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引领,教学创新

来源 :安徽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fol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是在鼓励学科教学创新的同时,真正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改变了传统教学结构与模式,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教师的教学能力有所提高,同样也为学生的成长搭建了平台。基于此,本文以科技引领,教学创新——谈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融合为题展开讨论。
  关键词:信息技术 初中 数学教学
  现代数学教育强调问题的解决,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思维能力。但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教师片面地强调数学训练,忽视了观察、想象、猜测能力的培养,更忽视了学生的内心体验,忽视了课堂的情景交融、合作交流。基于此,教师必须要借助信息技术,有效地改变教师代替学生思考这一现象,进而营造出充满活力、充满创造力的数学课堂,这样才能为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服务。信息技术的呈现无疑实现了“教”与“学”的转变,让学生可以基于基本工具自主地进行探索,这无疑为学生思维的发展提供了平台,同时也为教学效率的提升起到了推动作用。
  一、巧用信息技术,营造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的营造,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简化学生学习过程,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學过程中可以有效地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观察情境、想象情境、猜想情境,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充满生趣的课堂中学习,改变传统数学教学的纯粹理论教学,增加数学学习的趣味性。
  例如,教师在引领学生学习苏科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内容《图形的平移》时,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营造教学情境,以推动学生学习过程高效化。首先,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呈现问题,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欣赏多媒体呈现出来的游乐园项目,并且回答:电梯上的人在做什么样的运动,视频上的缆车又在做什么运动?以此引领学生思考,让学生能够在数字化乐园中探索问题。其次,为了更好地引领学生学习新知,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再一次放慢图形移动的过程,让学生结合多媒体技术呈现出来的内容,思考平时我们所看到的有关此类运动的物体还有哪些,让学生强化平移这一概念。最后,教师就可以引入学生以前学过的正方体、长方体,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呈现平移的过程,让学生再一次理解平移不仅仅是只有向上下左右移动,还有向左上方移动、左下方移动、右下方移动、右上方移动,进而让学生全面地了解平移的基本知识。
  二、利用信息技术,补充教学资源
  信息技术是时代新兴的产物,与时俱进,代表着新的浪潮。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无疑实现了教学资源的补充。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仅借助三尺讲台和课本进行教学,而在信息技术的引领下,在教学之前,教师可以通过资源平台学习其他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教师还能借助此平台为学生引入更多充满新奇的资源,进而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例如,教师在引领学生学习苏科版七年级下册《认识三角形》时,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接触过三角形,但此次教学旨在引领学生通过探索、观察、动手操作掌握三角形中线的定义和性质,并且学会判断三角形中线中哪两条线段是相等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补充教学资源,为学生介绍已经学习过的三角形,以激发学生共鸣。其次,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演示一支铅笔支撑一个三角板不掉的视频,进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随后,为了更好地引领学生理解线段的中点,可借助信息技术的电子白板呈现线段,从而让学生回顾线段的中点有什么样的特点。其三,教师可带领学生思考三角形的中线是否也存在这种特征,在学生动手画一画、量一量的基础上,教师就可询问学生答案。随后,为了强化学生的理解,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呈现被中线分成的两个小三角形是否重合,从而让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了解到三角形中线的特点。
  三、借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重点
  计算机因其能够具体化、形象化地制作动态演示的特点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利用信息技术还可以帮助教师化解教学难点,突破教学重点。同时,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融合,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将运动与变化展现在学生面前,进而让学生在充满动态的数学世界中更加容易地理解数学学习的重点。
  例如,教师在引领学生学习苏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时,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呈现生活中常见的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以此让学生在生活情境的引领下更好地突破本课的学习重点,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现信息技术的融合。首先,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呈现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一些轴对称现象,让学生观察这些现象有什么共同点,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让学生初步接触轴对称。其次,为了更好地引领学生理解轴对称,教师还可以在多媒体上呈现图案,让学生来剪一剪,进而深化学生知识。在引领学生了解轴对称后,教师可以呈现一些轴对称的图形,引领学生思考一下:这些图片中除了有轴对称还有什么?在教师的点拨之下,学生能够巧妙地发现还有轴对称图形。最后,为了强化学生的学习过程,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教师还可以呈现不同的正方形纸,让学生剪出不同的图案,以此借助信息技术实现知识的巩固。
  四、运用信息技术,推动自主学习
  将信息技术融入初中数学课堂,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更能够借助多媒体技术呈现知识的结构,让学生更具体地去掌握学习内容。由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形象化、简易化的特点,帮助学生搭建平台,让其有机会自主学习,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实现学习过程的自主化。在学习完之后,教师还可以借助平台让学生自我归纳与反思,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推动学生发展。
  例如,教师在引领学生学习苏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内容《确定事件与随机事件》时,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通常会遇到许多确定事件和随机事件,但由于初中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很少留意这些事件。由此,教师就可借助信息技术有效地对学生生活中发生的事情进行整理和收集,通过分类的方式呈现,从而在呈现过程中初步引领学生感受确定事件和随机事件。其次,为了更好地引领学生去掌握学习内容,教师可以搭建平台,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即教师可以呈现学生感兴趣的一些事情,引领学生思考这些事情是确定事件还是随机事件,从而让学生在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基准之上,再一次去理解知识。这不仅实现了学生知识的迁移与巩固,更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最后,在学生掌握知识之后,教师又可通过信息技术呈现一些确定事件和随机事件,引领学生归纳确定事件与随机事件的不同点,这样才能真正地实现学生学习过程的有效化,进而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简而言之,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育的融合是大势所趋,所以教师应该以数学知识为框架,将其应用于其中,使其成为良好的教学手段,为营造优秀的教学氛围、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服务。这样才能为学生专研知识、体味数学、感悟知识服务,促进数学教学的变革。
  参考文献:
  [1]温雄.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小学电教(教学),2020(09):25-26.
  [2]刘海英.信息技术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甘肃教育,2020(17):172-173.
其他文献
摘要:重视家庭教育、养成良好家风是小学生提升人际交往能力的前提,而小学生的学校教育影响其个体的性格、思想、行为、心理等方面的发展,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共同实施,对小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关键词: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 人际交往    一、家庭与学校双重教育对小学生人际交往产生的影响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提出了家庭教育的“五元家教法”。从“五元家教法”的具体内涵可以得出,家庭环境和
期刊
摘要:文章通过对“跳短绳”教学事件的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剖析并阐述了任何技能掌握都需要经历“等待”的过程,在实践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对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启发和等待学生进步,进行了初步探索,提出了善于“等待”是体育教学中“量”与“质”互变的基础。  关键词:等待 改变 跳短绳   一、案例背景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在教育的过程中要耐心等待后进的学生,让他们顺应内心需要,自觉自愿地进步。教师等
期刊
摘要:一线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教师个体自觉主动地进行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学经验的反思及自身的素质完善。加强教师个体内在的专业性更需要教师主体的自我认知、自我剖析、自我革新,以求胜任研究型或专家型的教师角色,最终为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服务。  关键词:一线教师 专业成长 综合素质    一线教师的专业成长不仅需要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为基础,更需要具有专业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并且能行之有效地、创造性地解决
期刊
摘要:素质教育时代背景下,德育教育对学生的成长、成人来说都十分关键。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不仅仅看重学生的成绩情况,更为注重的是立德树人。人类历史发展和前进的历程离不开“文明”和“道德”。教育作为一门塑造人心灵和灵魂的艺术,在绿色教育思想下积极开展关于德育的校园文化活动尤为重要。本文就绿色教育思想背景下的德育实践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绿色教育德育实践教育思想  绿色教育这一概念对于人们来说并
期刊
摘要:本文结合应用微课促进小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教学案例进行分析,从“对接已有经验,奠定自主学习基础;激发学习兴趣,唤醒自主学习欲望;突破认知难点,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应用目标引领,强化自主学习导向;实现课后延伸,拓宽自主学习渠道”等方面,谈谈笔者自身的实践体会和认识。  关键词:微课 自主学习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中“自主”居于首位,足见其重要性。如果没有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
期刊
摘要:近二十年,人们对现代散文的特性有了深入的研究和把握,认识到散文的核心特点是运用自由的笔法表达作者个人独特的思想或情感,散文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征。散文教学要求教师对散文的丰富样态和多种形式进行关注,尤其对一篇具体散文文本个性特征加以重视,要引导学生读出作者“个性化的感受和表达”。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散文时,要帮助学生在“篇章格局”的阅读经验基础上建立文本阅读的“情境模型”,使学生获得深层次的人生
期刊
摘要:教育要通过美感激发、陶冶和完善人的高尚感情,达到美与善的和谐统一。美感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高中历史统编教材是高中学生学习历史、提升审美情趣的最基本媒介。本文从品德美育素材和艺术美育素材两个维度阐述统编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中中国古代史部分所蕴含的部分美育素材,历史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掘这些美育素材的价值,涵濡学生审美素养,提升学生审美、创造美的能力。  关键词:高中历史统编教材《中
期刊
摘要:学科课程群是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我们以“醇慧数学”学科课程群的建构与实践为例,阐述走向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探索之路。  关键词:核心素养学生数学课程群  一、“醇慧数学”课程群建设研究的背景  立德树人,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教学的根本任务。那么,如何落实呢?如何在学科课程这一重要的载体中,实现教育的目的与课程的教学有效结合呢?首先,教师要明晰每门学科课程的核心素养是什么。其
期刊
摘要:三年级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它是小学数学的“分水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加强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的针对性尤为重要。教师要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合理组织教学,创设张弛有度的教学环境;加强直观教学,化解教学难点;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做到学以致用。从而有效化解三年级学生数学成绩普遍下降这一教学难题,为学生进入高年级学习奠定基础。  关键词:三年级数学注意力课
期刊
摘要:本文以小学古诗教学中审美意识的培养为重点进行阐述,以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现状为依据,首先简析小学古诗教学中审美教育的价值,其次以《山居秋暝》为例,从音韵美、言语美、绘画美和意境美这几个方面深入说明并探讨小学古诗教学中审美意识的培养途径,通过古诗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小学古诗教学传统文化审美教育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由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文化的传承与
期刊