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质刚度调节细胞-细胞外基质间黏附对肿瘤细胞迁移影响的模型研究

来源 :医用生物力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kira_lacus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刚度对细胞和ECM间黏附及肿瘤迁移的影响.方法 建立基于网状波茨模型(cellular Potts model,CPM),模拟肿瘤细胞生长与细胞间免疫反馈过程,观察细胞力学行为改变对细胞-ECM黏附的影响状况,分析不同ECM下肿瘤细胞迁移的变化.结果 ECM刚度变化会影响肿瘤细胞的迁移速度.ECM刚度改变调节细胞与ECM的黏附力,黏附力改变影响细胞的迁移速度.结论 细胞的迁移和分布模式与ECM黏附性以及刚度密切相关.基质刚度增加促进肿瘤细胞在较低刚度下迁移,而基质刚度进一步增加抑制肿瘤细胞迁移.研究结果可进一步揭示ECM动态变化、黏附大小及肿瘤细胞迁移的力学表现.
其他文献
目的 在显式动力学计算理论基础上,提出一种适用于肌肉高应变率下主被动特性数值计算模型.方法 在计算肌肉单元高应变率下运动方程的过程中,于每一时间步计算节点力公式中引入高应变率下的Hill肌肉三元素计算模型,对每一时间步的节点力进行修正.结果 由于在数值计算过程中引入Hill肌肉三元素模型,使得肌肉单元具有一般结构本构模型的被动特性和其专有的主动特性.结论 研究结果有助于对肌肉高应变率下的动力学响应和损伤问题进行数值计算.
陶祖莱先生不幸于2021年5月14日与世长辞,深感悲痛.回忆起与陶先生1980年代后期在重庆大学初识,到2000年入职中科院力学所后在陶先生指导下工作20多年,转瞬之间三十年有余.此时与陶先生天人相隔,竟不敢相信是真的.rn陶祖莱先生是我国生物力学领域的开创者与奠基人之一.陶先生1977年开始从事生物力学和生物医学工程研究;1977~1980年代中期主要研究大血管流动、血液流变特性等;1984~1985年应邀赴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冯元桢先生实验室工作,主要研究肺力学;1986年以来重点研究应力-生长关系
期刊
目的 探究弯钩偏转角和弯钩倾斜角对软组织缝合过线器弯钩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 以远离针尖端端面(端面1)为研究对象,建立以力矩大小为因变量,弯钩偏转角和倾斜角为自变量的数学模型.探究偏转角和倾斜角为0°、10°、20°和30°时的力矩,并用数学模型求解出力矩.基于有限元分析法,使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偏转角和倾斜角为0°、10°、20°和30°的16种弯钩三维几何模型,导入ANSYS Workbench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应力分析,在相同穿刺力作用下,求解出各弯钩最大等效应力和远离针尖端端面的反作用力
目的 探讨肾动脉狭窄(renal artery stenosis,RAS)的形态学参数对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创建理想化RAS模型,运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探讨狭窄面积、对称性、长度和形状改变对肾动脉血流动力学影响.结果 肾灌注、压降和壁面剪切力分布与狭窄面积显著相关.当狭窄面积从50%逐步增大到70%,这些血流动力学参数均发生显著变化.此外,非对称狭窄会显著增加肾动脉中的回流区以及非正常高壁面剪切力,但狭窄长度和狭窄形状的改变对肾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结论 虽然狭窄面积仍是R
目的 研究不同损伤情况下的骨重建行为.方法 提出一种疲劳机制作用下的骨重建模型,通过建立股骨近端三维有限元模型,并结合有限元法,分别模拟3种载荷工况下的骨重建情况,分析股骨近端的力学性能及密度变化.结果 通过增加载荷循环次数,使损伤不断增加.在不同损伤情况下,骨展现出不同的骨重建行为.骨重建作为一种修复机制,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弥补由于疲劳损伤造成的骨量丢失.结论 提出的损伤自适应重建模型可以模拟不同损伤情况下的骨重建行为,以及由于载荷循环次数过大引起的过载吸收.研究疲劳损伤作用下的骨重建行为,可以为骨折预防
目的 分析足底压力分布的统计学行为,提取足部运动的特征,为步态识别研究用于医疗临床诊断、康复训练和大众健康等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对采集到的足部压力数据进行预处理,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实现足迹重构,并对足迹、分割区域以及各区域压力分布率进行比较分析,实现对足部运动特征的分解.结果 分区域对足底压力峰值进行分析比较,以不同区域压力峰值变化曲线的交叉点为依据,将足底区域分为脚趾、跖骨、足弓部、脚跟4个区域时,可准确地对足部运动特征进行提取.结论 利用足底压力峰值对足部运动特征进行提取,并将足部运动分为着地、整
在当前科技助力北京冬奥备战的背景下,系统梳理分析近年来与高山滑雪运动员竞技表现相关的生物力学研究热点和最新成果,确定影响高山滑雪运动员竞技表现的生物力学因素,包括空气阻力、雪板摩擦力、地面反作用力、能量损失、回转半径、雪板和/或重心轨迹.另外,单个回转技术、多个回转衔接技术和个人能力之间的生物力学差异对高山滑雪竞技表现具有重要影响.在回转和大回转项目中,可利用更早的转向启动、更长的滑行轨迹、应用地面反作用力更早更平稳介入以及卡宾技术来降低雪板摩擦力,进而减少能量损耗,提升运动表现.速度滑行阶段应将手臂靠近
目的 对赛艇动作技术指标进行降维,并依据现有研究成果对降维后指标在训练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方法 以16名赛艇运动员80次氧利用2(oxygen utilisation 2,UT2)训练课时的动作技术表现为分析对象,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动作技术的生物力学指标进行降维.结果 赛艇水上动作技术的生物力学指标可归类为“动作技术特征因子”(70%峰值桨力角度、每1/4桨幅做功占比、抓水开始时间、出水打滑、峰值桨力点和峰值桨力角度)、“功率因子”(运动员平均功率、赛艇平均功率、运动员个人桨功率)、“桨幅因子”(入水角度、出
目的 针对我国男子越野滑雪运动员上坡双杖推进技术进行生物力学分析,确定不同水平运动员动作技术差异,明确运动员动作技术对运动表现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9月11~12日 在吉林北山四季越野滑雪场15 km传统式越野滑雪比赛的24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按比赛成绩分为高速组和低速组,通过三维拍摄方法获得运动学参数,分析两组运动员在周期特征、动作阶段以及关键技术指标上的差异.结果 高速组周期速度显著大于低速组,滑幅与周期速度正相关,回摆距离与周期速度正相关;撑杖阶段的肘伸展平均角速度与回摆距离正相关,肘伸展时长
目的 对开口式取栓支架的取栓过程进行仿真分析,为取栓支架的设计以及临床选择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建立支撑单元个数分别为3、4、5的K3、K4和K5开口式取栓支架、压握工具、模拟血管和模拟血栓(3种类型)的有限元模型.对压握工具的径向施加位移载荷,取栓支架外径压握至0.5 mm,分析支架的最大主应变(maximum principal strain,MPS)峰值和径向支反力(radial force,RF);恢复压握工具的位移,取栓支架自膨胀与血管接触,分析支架MPS和血管von Mises应力(von 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