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环境社会系统研究进展

来源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kinch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收稿日期:2012-08-15
  作者简介:夏成,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可持续发展理论。
  通讯作者:甘辉,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可持续发展理论、环境经济。
  
  摘要开展环境社会系统研究,可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支持,更有助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建构。目前,环境社会系统研究面临的问题是多学科融合不足,正处于探索阶段。把握环境社会系统研究的现状和趋势,将会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方向。本文从共同演化、方法论、多样性、模型、案例五个方面综述了当前国外环境社会系统的研究进展。环境系统和社会系统是共同演化的,前者影响了后者的文化、价值、科学技术以及社会组织,后者也对前者产生影响并体现了环境系统的特点。开展环境社会系统研究需要发展真正的整体主义方法,形成新的理论框架。环境社会系统具有复合的模式与过程。系统的多样性十分必要,不同地区的自然、社会差异很大,不存在适合任何情况的单一制度安排;文化多样性为解决环境社会问题提供了多种视角和选择空间。已有的定量模型与概念或定性模型并不相称,涉及演化的数学模型的所得的结果往往少于定性分析,需尽可能多地考虑环境社会系统中的影响因素以避免遗漏的可能性。案例研究也是热点之一。
  关键词环境社会系统;共同演化;方法论;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X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04(2013)07-0022-05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3.07.004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重要任务之一,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建设的全过程。将环境、社会(包含经济维度)作为一个系统即“环境社会系统”来进行研究,有助于丰富并发展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并有望为生态文明建设服务。国外关于此系统名称的提法有多种,比如社会-生态系统(Socialecological system)[1]、环境社会系统(Environmentalsocial system)[2]、复合适应系统(Complex adaptive system)[3]、人与环境系统(Humanenvironment system)[4]等。本文除直译外,其它主要使用“环境社会系统”这一提法。这类研究尽管意义重大,但由于需要多学科的参与和集成,因此难度较大,目前尚处于探索期,还不成熟。本文结合国外此领域的相关进展,本文重点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了归纳。
  1共同演化
  共同演化(coevolution),由两物种之间的演化扩展到物种适应其生物和物理环境的各种特点时产生的演化[5],其意义在于它将演化生物学和生态学联系起来。演化的思想已经成为生态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6]。
  目前,共同演化的概念已经从生态学扩展至不同种族基因、文化变迁领域[3,7,8]。虽然关于达尔文的进化的基本观点能扩展到社会、经济的哪些具体领域及其使用界限仍是目前的争论焦点之一,但是越来越多的学者认同:社会、文化演化过程和自然进化过程都有其自身机制,且存在重要的、根本性的差异[5]。Norgaard[5,9,10]提出并初步发展了环境系统和社会系统互相影响、共同演化的思想:环境系统和社会系统是共同演化的,前者影响了后者的文化、价值、科学技术以及社会组织,后者也对环境系统产生影响并体现了环境系统的特点。
  文化演化的过程是指从宏观、微观层面包含人群在内的各种系统的变化。其方式主要有:通过大规模的生物物理影响;通过有意识地设计文化产品和过程作为选择力量;故意“操控” 基因信息[5]。而自然演化又会在不同的层面、以不同的强度影响文化演化。一些学者已经开始研究文化与自然共同演化的特点及其与技术和社会组织的联系,以便理解人类的文化如何影响演化的过程和规律,知晓人类的生物性未来[5,11]。
  Holling[8]把“pan”和“hierarchy”合成为“panarchy”,暗示了系统演化过程中可能存在不可预期的变化;并通过适应性循环(adaptive cycle)这一概念模型描述了系统的发展、病态和毁灭等不同阶段中主体的状态特征。IPCC的一份报告[12]认为,为了理解社会、制度、技术的演化过程,必须解决以下问题:对新的行为、制度、社会或文化模式的研究;对那些已经发现的(规律)进行试验;使用各种方法选择“合适的”或“可取的”变化;使用各种方法普及并固定已经选择的变化。农业共同演化的研究认为,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是共同演化而非动态平衡,行为的驱动因素可能随时间演化[13-15]。
  当前,不同国家、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全球可持续发展面临诸多压力。开展环境社会系统演化的动因、机制、途径等方面的研究,对不同区域迈向生态文明,实现一个地区、国家乃至全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理论视角。
  夏成等:国外环境社会系统研究进展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第7期2方法论研究
  社会系统、自然系统、众多人造物都具有整体涌现性,因此需要整体性的研究方法。这不仅需要生态学的参与,还需要其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技术)的参与[3,4,16,17]。
  研究一个系统至少包括三个层次:系统、子系统、包含两个或以上子系统组成的体系,即suprasystem[8]。层次理论是理解和处理复合分级系统的一种整体性方法;具有等级结构的集成系统比不具有等级结构的、且包含与前者相同元素的集成系统演化得快,还具有更好的恢复力(resilience)[6]。
  社会-生态系统具有新的、复合的模式与过程,包括具有阈值的非线性动力学、互相影响的反馈回路、时滞、恢复力、异质性、意外、遗留效应、协同作用等[18]。反馈过程是社会-生态系统的典型特征之一,通过反馈机制导致的持续的交互作用可能使得复合系统远离平衡[6,18,19]。社会-生态系统是自组织的,个体与系统之间的反馈有可能成为理解制度变革得以产生以及变革结果得以维系的原因[20,21]。系统中的因果关系常常是复合而非线性的;在联系链条中的各个要素中,因果关系可能是循链而动,也可能是跳跃的[17]。
  就系统优化的方法而言,Ostrom认为〔22〕:环境社会系统研究中,表现出来的主要问题背后的概念结构是一幅崎岖不平、有着众多“山巅”和“山谷”的图景。如果一旦发现了某些山巅就简单地把潜在的解决方案急剧地减少到几个“优化的”策略,往往不足以形成富有成效的解决方案,而且,任何提高某个子系统的适应优化程度的过程很可能对提高整个系统的恢复力是不利的[3,22]。在短期内有利于应对全球性变化的治理策略在长期可能是有害的[23]。
  在不同学科中,对系统的范围的定义和使用存在差异;在环境社会系统的研究中,倚靠关于范围的某种单一视角是不够的[4],科学研究应该是和实际应用混合在一起而非分离的[17]。
  Edward B Barbier[24]认为,必须发展新的方法以获得生态系统提供各种生态服务的价格。MA[25]使用权衡分析(tradeoff analysis)确定生态服务的价值。Carpenter等[17]认为,在一个相对同质的、博识的社区中使用权衡分析方法,社区容易做出权衡得当的决定,损失容易被补偿。
  环境社会系统的复合性特点,决定了其研究必须运用多种方法。就目前的研究状况看,最重要的应该是运用整体性的方法从宏观上认识、把握环境社会系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系统各元素、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包括研究系统物质流、能量流、意识流的方法。研究过程中,定性方法必不可少,而定量方法仍需要较长时间的发展。
其他文献
目的应用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不同年龄正常儿童左室局部心肌收缩期周向峰值应变(SC)、应变率(Sr C)特征。方法将164例正常儿童分为5组,≤3岁为幼儿组(A组)24例,〉3岁且≤6岁为学龄
采用C-D生产函数定量分析了农村水电投入对浙江省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结果表明,GDP与劳动力、资本存量和发电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用电量每增加1%,GDP将增加0.189%,据
信息素质是大学生素质组成的一个重要部分,目前我国大学生信息素质存在许多问题:信息意识差,信息消费结构不合理,信息道德水准有待提高。高校应采取多种形式的信息素质教育手
印度经济增长模式中有很多有意义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这包括良好的法制环境、完善的金融体制、高效的教育体系、优秀的企业家队伍等等。同为亚洲大国和发展中国家,中国和印度
超临界流体萃取(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简称SFE),是近几年来研究开发的一种新型化工分离技术,SFE技术利用超临界流体(SCF)兼有气、液两重性的特点,综合了各类提取
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定量(VTQ)技术在子宫内膜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VTQ技术测量84例子宫内膜病变患者(病变组)及34例子宫内膜正常女性(健康对照组)的剪切波速度(SWV),
“直过民族”,是我国56个民族中的特殊成员.他们从原始社会或奴隶社会跨越几种社会形态,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几乎“一夜之间”跨越了其他民族上千年的历程.
"我们保护文化,是要让各民族传统的信仰,道德,在新的形势下,拽外界频繁接触后,还能够继续起到维护社区稳定、民族和谐的功能.”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做云南研究,通过30多年来
由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主办、超声心动图专业委员会与阜外医院共同承办的2016年第十三届全国超声心动图学术会议及全体委员会议,定于2016年11月18~20日在北京美泉宫饭店召开
第三届全国暨国际超声分子影像和生物效应及治疗学术会议于2016年4月8日至11日在中国重庆海逸酒店召开。会议由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主办,超声分子影像、超声生物效应及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