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PE防腐钢管管端涂层车削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方法

来源 :焊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iyuan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保证3PE防腐钢管管端涂层的车削质量,通过对车削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结果表明,在车削过程中,刀具磨损、刀具安装、起刀位置、气缸压力和钢管直度、圆度是影响管端涂层车削质量的主要因素,建议通过控制修磨刀具夹角、选择最佳起刀位置、合理调节气缸压力及增加管端辅助压辊装置等措施,提高管端涂层车削质量的稳定性.改进后的工艺可应用于Φ508 mm~Φ1536 mm规格3PE、3PP防腐钢管管端涂层的车削,能够满足生产需求.
其他文献
为了满足无天车运管时钢管FBE(熔结环氧粉末)内防腐生产的需要,设计了一种专用运管车.该运管车基于生产线钢管升降辊道和液压翻料钩,采用编码器及PLC系统,实现了钢管FBE内防腐生产过程中接管、对中、工进、送管的全工艺自动化运行.运管车经长期实际运行,性能稳定,对中精度可以达到±10 mm,同时可替代天车吊运的传统方式,减少了设备投入,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和安全风险,且可满足不同直径钢管内防腐生产需求.
以钛极板为阴极、钌铱电极为阳极,对聚丙烯酰胺(PAM)废水进行电催化氧化降解,探讨了电流密度、极板间距、PAM初始浓度、初始pH值等因素对PAM降解率的影响.确定最佳降解条件为:电流密度30 mA·cm-2、极板间距3 cm、初始pH值6,在此条件下,对1 L PAM初始浓度为500 mg·L-1的PAM模拟废水进行电催化氧化降解,PA M降解率达90.27%,降解效果较好.
木质素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天然高分子材料,将木质素与低密度聚乙烯材料共混制备新型复合材料是高效利用这种工艺副产品的研究热点之一.通过马来酸酐界面改性,木质素与低密度聚乙烯材料,制备了具有良好界面相容性的复合材料.在此前提下,研究了木质素掺杂含量对制备的复合材料整体的力学性能、保温特性、热性能以及抗腐蚀能力的影响,评估获得该复合材料最佳木质素掺杂量.结果显示:当掺杂含量为20%时,制备的复合材料表现出最佳的综合性能,同时,其强度特征、热学特性、保温特性以及耐腐蚀能力均满足建筑材料使用标准.获得的低密度聚乙烯
为厚裂凤仙花中总黄酮资源的开发利用,本文采用单因素与星点-效应面法相结合的方式,考察提取溶剂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厚裂凤仙花中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优选出厚裂凤仙花总黄酮最佳提取方法为:甲醇体积分数80%,料液比为1︰64,提取时间为50 min;提次数为3次;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总黄酮平均提取率为5.51 mg/g,与实验模型RSD值为0.79%.建立的模型与实际方案有较高拟合度,可作为苗药厚裂凤仙花总黄酮提取工艺参数.
某C250钢轴类件机加后经磁力探伤检查发现有线性磁痕显示,分析磁痕显示的性质及产生原因,磁痕显示为残余奥氏体组织引起的,为非相关显示,对工件进行磁粉检测时,应多种方法综合运用,结合磁痕显示的特征进行分析与辨别,避免造成误判.
针对某油田生产井起出井下管柱作业时发现定位密封处发生穿孔现象,通过宏观分析及测量、理化性能分析、显微组织观察、腐蚀行为分析等方法,对该井定位密封失效原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短节与油管的化学成分检测结果均满足API SPEC 5CT标准对N80的要求,而定位密封各部位材质不一致,分别为1Cr、13Cr材质,且13Cr材质硬度较高;含砂采出液经油管进入定位密封内部后,受扩径紊流影响,介质集中对定位密封底部形成冲刷,由于13Cr材质耐磨性、耐蚀性均优于1Cr材质,导致1Cr材质冲刷腐蚀严重,进而发生穿孔.建议严
为了提高X射线焊缝图像缺陷分类识别的成功率,提出利用对数极坐标变换(LPT)的距离及角度不变特性解决实际缺陷识别中因缺陷图像位置、形状及方向变换导致的识别准确率下降问题.同时,为降低噪声的影响,提出基于压缩传感技术的缺陷识别,将待检测图像视为一组样本图像的线性组合,通过求取系数向量确定待检测图像的类型.由于缺陷的信息存于一组系数向量中,而非依赖于某几个特定的特征值,因此任一图像的变化对最终识别结果不会造成影响.实际试验表明,LPT结合压缩传感技术可以实现较高的X射线焊缝图像缺陷识别率,极大地降低了噪声误报
络合型外加剂作为促进水泥基材料进行自修复的添加剂,可以降低水泥的孔隙率从而提升强度.通过对水泥基材料的孔隙率、力学性能和裂缝自修复测试,研究络合剂及络合剂和矿物掺合料共同作用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络合剂的加入可以明显降低水泥的孔隙率,并提高水泥的力学性能,裂缝自修复能力也有所提高;而络合剂和矿物掺合料的共同作用表现出更优异的性能.
为了研究L450M管线钢制管过程中机械扩径后母材开裂的原因,通过对断口进行宏观观察、微观分析以及钢板探伤,分析了管体机械扩径后母材开裂情况.结果显示,管体机械扩径后母材开裂部位以铁素体组织为主,含极少量的C元素,且并无其他元素成分.经分析,确定管体开裂是由于在连铸时冷钢掉入结晶器内未完全熔化、包裹在板坯内,经轧制而形成缺陷,最终导致管体开裂.
新钢公司2500 m3高炉自2013年来,煤比水平一直都维持在145 kg/t左右.鉴于此,我厂于2019年底开始围绕:如何调整合理的燃料结构,以求节约生产成本开展了一系列技术攻关,实现有效的增煤节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