兰萨姆激进的小女儿茜玻在生活喜欢和意识观念方面
期刊
目的:研究环孢素脂质体滴眼液在兔眼组织的吸收以及对大鼠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1)环孢素在兔眼组织含量的测定:42只家兔,随机分成0.25、0.5、1.0、2.0、4.0、6.0、8
摘 要:电视剧《走西口》深入挖掘西北乡土民俗和文学的文化积淀,第一次“走西口”题材搬上了电视剧的舞台,凭借着捏合当下晋商题材、移民题材、革命题材三个热门题材于一体,构成了《走西口》的吸引力的基础,通过描绘“走西口”儒商田青的艰辛成长历程,勾画了一个催人奋进的荧幕形象。同时,三个题材融合的安排,影片主要昭示的山西晋商文化与最终的红色革命结局,形成了作品风格前后的不协调。该剧情节脉络比较清晰,但节奏发
人们的言语交际状况无疑是十分复杂的,但是都遵循着一些准则。最重要的是合作准则,即在谈话中为了先确定一个参与者都能够接受的方向,删除不适合谈话目的或方向的话语,这要求
目的:探讨甲真菌病的组织病理学快速诊断方法,以便临床应用.方法:30例病甲标本KOH软化后,用六胺银亮绿法染色并制成组织切片,同时进行真菌学检查及KOH加热溶解镜检,并与之进
1.目的:从体外研究celecoxib对胃癌SGC-7901细胞的抗增殖作用及其机制.2.方法:MTT法检测celecoxib对胃癌SGC-7901细胞的抗增殖作用;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胃癌细胞系
博士生和高校中的其他学生有什么不同.这是一个值得问的问题吗?是的。这个问题其实是在问:博士生也是学生吗?
摘 要:美国哲学家格莱斯(1976)提出的合作原则(Cooperation Principle)和会话含义(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是语用学的重要内容,在语言交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以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的人物对话为实例,以合作原则为理论依据,分析由于违反合作原则表达的会话含义从而达到提高我们交际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人民的名义》;合作原则;会话含义  
[目的]探索广西南宁地区桔小实蝇的为害与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方法。[方法]在番石榴园采用定点系统调查法,以实蝇引诱剂为材料对桔小实蝇成虫发生动态进行调查;研究诱蝇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