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尽管我们对于写作有着很多美妙的期许,诸如“情动于衷而形于言”“耕耘文字,抒写人生”。按理说,写作无非就是表达主张,抒发情感,“我手写我心”而已,应该成为每天的常态,像呼吸一样自然,但事实上,中学作文教学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尴尬:学生写作缺乏内驱力,往往是怨声载道,疲于应付,很多学生坦言,对作文期望很高,但想说爱你不容易。
中学作文教学中,充斥着各类满分作文的范本,写作模板化、程式化、技术化,对高考范文嗜痂成癖般的推崇,都在一定程度上异化着写作的本质,消减着写作的热情。写作不再是表达真切见解和真挚情感的个性化思维活动,而是沦为了雕虫小技和文字游戏。一到作文,学生或钻进故纸堆里,寻章摘句,成了历史掌故的木乃伊;或刻意置顶崇高,无病呻吟,缺乏真情实感,成为假道学;或缺乏独立思想和卓然见解,人云亦云,成为阉割灵魂的行尸走肉。
作文,是蕴含着最为复杂心智活动的语文学习,而教师不注重写作兴趣的激发,不注重写作心理的研究,不注重创设良好的写作情景和契机,写作成了教师布置任务和学生交差。作文课上,那种援笔立成、倚马可待的才情不复存在,那种沉吟玩索、沉浸其中的陶然自得,那种时而掩卷沉思、时而奋笔疾书的姿态,这些动人的情景已不复存在,这些古人最原生态的写作行为已远离我们而去,我们失却了最古典的写作情怀。取而代之的是,所有学生,只顾埋头,密密匝匝的,只为“爬满格子”,用笔头代替了思考,看似洋洋洒洒,实则空洞无物。作文,不再是像对待一件杰作一般,而是当作产品一般。一到800字标记,便长长吁一口气,庆幸完成任务。
审视作文教学的现状,何不换一种思维,尝试“微写作”?将写作贯穿于语文学习和生活的始终,寓写于乐,让写作无处不在,成为学习生活的常态,如呼吸一样自然。而不是为作文而作文,何乐不为?
微写作的创意,或许来源于微博。它变传统的大作文写作为碎片式写作、片段式写作,不求长篇累牍,不求从审题、立意到选材、构思、行文一气呵成,如风行水上,而是引导学生随时、随地、随性、随兴地写作,对课文的独到、真切、个性化的理解,读书札记心得、日常生活中的闲情偶拾,即兴感悟,课堂上的话题式写作,语文生活化实践,都可以纳入微写作的范畴。一段评论,一句话,一副对联,一首小诗,一个题记,几句旁批、眉批,几句引用……形式多样,不拘一格。它是作文教学重要的一极,和大作文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着力于淬炼思想,锤炼语言,活络文笔,简单而易于操作。只要坚持笔耕不辍,久而久之,学生不断积学储宝,酌理富才,对于写作水平的提高确有事半功倍之效。下面笔者就自己的作文教学实践浅谈微写作:
为课文写诗——与课文同步写作
我在教授新课时,为引导学生熟悉课文内容,深化课文理解,常常采用“为课文写诗”的形式,高度凝练地概括课文思想内容,立足课文,又适当拓展延伸。如上完《荆轲刺秦王》,我引用诗句“不唯慷慨献奇谋,意气兼将生命酬”恰到好处地概括课文内容;上完《我有一个梦想》,我思绪翩飞,从马丁·路德·金到曼德拉,从昔日的种族隔离到如今的奥巴马执政,我写下“让肤色不再成为公民身份证”“让蜷缩在卑微角落里的呼声,最终成为国家雄浑有力的声音”的短句。在我的示范、启发、诱导下,学生觉得这种微写作耳目一新,兴致盎然。“为课文写诗”,诗的美好字眼,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简短的诗句,灵动的诗行,仿佛跳跃的文字精灵,学生不必拘泥于800字的篇幅,任选一个角度切入,只言片语,点滴之见,都可以入诗。
我的学生每学完一篇课文,坚持为课文写诗,三年下来,结集为《为课文写诗》,对每一篇课文都有闪光的见解。高三复习备考时,尤其是语言运用题,凡是考查课本内容时,学生眼前为之一亮,心中一阵窃喜——他们早有准备。
颁奖词——高考作文的精微范本
“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常以沉静从容的叙述,隽永深刻的议论,热情洋溢的评价,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常见的表达方式,流转自如,摇曳生姿,堪为中学生写作尤其是议论文写作的“临帖式”和精微范本。教学中如果经常引导学生以颁奖词的形式开展微写作,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对语文学习的方方面面是大有裨益的。
高三复习系统梳理课本时,我引导他们为课本文学作品人物形象拟写颁奖词,既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又能提纲挈领,以点带面,带动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同样一篇课文,采用“同课异构”“同题异构”的方式,不同写法,同样精彩,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中学生由于生活阅历有限,不可能做到洞明世事,练达人情,所以,从历史文化中取材往往成了大多数学生的首选。如何围绕历史文化名人叙述议论,颁奖词写法无疑是可取的一种方法。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拟写三千年历史人物颁奖词,学生用极为简练的笔法,勾勒人物形象,点染人物精神,或讴歌其伟业丰功,或彰显其历史意义。作者站在历史的高度,对人物进行客观公允的评价,堪为议论文叙议结合的典范。
后来我发现,学生在历次考试作文中,往往能围绕特定的话题,巧妙地将平时的这些颁奖词移植、嫁接到作文中去,成为令人心驰神往一瞥间的亮点,而丝毫不用担心流于拾人牙慧的俗滥,因为这本身是他们的专利。
时事评论——思维走向深刻的理性之光
时事评论、新闻点评等,都是直接指向写作的微写作。学生结合社会上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做一点评论,可一扫高考作文中掉书袋、沉迷于故纸堆、拾人牙慧、无病呻吟等不良文风。学生敢于哀乐,缘事而发,文章为时而著,为事而作,自然会充满鲜活的时代精神和浓厚的生活气息,自然会使作文如清风扑面。让中学生学写时事评论,着眼于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心怀天下、视野开阔、关注现实人生的良好思维品质,这对作文教学是具有奠基意义的。
那么如何训练时事评论和新闻点评呢?生活是面广角镜,横看成岭侧成峰,看似平常的事物,换个角度,或许就是“奇伟、瑰怪、非常之观”了。这就要求从不同角度、不同视角,可由此及彼,类比联想,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可洞幽烛微,透过现象挖掘本质,可穷原竟委,剖析事件背后的原因,可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 如面对“中国式过马路”这一现象,有同学表现出深远的忧思,深入到剖析国民劣根性的层面,写到:勿以恶小而为之,这是一种“群氓式”行为,每一个人,图的是一时之便,殊不知都在无意地助长着大恶,所谓法不责众,只是他们侥幸的借口。小事不小,兹事体大,如果人人都像这样,任何秩序、公理都将受到践踏。有的同学则善于剖析根源,深入到司机和行人的心理层面,写到:中国式过马路,归根结底,源于双方心理博弈和盲目从众心理。
我不得不折服于他们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思考力,对现实社会洞若观火的体察,对自我人生的深度观照,使他们开始具备独立之思想、自由之人格,“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学生可贵的独立思考意识、批判思维正开始形成。经常开展时事评论式的微写作,使我们每天的课堂,俨然思想争鸣、智慧砥砺的圣殿。
语言运用——作文的现场练兵
高三语言运用考点复习时,我发现,很多语言运用都有指向写作的功能。语言运用的考查要求,诸如“表达鲜明、形象、生动”等,本身就是对作文的要求,这与作文是不谋而合,殊途同归的。因此,在复习时,不能简单地当作语言运用复习,应“小题大做”,视语言运用题为一次微写作的现场练兵,充分发掘其指向作文的功能。
如拟写对联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对联是对学生语文素养的考查,从对联中可以显见出考生语文素养的高下。用国学大师陈寅恪的话就是,对联不仅能够体现汉语文的特性,而且能见出“读书之多少及语藏之贫富”。经常训练,不仅学生兴趣盎然,而且可锤炼学生的语言,提高文字的表现力。
如创作哲理物语,就并非简单的仿写。训练这类题型时,我从充满理趣的宋诗,到古典诗词中的大量咏物哲理诗,到由物及人的作文开头,到作文中的“如何使文句有意蕴”,使学生意识到,语言运用的某些题型,其实就是作文的“母题”。哲理物语,不再是一道了然无趣的语言题,而是让我们在创作新诗,我们可以选用意象,描写事物特征,揭示事理,赋予哲理……如此一来,学生顿觉意味盎然,每一个学生居然可以像诗人一样写出如此含蓄隽永的唯美诗句,可以像哲人一样,充满人生睿智的思考。
尝试微写作,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大胆表达,运用文字。将大作文系列写作的诸多专题,切分为子题,化整为零,创设良好情境,创意拓展出新颖的写作形式,寓写于乐。每天若有所悟,若有所思,坚持握笔的动作,让微写作成为语文学习的常态,笔耕不辍,日积月累,以期循序渐进,登堂入室。
[作者通联:湖北远安县第一高级中学]
中学作文教学中,充斥着各类满分作文的范本,写作模板化、程式化、技术化,对高考范文嗜痂成癖般的推崇,都在一定程度上异化着写作的本质,消减着写作的热情。写作不再是表达真切见解和真挚情感的个性化思维活动,而是沦为了雕虫小技和文字游戏。一到作文,学生或钻进故纸堆里,寻章摘句,成了历史掌故的木乃伊;或刻意置顶崇高,无病呻吟,缺乏真情实感,成为假道学;或缺乏独立思想和卓然见解,人云亦云,成为阉割灵魂的行尸走肉。
作文,是蕴含着最为复杂心智活动的语文学习,而教师不注重写作兴趣的激发,不注重写作心理的研究,不注重创设良好的写作情景和契机,写作成了教师布置任务和学生交差。作文课上,那种援笔立成、倚马可待的才情不复存在,那种沉吟玩索、沉浸其中的陶然自得,那种时而掩卷沉思、时而奋笔疾书的姿态,这些动人的情景已不复存在,这些古人最原生态的写作行为已远离我们而去,我们失却了最古典的写作情怀。取而代之的是,所有学生,只顾埋头,密密匝匝的,只为“爬满格子”,用笔头代替了思考,看似洋洋洒洒,实则空洞无物。作文,不再是像对待一件杰作一般,而是当作产品一般。一到800字标记,便长长吁一口气,庆幸完成任务。
审视作文教学的现状,何不换一种思维,尝试“微写作”?将写作贯穿于语文学习和生活的始终,寓写于乐,让写作无处不在,成为学习生活的常态,如呼吸一样自然。而不是为作文而作文,何乐不为?
微写作的创意,或许来源于微博。它变传统的大作文写作为碎片式写作、片段式写作,不求长篇累牍,不求从审题、立意到选材、构思、行文一气呵成,如风行水上,而是引导学生随时、随地、随性、随兴地写作,对课文的独到、真切、个性化的理解,读书札记心得、日常生活中的闲情偶拾,即兴感悟,课堂上的话题式写作,语文生活化实践,都可以纳入微写作的范畴。一段评论,一句话,一副对联,一首小诗,一个题记,几句旁批、眉批,几句引用……形式多样,不拘一格。它是作文教学重要的一极,和大作文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着力于淬炼思想,锤炼语言,活络文笔,简单而易于操作。只要坚持笔耕不辍,久而久之,学生不断积学储宝,酌理富才,对于写作水平的提高确有事半功倍之效。下面笔者就自己的作文教学实践浅谈微写作:
为课文写诗——与课文同步写作
我在教授新课时,为引导学生熟悉课文内容,深化课文理解,常常采用“为课文写诗”的形式,高度凝练地概括课文思想内容,立足课文,又适当拓展延伸。如上完《荆轲刺秦王》,我引用诗句“不唯慷慨献奇谋,意气兼将生命酬”恰到好处地概括课文内容;上完《我有一个梦想》,我思绪翩飞,从马丁·路德·金到曼德拉,从昔日的种族隔离到如今的奥巴马执政,我写下“让肤色不再成为公民身份证”“让蜷缩在卑微角落里的呼声,最终成为国家雄浑有力的声音”的短句。在我的示范、启发、诱导下,学生觉得这种微写作耳目一新,兴致盎然。“为课文写诗”,诗的美好字眼,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简短的诗句,灵动的诗行,仿佛跳跃的文字精灵,学生不必拘泥于800字的篇幅,任选一个角度切入,只言片语,点滴之见,都可以入诗。
我的学生每学完一篇课文,坚持为课文写诗,三年下来,结集为《为课文写诗》,对每一篇课文都有闪光的见解。高三复习备考时,尤其是语言运用题,凡是考查课本内容时,学生眼前为之一亮,心中一阵窃喜——他们早有准备。
颁奖词——高考作文的精微范本
“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常以沉静从容的叙述,隽永深刻的议论,热情洋溢的评价,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常见的表达方式,流转自如,摇曳生姿,堪为中学生写作尤其是议论文写作的“临帖式”和精微范本。教学中如果经常引导学生以颁奖词的形式开展微写作,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对语文学习的方方面面是大有裨益的。
高三复习系统梳理课本时,我引导他们为课本文学作品人物形象拟写颁奖词,既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又能提纲挈领,以点带面,带动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同样一篇课文,采用“同课异构”“同题异构”的方式,不同写法,同样精彩,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中学生由于生活阅历有限,不可能做到洞明世事,练达人情,所以,从历史文化中取材往往成了大多数学生的首选。如何围绕历史文化名人叙述议论,颁奖词写法无疑是可取的一种方法。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拟写三千年历史人物颁奖词,学生用极为简练的笔法,勾勒人物形象,点染人物精神,或讴歌其伟业丰功,或彰显其历史意义。作者站在历史的高度,对人物进行客观公允的评价,堪为议论文叙议结合的典范。
后来我发现,学生在历次考试作文中,往往能围绕特定的话题,巧妙地将平时的这些颁奖词移植、嫁接到作文中去,成为令人心驰神往一瞥间的亮点,而丝毫不用担心流于拾人牙慧的俗滥,因为这本身是他们的专利。
时事评论——思维走向深刻的理性之光
时事评论、新闻点评等,都是直接指向写作的微写作。学生结合社会上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做一点评论,可一扫高考作文中掉书袋、沉迷于故纸堆、拾人牙慧、无病呻吟等不良文风。学生敢于哀乐,缘事而发,文章为时而著,为事而作,自然会充满鲜活的时代精神和浓厚的生活气息,自然会使作文如清风扑面。让中学生学写时事评论,着眼于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心怀天下、视野开阔、关注现实人生的良好思维品质,这对作文教学是具有奠基意义的。
那么如何训练时事评论和新闻点评呢?生活是面广角镜,横看成岭侧成峰,看似平常的事物,换个角度,或许就是“奇伟、瑰怪、非常之观”了。这就要求从不同角度、不同视角,可由此及彼,类比联想,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可洞幽烛微,透过现象挖掘本质,可穷原竟委,剖析事件背后的原因,可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 如面对“中国式过马路”这一现象,有同学表现出深远的忧思,深入到剖析国民劣根性的层面,写到:勿以恶小而为之,这是一种“群氓式”行为,每一个人,图的是一时之便,殊不知都在无意地助长着大恶,所谓法不责众,只是他们侥幸的借口。小事不小,兹事体大,如果人人都像这样,任何秩序、公理都将受到践踏。有的同学则善于剖析根源,深入到司机和行人的心理层面,写到:中国式过马路,归根结底,源于双方心理博弈和盲目从众心理。
我不得不折服于他们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思考力,对现实社会洞若观火的体察,对自我人生的深度观照,使他们开始具备独立之思想、自由之人格,“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学生可贵的独立思考意识、批判思维正开始形成。经常开展时事评论式的微写作,使我们每天的课堂,俨然思想争鸣、智慧砥砺的圣殿。
语言运用——作文的现场练兵
高三语言运用考点复习时,我发现,很多语言运用都有指向写作的功能。语言运用的考查要求,诸如“表达鲜明、形象、生动”等,本身就是对作文的要求,这与作文是不谋而合,殊途同归的。因此,在复习时,不能简单地当作语言运用复习,应“小题大做”,视语言运用题为一次微写作的现场练兵,充分发掘其指向作文的功能。
如拟写对联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对联是对学生语文素养的考查,从对联中可以显见出考生语文素养的高下。用国学大师陈寅恪的话就是,对联不仅能够体现汉语文的特性,而且能见出“读书之多少及语藏之贫富”。经常训练,不仅学生兴趣盎然,而且可锤炼学生的语言,提高文字的表现力。
如创作哲理物语,就并非简单的仿写。训练这类题型时,我从充满理趣的宋诗,到古典诗词中的大量咏物哲理诗,到由物及人的作文开头,到作文中的“如何使文句有意蕴”,使学生意识到,语言运用的某些题型,其实就是作文的“母题”。哲理物语,不再是一道了然无趣的语言题,而是让我们在创作新诗,我们可以选用意象,描写事物特征,揭示事理,赋予哲理……如此一来,学生顿觉意味盎然,每一个学生居然可以像诗人一样写出如此含蓄隽永的唯美诗句,可以像哲人一样,充满人生睿智的思考。
尝试微写作,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大胆表达,运用文字。将大作文系列写作的诸多专题,切分为子题,化整为零,创设良好情境,创意拓展出新颖的写作形式,寓写于乐。每天若有所悟,若有所思,坚持握笔的动作,让微写作成为语文学习的常态,笔耕不辍,日积月累,以期循序渐进,登堂入室。
[作者通联:湖北远安县第一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